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熟悉的陌生人

字數:4850   加入書籤

A+A-


    第795章 熟悉的陌生人
    走出紫闌殿,李瑛夫妻共乘一輛馬車趕往位於前麵的浴堂殿。
    “陛下,大郎惹你生氣了!”
    當車輪轉動的時候,薛皇後主動開口致歉,“都是臣妾教子無方。”
    “朕沒有生氣。”
    李瑛心平氣和的道,“大郎說的也有道理,他結婚收的賀禮,到底屬於他的還是朕的?這個問題還真得好好說道說道……”
    “陛下肯定在說氣話。”
    薛柔歎息一聲,“我今天訓斥韋熏兒了,讓她以後勿要煽風點火,或許讓大郎納她為妃就是個錯誤……”
    “朕暫時還沒有看到韋氏失德之處,不要妄下結論,她們都還年輕,朕有足夠的耐心……”
    李瑛撚著胡須,臉上毫無表情,看不出喜怒哀樂。
    薛皇後沒有再說什麽,忽然有種陌生感從心底升起。
    這就是帝王心術嗎?
    為何我感覺陛下不再對我以誠相待了?
    他心裏在想什麽,為何我猜不透他的心意?
    不大會功夫,馬車來到浴堂殿前停下,李瑛在吉小慶的攙扶下跳下車轅,又伸手把皇後攙了下來。
    “六郎給父皇磕頭啦!”
    已經三歲的鄭王李馭屁顛屁顛的跑過來給父親磕頭,然後又給薛柔磕頭,“給皇後磕頭啦!”
    “起來吧,六郎!”
    李瑛彎腰把自己的老六給提了起來,並掂了下他的體重,“嗬……怕是有四十斤了吧?你小子長得是真快!”
    李馭牽著父親的手朝內殿走去:“父皇快來看,阿娘又生了一個阿弟。”
    “好好好……父皇就是來看望你阿娘與弟弟的。”
    李瑛與薛柔並肩走進了內殿。
    “參見陛下!”
    滿屋子的宮女與太監一起彎腰施禮。
    杜芳菲練武出身,身子骨硬朗,又是第二次生孩子,此刻竟然已經下了床。
    看到李瑛與薛柔到來,行了一個萬福禮:“參見陛下、皇後!”
    “愛嬪怎麽下床了?快快上床躺著。”
    李瑛關切的催促杜芳菲上床休養,同時查看宮女懷裏抱著的孩子,看起來與章仇明月生的兒女頗有幾分相似。
    也許,剛剛誕生的孩子本來就有些酷似。
    杜芳菲這才脫掉鞋子,坐到了床上:“請陛下給孩兒賜名。”
    李瑛想了片刻,開口道:“六郎名字叫李馭,就給他弟弟取名叫李馳好了。”
    “謝陛下賜名!”
    杜芳菲在床上謝恩。
    薛柔開口道:“章仇氏也在剛才誕生了一對龍鳳胎,陛下問過穩婆,說是男孩生於巳時一刻,女孩生於巳時二刻。
    不知妹妹的這個孩兒生於幾時,也好給他們幾個排好大小,免得亂了順序。”
    杜芳菲不用穩婆回答,便直接開口道:“那我兒便是九郎了,他是巳時三刻生的。”
    李瑛點頭,吩咐身邊的吉小慶道:“可是記清楚了?稍後你去宗正寺備案,一定把時辰與名字記得清清楚楚,切勿出了差錯。”
    “奴婢記清楚了!”
    吉小慶彎腰領命。
    到了下午,聖人在同一天喜獲兩子一女的喜訊很快在三大內傳的沸沸揚揚,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等衙門也都陸續知道了喜訊,俱都紛紛來到大明宮向天子道賀。
    唯一讓滿朝文武頭疼的是,大喜事臨門,又得給陛下隨份子錢了。
    ……
    郭子儀率部日行六十裏,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進入了山東境內。
    從長安到濟南郡一千八百裏路程,這樣的行軍速度堪稱神速。
    要知道郭子儀的這支人馬百分之九十都是步兵,全軍上下僅有三千騎兵。
    而且現在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三萬大軍頂著烈日趕路,一個月下來大部分人都曬得皮膚黝黑。
    郭子儀為了讓麾下將士看到自己的決心,每天都徒步行軍,硬是靠著雙腳從長安走到了濟南。
    一路走來,無論下雨刮風,隊伍都風雨無阻的前進。
    若是今天因為下雨耽誤了,那就明天晝夜行軍,把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郭子儀不僅自己徒步行軍,還要求自己的兩個兒子郭曜、郭旰也徒步行軍,不得騎馬。
    在郭子儀的以身作則之下,這支人馬士氣旺盛,一路鬥誌昂揚,以行軍代替練兵,士兵素質都獲得了大幅提升。
    馬燧見狀感慨不已:“節帥不愧是大唐名將,這一個月的行軍下來,勝過將士們操練半年的功夫。”
    郭子儀撫須笑道:“在黃河岸邊還算涼爽,也不缺少水源,等到了漫天黃沙的安西,那才是鍛煉人的地方。”
    七月初,這支生力軍抵達了濟南郡治下平陰縣。
    山東境內下起了滂沱大雨,並且連下三天,黃河水位高漲。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肯定無法再繼續進軍,郭子儀下令全軍進入平陰縣城休整,並派遣使者前往一百裏之外的濟南城下聯絡杜希望。
    得知郭子儀的援兵已經抵達平陰,杜希望大喜,暫時停止了攻勢,等待援兵抵達,再合力攻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郭子儀在帥帳內召見了南霽雲、馬燧等麾下將領,部署秘密任務。
    “濟南乃是連接河南河北的重要城池,若是叛軍知道我軍前來協助杜希望,必然傾力前來救援。”
    “敵軍的救援來自兩個方向,一個是河北滄州的李歸仁所部,另外一個就是安祿山的徐州軍。”
    “故此,本將決定派遣兩支人馬借著雨季的掩護離開平陰,前往敵軍救援路線上設伏,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南霽雲、馬燧等人紛紛抱拳:“末將以節帥馬首是瞻,請節帥盡管下令!”
    郭子儀指了指輿圖上的泰山郡:“有勞南霽雲將軍率領八千人趕往泰山郡境內,尋找必經之路設伏,等候叛軍自投羅網。”
    “末將遵命!”
    南霽雲接過令箭,拱手領命。
    郭子儀又把目光落在馬燧的身上:“命馬燧率領八千人渡過黃河,在禹城、臨邑一帶尋找合適的地點設伏,等到叛軍來援濟南時,殺他個猝不及防!”
    馬燧雖然隻有十七八歲的年齡,但從長安一路行來,郭子儀被他的穩重和韜略深深折服,年紀輕輕便已經頗有大將風度,加以栽培必成大器。
    為了鍛煉自己的兒子,郭子儀又命郭曜擔任馬燧的副將,隨他一起度過黃河,前往濟南北部地區設伏。
    計議停當,等著雨勢變成陣雨之後,南霽雲與馬燧各自率領八千人馬兵分兩路,悄悄的離開了平陰縣城,奔赴各自的目的地。
    大雨過後,雖然道路有些泥濘,但烏雲蔽日,卻十分涼爽。
    馬燧在馬上回望平陰城這個彈丸之地,在心中暗自立下誓言。
    “聽說比我還要年輕的李晟就是在這裏立下的大功,全殲了阿史那承慶的一萬人馬,此番我既然來到這裏,也要像他一樣揚名立萬!”
    由於連續的降雨,黃河上波濤滾滾,河流的麵積加寬了兩倍不止。
    馬燧在岸邊暫時屯兵,派人四處征集船隻,用了兩天的時間方才從黃河南岸去到了北岸,隨後在向導的引領下朝著臨邑縣城進發。
    得知馬燧已經率部過河,這場強降雨也已經結束,郭子儀率領城內的一萬四千人馬離開了平陰縣城,繼續向濟南郡治所曆城挺進。
    郭子儀下令將全軍隊形拉長,加大士兵之間的間隔,多豎旗幟,製造出三四萬人馬的規模,以迷惑燕軍的斥候,掩護南霽雲和馬燧前往目標地點設伏。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