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新興貴族的未來 上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楚國襄郢的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爆,僅僅三個月的時間,郢都的民房就已經售出了八成之多。而剩餘的兩成房屋,則被熊章特意保留下來,以備將來賞賜之用。
“王上,這是襄郢售房所得的賬目,共計二十一萬萬錢,已全部存入大楚銀行。”右尹範蠡在處理完襄郢的事務後,迅速返回郢都向熊章匯報情況。
“買房的人主要是貴族還是商賈呢?”熊章對賣房收入並不太在意,畢竟這隻是一次性的買賣,類似的機會今後將會變得稀少。
“王上,根據我們的統計,買房人中,擁有爵位的貴族占比達六成,其中老貴族占四成,新貴族占兩成;而其餘的四成購房者中,楚國的商賈占了三成,來自國外的商賈則占了一成,這些外國商賈主要來自於楚國的盟國。”範蠡詳細地解釋道。
聽到範蠡報的數據,熊章在心中思量片刻,緩緩開口道:“看來楚國目前依舊還是老牌貴族的力量占據了絕對優勢,幾乎高出新興貴族的一倍。”
“王上,因為楚國實行軍功授爵,導致楚國擁有爵位的人數疾速增多,新興的貴族人數已經超過老牌貴族,但因為新興貴族沒有封地,時間也不長,要論影響力和財力遠不及老牌貴族。”
“據臣所知,此次大楚銀行的貸款對象超過八成都是新興的貴族,這些人基數日益壯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興貴族的影響力遲早會超過老牌貴族的。”範蠡語氣認真地說道。
熊章微微頷首,表示認可範蠡的觀點。他知道,楚國的軍功授爵製度確實讓許多平民有機會獲得爵位,成為新興貴族。
然而,他們的地位和財富相對較低,與老牌貴族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重要,相反,他們代表著楚國社會的新勢力,有著巨大的潛力和活力。
熊章微笑著對範蠡說:“範卿,對於新興貴族崛起,寡人是看好的。但寡人更希望看到的是,這些新興貴族崛起之後能給楚國帶來不一樣的變化,而不是走老牌貴族的老路。我們需要的是創新和變革,而不是延續舊有的模式。”
“王上的意思,臣不太明白?”,範蠡皺著眉頭,疑惑地看著楚王熊章,小心翼翼地問道。
楚王熊章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範蠡,一字一頓地說:“土地!”
範蠡聽到這兩個字,心頭一震,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各種可能的情況。他沉思片刻後,試探性地問:“王上的意思是擔心新興貴族會大量占據土地嗎?”
楚王熊章微微點頭,語氣堅定地說:“正是此意!老牌貴族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土地資源,甚至還擁有自己的領民。經過長期的積累,他們才有了如此強大的財力和影響力。”
“土地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財富,看得見,摸得著,後麵的貴族隻需要延續哪些老貴族的路,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有一天,他們也會擁有老牌貴族的財富和影響力”
“所以老貴族的路與新貴族而言,十分具有誘惑性,雖然我們如今有許多未被開發的土地,但寡人並不希望他們走上這條老路。”
範蠡聽後,心中對於楚王熊章的話還是一知半解,土地兼並是後世王朝的通病,也是惡疾,但範蠡沒有聽過、沒有見過,所以他完全理解不到自家大王想要限製貴族擴張土地的意義在哪裏。
“王上既然不想他們從土地上攫取財富,那恐怕這些新興貴族恐怕很難積蓄財富,若是不能積蓄財力,他們這些人又該如何發展壯大,超越老貴族?”,範蠡不解的問道。
“如今楚國大力發展商貿,這些人可以從事商貿,商貿的利潤可比土地裏的產出要高的多啊”,熊章笑著說道。
“商貿?”,範蠡心裏再次思索起來。
今日對於楚王熊章的話,範蠡感覺有些超出了他的理解,他需要細細思量。
“況行長”,熊章見範蠡在沉思,就將目光看向一旁的大楚銀行的行長況右,緩緩開口道:“如今銀行的貸款業務情況如何?”
況右微微躬身,語氣恭敬地回答道:“回稟王上,大楚銀行成立三個多月以來,房貸業務額超過十萬萬錢,辦理的商業貸款額為三千萬錢,並且從三天之前開始,商業放貸的業務開始激增,這應該是隨著大楚銀行的貸款業務開始被楚國商賈所知曉的緣故。”
熊章聽後點了點頭,接著又問:“商業貸款的辦理人大體是從事哪些產業?”
況右連忙回答:“王上,商業貸款的項目品種很多,主要涉及到養殖業,如養豬牛羊、養雞犬等;還有製造業,主要是農具的加工,如鋤頭、鐮刀、鋸子、曲轅犁甚至是水車等,還有一些扇子加工廠等廠房擴建”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讓熊章能更直觀地了解。
熊章聽後連連點頭,表示認同。他深知各類農具的鑄造和加工並非難事,關鍵在於鐵料的優劣。
在楚國,對於鐵以及其他金屬的冶煉並未加以限製,相反,政府還積極鼓勵民間百工的發展與創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楚國製定了專利保護法。一旦民間的技藝被少府采納,發明者不僅能獲得豐厚賞賜,還會被少府評定為匠人級別。
從此,他們將有機會進入楚國匠人的聖地——少府,成為職業工匠,享受國家的俸祿。
然而,熊章也清楚地意識到,各國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齊國、晉國甚至秦國等強國都對楚國民間的冶煉匠人虎視眈眈。
盡管這些匠人的冶鐵技藝與少府的工匠相比尚有差距,但卻優於他們本國的工匠水平。
因此,各國紛紛試圖招攬這些優秀的匠人,以提升自己的冶鐵技術,這也讓熊章心生警惕,於是,他就讓黑衣衛暗中加強對楚國民間匠人的監察。
之前就有黑衣衛稟報,齊國、晉國和秦國的冶鐵技術已經有了極大的突破,鐵製武器的堅韌程度已經可以與青銅製式的兵器相媲美。
這個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楚國朝堂的震動。
楚國的朝臣們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主張楚國應當禁止民間百工技藝的傳播,將所有的工匠納入少府統一管理,以確保冶鐵技術不被泄露。
然而,熊章卻堅決反對這一提議。
他深知,一旦某個行業變成官營且僅有一家壟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機構可能會逐漸腐敗,失去創新和進步的動力。
最重要的一點,如果禁止了民間的百工技藝,那些新興貴族又該如何發展商業呢?
熊章始終堅信,冶鐵這樣的技藝,楚國已經保密了十多年,時間已經夠長了,而其他各國經過長期的研究也取得了成果。
因此,他認為麵對這種局麵,楚國隻需要加強對民間匠人的出行進行一定的限製,如出遠門需要報備,再加強對少府的核心保密工作即可,完全沒必要讓民間也對諸國封鎖技藝。
畢竟,萬一遇到一個越是禁止反而越強大的國家呢?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