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對招賢考試的思考

字數:3996   加入書籤

A+A-


    狀元樓上,楚王熊章通過雅間窗戶開闊的視野,將貢院之前放榜時諸多士子們的神態都是看在眼裏。
    目光掃過遠處那一張張或緊張或期待的麵孔,熊章今年已經有四十二歲了,繼任楚王之位也有三十四年了,在如今這個年齡就已經可以自稱為老夫的年紀,他眉宇間早已褪去了年少時的青澀,神情自有平靜與威嚴。
    “任卿”,熊章忽然開口問道“你當年也是通過招賢考試入仕的,可還記得放榜時的心情?”
    站在一旁正在給大王和其他兩位老臣斟茶的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在聽到自家大王詢問自己的時候,他連忙小心的放下茶具,然後對著熊章回應道
    “臣是王二十四年中舉的,當時的場景臣至今記憶猶新,那日臣在榜前苦等兩個時辰,看到自己名字時,雙腿發軟,幾乎跪倒在地。”
    聽到這男子的話,熊章和其他人都是笑了。
    “任遠大人當時中的可是第三名,之後還被人榜下捉婿,成為一代佳話,這第三名也才自你而始成為探花啊”,安文侯熊閭看著任遠笑著說到。
    任遠當初被榜下捉婿的事情,熊章自然也是知道,但事後任遠並沒有告官,而是順理成章的與巨富之女成婚,所以熊章也沒有追究。
    隻是在放榜的時候,現場多了許多警察值守,榜下捉婿可以,但要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
    任遠自中得探花之後,人生就像是開了掛一般,不僅取得美嬌娘替他生兒育女,他在官路上更是一帆風順,隻用十年的時間就成為襄郢令,成為從四品的存在。
    一番談笑之後,楚王熊章的目光重新投向窗外,若有所思道“一年一試,取士不過百人,這些士子寒窗苦讀,為的就是今日,不知今年能出幾個真正的人才。”
    楚國的科舉製度已經持續了三十多年,這世間想要入仕的大才基本上都會參與,所以楚國的人才很多,隻是現在都要按照政績來有序升遷,能夠一步登天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
    “王上,放榜了”,總理大臣彌生說道。
    隻見放榜的刹那間,寂靜被打破,歡呼聲、歎息聲、哭泣聲交織在一起,有人雀躍高呼,有人掩麵而泣,更有人呆立原地,仿佛魂魄離體。
    總理大臣彌生感慨道“每次放榜,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從此平步青雲,有人卻要再等一年。”
    “多虧大王仁慈”,熊閭說道“這春闈考試雖然競爭激烈,但在大王開創招賢考試製度以前,這些人裏麵九成九都是沒有機會出仕的,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成為那些權貴的門客”。
    “臣本是落魄寒門,家徒四壁,全是仰仗王上的恩德,這才有機會識字,並進入郡學和學宮讀書,之後更是依靠春闈考試一舉入仕,在楚國,似臣等這樣的人成千上萬,我們這些人對王上的感激之情甚至超過了父母”,襄郢令任遠一臉感激的對熊章說道。
    任遠的話雖然有些許誇張,但他們對於楚王熊章確實是真心感激和擁護。
    因為他們這些人才是楚國改製之後真正的最大受益人。
    熊章聞言,不以為意的搖搖頭道“寡人隻是給你們這些人了一個平台,你們能夠出頭還是靠你們自身的努力”。
    “王上此言差矣,古往今來的王侯不知凡幾,能夠給百姓一條入仕的階梯,至今唯有王上一人,隻一條,王上之功就不遜色與上古諸王”,總理大臣彌生一臉認真的說道。
    彌生的話立刻得到熊閭、任遠的支持。
    熊章聞言隻是淡淡一笑,隨即將目光繼續放在貢院那邊,心裏卻開始在思考楚國的科舉之路該怎麽繼續執行。
    熊章在楚國開創招賢考試製度時,因為當時的楚國隻是一個普通的諸侯國。
    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都楚國若是加上燕齊兩地的人口,楚國的人口已經突破兩千萬,土地也占據諸夏的三分之二,若無意外,楚國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所以到時候還以當前的招賢考試製度執行這春闈考試的話,肯定是不合適的。
    而熊章他能借鑒的也隻有後世的科舉經驗了。
    中國的科舉製度起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在宋朝興盛,明清發展到了巔峰。
    隻是明清兩朝都是以八股取仕,製度僵化,對學子的思想也有很大的限製,而且考試內容隻有哪些儒家經典,所以明清兩朝的科舉製度才會被後人所詬病。
    其實在熊章的心裏,覺得宋朝的科舉製度就很不錯。
    自宋太宗以後,科舉成為宋朝主要選官途徑,所以錄取人數大幅增加。
    科舉製度也再次優化,首先是確立三級考試鄉試(地方)、省試(中央)、殿試(皇帝主持),形成“三元及第”(解元、會元、狀元)。
    其中鄉試和省試都隻是獲取參加更高一級考試的資格,而不會成為一種像明清時期的終身功名,更不會享受免稅和免勞役的優待。
    宋朝還推行糊名(密封)和謄錄製,減少舞弊,提高公平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楚國早就開始在糊名,但還沒有采取謄錄製,這個應該補上。
    宋朝科舉主要分為進士科、諸科(包括明經、九經、五經等)和製科(皇帝臨時特設的考試),其中進士科最受重視,逐漸成為主流。
    進士科的考試內容一、詩賦,考察文學才華,尤其是律詩和駢賦。
    二、經義考察對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周易》《尚書》等)的理解和闡釋。
    三、策論考察治國理政的見解(如時務策、政論等)。
    進士科之外就是諸科
    一、九經科專攻《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二、五經科考《詩》《書》《禮》《易》《春秋》。
    三、三禮科(《周禮》《儀禮》《禮記》)、三傳科(《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等。
    四、明法科考法律(《宋刑統》等),選拔司法人才。
    五、明算科考數學(如《九章算術》),但地位較低。
    熊章覺得楚國的招賢考試也可以分科,比如分為進士科、明法科、明禮科、明算科。
    其中進士科是挑選綜合性的人才,其他三科是專業人才。
    隻不過對於進士科具體要考什麽項目,熊章覺得還是要與諸卿商量一番,熊章心中已經對楚國科舉製度改革有了一些方向。
    而且武舉也應該拿出來了,如今兵學院的學子畢業之後就會進入軍隊,但很多都是軍二代,或者是軍三代,這些比起普通百姓出身的晉升之路要順暢得很多,長此以往,這對楚國軍隊的發展和戰力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若是開創武舉,這對於普通人而言就是一個天大的機會,日後軍中升遷一看功勞,二看武舉的功名,最後才看資曆,熊章覺得在他掌控的楚國就應該是這樣的。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