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英雄亦適時

字數:6147   加入書籤

A+A-




    喬銀在宜親王府一連住了十來日。他不僅把自己的修煉經驗拿來交流,還為漢衝建立了一座陰陽兩儀廟,用來凝聚香火,融合陰陽二氣龍。
    陰陽二氣龍的法陣也徹底打動了行癡。出於交流,他承諾打造一口血玉王鼎來換取陰陽道經。
    歌頭水庫的竣工,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大肅與大戎之間的恩怨。隨著行癡出訪大肅,兩國關係無論是官方還是民意,都有了極大的緩和。
    直到八月下旬,眼看時日不早,駱傳霖也將事情籌劃周詳,喬銀這才向宜親王辭行。
    “王爺要不要和我一同回京?”
    王府後院,喬銀望著前來送行的宜親王他們,開了一個玩笑。
    宜親王笑道:“我倒想見識一下喬大人虛空穿梭的法力,不過府中尚有些事務需要安排。況且我身為親王,回京還是要行官道,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說著,他從腰間解下一個口袋,交到了喬銀手上。
    “這是本王今年積攢下的精血發膚,原本正要安排人手護送至洋務衙門!如今喬大人正好到此,倒是節省了不少人力物力。”
    “多謝王爺!”
    喬銀雙接過,見布袋中是兩個瓷瓶。
    小瓶是宜親王的頭發指甲,還有牙齒,大瓶則是他積攢下來的人仙之血;人仙的精血發膚,在任何門派都是無上至寶,也虧得宜親王一直供給。
    喬銀手掌一翻,一道清光將布袋隱沒。大家自然都認得這是小千世界。
    宜親王拱手道:“喬大人一路順風!”
    駱傳霖和刑大路也拱了一下手:“恭送喬大人。”
    “王爺,二位,請!”
    喬銀也拱手還禮,之後再次揮手,清光即便將他隱沒,隻剩下一根三尺多長的藍陀金棍。
    隨後這根金棍一陣虛化,呼吸間就閃爍在了數裏之高的天空之上!然後又是幾次隱沒,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讓宜親王他們一陣感歎。
    “我大肅出此神人,何愁北定中原無望?”
    ……
    “若要北定中原,先得民心思歸。”
    喬銀駕馭著藍陀金棍穿梭虛空,卻沒有先回銀京,而是先到達了擎海關以西的歌頭鎮。
    從空中俯瞰,歌頭鎮方圓百裏的山穀如今早已變成了一片大湖。山穀東南的河道被一座大壩阻攔,讓經年泛濫的白浪江少了大半的水源。
    而湖麵水位的抬升,終於高過山穀北方的古道。這裏還有一座水壩,控製著水流經古道北上,最後流入到大戎關衝府的淮水之中。
    淮水正是發源於擎嶺。時至深秋,嶺南的漢衝依然鬱鬱蔥蔥,北麵的關衝已是草木枯黃。
    喬銀順著淮水一路往東,便看見兩岸正在豐收的田野。
    中原一直流傳著一句打油詩:“我住淮江南,君住淮江北;淮南稻花香,淮北流口水。”
    淮水流量並不大,卻將月牙海北岸四省一分為八,淮水以南是北方種植水稻的區域。這也是中原糧食產量不如南方的原因。
    單以產量來說,水稻比小麥高出一倍都不止。
    如今歌頭水庫竣工,將白浪江上遊大半水源都注入淮水,讓北方得到了極大補充。今年淮北的四個“半省”也都試種了水稻,而且收成不錯。
    喬銀看在眼中,也是頗為滿意。畢竟都是中原百姓,能把日子過好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和大肅比起來,大戎的城鄉多少顯得貧窮滯後了許多。看慣了高樓廣廈和整齊街市的喬銀,似乎又看到了李恩曾經眼中的世界。
    “如若大肅繼續發展下去,和平一統將不再是奢望!有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發動戰爭,不然受苦的永遠是底層百姓。”
    和李恩不同的是,現在的喬銀是真正從民間長大的,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多了一層考慮。哪怕他重新身居高位,思考問題的立場也會盡可能的跳出宏大敘事。
    如此順著淮水一路東行,直到看著它經過大戎遼東省奔流入海,喬銀這才調頭返回大肅。如此跨海穿過膠東,直隸,最後終於又看到了那繁華的銀京城。
    從宜親王府出發,到現在依然隻用了一個時辰。
    當然在一個時辰之前,宜親王就已經用電訊向皇帝奏請過,告訴他喬銀要來。
    嗖!……
    在皇城的東城門角,藍陀金棍悄然穿梭而落。這裏現在沒有任何人,喬銀從一道清光中跨步走出,繞過牆角,便看見一位胖胖的老太監候在牆根下。
    正是許德全。
    “喬大人!”雖然喬銀給人的感覺是從牆根後走出來的,不過依然嚇了他一跳。
    喬銀也連忙拱手:“許公公!”
    “哎呀,豈敢豈敢?”
    許德全連忙扶了他一把,“皇上正在望海小築,大人隨奴才進宮吧!”
    喬銀也扶了扶許德全的胳膊:“不敢,有勞公公了!”
    一路穿進宮門,喬銀便從身邊摸出一個小錦囊,遞給許德全道:“公公,這是在下的一點心意!您在宮中當差辛苦,抽空也要保養一下身體才是。”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哎呀,這如何使得?”許德全連忙客氣了幾下。
    “哎呀,如何使不得?”喬銀執意將錦囊塞到他的手中,也就接過去了。
    ……
    “皇上,喬大人到了!”
    望海小築前,許德全代為通稟了一聲。少時,隻見皇帝便走出了院門。
    “喬愛卿,你可來了!”
    “臣,參見皇上!”
    喬銀連忙屈膝跪地,大禮參拜!雖然皇帝賜他君前免跪,不過喬銀還是跪了。
    皇帝連忙攔了一把:“哎,都說了愛卿不用再跪朕的!”
    喬銀卻說道:“君前免跪是國禮!臣在私下向皇上行禮,和國禮並不違背。”
    皇帝聽了,自然非常受用,大大方方受了他一拜。
    許德全在一邊看著,也忍不住的點頭。
    之後,君臣一路回到小築的客廳之中,皇帝便吩咐道:“許德全,叫膳尚監準備幾個小菜,過會兒給送來。”
    “是!”
    許德全連忙應了一聲,退身出了小廳,伸手掩上門。雖然皇帝已經看不到他,但他還是退身穿過小院,伸手再關上院門,這才轉身去辦差。
    “皇上,近年修行進展如何?”
    喬銀一坐下,就迫不及待的觀察著皇帝。
    皇帝笑道:“承蒙愛卿掛念,朕這兩年倒是略有長進!隻可惜歲月不饒人,遲遲跨不進宗師境界。”
    “武道大宗師,需要靈肉合一。皇上隻是沒找到機緣,卻不是您本身的問題。”
    喬銀見皇帝髒腑凝煉,吐納深遠,已然是先天巔峰的修為。即便是和十年前第一次相見,都更顯得年輕有力,哪怕這多大半是那枚元嬰丹帶來的。
    以皇帝六旬的年紀,這當真很難得。
    皇帝說道:“朕年事已高,肉身和精神都開始腐朽,再想精進已是希望渺茫!好在以如今的狀態,隻要不出差池,再撐個二十年問題不大。”
    “哎,皇上何必輕棄仙緣?”
    喬銀連忙說道,“您之所以遲遲沒有靈肉合一,隻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您的練髓法門!臣如今得到了兩門穴竅,正好獻給皇上以為踏石。”
    “穴竅?”
    皇帝聽見,卻並未顯得興奮。
    “穴竅修煉,是吐納星辰之力補充自身本源,能做到的隻有人仙!朕現在修為低微,測量出的穴竅過多,隻會讓氣血雜亂,反而不美。”
    多年過去,皇帝已經從一個武癡變成了武癡,本身境界不高,見識卻並不低。
    喬銀則是說道:“臣這兩處穴竅,叫做‘地極二竅’,是聯絡腳下這片星辰的!普通人無法吐納星辰之力,是因為星辰過於遙遠,而大地卻在我們足下。”
    “哦,居然有這種穴竅?”
    皇帝聽了,眼睛頓時一亮!他當然知道,喬銀肯定不會騙人,隻是覺得太不可思議。
    很快,喬銀就把地極二竅的測量之法,還有修行要訣告訴給了皇帝。
    “因為我們足下就是大地這顆星辰,所以這兩個穴竅是任何人都能吸納星辰之力的!隻是穴竅修煉,意大於形,雖然肉眼所見的世界是平坦的,但隻要相信它是顆星辰,地極二竅能吸納的星辰之力就越多!臣是真正航行大地一圈領悟到,所以隻要皇上相信臣,相信臣真正完成了環遊世界之旅,就能將這兩處穴竅開發到最大。”
    “朕,當然相信你。”
    皇帝來到小院中,試著感受腳底的穴竅,慢慢邁開了步子。隨後他的身影慢慢開始變快,之後越來越快,很快已經繞著小院走成了一圈殘影。
    “皇上,您居然這麽快就領悟了地極二竅!”
    喬銀看在眼中,頓時喜在心頭!不光是皇帝的悟性居然這麽高,更因為他對喬銀無條件的信任,相信喬銀所說的一切故事。
    喬銀完成了環球之旅,有人信,自然還有很多人不信。皇帝正是相信喬銀的人。
    唰!……
    少時,皇帝停下腳步,略微顯出幾分疲憊,不過精神卻非常之好!因為地極二竅開發之後,他真的感覺到腳下有無窮的力量,開始順著穴竅湧入身體。
    這樣的力量,無比浩大,精純!讓皇帝原本衰邁的肉身得到了巨大的彌補,武道境界也隨之高漲,骨髓震蕩,隱隱約約真有了靈肉合一的跡象。
    “這就是地極二竅?”
    這讓皇帝忍不住大笑起來,開心得像個六十歲的孩子:“喬愛卿,你帶給朕的驚喜當真是一個接著一個啊!如此功法,朕跨入宗師之境已是近在眼前了!”
    喬銀也連忙向著他一躬到底:“這是我大肅國運昌隆,皇上鴻福齊天!原來臣能感悟這兩處穴竅,冥冥中竟是受了皇上指引,這都是皇上的功德啊!”
    “哈哈哈哈,好你個喬愛卿?”
    皇帝看了他一眼,不禁笑得更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