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要造就造光刻工廠

字數:12815   加入書籤

A+A-




    埃因霍溫市,阿麥斯公司大樓,總裁辦公室內,靠在椅子上的卡傑迪正在看著電腦屏幕。
    現在是下午茶時間,每次他都會在秘書貼心準備好茶點,抽出時間放鬆一下,看下最近國際上發生的新聞。尤其在華方宣布要自研極紫外光刻機後,他對那邊的新聞更加關注。
    “成功實現量子直接通信,創造新世界記錄……看不到實用價值。”卡傑迪笑著搖了搖頭。
    順著目光朝屏幕看去,出現在首頁的,是路透社最新報道。
    無論量子計算還是量子通信,在實際應用前,他都不覺得有多大價值。
    甚至對這篇新聞內容還有些不屑。
    華方在量子通信領域,有了新進展又怎麽樣,不是照樣研製不出極紫外光刻機,無法擺脫麵臨的困境。
    剛端起杯子朝嘴邊遞,新聞中一個人名突然引起他的注意。
    “徐源!”
    “那個世界公認的天才?”
    先是神情怔了下,隨即嘴角上揚浮現出得意笑容:“這位來自華方的天才,也並非媒體報道的那樣厲害嘛,我就說極紫外光刻機,可不是誰都能研發的。”
    說完整個人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徐源在世界上是個名人,從二十多歲的年紀證明霍奇猜想,拿到世界數學獎項大滿貫,成為真正的數學大師,到在航空航天領域做出貢獻。短短十幾年的人身生便已經能稱得上傳奇,在學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收獲粉絲無數。
    作為阿麥斯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確實不相信華方,能研發出極紫外光刻機。
    哪怕是在有圖紙的情況下。
    所以在麵對記者采訪時,他毫不遲疑給出了評價。
    可當後麵得知,徐源也會參與極紫外光刻機研發工作,他心裏要說一點擔憂沒有,那絕對是假的。
    盡管徐源擅長的領域並非光電。
    沒辦法。
    誰讓徐源之前的戰績,實在是太過驚豔。
    根本找不到失敗的項目案例。
    要是最終徐源真的,成功研製出極紫外光刻機,對他們阿麥斯來說,肯定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單是光刻機訂單這塊,都要損失大量利潤。
    誰心裏都清楚,目前這種局勢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等發現國產極紫外光刻機,確實沒有辦法造出來,那為了半導體行業發展,隻有談判妥協這條路。
    到時候重新恢複高端芯片供應,晶圓廠方麵也會加大光刻機的采購。
    但這都建立在,極紫外光刻機沒研發出的前提下。
    而由徐源接手參與,事情就相當於出現了變量,那麽結果便是不可控的。
    什麽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為此他還擔心了幾天,看到沒有和徐源相關的消息傳出,才逐漸放鬆下來。不過今天事情變得不同了,他終於看到了徐源的新消息。
    隻不過並非是關於極紫外光刻機的。
    參與到量子直接通信的研究,並且還打破了世界記錄。
    能做出這種成果,除了需要依仗自身天賦外,相信花費的時間,更是相當驚人的。
    在如此情況下,又哪裏有精力,去參與極紫外光刻機的研究。
    對嘛。
    徐源本就不擅長光刻機。
    又如何負責。
    無非是掛個名字。
    思維在腦海中快速運轉下,卡傑迪越發覺得,自己的分析非常正確。
    臉上表情浮現出的笑容愈發燦爛。
    就像是卡在喉嚨裏的魚刺,終於咽了下去,渾身都透露著舒坦,再沒有任何擔心。
    隻要徐源這位天才,不接觸極紫外光刻機的研發工作,他相信哪怕是再等十年時間,阿麥斯的極紫外光刻機,都不可能成功複刻出來。
    念頭停留在這裏,他將杯子中的茶一飲而盡。
    然後繼續瀏覽其他的新聞。
    就在這時,辦公室外麵突然傳來敲門聲。
    卡傑迪頭也沒抬,直接吐出一個單詞。
    “請進。”
    身穿包臀裙的棕色長發女生推門進來,懷裏抱著份文件,顯然正是秘書文職人員。
    走到辦公桌前停下腳步後,她並沒有直接說事。
    先是看向卡傑迪問候了句。
    “老板。”
    “今天你的心情很不錯呢,是有什麽喜事嗎?”
    卡傑迪聞聲,暫時從屏幕收回目光,抬起視線笑著說:“確實是剛看到了一個好消息。”態度都比先前柔和了很多。
    話音剛落。
    下秒想到正事,當即又詢問道:
    “過來有事情嗎?”
    “這是最新遞交上來的工廠擴建規劃,請老板你過目。”女秘書聽到卡傑迪的話,連忙把文件拿出來,雙手給老板遞過去。
    光刻機製造工廠擴建的事,早就在公司的研討中,屬於未來公司規劃。
    畢竟伴隨著5G高端芯片的問世,接下來全球對光刻機的需求,還會進一步增加。
    阿麥斯的產能也需同步提升。
    本來礙於徐源的影響,他擔心對方真能研製出極紫外光刻機,屆時會對公司訂單帶來衝擊,因此對簽署擴建文件有些遲疑。每次看完方案後,都會要求在某些地方重新修改。
    並未正式簽署方案。
    現在心中的擔憂徹底消除,這份方案倒是來的正好。
    於是卡傑迪這次表現的很是果斷,接過文件大致翻看了幾眼,便直接拿起筆簽署名字。
    “行了。”
    如此利索的動作,讓女秘書都有些看愣。
    直到文件重新遞過來,這才連忙後知後覺接下:“那我先出去了老板。”說著便轉身朝辦公室外麵走去。
    隻是當做老板今天心情不錯,所以沒讓修改,或換回第一版。
    ……
    國內網友眼下還都沉浸在失落情緒中,對國內半導體領域的未來,感到無比暗淡。
    並不知道阿麥斯公司,已經著手光刻機製造工廠的擴建。
    至於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徐源,則回到了燕京。
    眼下量子直接通信係統,經過實驗已經取得成功,接下來則是通過發射新的量子衛星,或量子中繼器增加通信距離,最終搭建出能供無人機傳輸和接收指令的量子網絡。
    隻要實現無人機的信號傳輸,保證在任務範圍內穩定鏈接,量子無人機便能正式亮相。
    當然這需要多個機構共同配合研究。
    短時間內,尚不具備進行量子無人機實驗的條件。
    畢竟屆時肯定是要用在隱身無人轟炸機上。
    強強聯合嘛。
    要是隨便搞個小型無人機實驗,那研究量子無人機還有什麽意義。
    其目的相當明確。
    那就是增強無人機的作戰能力。
    徐源因為用不著全程參與,實驗成功後肯定要返回燕京,畢竟穩態微聚束光刻工廠才是比較著急的項目。
    ……
    因為位於燕京科學城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早在趙翔團隊完成穩態微聚束的驗證,便已經開始建設。盡管要作為光刻工廠光源,在一些功能結構上進行了改造,但整個工期時間並沒有延後多少。
    經過和施工團隊的溝通交流,十月前後便能初步交付。
    能夠讓項目成員,先開展實驗。
    至於光刻工廠剩下的基礎設施,則和實驗同步進行,最大限度爭取時間。
    而這也多虧了,科學院方麵下撥的經費充足,畢竟對於施工方來說,錢到位速度直接拉滿。
    轉眼又是兩個多月過去。
    2017年10月9日。
    周一。
    長達八天的假期剛結束,但對於燕京科學城,光刻工廠項目的成員來說,從他們身上卻看不到任何假期後遺症的表現。
    有的隻是滿臉期待和興奮。
    今天對他們來說,絕對能稱得上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因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將在今天上午舉行交付儀式。
    這也就代表,他們終於可以正式開展實驗。
    能夠進入到這個項目,走一條和海外完全不同的,光刻工廠建設道路,對於科研人員來說,肯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完成。讓海外看看,什麽才叫芯片製造技術斷層領先。
    但礙於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遲遲未能建設完成,使得他們隻得不斷推導分析。
    思索光刻工廠會出現的各種問題,並盡可能找到解決辦法。
    而無法親自實際驗證。
    現在終於等到了,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交付的日子,想到馬上就能展開實驗,其心情可想而知。
    甚至絲毫不誇張的講。
    要是在假期前交付,假期都沒人願意離開實驗室。
    院長白新周也出席了今天的交付儀式,在發表完講話後,台下對又和徐源以及趙翔囑咐起來,眼神中滿是對他們的期待。
    “接下來可就全靠你們了。”
    “這次我們沒有退路,無論如何都要解決高端芯片製造問題。”
    徐源對光刻工廠,無疑是胸有成竹,麵對院長的殷切期望,當即保證起來。
    “放心吧院長。”
    “高端芯片製造難題肯定能解決,咱們要造就造光刻工廠,也好讓海外看看,真正的大國是怎麽製造芯片的。”
    “我們保證完成任務。”這時趙翔也順勢接過話茬附和了句。
    白新周雖心裏仍有些覺得,光刻工廠太過腦洞大開,怎麽看難度都應該比極紫外光刻機高,但處於對徐源和楊老的信任,還是對這座光刻工廠寄予了厚望。
    “好啊。”
    “有信心好啊。”
    “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
    笑嗬嗬對兩人回應了幾句,然後才結束對話離開。
    作為科學院現任院長,白新周每天要處理的事情,肯定不止光刻工廠這一項,自然不可能長時間待在這裏。
    徐源很清楚這點,倒也沒挽留什麽。
    再說接下來壓力都到了身上,肯定要把精力都用在正事上。
    下午。
    交付儀式結束。
    科學城光刻工廠會議室內,幾十位主要研發人員,聚集在這裏參加首次會議。
    並且在場人中大多數都是教授。
    本來國內光源領域人才,數量便比較有限。
    加上光電技術研究所,等其他進行光刻機研究的機構,早就吸納了一部分,再想找到有實力的項目成員並不容易。
    甚至連原本參與穩態微聚束驗證的人員,都已經沒辦法湊夠。
    在這種情況下,剛開始趙翔還很擔心。
    害怕會影響到項目進度。
    畢竟光刻工廠是個工程量很大的項目,還需要盡可能縮短研發周期,單靠他們兩人可玩不轉。需要足夠多的相關領域人才參與,共同推動光刻工廠的建立。
    但當大家得知是要跟著徐源後,頓時表現的非常樂意。
    就連很多留在海外的科研人員,都主動回國幫忙,希望能度過這場困境。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使得項目成員很快湊夠。
    順利通過第一關。
    “今天我想大家都很高興,因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正式交付,我們終於打響了對光刻工廠的戰鬥。”
    “坐在這裏的,相信都是認可穩態微聚束。”
    “堅信光刻工廠可以實現。”
    “而我要說的是……”
    “你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用不了多長時間,咱們的光刻工廠就會讓全世界震撼。”
    會議室講台上,徐源站起身同大家說著激勵的話。
    很快便將大家的情緒帶動起來。
    眾人仿佛已經能看到,光刻工廠正式向全球亮相的場景。
    如果是別人說這話,或許會被認為在畫餅,但麵對徐源卻沒人有這種想法。因為大家都知道,凡是徐源說的話,就沒有不實現的。
    接下來。
    徐源感受到氛圍差不多,便話鋒一轉講起正事。
    給大家安排後續的研究工作。
    借助穩態微聚束理念,能夠獲得各種波長的光源,可用於不同規格芯片的生產製造。甚至可以同時生產幾種規格的芯片,相比單一的光刻機,毫無疑問能稱得上是光刻工廠。
    不過想建立穩定的輸出光源,還需要不斷進行實驗,對麵臨的技術問題著手解決。
    這並不是一件簡單,隨隨便便就能完成的事情。
    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
    徐源早就對每位成員的履曆進行了了解,很清楚他們所擅長的地方。
    所以安排任務的時候,基本都是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最大限度把工作給做好。
    盡管這是他們首次進行具體實驗,但先前共同研究討論,相互之間早已磨合,並不需要擔心什麽。
    差不多僅用了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便安排妥當宣布會議結束。
    明天將正式進入實驗階段。
    而值得一提的是,趙翔並沒有跟著大家一起離開,反倒是目光看向徐源,嘴唇輕微蠕動似乎有什麽話猶豫要不要說。
    徐源注意到這幕。
    倒也沒想太多,直接脫口問道:“有事情嗎?”
    趙翔麵對徐源的詢問,也終於下定了決心,接著如實講出心中擔憂。
    “本來這時候我不應該再增添壓力,但又關係到國產高端芯片的製造問題,所以還是想先講清楚。”
    “你說。”徐源點點頭。
    “是這樣的,除了極紫外光刻機外,目前信越也拒絕向我們提供高端光刻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必須解決高端光刻膠問題。”
    隨著趙翔的話音落下,徐源也明白對方再擔心什麽。
    借助穩態微聚束光刻工廠,雖繞過了光刻機,但用於芯片製造的光刻膠同樣不可或缺。
    這關係到芯片的質量。
    尤其要生產7納米甚至6納米工藝芯片,對光刻膠的要求更高。
    目前國內隻在低中端光刻膠領域,占據了一部分市場,而高端光刻膠則被霓虹東景的信越壟斷。並且和極紫外光刻機一樣,拒絕向他們出售。
    在這種情況下。
    就算成功建造出光刻工廠。
    僅使用中低端光刻膠,來生產製造7納米規格芯片,良品率肯定會是很低的數字。
    極大提高製造成本。
    所以從這方麵看,趙翔的擔心不無道理。
    總之建造光刻工廠的同時,還要想辦法解決高端光刻膠才行。
    先前信越公開拿光刻膠說事的時候,徐源就看到了新聞,自然不可能忘記這麽大的事情。
    本來他是想讓大家,把精力都放在光刻工廠的建設上,因此才沒提這件事。
    既然今天趙翔主動講了出來,那肯定要讓其安心。
    念頭停留在這裏,他嘴角微微上揚,浮現出一抹笑容接話道:
    “高端光刻膠的問題你們不用擔心,我來解決就好,你忘記研究材料可是我擅長的領域。”
    沒錯。
    對於高端光刻膠,他確實打算自己研發。
    有著麵板進度條在,實驗材料可以說是他最擅長的事情,相比其他人,能夠減少大量的試錯成本。在目前國產光刻膠的基礎上,研發出適配7納米規格芯片的光刻膠不成問題。
    趙翔聽完徐源的回答,下意識便瞪大了眼睛,腦海一時沒有轉過彎。
    “你來解決……”
    剛想開口質疑,突然回想起徐源確實很擅長材料研究。
    無論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還是氮化镓材料,能這麽快實現技術突破,都離不開徐源的貢獻。
    於是反應過來後,還有些不好意思。
    “我都忘記相比較光刻工廠,你更擅長研究材料了。”
    徐源笑嗬嗬道:“現在應該沒有問題了吧?”
    “沒有了。”趙翔搖搖頭。
    兩人的交談進行到這裏,隨即便也不在會議室內繼續逗留,準備明天的科研工作。
    ……
    ……
    時間如同一頭野驢,跑起來就不停。
    像光刻工廠這麽大的工程,對時間的消耗無疑是龐大的,正常情況下幾個月沒有任何進展,那都屬於很正常的情況。
    好在有著夯實的理論基礎,加上徐源把握正確的研究方向。
    避免走錯路。
    整個工廠的建設進度,還算比較迅速。
    尤其最近的幾次實驗中,所得到的數據,都成功達到了理想標準。
    也正是這種不斷湧現的正反饋,更加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對光刻工廠愈發有信心。
    並且為了讓光刻工廠早日在世界亮相,大家也都經常主動加班,甚至有人索性把生活用品拿了過來,晚上直接睡在辦公室裏。
    以至於今年的春節假期,時間也非常短。
    徐源作為項目負責人,肯定要做好表率,因此隻得選擇在燕京過年。
    而就在年後,科學城光刻工廠繼續緊鑼密鼓的建設時,網上因為極紫外光刻機,再次登上了熱搜榜首。
    引起海量網友熱議。
    隻因為一年多的緩衝期,已經過去。
    從本月起文件將正式生效。
    盡管大家知道這麽短的時間內,局麵根本無力改變。
    可看到光電技術研究院,依舊連22納米工藝光刻機都未實現,心情實在是低落。
    就連相關話題評論區內留言,都充斥著一種無力感。
    讓人看不到希望。
    “月底文件就要正式生效了,可咱們的極紫外光刻機還是沒影,難道真的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其實早就猜到了,緩衝期隻有一年多時間,又能做些什麽。”
    “咱們在航空和雷達上麵,就能實現技術領先,為啥到光刻機上就不行了。”
    “如果像徐神這樣的天才科學家,再多點就好了。”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隻有相信。”
    “恐怕上麵不會,就這樣看著我們在5G領域上持續落後,再解決不了高端芯片製造問題,說不定真會和海外商談。”
    “我還是比較樂觀的,沒道理解決不了一個7納米的芯片製造。”
    “話說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徐院士露麵了,難道還在研究量子通信,能不能多給國產極紫外光刻機的研究幫幫忙啊。”
    ……
    不過在這種局麵下,最先破防的卻是諾斯羅普軍工方麵。
    他們本想通過這種方法施加壓力,好讓對方加入國際雷達研究項目,共享氮化镓雷達技術。
    但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科學院方麵竟真堅持到了文件生效。
    這和預想的完全不同。
    要知道在他們看來,麵對半導體行業上的巨大壓力,又沒有辦法解決,妥協是最佳的選擇。為此他們連對氮化镓雷達的研究,都放慢了許多。
    可現在一年多時間過去,自己的氮化镓雷達沒有任何進展。
    又無法得到華方的技術。
    大有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既視感。
    關鍵麵對這種強硬態度,他們也隻能選擇繼續自行研究氮化镓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