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江湖八大門(免費,講解章)

字數:7953   加入書籤

A+A-


    “我艸!太牛逼了!”
    楊家寶連看了六集《城市的邊緣》,完全被劇情吸引住了。
    更是被裏麵的各種騙局震驚到五體投地。
    按他的話說,裏麵無論是趙檸團隊,還是狐狸組織,任何一人都能把他玩死!
    自認為發現好劇的楊家寶,連忙將這部網劇推薦給親朋好友。
    還是年輕,因為才剛上了一年大學,還在象牙塔裏,沒接觸過社會上的種種,因此覺得這些騙術那是相當牛掰。
    不過按他爺爺老楊頭的說法,“這不就是江湖八大門”嘛!
    “爺爺,啥是江湖八大門啊?”
    “以前跑江湖的暗語,實際就是一些職業的匯總。”
    見孫子眼中透露出清澈的愚蠢,楊老頭也是怕孩子往後在社會上吃虧,便多給他講了起來。
    華國古代素有“三教九流五花八門”之說。
    “三教九流”指儒、道、佛(三教)及先秦九大學術流派(九流),後演變為社會階層的等級劃分。
    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而此時的“九流”也有了新的定義,舊社會的階級製度森嚴,將人分為三六九等,人們的工作也被分成不同的等級,這時候“九流”就用在了人們的職業上,而且也不能叫“九”這個數了,因為此時已經分成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而上中下九流,也並不是就分了27個職業,它隻是一種統稱。
    上九流有個歌謠:
    “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
    一流是佛祖,二流是玉皇大帝,皇帝下來是閣老,老資格的重臣,六流為宰相,進士、舉人、解元,一級一級排下來。這是上九流,像唐伯虎就是解元即省考第一名。
    中九流是這樣說的:
    “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
    這是古代的文學藝術和科學工作者,還有文化、體育工作者。
    關於上、中九流的劃分,曆史上雖有些微變動,但變動不大,自古地位高大上的,後來也仍沒有落下神壇。但下九流就不一樣,這可是社會中龍蛇混雜之地,
    最是複雜,關於下九流的劃分,曆史版本也有好幾個。
    第一種說法:一戲子、二推、三王八、四龜、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第二種說法:一巫、二娼、三大神、四梆、五剃頭、六吹手、七戲子、八叫街、九賣糖。
    第三種說法:一師爺、二衙差、三升秤、四媒婆、五走卒、六時妖、七盜、八竊、九娼。
    所有這些說法,總結起來,被歸入下九流的人,都有以下一些特征。
    首先,都是苦力勞動者,以出賣體力為職業;
    第二,不誠信的人,小偷小摸之人,跳大神的迷信者都屬於此類,他們的錢財不是通過誠實勞動得來的;
    第三,道德低下者。
    古人在評價一個人時,會有一個黃金標準,綜合來說,就是《左傳》中的一句話:“君子勞心,小人勞力。”
    “勞力”的勞動人民,直接就被判為小人,判為道德低下者。“勞心”的統治者,直接被判為“君子”,判為道德高尚的人,統治者著實有點霸道哈~~
    事實上,其實下九流就包含在“五花八門”裏。
    “五花八門”原指古代戰術陣型,即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
    後衍生為市井底層職業的統稱,包含“五花”與“八門”兩類行當。
    “五花”:金菊花賣茶的女人、木棉花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火棘花街上雜耍的人、土牛花挑夫。
    而“八門”,全稱“江湖八大門”,指的是八種行走江湖謀生的方式。
    因為地域不同,“江湖八門”分法不同,有分為上八門下八門,明八門暗八門,正八門偏八門,外八門內八門。
    目前流傳下來,主要分法還是以明八門暗八門,和正八門偏八門為主。
    明八門:一門金(巾)相麵算卦的、二門皮賣藥的、三門彩變戲法的、四門掛練把式賣藝的、五門平(評)說評書的、六門團說相聲的、七門調搭篷紮紙的、八門柳(聊)登台唱戲的。
    簡稱,金皮彩掛評團調柳,八門。
    又有正八門,分別是驚、疲、飄、冊、風、火、爵、要,八門。
    驚門,指的是測字算命、占卜看相;
    疲門,即江湖遊醫、走方郎中;
    飄門,指的是賭博雜耍、青樓娟妓;
    冊門,為製作暌品、兜賣字倆;
    風門,也就是風水先生,看陰陽宅地的行當;
    火門,包括煉丹煉金、房中之書;
    爵門,研究為官之道、縱橫之術;
    要門,則是職業乞丐、假裝和尚等營生。
    發現沒有,明八門、正八門裏麵多有重複,實際就是各地域不同的分法。
    不過跑江湖做生意,多少帶點騙術的成分,江湖稱“腥加尖,賽神仙”。
    所謂“腥”就是騙術手段,“尖”才是真本領真東西。
    江湖上混,街麵上討飯吃的行當,都有“腥”的成分。直到今天也是如此,比如各種美食的廣告、服裝店的鏡子、家具城的燈光等等,都是“腥”。
    不過明八門、正八門既然擺在明麵上,就是以“尖”為主,夾雜點“腥”。
    但若是手段以“腥”為主,那就是入了偏門,淪落到暗八門和偏八門了。
    暗八門,分為蜂、麻、燕、雀、花、蘭、葛、榮,八門。
    暗八門與明八門相對,這是因為明八門中雖然不可避免地有欺詐和欺騙成分,但總體說來在當時屬於合法的行為,官府並不幹涉,可以公開營業。
    同時,明八門在江湖中屬於比較光明正大的行為,從業者多帶幾分俠氣,在江湖中較能贏得尊重。
    相比之下,暗八門則在當時就屬於違法行為,身份不可公開,官府發現也要嚴查追究。
    同時,暗八門的行徑,或多或少都在一定程度上違悖江湖道德,江湖好漢們也不齒與之為伍。
    當然,這隻是總體而言,暗八門中一樣有俠義之士,一樣有熱心腸的好人,這樣的人也可以獲得四方的景仰,揚名立萬。
    郭德剛有一段單口就叫《蜂麻燕雀》,說的是暗八門的前四門。
    蜂——指的是那種有組織的多人騙子集團,這樣的集體會有一個“安座子”(總攬全局,管理整個團隊,相當於今日的CEO)的“老爺子”,整個團隊是圍繞著這個“老爺子”有係統地組織起來的。這樣的騙子集團,行騙的對象多是豪宅大戶,乃至官宦人家,行騙的數額很大,幹一票足夠吃好幾年的。
    實際趙檸將邢咚咚等人召集起來,就是組建了一個“蜂”。
    麻——指的是單槍匹馬的騙子手,多裝扮成和尚、道士、隱逸高人,單槍匹馬騙取有錢人家的錢財。
    邢咚咚、黎煒、小寶,之前就是麻。
    燕——指的是女性或者利用女色行騙的行為,行騙者多為年輕貌美的女性,有的是一個人,有的還有幫手,有扮成姊妹行騙的,有扮成母女行騙的,不一而足,十分為人所痛恨。但這樣的行為有“成奸不為騙”的說法,一旦被騙對象與行騙的女性發生了性關係,那整個行為就不再為騙,官府可以追查,但如果受害人請求江湖朋友援手,這是不能管的。管了反而壞了規矩,這叫“胳膊肘朝外拐”。
    安檸,就是燕。
    雀——指的是專業的犯罪團夥,往往是一個家庭的整個成員,長期在某個地區或者某個領域行騙。行騙的規模有大小,但多是大騙子。這一門的騙子比較凶狠,蜂、麻、燕三門的騙子是嚴禁殺人的,這一門的騙子卻常常謀財害命,殺人滅口。所以雀門也叫“缺門”,意即“缺德門”。
    五大公司,或者說五大家族,還有狐狸組織,就是雀。
    花——指的是耍錢的職業賭徒,傳以在賭錢謀生,要有師傅,有傳授,會“使腥兒”——就是香江人說的“出千”。香江電影《賭王》之類的,所刻畫的人物就屬於“花家門的”,自然,誇張得不成樣子了。過去這類職業賭徒常兼職做強盜,也經常販賣煙土,多有武藝在身,十分凶悍。
    蘭——指的是綠林響馬,響馬和土匪略有不同。一群窮人聚嘯山林就是土匪;綠林響馬則必須有師傅,有傳授,有武藝,還要有江湖經驗和知識。用現在的話說,“職業化”的程度比土匪要高一些,這叫“蘭家門的”。
    榮——指的是小偷,過去小偷自稱“榮行”或“老榮家的”。能夠自稱榮家門的不能是偷雞摸狗的小賊,得是獨來獨往的大偷,又叫“高買”。
    葛——花、蘭、榮三門之外,憑借武功從事非法營生的,統稱為“葛”,也叫“吃葛念的”。過去的江湖殺手、打手,打家劫舍的獨行強盜,乃至挑將漢的,都可以歸入葛家門。
    “花蘭葛榮”四門,據說是出於一門,所以都帶草字頭。
    這四門,是江湖中最黑暗、最凶險的買賣,類似今日概念中的黑社會。很多人以為江湖就是黑社會,其實不然。
    從事金皮彩掛之類行當的人,雖然人在江湖,卻依然是合法的買賣,與花蘭葛榮四門的人很少有交往。
    與這四門的人交往深厚的,多是武藝高強、閱曆豐富、身懷絕技的江湖好漢。
    過去行走四方的好漢,遇到身邊有神情詭異的不速之客,或者在偏僻之處遇到了打劫的強盜,都要先說一句口訣:“西北懸天一枝花,天下綠林是一家”。
    這句話的意思有兩層,一是表明自己的江湖身份,請求對方高抬貴手;二是暗示對方,自己也是老江湖,並不好惹。
    按規矩,如果是花蘭葛榮四門的人,聽到這句話,可以謀財,但不可以害命,而且要“謀財以禮不以力”,不能動武,隻能說“光棍日子短了手,朋友幫忙給口飯吃”之類的話,以禮相求。
    這四門之外的人,聽到這句話,也會知道對方也不可小覷,知難而退。
    至於聽不懂這句的人,多是那種攔路打悶棍的小毛賊,就不在江湖好漢的話下了。
    而除了這暗八門,還有更邪乎的偏八門,也稱外八門、外八行,包括盜門、蠱門、機關門、千門、蘭花門、神調門、紅手絹和索命門。
    盜門:用古人的話來說,“盜門”就是沒有本錢的買賣,像現代的小偷、飛賊等,他們都被稱為“盜門”,因為這個行業信手拈來,不需要付出什麽成本,反而能夠鋌而走險大賺一筆。還有拉杆立旗的土匪,也包括荒郊野嶺挖掘墳墓的摸金校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盜墓的人。“盜門”的職業有很多,他們每個流派的始祖也不相同。有一個門派是唐代的“空空兒”,他將“盜門”各個分支統一了起來,非常厲害,形成了外八行中最厲害的一隻流派,不過後來到了明朝的時候,“盜門”又再次分家形成南北兩個勢力,隨後也分崩離析。
    蠱門:這一行的資料很少,而最多的且說這蠱門便是這眾人皆知的湘西趕屍術,這趕屍術有一種說法是,茅山術之一,茅山術士善養鬼神,又抓的了僵屍,自然也趕的了屍。而另一種說法呢便是苗族巫術,這苗族巫術一說大家能想起來的更多是咱們的養蠱之術,雖然這蠱術和蠱門沒多大關係,這巫術又分黑白(中國人在那兒都喜歡黑白陰陽)而這趕屍便是白巫術了。
    機關門:機關秘技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魯班造的第一台木牛流馬就屬於一流機關的設備。據說三國時候諸葛亮得到了木牛流馬的製造圖,然後他根據魯班的木牛流馬進行更改,改造出了可以運送糧草的木牛流馬。創造機關術的鼻祖是祖衝之,所以在東晉以前的古墓中都是沒有機關陷阱的。“機關門”進入外八行是在清朝初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國已經開始跟外界接觸,有很多西洋玩意兒流進國內,“機關門”也開始結合這種技術,光明正大的研發自己的“機關術”,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千門:女媧補天這個故事我們非常熟知!相傳女媧造人之後就去補天了,把剩下的事情交給了伏羲。伏羲見世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設了“虔門”,以救世為目的。但是他忽略了人的本性,人們根本沒有學習到這其中的精華,反而變得爾虞我詐,後來“虔門”演變成為“千門”,其實就是騙術。
    蘭花門:也就是古代的藝妓,一般都生活在青樓中。相傳青樓的鼻祖就是管仲。這些女人主要靠賣色相為生,是古代生活中很多人最唾棄的一種職業,也是不可或缺的職業。無論朝廷怎麽打壓,社會上的人怎麽評價,“蘭花門”的產業一直都蒸蒸日上。古時候,“蘭花門”都會掛一個“鳳凰樓”招牌,隻有這個招牌的青樓才有資格稱為外八行的江湖人。
    神調門:又叫“巫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大神”。男人叫巫公,女人叫巫婆,一唱一跳,也被稱為“神調歌者”。相傳他們可以驅邪看病,解決疑難雜症等等。
    紅手絹門:祖師叫紅衣,這不是名字,而是一個外號。“紅手絹”指的是中國古代的戲法,也就是障眼法或者幻術,跟西方的魔術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不過表演手段卻比魔術高明。相傳,名曰紅衣的女子懂得通天幻術,她曾在街邊有過表演,把一根麻繩扔到天上之後,她就順著繩子攀爬而去。而看客們去拉麻繩,一碰之下麻繩居然從天上掉了下來,也就是傳說中的“神仙索”。
    紅手絹通俗的說就是戲法,華國的傳統戲法。也可以叫做障眼法或者幻術。紅手絹的一門的幻術與西方魔術差別很大,就但看現在紅手絹一門流傳於世的低級幻術,丹,劍,豆,環。這些戲法講究的都是“上下翻亮,經外交代。
    索命門:這八行中也算是古老的職業之一了,鼻祖是專諸、要離、荊軻、白刃等,這些曆史上有名的刺客,他們願意付出一切代價,隻為天下蒼生著想,懷著“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偉大心態去行刺當時的昏君。
    後來到了明朝初期,朝廷打壓“外八門”,“索命門”也遭到了致命打壓,於是演變成為“地下暗殺組織”,也就是“殺手組織”。如今的“索命門”已無刺客之美名,都是跟利益有關。據說,我國古代的“索命門”至今存在,主要活躍在國際上。
    所以說,《城市的邊緣》裏麵出現的各種騙局,實際就是八大門裏的玩意兒,講明白了,一點不稀奇。
    隻不過現在人被國家保護的好,不了解這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