第724章 朕自會秉公裁決
字數:3988 加入書籤
看到李瑛並沒有包庇李琚的意思,李璡兄弟懸著的心方才落地。
陛下聖明啊,並沒有因為與李琚的親密關係而包庇他,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喜訊!
在長安城,哪個不知道李琚是聖人的死黨,是聖人發跡之前最親密的兄弟?
想要扳倒這樣一個有權有勢有靠山的親王,豈是容易的事情?
聖人如今能夠秉公論斷,還李珣一個公道,簡直是皇恩浩蕩、有道明君,無論怎樣讚美都不為過!
“在大街上群毆過後,李珣與李琚可曾再次發生過衝突?”
李瑛返回書案後落座,端起茶碗來呷了一口,沉聲問道。
“回聖人的話。”
這次換了嗣寧王李琳來回答,“家父出殯的時候,魏王曾經闖進寧王府與五郎再次起了衝突,被家母嗬斥後,自行離開。”
“這又是怎麽回事?”李瑛放下手中茶盞,“詳細道來。”
李琳拱手道:“回聖人的話,李隆基被押解返京的時候,家父的葬禮尚未結束。
我們兄弟獲悉後希望李隆基能夠來靈堂吊唁,當麵向家父謝罪,畢竟他們是親兄弟。
四位宰相也同意了我們的請求,勒令李隆基前來我們寧王府吊唁……”
“他以兄弟的身份射殺兄長乃是不仁,殺死把太子之位讓給他的大哥乃是不義,如此不仁不義之輩理當在靈堂前叩首謝罪!”
李瑛一臉正義的肯定了李璡兄弟的要求。
隻是讓李隆基到靈堂前謝罪,算是便宜了這個老東西!
李琳繼續道:“隻是李隆基在靈堂前態度敷衍,毫無懺悔之意,為此惹得諸位兄弟紛紛指責他,要求他態度虔誠的道歉。”
頓了一頓,補充道:“但鑒於他是前任皇帝,諸位兄弟並未造肆,隻是好言規勸,讓他誠心悔過。
關於此事,榮王李琬、忠王李亨、鄂王李瑤他們都能作證,我們兄弟並未作出逾禮之事。”
李瑛插嘴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你們就算把李隆基這老賊痛毆一頓,也是情有可原。”
聽了皇帝的話,李琳與李璡感激不已。
聖人真是深明大義,黑白分明啊,看來五郎有救了!
李琳繼續道:“就在這時候,魏王李琚再次衝進父親的靈堂大吵大鬧,並要求榮王派大理寺的差役把五郎緝拿下獄。
由此可見,李琚對五郎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故此臣等眾兄弟猜測刑部突然登門把五郎下獄,多半是魏王李琚在背後興風作浪。
還望聖人明察秋毫,釋放五郎李珣,並將誣陷使壞的背後小人以法繩之。”
聽完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李瑛也猜測刑部突然捉拿李珣之事十有八九與魏王李琚有關,但也不能僅僅聽信李璡兄弟的一麵之詞,還需要做個全麵的調查。
“你二人盡管放心,朕自會查清此事,秉公裁決!”
“如果是李琚勾結刑部陷害李珣,朕自會為他洗清冤屈,並將李琚以法繩之。”
“當然,如果李珣確實觸犯了法律,那朕也會依法處置,絕不徇私。”
李瑛正襟端坐,麵無表情的說道。
“謝聖人主持公道!”
李璡與李琳一起作揖謝恩,隨後告退離開了大明宮,返回家中等候消息。
等兩人前腳離開之後,李瑛又命吉小慶去一趟十王宅,召鄂王李瑤來見自己,同時去皇城召宰相張九齡、顏杲卿二人分別來見自己。
“讓他們一個個的來含象殿見朕,不要一起來!”李瑛叮囑道。
吉小慶應道:“奴婢明白。”
又過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之後,守刑部尚書蕭隱之最先趕到。
刑部的官差抓了一位郡王,皇帝肯定要過問,因此蕭隱之早就做好了麵聖的準備,得到召喚後立即騎馬趕到了大明宮麵聖。
“臣蕭隱之拜見陛下!”
身穿紫色官袍的蕭隱之進入含象殿後立即跪地請罪,“臣未及向聖人稟奏,便擅自捉拿同安郡王,還請陛下恕罪!”
李瑛冷哼一聲:“蕭隱之,你也知道擅自捉拿郡王有罪?朕問你,為何作出如此大膽之事?
你今天敢擅自捉拿郡王,明天便敢擅自捉拿親王,後天是不是也要捉拿朕?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臣不敢!”
蕭隱之急忙叩首,以額頭觸地,“實在是此事關係重大,臣唯恐被李珣銷毀罪證,故此鬥膽派遣差役登門將之捉拿。”
“那你告訴朕,李珣犯了什麽大罪?”李瑛挑眉問道。
蕭隱之跪著說道:“今晨,我們刑部的差役抓到了一個售賣甲胄的商人,順藤摸瓜查到了一座位於永安坊的宅邸,並在宅內搜到了甲胄二十副,弓弩五十把。”
按照大唐律製,甲胄屬於最高等級的違禁品,任何人不得私自擁有,否則視為謀反。
不要說是普通百姓商賈,就算你是達官貴人,就算你是王公侯伯,如果沒有獲得兵部的批準,膽敢在家裏私藏甲胄,一律視為謀反。
即便李瑛在擔任太子的時候,府中的甲胄也僅僅隻有四五十副,這還是經年累月向兵部申請,一次次疊加之後的數量。
在一戶普通宅邸中搜到多達二十副的甲胄,按照大唐律製,妥妥的能夠定一個謀反之罪了!
更何況,除了二十副甲胄之外,刑部的差役還搜出了同屬違禁武器的弓弩,數量多達五十把,這怎麽看都像是謀反。
李瑛這才感到事關重大,幸好自己並沒有輕信李璡兄弟的辯解,看來此案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商榷。
“起來說話!”
李瑛的語氣稍稍和善了一些,招呼蕭隱之起身。
當朝三品大員,像個奴才一樣跪在地上說話,這不符合大唐的規矩。
在大唐帝國,君臣之間屬於合作關係,除了重大節日之外,大臣們並不需要給皇帝磕頭,無論是三品大員還是七品縣令,除了特殊時刻統統不需要下跪!
“謝陛下!”
蕭隱之心中長舒一口氣,緩緩從地上爬了起來,垂手站立。
“何人這麽大的膽子私藏甲胄與弓弩?”李瑛蹙眉問道,一臉殺氣。
蕭隱之道:“回聖人的話,這座宅邸的主人姓高,名喚高堂隆,祖籍河南滎陽人。”
“朕還以為這座宅邸是李珣的。”
李瑛皺起了眉頭,“既然主人姓高,那你們刑部抓李珣做什麽?”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