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天門中斷楚江開
字數:4067 加入書籤
“哈哈……這可真是太好了,速速讓杜希望率部前來與我軍會合!”
李禕接到消息大喜過望,立即命杜希望率部從九江前來望江會合。
望江縣城坐落於長江北岸,隸屬舒州安慶)治下,依山傍水,自古為長江沿岸的軍事重鎮。
李禕的大營就駐紮在城下,這樣便於軍中補給各種肉類蔬菜、淡水等資源。
次日晌午。
杜希望率領三萬五千人抵達望江縣境內,在江邊的船塢停泊戰船,自己帶了王難得、吳恪守等將領棄船登陸,前來望江大營與李禕相見。
“末將杜希望參見申王殿下!”
杜希望見到李禕後叉手施禮,態度謙恭,畢竟對方比自己年長三十歲出頭,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前輩。
“杜公免禮,你攻破武陵,徹底鏟除蘇慶節、張蓋世二賊,為大唐安定了荊楚一帶,堪稱勞苦功高!”
須發皆白的李禕毫無親王的架子,和藹可親的與杜希望寒暄。
杜希望謙虛道:“申王過獎了,杜某也是僥幸而已,實在是這蘇慶節、張蓋世不堪一擊,簡直是跳梁小醜!”
“哈哈……杜公謙虛了,蘇慶節再無能,那也是名將之後,還是杜公用兵有方。”
李禕並沒有因為蘇慶節的拉胯表現而輕視杜希望的戰功,誠懇的竭力稱讚。
杜希望陪笑:“邢國公蘇定方)乃我大唐屈指可數的名將,蘇慶節算是丟盡了先人的顏麵!”
待兩位主帥寒暄完畢,夫蒙靈察上前施禮:“末將夫蒙靈察見過杜帥!”
兩人在河東的時候合作了一年,算得上老熟人,自然是一番執手寒暄。
夫蒙靈察先恭賀杜希望建立大功,又匯報了自己在蕪湖戰敗的情況。
“那安慶緒驍勇善戰,他的部將李庭望也是一員猛將。
他們占據了蕪湖的有利地形,據險而守,想要突破這道防線,殊為不易!”
杜希望身後的王難得聞言興奮不已,攥拳道:“這可真是太好了,總算可以酣暢淋漓的廝殺一場了!”
望著身高六尺半的王難得,李禕撚著胡須道:“這位將軍威武雄壯,不知道喚作何名,籍貫何處?”
王難得急忙抱拳參拜:“末將王難得見過申王殿下,我姓王名難得,祖籍琅琊臨沂縣,我父親王思敬曾經在金吾衛擔任過中郎將。”
李禕撫須稱讚:“王將軍生的威武雄壯,一看就是驍勇善戰之人,孤相信你這次定能立下大功!”
隨後,李禕在帥帳中設宴款待杜希望,共商破敵之策。
李禕命幕僚將自己昨夜親手描繪的蕪湖地形圖當眾展開,向杜希望做了詳細介紹。
“孤與夫蒙將軍昨日乘坐小船偷窺叛軍防線,發現那安慶緒布置的森嚴壁壘,水陸相連,堪稱銅牆鐵壁。”
地圖上的長江在蕪湖境內折返向北,長江兩岸天門山南北對峙。
正像李白在詩歌中描寫的那樣“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蕪湖縣城坐落於長江南岸,叛軍大營就駐紮在蕪湖城外,而且有船塢連接城池,叛軍的戰船來去自如。”
在蕪湖城西十裏之處有兩座山巒隔江對峙,分別為東梁山、西梁山,也就是李太白在詩歌中所說的‘天門山’。
安慶緒在長江南岸部署了大概三萬多人的兵馬,在長江北岸的東梁山上駐紮了一萬左右的兵馬,南岸的西梁山上也有五六千人駐紮。
這兩座山巒緊靠長江,山上的伏兵可以朝江麵上的船隻發射火箭,甚至可以使用投石車、床弩攻擊江上的船隻……”
聽李禕講到這裏,夫蒙靈察急忙證實。
“確實如此,三個月前末將就是在蕪湖的江麵上吃了虧,被叛軍擊沉了十餘艘船隻,損兵折將。”
杜希望盯著李禕親手臨摹的地形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這蕪湖的地形確實易守難攻呐!”
王難得鬱悶的歎息:“唉……本想跟叛軍痛痛快快的廝殺一場,原來他們爬到山上不下來啊?這有什麽意思!”
李禕繼續講解:“要想收複江寧,必須先破蕪湖。要破蕪湖,必須先取天門山。
隻是這兩座山巒地形險峻,叛軍在山上屯集重兵,要想奪回控製權,勢必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王難得抱拳求戰:“末將願意去攻山,我不怕死,為了天下太平,我王難得何懼馬革裹屍!”
“哈哈……王將軍忠勇可嘉,實為三軍之楷模!”
李禕聞言向王難得豎起了大拇指,接著話鋒一轉,“但要想沙場製勝,不能隻靠武勇,更要依靠謀略。”
杜希望揮手吩咐王難得坐下:“難得,你莫要激動,先聽申王把話說完。安祿山手下的叛軍有四五十萬人,就怕你殺不完!”
等王難得坐下之後,李禕命幕僚又換了一副江南地形圖,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既然這蕪湖易守難攻,那我們就強行闖過去,直奔下遊。”
杜希望有些不解:“江寧作為安祿山指定的陪都,定然是嚴防死守。在無法拿下蕪湖,不能保證糧食供應的情況下,要想攻克江寧,恐怕難度更大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禕撫須大笑:“我們也不打江寧!”
杜希望更加不解:“既然我軍不打江寧,那冒著天門山的箭雨、飛石闖過蕪湖關卡,意欲何為?”
李禕的手指順著江寧向長江下遊挪動,最終落在了揚州上麵。
“我們去打揚州,先把這座江北重鎮拿下來,切斷長江兩岸的叛軍聯係,反攻為守,讓安慶緒主動來進攻我軍!”
“嗯?”
杜希望瞬間眼前一亮,頓生醍醐灌頂的感覺,“果然薑還是老的辣,申王這一招倒是出其不意啊!”
李禕大笑道:“根據本王派出的各路斥候反饋,安慶緒在江寧城內留下一萬人馬駐守,崔乾佑又派了一萬人回援。
再加上經過安慶緒將近一年的建設,現在的江寧城高牆厚,要想破城,絕非易事!
但在江寧下遊的揚州城,隻有六千叛軍駐守,而且其中有三千都是強征的新兵,軍紀渙散,戰鬥力低下。
若是我軍越過江寧,直取揚州,定然可以一鼓而下。
拿下揚州之後,本王會命鎮守合肥的田神功向東攻取滁州,與揚州遙相呼應。
如此一來,我軍也不會成為孤軍,還能成功切斷長江兩岸的叛軍聯係,逼迫安慶緒放棄蕪湖陣地,前來反攻揚州。
安慶緒如果不來爭奪揚州,我軍就與叛軍僵持,將他們徹底割裂,讓形勢逐步倒向大唐!”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