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苟道中人
字數:4884 加入書籤
早飯的時候,韋府下人發現今天的早餐比往常豐富了太多,不僅增加了白米粥,甚至還有肉丁。
“聽說是三娘要求廚房改善咱們的夥食。”
韋府的近百口下人擠在食堂內,一邊吃一邊議論。
“哎呀……太陽真是從西邊出來了。”
有人小聲嘀咕:“隻要三娘往後不動輒打罵我們,就算燒高香了!”
就在這時候,從前喜歡錦衣華服的韋熏兒抱著一筐桃子走進了食堂內,後麵還跟著四五個下人,俱都人手一筐桃子。
“天氣越來越熱了,大夥兒要預防中暑,吃完飯每人兩個桃子,補充點糖分。”
韋熏兒熱情洋溢的給下人們挨個的發放桃子,“從前我太任性了,得罪大夥兒的地方多多擔待,往後我一定會善待你們。
“謝謝三娘。”
仆人們感動不已,慶幸總算熬出頭來了,這個折騰死人不償命的姑奶奶這是改邪歸正了嗎?
吃完飯後,韋熏兒又帶著仆人前往曾經吵架的鄰居家登門致歉,每戶送了十斤豬肉、一壇美酒、一斤鹽巴。
“張伯,從前是我不懂事,你大人不記小人過,莫要與侄女一般見識哈!”
“王嬸,我來看你來了,以前得罪的地方,你多多海涵。”
“杜姨,我給你送來了些薄禮,還望笑納,從前有不對的地方,阿姨莫怪。”
對於韋家三娘突然的變化,鄰居們既驚詫又慶幸,不管如何,往後總算不用擔心韋家三娘子仗勢欺人了。
京兆韋氏跺跺腳長安都得晃三晃,人家的父親是工部尚書,哪個惹得起?
給鄰居道歉完畢,韋熏兒又在崇仁坊擺攤施粥,給那些因為躲避戰火逃到長安的百姓提供稀飯和饅頭,甚至還有零星的肉片,導致聞訊前來崇仁坊排隊的百姓多達千人。
也該著韋三娘發達,就在這時候前來調查她品行的錦衣衛出現在了崇仁坊。
他們脫去飛魚服,摘下繡春刀,喬裝成商販混在百姓之中,一邊觀察韋三娘,一邊向百姓打聽韋熏兒的人品。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崇仁坊的鄰居收了韋熏兒的禮物,也不好意思再說她壞話,畢竟她從前隻是個十四五歲的姑娘,誰還沒有個年輕的時候?
大夥兒俱都一頓誇,簡直把韋熏兒誇得心地善良,知書達理。
錦衣衛又看到韋三娘衣著樸素,親自在太陽底下拿著勺子給百姓食粥,絲毫不顧名門閨秀的身份,不由得頻頻頷首,滿意歸去。
前來調查的錦衣衛回到宮中,將所見所聞報告了錦衣衛指揮使諸葛恭,諸葛恭隨後又並稟報了李瑛。
“啟奏陛下,經過錦衣衛暗訪,發現這個韋熏兒是個心地善良,為人和善的女子,她的名聲在崇仁坊很好,鄰裏一片稱讚。”
“這就好啊!”
李瑛撫須頷首,“朕就怕是有人故意撮合,覬覦太子妃之位。如果是太子與他無意邂逅,那也是天作之合,改天把人帶進宮裏來,讓朕瞧瞧。
如果確實沒什麽問題,那就把婚事定下來,讓禮部擇個日子,把婚事辦了。”
李瑛現在大權在握,即便韋氏成為了太子的外戚,也不怕他們搞事,更何況李儼也不是野心勃勃的性格。
“奴婢遵旨!”
諸葛恭彎腰領命。
李瑛又叮囑道:“你去把韋三娘的人品向皇後報告一聲,免得她牽掛。”
“喏!”
諸葛恭離開含象殿來到蓬萊殿,將錦衣衛的見聞如實道來。
薛柔蹙眉道:“如果這韋三娘的人品確實如此,做本宮的兒媳倒也未嚐不可,你派人去忠王府把韋氏邀請來,本宮要與她聊聊這個侄女。”
“奴婢遵旨!”
諸葛恭馬上派人趕往十王宅,召喚韋氏進宮。
突然得到皇後召喚,這讓忠王妃有些緊張,手足無措的詢問李亨與張庭:“皇後突然召見我,所為何來?”
張庭心中暗自高興:“肯定是為了熏兒的事,你趕緊去一趟。”
“我這心裏沒底,還是覺得熏兒不配做太子妃。”韋氏憂心忡忡的說道。
張庭道:“為何我聽街坊鄰居都誇讚熏兒知書達理,是個與鄰為善的好女孩?”
“果真如此?”韋氏撲閃著眼睛,半信半疑。
李亨叮囑道:“皇後突然召見你,肯定是為了熏兒的事情,你進宮後千萬不要亂說,一定要把熏兒誇讚的知書達理,溫柔善良。
她如果真的能夠成為太子妃,將來就有望成為大唐的皇後,你兄長還有你們韋氏,都會跟著沾光的。
你看薛柔的父親薛絛屁本事沒有,父憑女貴,現在官拜正三品的禮部侍郎,還被封了縣侯,河東薛氏現在燒包的快要上天了!”
張庭道:“要不然我陪姐姐一塊進宮?”
韋氏連連答應:“也好、也好。”
“聖旨到!”
就在這時,院子裏響起了太監尖銳的聲音。
李亨急忙率領全體家眷來到院子裏接旨:“臣李亨率闔府上下恭迎聖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果然像李瑤說的那樣,這道聖旨是要冊封李亨擔任“太府卿”,讓他即刻前往太府寺走馬上任。
“臣接旨!”
李亨接過聖旨,決定按照張庭的告誡,進宮向李瑛推掉這個官職。
於是,李亨帶著一妻一妾,乘坐兩輛馬車出了十王宅,前往大明宮。
從十王宅到丹鳳門不過三裏路程,一轉眼的時間便到。
李亨作為親王,在白天擁有自由入宮的權力,當下昂首走在前麵,兩個女人隨後,一起進了大明宮。
過了禦橋之後,三人分道揚鑣,李亨前往含象殿謝恩,韋氏與張庭前往蓬萊殿拜見皇後。
李瑛正在研究改革的事情,突然聽說李亨前來求見,還以為他是來謝恩的,當即宣他進殿。
“嗬嗬……掐指算算,已經半個月沒見三郎了,朕心中甚是想念呢!”
李瑛熱情洋溢的起身,吩咐吉小慶看座。
李亨作揖施禮:“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自家兄弟,不必多禮!”
李瑛正襟端坐,示意李亨在對麵的凳子上坐了,“太府寺掌管大量的金銀財寶、土地房產,交給別人不放心,往後就著落在三郎的身上了。”
李亨再次起身,拱手道:“回聖人的話,臣這次進宮是來謝恩的,也是來請辭的。”
“請辭?”
李瑛露出詫異的目光,“怎麽,三郎嫌太府卿的職位太低?”
“臣豈敢!”
李亨急忙跪在地上磕頭,“陛下隆恩,委以重任,臣感激涕零還來不及,豈敢嫌棄官小。”
李瑛更加不解:“那為何三郎剛剛接到聖旨,就來辭官?”
李亨跪在地上,言辭懇切的道:“臣弟才疏學淺,實在不能擔當太府卿這個重任,還望陛下另擇賢明,以免耽誤了國家大事。”
“嘖嘖……這家夥倒是謹慎,竟然沒有上當。”
李瑛不由得對李亨有點刮目相看了。
實事求是的說,李瑛突然委任李亨出任太府卿,一半是因為老四李琰、老五李瑤、老六李琬都在做官,單獨把李亨晾起來有些說不過去,難免會招來流言蜚語。
第二個原因也想考驗下李亨,試試他會不會犯和李琚一樣的錯誤?
如果他扛不住金錢的誘惑,也做出了監守自盜,貪汙侵吞的事情,那就別怪自己收拾他了……
隻是沒想到,這個家夥真能苟,竟然不接受自己的任命,倒是有些出乎預料。
還別說,這個李三郎確實有點政治智慧,不愧是曆史上曾經做過皇帝的人!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