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洛邑令魏斯

字數:3373   加入書籤

A+A-


    伐晉大軍抵達洛邑城外,依令於預先劃定的廣闊區域紮下連綿營寨,休整人馬,等待後續輜重。
    營盤依山傍水,布局得法,深得兵家要義,望去如一座突然生長出的城池,與遠處的洛邑古城遙相呼應。
    太子熊恒帥帳方才設好,便有親衛來報:洛邑令魏斯率領洛邑大小官員,攜大批犒軍物資,已至營門求見。
    熊恒聞言,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傳。”
    不多時,一位身著五品官服,年紀約莫二十許,精明幹練之中帶著幾分文人儒雅的官員,趨步進入帳中,身後跟著十餘名屬官。
    來人正是洛邑令魏斯。
    隻見魏斯至帳中,恭敬萬分地躬身行禮,聲音中透著激動與忠誠:“臣,洛邑令魏斯,攜洛邑同僚,拜見太子殿下!殿下親率王師,北伐逆晉,功蓋千秋!洛邑百姓感念天恩,聞王師過境,無不歡欣鼓舞。臣等特備薄酒肥羊,犒勞將士,聊表寸心,望殿下笑納!”
    熊恒離座,親手扶起魏斯:“魏卿及諸位洛邑同僚辛苦了,大軍遠征,得此犒勞,將士們必感念洛邑父老深情,士氣倍增矣。”
    這番舉動,讓魏斯及身後官員受寵若驚,心中那股巴結、靠攏太子的心思更熱切了幾分。
    他們此番勞軍,公心固然有之,但私心亦昭然若揭——誰不知太子乃國之儲貳,未來至尊?能在此等關鍵時刻於太子麵前留下印象,對於仕途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機遇。
    而魏斯與太子的關係,更是非同一般。
    他原本是東宮屬官,位居太子舍人,乃是熊恒的心腹近臣。
    三個月前,原洛邑令調任他處,在這個北伐即將啟動的關鍵節點上,熊恒力排眾議,親自向父皇舉薦了魏斯。
    洛邑地位特殊,雖為縣製,但其令尹品秩與郡守相同,皆為正五品,跟襄郢令相差無幾,權責尤重,非深得信任之人不能擔任。
    熊恒此舉,正是要將這北伐路上最重要的後勤樞紐,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魏斯對太子的提攜之恩,自然是感激涕零,心中早已誓死效忠,他上任雖僅三月,卻已雷厲風行地整頓吏治,疏通漕運,廣積糧草,將洛邑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切皆是為了全力保障太子大軍北伐之需。
    熊恒賜座,與魏斯及眾官員敘話,詳細詢問洛邑倉廩儲備、漕運調度、民夫征發等情。
    洛邑令魏斯對答如流,數據精準,安排周詳,顯是下了極大功夫。
    熊恒聽罷,頻頻點頭,麵露讚許之色。
    “魏卿辦事,孤甚放心。”熊恒勉勵道,“洛邑地處衝要,北臨大河黃河),我軍此番北伐,前線數十萬大軍之糧草軍械,皆需依賴洛邑周轉,通過黃河水運,源源不斷輸往前線,此乃我軍命脈所係,萬不可有絲毫差池。”
    魏斯立即起身,肅然道:“請殿下放心!臣必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洛邑倉廩充盈,舟船已備,民夫皆已登記在冊,隨時聽候調遣。水道已派專員巡查疏浚,確保暢通無阻,臣以性命擔保,絕不讓北征大軍有一日乏糧,一矢短缺!”
    “好!”太子熊恒撫掌讚道:“有魏卿此言,孤無憂矣!待他日克晉還朝,孤必親自為卿向父皇請功!”
    帳內氣氛愈發融洽。
    勞軍官員們紛紛附和,表達對太子的崇敬和對戰事的信心。
    隨後,在魏斯的指揮下,大量的酒肉、糧米、蔬果被送入各營,軍營之中頓時歡聲四起,士氣大振。
    是夜,太子設宴,款待魏斯等主要官員,以及麾下眾將,席間,熊恒特意將三位皇子叫到身邊,對他們說道:“爾等可知,為何大軍要在此地盤桓休整?又可知洛邑之於此次北伐,關鍵何在?”
    四皇子熊禮搶先答道:“大軍遠征疲憊,自當休整,以恢複體力。”
    六皇子熊瑞補充道:“亦是等待後續輜重隊伍。”
    三皇子熊封則沉吟片刻,目光掃過帳外仿佛能聽到濤聲的黃河方向,緩緩道:“太子兄長在此駐足,更因洛邑乃北伐之根基。大河如動脈,洛邑如心腹。糧秣兵甲自此匯流,經水路北輸,可比陸路快捷省力十倍。控洛邑,即控大軍之命脈。魏大人在此,實乃兄長深謀遠慮之棋。”
    熊恒眼中露出讚賞之色:“三弟見識不凡,已得其中三昧,治國理政,開拓疆土,非僅憑血氣之勇,後勤輜重,地理樞紐,人心向背,皆乃決勝之關鍵。
    爾等此次隨軍,不僅要學戰陣廝殺,更要學這些安邦定國的實在學問,三皇弟你誌在海外,日後經營斯州,此中道理,同樣適用。”
    熊封恭敬受教:“謹遵太子兄長教誨。”
    宴席直至深夜方散。
    魏斯等人告退,返回洛邑城中,連夜安排調度事宜,不敢有絲毫怠慢,軍營漸漸沉寂下來,唯有巡夜士兵的腳步聲和黃河水流的隱隱嗚咽。
    中軍大帳內,燈燭依舊長明。
    熊恒與四位副將、以及負責情報的幕僚,正對著巨大的羊皮地圖,進行北伐前的最後推演。
    地圖之上,黃河如一條巨龍,自西向東奔騰,洛邑正處於龍身之側。
    由此北渡黃河,便是廣袤的晉國疆土。晉國依托太行、王屋等山脈,構築了堅固的防線,其主要兵力集結於河東的新絳以及晉陽,在東部,兵力自野王順著大河北岸沿線布防。
    “再過一兩日,我們就要到達前線,根據斥候稟報,晉國早已經在黃河北岸布防,諸將覺得該如何破敵?”,太子熊恒看著帳內幾位將領問道。
    “將軍,末將以為可以由虎豹騎從從武隧對岸渡河,而後帶領騎兵突破晉國的野王防禦點,直撲晉國都城邯鄲,迫使晉國無法支援前線”,征西將軍羋複說道。
    太子恒聽到羋複將軍的話,也是點頭讚同,虎豹騎來去如風,戰力強大,晉國在野王的布防主要是依托各小邑之間的聯合防禦,虎豹騎穿行期間,晉軍肯定不敢阻擋。
    “善”,太子恒笑著對羋複說道:“既然如此,就有羋複將軍帶領虎豹騎為孤前驅”。
    “末將領命”,羋複見太子熊恒同意,他立刻抱拳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