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皇孫熊心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A+A-


    長樂宮內,太後身著暗紅色鳳紋常服,倚在鋪著軟絨的榻上,滿麵慈祥地看著殿內鬧騰的曾孫們,眼眸盡是疼愛之色
    皇後嬴蓁坐在太後身側,親自為她剝著百濮之地進貢的蜜橘。
    嬴蓁出身秦國公族,自嫁入楚國後,端莊賢淑,與熊章相敬如賓,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雖母國為楚所滅,但她深明大義,早已將自身視為楚人,一心輔佐夫君。
    太子妃蔡薇則抱著剛出生不到兩個月的小皇孫熊心,坐在稍下首的位置,小家夥裹在精致的繈褓裏,睡得正香,偶爾咂咂小嘴,引得眾人會心一笑。
    蔡薇是原鎮海將軍,現在的後將軍蔡河之女,頗有幾分英氣,這些年與太子熊恒感情甚篤,已經生育了兩個兒子,一個是已經三歲的熊徹,另一個是才兩個月大的熊心。
    熊心這個名字是太子熊恒回來取的,熊心出生之時,太子熊恒還在晉地指揮作戰。
    熊章雖然對於嫡次孫熊心這個名字不太滿意,但他已經給嫡長孫取了名字,那這次孫他也不好再搶了。
    此時大殿內,已經能跑能跳的太孫熊徹,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在殿內到處跑來跑去,侍女們隻得小心看護。
    反倒是熊恒之女兩歲多羋露此刻卻有些拘謹地坐在祖母嬴蓁身邊,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周遭,偶爾得到太後遞過來的一塊點心,便開心地小口吃起來。
    太子熊恒的側夫人宋婉陪著蔡薇一起與太後說話。
    女眷們輕聲細語地拉扯著家常。
    話題自然圍繞著新生的嬰兒。
    “瞧瞧這小鼻子小嘴,跟恒兒小時候真是一模一樣”,太後端詳著已經被蔡薇抱在懷中的熊心,眼中滿是憐愛。
    皇後嬴蓁笑道“母後說的是,尤其是這睡相,安穩得很,徹兒像他這麽大時,可沒這麽省心,夜裏常鬧呢。”
    蔡薇溫婉接話道“許是知道今日見曾祖母和皇祖父、皇祖母,格外乖巧呢。”
    太後聽得眉開眼笑,又關切地問起蔡薇的身體恢複情況,乳母是否得力,日常用度可還周全。
    嬴蓁也在一旁補充著各種育兒經驗,氣氛融洽而溫馨,已經有些玩累的小小的熊徹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來到了其母親的身邊,似乎聽懂了是在誇弟弟乖,也努力坐得更直,做出小大人的模樣,惹得太後忍不住又將他攬入懷中心肝肉地叫了一通。
    與這邊廂的柔軟溫情不同,在暖閣另一側的窗邊紫檀木雕花案幾旁,皇帝熊章與太子熊恒對坐,雖也品著香茗,麵前擺著精致的點心,但父子二人之間的談話,卻不知不覺間又從家長裏短,滑向了那片剛剛盡入囊中的萬裏江山。
    “……晉地新附,民風彪悍,且多年與我大楚為敵,仇恨非一日可消,有人以為,在晉地當行以重典,嚴刑峻法以震懾宵小,同時遷徙部分楚地豪強充實北地,以固根本,太子,你以為如何?”
    熊章撚著茶杯,目光雖看著兒子,思緒卻已飛到了北方的郡縣之間。
    他一統天下,誌得意滿,但治理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其中的挑戰,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太子熊恒沉吟片刻,恭敬卻並不盲從地回答“父皇,兒臣以為遷徙豪強、穩固根基確是良策。
    然則……兒臣以為,於晉地百姓,或可稍加懷柔,晉人這兩年在趙氏的統治之下,日子過得極為艱難,此時若能讓晉人感受到楚國的善意,定然能事半功倍,重典固然能震懾,但也恐激起更深的逆反之心。
    彼地剛經戰火,民生凋敝,此時若再施以嚴刑重壓,恐非長久之計,不如一麵選派幹練清廉之官吏,撫慰民生,輕徭薄賦,使其漸感我大楚仁政;
    另一麵,則可廣設學宮,推行楚字楚語,導以雅化,從根本禮法上使其歸心,如此,剛柔並濟,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熊章聞言,微微挑眉,看了兒子一眼。他注意到熊恒用了“或可”、“兒臣以為”這樣帶著商榷意味的詞語,而非一味的附和。
    這讓他既感到一絲意外,又有幾分不易察覺的欣賞,做太子時,自然需謹言慎行,但身為儲君,未來的帝王,更需有自己的見解和膽魄。
    “看來太子對於晉地的治理也是有想法的,隻是一味懷柔是否妥當?”熊章放下茶杯,聲音平穩卻自帶威嚴。
    聽到自己父皇的話,太子恒說道“父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晉人素來自視甚高,今雖敗服,其心未必然,隻施以仁政,彼或以為軟弱;廣設學宮,彼或以為文化侵襲。
    所以兒臣也讚同在懷柔之餘,也要用非常之法,對於順應楚國之策者,當懷柔,對於悖逆楚國之策者,也當嚴懲,不過要以懷柔為主,嚴法為輔,待數年後,便能讓南北混一,習俗相通。
    此時,應該不應該以強權達成秩序,要以安撫為主方能確保晉地穩固。”
    皇帝熊章聽完太子熊恒的話,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太子說了很多,但歸納起來就是剛柔並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昨日,彌卿向朕提議,向三晉之地派出法學幹吏,充實三晉總督府,你怎麽看?”,熊章一邊品著香茗,一邊饒有興致的看著太子熊恒問道。
    “父皇,彌生大人這是想要在三晉之地推行楚法了嗎?”,太子熊恒皺著眉頭問道。
    “他有這個意思”,熊章說道“晉地被趙無恤統治了十幾年,晉地之法大體與楚法相似,隻不過沒有楚法這般麵麵俱到,所以彌卿認為三晉之地不需要等到徹底穩定之後再施行楚法”。
    “兒臣仍以為此時的楚國不能太過強硬,應該給予晉人適應的時間,兒臣覺得強權之下的秩序,如同壓石於草,石雖沉,草芽仍伺機而出。
    真正穩固的秩序,當源於內心的認同。
    晉地之民,亦是我諸夏子民,非蠻夷之輩,其所以抗楚,多為趙氏貴族煽動及其自身利益所驅。
    今貴族已犁庭掃穴,普通百姓所求,不過安居樂業,我大楚若能迅速度其戰後饑饉,使其生活甚至優於晉國治下,則仇恨自消,認同漸生。
    此非軟弱,乃自信也,我大楚既有吞並四海之武力,豈無消化萬民之胸懷?”,太子熊恒說道。
    看到太子恒認真勸諫的模樣,熊章笑嗬嗬的說道“放心吧,朕沒有同意彌卿的建議”。
    熊章見太子恒立刻露出喜色,他又說道“朕沒有同意彌卿之策,並非是覺得你說得對”。
    太子恒聞言,連忙問道“那父皇是何意?”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