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空間站所需技術

字數:3848   加入書籤

A+A-


    回到研究基地後,項目審批手續終於順利到手,南天門基地的第一階段研發工作也隨之正式啟動。
    以西方航天技術的發展來看,對空間站建設所必須的技術有了詳細的總結。
    第一類技術就是航天基礎技術,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麵:運載火箭技術、航天器設計與製造技術以及航天測控技術。
    運載火箭技術和航天器設計與製造技術相對直觀易懂,它們是航天任務成功的基礎。
    而航天測控技術則涵蓋了更多方麵,包括軌道控製、姿態控製、遙測數據收集、數據分析處理、導航以及數據傳輸等多個關鍵環節。
    過去全球在沃爾夫條款生效以後,對夏國航天發展的看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西方在航天領域擁有先發優勢。
    夏國隻能從老大哥那有限的技術交流中獲取一些有用信息。
    然而現在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江辰革命性地研發出了以小型核聚變和電推進發動機為核心的飛船,徹底拋棄了傳統的火箭技術,性能全麵領先。
    所以還能形成技術阻礙的隻有測控技術,不過如今有了ai,解決這方麵隻是時間問題。
    第二類則是生命科學技術,如何讓空間站提供能夠維持宇航員日常生活的環境。
    夏國人對種田的渴望是刻在基因中的,太空中不能種田可不行。
    雖然夢舟號的誕生讓補給不再是問題,可考慮到突發情況,南天門基地必須得具備自給自足的能力。
    對於這方麵的研究,就是大家熟悉的生物圈研究。
    其餘的像通信技術,熱控技術保障了空間站長期在太空中運行,內部設備和宇航員的安全問題。
    還有大量為了配合各種生物,物理,化學等實驗所需要的技術支持。
    當江辰領著楊工團隊,將南天門基地所需的技術一項項地列舉出來並進行分析後驚訝地發現。
    這些技術難題似乎並沒有原本想象中那麽難以攻克。
    其中過去空間站建設的核心技術交會對接技術,一直是因為航天器發射質量限製而必須通過在軌對接來構建更大規模的空間組合體。
    由於每次航天發射所能攜帶的重量和燃料都極為有限,因此交會對接的過程必須極為精準且迅速,以確保航天器的安全和有效組合。
    國際空間站正是通過上百次的交會對接操作,才逐漸累積形成了如今440噸的龐大規模。
    然而對於國內來說,這方麵的壓力壓根沒有。
    夢舟號航天器本身就具備強大的貨運能力,而燃料的限製問題也已經被小型核聚變技術的實裝所解決。
    並且有了ai參與以後,在交會對接技術方麵,國內並不遜色於國外。
    更進一步的是,交會對接技術的關鍵在於推進器的技術。
    江辰成功研發的電推進發動機,已經被業界公認為最佳的太空動力來源。
    基於這一技術,研究並開發出用於調整姿態和軌道的霍爾效應推力器,無疑會變得更加簡單和高效。
    如此一來,回過頭去看江辰提出的南天門基地第一階段建設計劃好像沒那麽複雜。
    也不過是將過去在近地軌道上不斷變換方向的空間站,轉變成了一座在同步軌道上靜止的太空基地罷了。
    想到這裏,楊工的眼中突然迸發出了一道光芒,他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隨即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問題
    “江總工,您說咱們要不要給南天門基地添加上激光武器?反正有了小型核聚變,能源方麵方麵就不愁了。”
    江辰意外地側頭看向他,其他團隊成員也是一臉驚訝。
    但很快他們就被這個提議所吸引,紛紛表示讚同。
    江辰沉吟片刻,然後開口說道
    “我本來是打算在後續階段才考慮安排武器係統的,畢竟宇宙中那些不長眼的小行星和太空垃圾都會對南天門基地造成潛在的威脅。”
    楊工一聽,立刻接話道
    “就第一階段直接用上吧!往後白頭鷹再拿航天技術製裁來威脅,咱們就直接用激光武器擦著它們的空間站發射,讓他們知道厲害!”
    江辰聞言,不禁啞然失笑。
    他沒想到楊工也是個潛藏的好戰分子,估摸著是沃爾夫條款給國內航天人帶來的屈辱感,讓大家都憋著一股氣。
    不過他並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謹慎地表示
    “研究工作可以先啟動,至於到時候要不要實裝,再看情況決定。”
    有了總設計師的首肯,楊工旋即將激光武器也放入了第一階段的目標當中,開始著手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
    江辰也沒有閑著,他一直在深入思考著一個關鍵問題。
    那就是傳統形式的空間站,由於其在太空中不斷變換方向,導致內部的宇航員們長期處於微重力環境下。
    這種環境對人體是有損傷的。
    具體來說,用於支撐人體站立和行走的背部和腿部肌肉,在缺乏重力刺激的情況下,會迅速發生萎縮。
    同時,骨骼的密度也會顯著下降,變得愈發脆弱。
    江辰以海平麵的地球重力為基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近地軌道上的重力僅僅相當於海平麵的90。
    而位於400公裏高度的國際空間站,就已經對宇航員的身體造成了如此大的影響。
    那麽對於位於公裏高的同步軌道上的南天門基地來說,其影響更是不言而喻。
    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同步軌道上的重力僅相當於地球重力的不到3。
    在這種幾乎完全失重的狀態下,宇航員的身體會發生一係列變化。
    身體內的體液會更多地向頭部聚集,從而壓迫神經係統。
    輕者可能會影響視力,重者則可能導致心髒和血管的功能發生變化。
    因此,必須讓南天門基地具備模擬地球重力的能力,以確保宇航員在太空中的身體健康。
    這也是未來太空旅行的必備條件之一。
    那麽最好的解決辦法無疑是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來模擬重力。
    放眼眾多的科幻影史中,那些宇宙飛行器中,不斷旋轉裝置的設計靈感正是來源於此。
    喜歡重生學霸?我鑄就祖國巔峰科技請大家收藏:()重生學霸?我鑄就祖國巔峰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