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郭子儀是名將,王忠嗣就不是?

字數:4125   加入書籤

A+A-


    第797章 郭子儀是名將,王忠嗣就不是?
    次日天亮。
    吳恪守率領兩萬人馬出營,來到濟南城北的小清河邊上冒著烈日挖掘河溝,企圖引水灌進濟南城內。
    蔡希德見狀大驚失色,親自率領一萬人出城進攻吳恪守,被早有準備的杜希望率部殺退,折損了兩千人馬,狼狽不堪的逃進了濟南城內。
    蔡希德沒辦法,便派了自己的長子蔡欽單騎突圍,前往徐州求援,督促援兵加快救援的速度,如果時間久了,濟南城怕是就保不住了。
    小清河由濟南周遭方圓幾十裏的泉水匯聚而成,河流位於濟南城北麵七八裏,河水清澈溫和。
    區區七八裏的河溝,不過兩天的功夫便被開鑿完成,河水果然拐了個彎,朝著濟南城流了過來。
    隨後,吳恪守又指揮唐軍把向東去的河道徹底堵死,讓河水完全流到濟南城下,浸泡城牆。
    唐軍的這番動作讓燕軍陷入了恐慌之中,許多人向蔡希德建議放棄濟南,奔淄州方向突圍,再謀對策,免得被唐軍甕中捉鱉。
    但蔡希德還抱著等來援軍的希望,拒不棄城:“濟南乃是連接黃河兩岸的重要城池,陛下肯定會派遣大將來援,誰敢再言棄城,定斬不赦!”
    在蔡希德的壓製下,燕軍將領不敢再提棄城之事,隻能繼續堅守。
    但河水源源不斷的流到濟南城下,四麵八方蔓延,城牆很快就變得潮濕起來,甚至就連城內的民宅也濕氣重重,整個城內悶熱無比。
    黃河北岸,臨邑境內。
    張獻甫率領兩萬燕軍晝夜兼程,用了七八天的功夫進入了濟南郡境內,前麵隻要過了臨邑縣城,就可以渡過黃河了。
    當叛軍主力走到一處山坡之時,忽然殺聲震天,伏兵四起,山坡上巨石滾下,箭如驟雨。
    張獻甫急忙鳴金收兵,馬燧匹馬當先,手舉長槍,率領八千唐軍從四麵八方從高處向下俯衝。
    郭曜不甘落後,這些年苦練武藝就是為了上陣殺敵,同樣提著長槍策馬隨後,將逃跑不及的叛軍紛紛刺於槍下。
    “殺啊!”
    “衝啊!”
    “殺叛軍,休要走了張獻甫!”
    伏擊成功的唐軍士氣大振,一個個好似下山猛虎,殺的叛軍兵敗如山倒。
    張獻甫全力組織反擊,根本擋不住唐軍的追襲,隻能且戰且走,一直後退到德州境內方才止住潰勢。
    兩軍經過清點,張獻甫率領的燕軍折損了六千多人,到了平原城僅剩一萬三千多人。
    而馬燧率領的唐軍以逸待勞,出其不意,死傷人數不過五六百人,雙方的戰損比高達十比一。
    馬燧也不追擊,返回設伏的山坡安營紮寨,構建工事,在沿途挖掘陷阱,部署拒馬與鹿角,擺出了你敢過來我就打你的架勢。
    張獻甫不知道對麵有多少唐軍,不敢貿然進攻,隻能派遣使者返回滄州向李歸仁求援,希望他能夠再派遣一萬人馬前來助戰。
    李歸仁得到消息後勃然大怒:“這個張獻甫真是廢物,居然連濟南城都沒有看到就折損了五六千人馬,簡直是不堪一用!”
    就在這時候,斥候來報,王忠嗣率領四萬人馬正在攻打河間郡,城池危在旦夕,如果不出兵救援,估計兩日便會淪陷。
    與此同時,李欽也率領三萬唐軍從趙州進入冀州,直逼冀州治所信都,冀州刺史嚇得魂飛魄散,急忙派遣使者趕往滄州求援。
    而在連續分給蔡希德三萬人馬、張獻甫兩萬人馬之後,李歸仁手裏的人馬已經隻剩下六萬人。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歸仁一邊命武令珣率領兩萬人去救援冀州,一邊準備親自率領四萬人馬殺奔河間去與王忠嗣決戰。
    出城之前,李歸仁又命張守琦單騎南下接替張獻甫擔任主將,設法救援濟南城。
    “濟南乃是連接黃河南北的頭號要塞,濟南若失,我軍便被攔腰切斷,兩岸之間將會徹底失去連接。”
    “你們叔侄都是叛國之罪,若是我軍兵敗,二位全家必遭屠戮。還望張將軍設法殺到濟南城下,與蔡希德合力退敵。”
    張守琦苦苦哀求:“杜希望、郭子儀都是大唐名將,還望將軍撥給我兩千兵馬去支援獻甫。”
    “郭子儀、杜希望是唐庭名將,難道王忠嗣就不是名將?
    他背靠幽州、河東,可以源源不斷獲得幫助,我兵力少了又怎麽能打贏他?”
    李歸仁不滿的質問張守琦,表示你要是看不起王忠嗣,咱們可以交換下對手。
    但經不住張守琦苦苦哀求,李歸仁最後還是撥給他了兩千兵馬,命他星夜南下趕到平原會合張獻甫,共解濟南之圍。
    就在張獻甫敗走平原之際,阿史那承慶率領兩萬燕軍也在朝濟南急行軍,並在某個傍晚途徑泰山腳下。
    “此地距離濟南城隻剩八十裏,大夥兒加快腳步,爭取明天上午兵臨濟南城下,殺杜希望一個措手不及!”
    阿史那承慶策馬提劍,大聲督促隊伍加速前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半個時辰後,天色完全黑了下來。
    八千唐軍埋伏在山坡上,靜候燕軍進入伏擊圈。
    “傳我命令,沒有號角聲,誰敢放箭,立斬不赦!”
    南霽雲站在高處向南眺望,耐心的等著燕軍入圍。
    伴隨著天色變得漆黑,燕軍開始點燃火把,在山坡上蜿蜒前進,好似一條火龍。
    “前麵就到泰山腳下了,需要當心伏兵。”
    看到黑夜中的泰山就像一隻盤踞在大地之上的猛獸,一名謀士向阿史那承慶提出注意伏兵的建議。
    “唐軍急於破城,哪有兵力分出來伏擊?”阿史那承慶嗤之以鼻,“書生之見,迂腐!”
    在阿史那承慶的催促下,燕軍加快了行軍速度。
    南霽雲從高處迅速來到山坡腳下,親手吹響了號角。
    “嗚~”
    淒厲的號角劃破夜空,嚇得燕軍心驚膽戰,陣腳大亂。
    “殺啊!”
    “殺叛軍!”
    山坡上瞬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呐喊聲。
    八千伏兵紛紛冒出頭來,將手裏的箭矢朝燕軍頭頂傾灑下去,宛如天降蝗災。
    更有磨盤一般的山石滾滾而下,砸的燕軍人仰馬翻,死者不計其數。
    更有擂木蹦蹦跳跳的滾下山坡,將山腳下的燕軍一片一片的掃倒在地,慘叫聲此起彼伏。
    “唉……都怪你這個烏鴉嘴!”
    阿史那承慶非但沒有檢討自己的輕敵冒進,反而責怪謀士一語成讖,盛怒之下拔劍刺死謀士,下令鳴金退兵。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