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納米和28納米的區別

字數:4027   加入書籤

A+A-


    第一步棋剛剛部署完畢,江辰還未及觀察其後續效應,芯片問題便接踵而至。
    主管芯片事務的李老迅速行動,召集了涵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各關鍵環節的企業領導,組織了一場緊急碰麵會議。
    會議的核心議題聚焦於國外芯片技術成功突破至28納米節點所帶來的影響。
    在討論中多家企業代表紛紛發言,表達了當前製程工藝下國內企業所擁有的先發優勢。
    然而市場環境的微妙變化也給與會者帶來了不小的陰霾。
    畢竟本來到嘴裏的很多訂單突然取消轉而投向海外的懷抱,大家嘴上不說,心裏還是有壓力的。
    會議結束後,餘總隨即來到星辰公司,希望能從江辰這裏尋得一些破解當前困境的良策。
    聽完後江辰直接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菊廠難道沒有對國外新推出的28納米芯片進行詳細的拆解和分析嗎?”
    餘總聽後,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反問道
    “既然都是28納米的技術水平,頂多是在工藝製程的細節處理和良品率上有所差異,我們還有必要再去分析嗎?
    江辰你這麽說,其中是有什麽蹊蹺?”
    江辰此刻頓時明了,原來眾人對於海外芯片技術的最新進展存在誤解,壓根就是隻看了宣布公告。
    他輕輕點頭,接著詳細闡述道
    “在那則消息公布之後,我迅速獲取了相關芯片,並著手進行了拆解分析,海外其實並未完全攻克28納米製程工藝的技術難關。
    而是通過采用芯片堆疊技術,並結合一定程度的技術創新,才使得芯片性能達到了相當於28納米的新高度。
    不過根據我的判斷,他們距離真正實現28納米製程的全麵突破也不遠了。”
    餘總聞言,眼睛逐漸瞪大,一臉驚愕,半晌沒有回過神來。
    江辰見狀,繼續說道
    “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的應對策略也就清晰了。既然對方能夠利用堆疊技術達到28納米水平,那麽我們同樣可以借鑒這一策略。”
    對麵的餘總不愧是商場上的老手,聞言立刻領悟了江辰的言外之意,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急切地問道
    “這麽說來,星辰公司是不是在14納米芯片技術上已經取得了某種程度的進展才讓你如此有信心?”
    “雖說沒有取得那種顛覆性的突破,但堆疊技術對我們來說並非難事,憑借現有的技術水平,完全有能力將其實現。”
    江辰平靜地陳述道。
    在成功完成28納米製程工藝項目的基礎上,孟玉竹就提交了啟動14納米技術研發的申請並獲得了批準。
    自那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時間,期間研發團隊在多個技術節點上取得了顯著進展。
    隻不過貌似走到了盡頭,始終沒有革命性的突破,14納米也就無從談起。
    餘總聽聞此言,眼神中掠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失望,但很快這抹情緒就被新燃起的興奮所取代。
    此次造訪不僅獲取了海外芯片技術的第一手真實情況,更重要的是,讓他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新路徑。
    兩人磋商了一番,就技術事宜進行了意見交流。
    會談結束後,餘總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提出告辭。
    他心中已有了明確的計劃,
    送別了對方,江辰看著離去的背影,心裏也想著,既然答應接手了芯片技術的問題,那麽學術上的研究就得稍稍延後了。
    當他踏入芯片部門,開始深入了解當前項目的進展情況時,一個關鍵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麵。
    他終於知道了為什麽14納米遲遲無法研發成功。
    原來在28納米及其以上製程的芯片技術中,廣泛采用的是傳統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即人們常說的os技術。    然而這項成熟的技術並非沒有局限。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當製程工藝試圖向更精細的14納米乃至更小尺度推進時,os技術遇到了難以逾越的瓶頸。    一旦跨越這個界限,進入更高級的製程領域,就必須對晶體管的結構進行根本性的革新。    孟玉竹及其團隊成員也是卡在了芯片研發的這個環節上,因此進展受阻。
    此刻他們全體成員正神情緊張地站在會議桌前,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正在審閱資料的董事長江辰身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氛圍。
    江辰緩緩放下手中的文件,轉頭將視線投向團隊,注意到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略顯尷尬而又略帶歉意的微笑。
    他看著這一幕無奈的苦笑。。
    “如果我不親自來一趟,你們是打算自己咬牙堅持,硬著頭皮繼續摸索下去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江辰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調侃。
    孟玉竹被推選為代表,硬著頭皮站了出來,聲音中帶著一絲不自然的笑意
    “董事長,您這是說到哪兒去了。我們其實已經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明確的時間線,如果在接下來的半年裏還是無法攻克,那我們就…”
    江辰見狀,既覺得好笑又有些許無奈,輕輕搖了搖頭,打斷了孟玉竹的話。
    “好了,不必再說了。”
    他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本來是準備來搞定芯片堆疊技術的,索性幫他們把14納米結構設計也敲定把。
    不然這幫家夥還不知道要撞多少次南牆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江辰先是把項目成立以來所有的技術資料全都捋了一遍。
    成員們在很多技術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這樣一來的話,一旦奠定好新工藝的結構設計,那麽估摸著14納米芯片技術的突破近在咫尺了。
    很快江辰就拿出了一款結構設計,也是後世中14納米,7納米乃至5納米的通用方案。
    鰭式場效應管晶體管結構,俗稱finfet。
    它采用了3d結構增加了接觸麵積,從而提高了半導體性能並減少了電流泄露。
    到這裏為止矽基芯片的製程算是快走到極限了。
    此外28納米,14納米就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成熟製程,而大家所熟知的7納米及以上由於脆弱性其實並不常用。
    喜歡重生學霸?我鑄就祖國巔峰科技請大家收藏:()重生學霸?我鑄就祖國巔峰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