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五軍都督府

字數:4608   加入書籤

A+A-


    兵部尚書李泌表奏完後,新任禦史大夫崔希逸出列,代表禦史台彈劾隴右的兩個太守,控告他們疑似侵吞軍餉。
    李瑛目光掃了一遭腳下群臣,召喚翰林侍詔兼工部侍郎李白出列。
    “李太白啊,你去年提出的禁止百姓濫伐樹木,鼓勵百姓種植樹苗,讓關中變成千裏叢林的計劃已經卓有成效。
    你身負大才,不應該再為這種瑣事勞心費神,往後的事情就由工部的官員繼續執行。
    自即日起,朕免去你工部侍郎之位,改任隴右、關內巡撫,兼任禦史中丞,帶領禦史台、大理寺的官差擇日離京,前往隴右、關內巡撫各郡,核查不法之徒。
    凡五品以下官員貪贓枉法,屍位素餐,玩忽職守者,俱都現場革職,押送京師問罪。
    若有五品以上官員犯罪,則修書送至京城,由禦史台彈劾,大理寺審訊定罪!”
    沒想到皇帝竟然委任自己擔任欽差大臣,李白滿心歡喜的出列謝恩。
    “臣一定不負陛下所托,若有官員貪贓枉法,臣定當以法繩之,絕不姑息!”
    李白退下之後,李瑛又召喚工部尚書韋堅出列,並悄悄觀察了他一番。
    隻見他四旬出頭的年齡,大概一米七左右的身高,濃眉大眼,倒也算得上一身正氣。
    他的女兒,應該不醜!
    當然,隻要不是太醜,李瑛都能接受,就怕京兆韋氏玩心機,想要覬覦太子妃之位。
    “韋卿啊,再有一個月就要進入汛期了,你們工部這段日子做了什麽?”
    韋堅舉著笏板道:“啟奏陛下,工部這些日子加固了黃河沿岸的河堤,並對渭河、涇河等關中河流淤堵之處做了疏通,各地累計征用民夫三十萬人。”
    李瑛頷首道:“莫要逼的百姓太緊,切記清徭役,薄賦稅。朝廷目前缺糧缺錢,薄賦稅暫時做不到,那就減輕徭役吧!”
    韋堅舉著笏板道:“陛下聖明,臣定當將聖人的教誨牢記在心!”
    李瑛又道:“按照慣例,關中、河東地區,三年一澇,兩年一旱。
    如果今年雨水旺盛的話,那麽明年兩地可能就會出現幹旱。
    所以朕有個未雨綢繆之計,利用今年的雨水解決明年的幹旱。”
    韋堅不由聽得一愣,即便他自詡水利專家,也不知道聖人有什麽辦法能夠利用今年的雨水解決明年的幹旱?
    李瑛笑著道:“朕的意思就是尋找靠近山坡的合適地形,築造堤壩修建水庫,將澇季的雨水存儲起來,等到大旱的時候再由水渠放出,讓百姓灌溉莊稼,如此定可大幅提高糧食產量。”
    “陛下聖明!”
    韋堅聞言高聲稱頌,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瑛又道:“如今我大唐烽火遍地,暫時不宜征用民夫修建水庫,朕隻是告知你們工部這個方案。等將來天下太平之時,再全國推廣修建水庫,定然可以造福萬民。”
    “工部謹記陛下聖諭,定當盡快派遣飽學之士趕往全國各地考察地形,尋找適合修建水庫的所在,等時機成熟時動工修建,造福萬民。”
    韋堅畢恭畢敬的領命,一臉欽佩之色。
    等各部稟奏完畢之後,李瑛又重提改革之事,並將方案公之於眾。
    “半月之前,朕倡導了地方區劃改革,今天再進行軍事改革。”
    在場的文官占了九成,隻有南霽雲、楊昂、宇文斌、馬千乘、馬燧、裴慶遠等少量武將,大部分人對軍事改革並不熱情,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既然大臣們不感興趣,李瑛便簡明扼要的闡述了一番自己的改革內容。
    總結起來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取消節度使製度,采用募兵與折衝府相結合的製度,等將來平定叛亂之後,邊境戰事優先抽調募兵,府兵的主要職責改為拱衛地方。
    府兵製度崩壞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唐自建國以來戰爭頻繁,各地的府兵被征調到邊境戌邊時間漫長,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
    因為長期戌邊,府兵家裏的地缺少勞動力耕種,導致土地荒蕪,或者被折衝府的兵頭霸占侵吞。
    府兵在外麵打仗,朝廷非但不發軍餉,甚至連軍糧都不提供,需要府兵自備糧食參戰,甚至有時候還需要自備兵器。
    自古以來,還沒有軍方像唐朝這樣極限壓榨府兵,被逼無奈的府兵隻能大量逃亡,甚至投敵。
    到了開元年間,曾經多達七十萬的大唐府兵減少了百分之七十,全國範圍內隻剩下二十萬人左右。
    被逼無奈的李隆基隻能推出節度使製度,使用募兵繼續維持大唐的軍事製度。
    被冊封為節度使的官員可以在所在地區征兵,這些募兵按月拿軍餉,有戰爭的時候參戰,沒戰爭的時候解散回家,屬於雇傭製。
    現在全國烽火連天,節度使們都忙於戰爭,再也無暇征收賦稅,軍餉與軍糧全部由兵部與戶部供給,也就是說現在的節度使隻享受權力不履行義務。
    李瑛繼續說道:“府兵除了拱衛地方,耕種屯田之外。如果被征調參戰,享受與募兵同等待遇,由朝廷供應糧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泌舉著笏板高聲讚成:“陛下聖明,若如此改革,那些隱姓埋名的府兵定會欣然歸來。”
    李瑛繼續道:“傳諭四方:因為從前的折衝府製度不合理,那些逃亡的府兵若是願意重歸軍籍,任何衙門不得刁難,甚至找借口懲罰。一經發現,定當從嚴懲處。”
    “遵旨!”
    李泌捧著笏板彎腰領命。
    李瑛繼續往下闡述自己的軍事改革內容。
    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五軍都督府:分別為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
    以河南、關中為中軍都督府下轄,各省按照所在方位分別隸屬於左、右、前、後四大都督府。
    每個都督府設大都督一人,正二品;副都督兩人,從二品,全都常駐京師,每日參加早朝,向皇帝稟報下轄的軍情。
    每個省設置兵馬大都督一人,正三品,掌管省內的募兵以及府兵,另設副都督兩人。
    每個省的都督不受布政使管轄,但卻受京城的五軍都督府節製,並由五軍都督府向皇帝舉薦。
    大體而言,李瑛還是借用了明朝的軍事製度,完善了折衝府製度的缺點,徹底摒除了威脅社稷的“節度使製度”。
    在京城方麵,撤銷繁瑣的十六衛製度,隻設禁軍與羽林軍兩個兵種,統稱為“京軍”。
    禁軍日常駐紮在長安城外的驪山、灞橋、鹹陽、南山四座大營,正常時候規模保持在十五萬左右。
    羽林軍駐紮在城內,職責為拱衛皇宮、護佑京城、維持京城治安。
    分為天策衛、監門衛、金吾衛。
    天策衛的職責是皇帝出行時護駕警戒,巡戒皇宮,隨禦駕出征。
    監門衛的職責是把守三大內的各個宮門,以及長安十二座城門。
    金吾衛則是巡邏大街小巷,以及城牆警戒,緝拿作奸犯科之徒。
    在此之前,朔方、河西、隴右、河東、劍南的節度使已經全部空缺,範陽、平盧節度使造反,隻剩下嶺南節度使張巡、江南節度使張九皋還使用這個官職。
    “兵部即刻擬詔:改封張巡為廣東兵馬大都督,張九皋為浙江兵馬大都督,自即日起,全國範圍內永久撤銷節度使。”
    李泌再次舉著笏板領旨:“臣遵旨!”
    相對於那天的行政改革進行了一天的會議,今天的軍事改革隻用了一個多時辰便結束了,接下來需要忙碌的基本也就隻有兵部。
    “退朝!”
    隨著諸葛恭扯著嗓子一聲呐喊,今天的早朝就此結束。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