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資金使用

字數:7239   加入書籤

A+A-




    處理完嘉禾在南洋的院線,現在的嘉禾院線公司在內地目前擁有十八家電影院,其中八家是位於四大一線城市的豪華影城,以及二三線近五十個城市的八十多塊建造電影院的地皮。

    然後在香江的院線有十六家電影院,彎彎那邊的院線也有十八家電影院,南洋國泰嘉禾院線的百分之四十二的股份。

    之前彎彎和香江這兩個地方的院線公司是和內地的嘉禾院線獨立的,這次整合處理南洋的院線,也順便將兩地的院線並入內地的嘉禾院線公司。

    從以前的獨立公司變成內地嘉禾院線的分公司,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協調資源和管理。

    對於內地其他影視公司來說,想要將發行網絡伸進香江和彎彎都得小心翼翼,不得不找當地公司一起合作。

    像2008年的時候,華藝像通過《功夫之王》這部大片開拓出香江和彎彎的發行渠道,但在香江找的是英皇,在彎彎則找的是華納。

    彎彎電影圈在八十年代徹底躺平之後,港片和好萊塢電影成為彎彎院線的主流。

    不過那時候港片比較強勢,將好萊塢電影壓得喘不過氣來,直到九十年代從《侏羅紀公園》開始,好萊塢用一部部特效大片將香江電影打趴下。

    別說彎彎,就是香江本土也被好萊塢電影攻占了。

    再加上後來香江的製片公司太貪婪了而和彎彎的片商鬧翻,之後不久港片也開始沉淪,所以好萊塢電影可以說幾乎徹底攻占了除內地以外的亞洲地區。

    唯有一本電影還有一點反抗之力,至於阿三的寶萊塢,當時都還沒有徹底成形呢。

    而內地之所以沒有被好萊塢電影攻占,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相關政策的保護。

    不然九十年代和新世紀前十年,國內觀眾看到好萊塢那種視覺效果拉滿的電影,怎麽可能還對國產電影看得進去?

    就算你的電影拍得再有藝術價值,也沒多少人看。

    就像中影引進的為數不多的幾部片子,部部都能夠在內地拿下幾千萬的票房,《泰坦尼克號》更是創紀錄地拿下了三個多億的票房,直接將內地電影人給搞沉默了。

    當時真正憑借電影實力和好萊塢電影抗衡的唯有一本電影,雖然他們也有一定的本土保護,但是一本電影還真就和好萊塢電影硬碰硬的,而且還略勝一籌。

    《泰坦尼克號》幾乎是全球大部分國家的電影記錄保持者,而在一本不是,一本影史電影票房冠軍是《千與千尋》。

    不過後來一本電影的路走偏了,越來越依賴動漫電影,優秀的原創電影越來越少了。

    然後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南韓電影開始迅速崛起,不僅票房非常優秀,藝術也沒落下,歐洲三大經常能看到南韓電影的身影。

    而且最讓人佩服的是,南韓電影幾乎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在好萊塢鋪墊,然後在《寄生蟲》一舉爆發,不僅奪得了最佳外語片,同時也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別以為《寄生蟲》是因為電影質量優秀才能夠在奧斯卡上奪得最佳影片,沒有背後的運作幾乎不可能。

    優秀的電影多了,憑什麽就你一部海外電影把奧斯卡的最重要的榮譽給拿走了?

    這都是因為南韓電影界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一點一點在好萊塢打下的基礎。

    而華語電影別說奧斯卡最佳影片了,就算是最佳外語片都沒拿過,老謀子之後甚至就連最佳外語片的提名都沒有了。

    至於一本電影,他們早在幾十年前黑澤明就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語片了。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專業的媒體評價這兩個國家的電影的時候,南韓電影稱之為崛起,而一本電影稱之為衰落。

    就是因為一本電影曾經闊過並且強勢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南韓電影牛起來就在最近一二十年。

    而原時空新世紀之後華語電影的二十年,雖然電影市場直追北美市場,單部電影的票房更是衝到了五十多個億。

    但是說實話,總體來說華語電影其實是在退步的。

    雖說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沒有多少可比性,但就看新世紀前和新世紀後出現的優秀電影的數量就有直觀的答案。

    新世紀後湧現的優秀電影數量還真不一定比新世紀前多,更何況新世紀之後製片數量相對來說也要多很多。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電影人做電影的態度沒那麽認真了。

    **十年代的內地電影人,雖然沒多少錢,卻能拍出好電影,現在有錢了,而且非常充足,卻拍不出好電影。

    新世紀前十年還好,電影行業還沒那麽浮躁,優質的電影還有些,但到了第二個十年,優質的電影真沒多少部。

    到了第三個十年,內地有票房號召力並且能夠拿出質量上乘電影的人也就陳撕成、張毅、徐錚、寧昊、王保強以及沈藤瑪麗等幾人,就連黃博都有些掉隊了。

    以前網友總嘲笑香江電影倒來倒去就是那幾個熟麵孔,現在內地電影也快變得差不多的情況了。

    唯一更好一點的就是內地市場足夠大,電影人也足夠多,時不時也能湧現出一兩部不錯的電影,不至於像香江電影那樣一潭死水。

    這一世因為嘉禾的異軍突起,還是給華語電影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的,最起碼帶動了行業以及上麵對於電影工業重視。

    上麵更是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表達了對於重工業電影的支持,這在原時空是沒有的。

    今後國內的科幻大片不至於因為一部電影而歡欣鼓舞,也不至於因為一部電影一片哀嚎。

    有上麵的支持,再加上國內各大影視公司的重視,尤其是在《星際穿越》轟下十多億的票房並打破記錄之後,他們對於科幻電影的熱情更大了。

    再過幾年國內應該能夠建立起基本的電影工業,不至於像原時空那樣脆弱又沒有章法。

    不過現在也才剛剛起步,國內目前除了嘉禾,還沒有第二家公司推出科幻大製作,而就算是在嘉禾,也隻有劉周和張一謀拿出了硬核科幻作品。

    這也急不來,畢竟科幻電影才在國內剛剛起步,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把基礎打牢。

    不過嘉禾集團現在的基礎挺牢的,隻要把最後一個院線的短板補齊,隻要劉周以及之後的掌舵人不做出非常傻逼和冒險的決策,那嘉禾就很難衰落下去。

    就算是沉寂一兩年乃至兩三年,憑借目前構建的生態鏈和強大的底蘊,也很快能夠起來。

    就單單發行這一塊就能讓嘉禾立於不敗之地,建立發行渠道是很難的事情,就像華藝從2008年到現在,三年時間過去了,也才堪堪把香江和彎彎的發行渠道打通。

    這還是要給英皇和華納分潤利潤的情況下。

    而彎彎和香江對於嘉禾來說堪比本土,不僅有自己的發行渠道,還有自己的院線。

    更不要說嘉禾國際這家海外發行公司,就算是給國內的影視公司二十年的時間,他們也很難把渠道打通。

    現在在海外建立發行網絡相比當初嘉禾打通渠道的時候可要難得多了,不然為什麽內地電影的海外發行一般都找安樂影業?

    就是因為國內也就安樂影業的海外發行實力還拿得出手,但內地卻沒有一家能夠達到安樂影業的海外發行能力的。

    而現在安樂影業的發行實力卻遠遠無法和嘉禾國際相比。

    所以今後就算劉周的金手指過期了,嘉禾集團的製片能力下滑,但憑借嘉禾國際這家公司就能讓維持集團的影響力。

    這也是為什麽嘉禾國際的盈利能力比嘉禾影業的相差不少,劉周仍將兩家公司視為並列最核心的兩家公司,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嘉禾院線。

    現在嘉禾集團還有餘力繼續支持嘉禾國際向歐洲那邊擴張,也算是繼續為嘉禾國際構建更深的護城河。

    不過歐洲那邊的發行渠道不是短時間能夠打通的,需要的資金也不再少數,劉周已經做好未來十年都不從嘉禾國際抽取資金的準備。

    今後嘉禾國際的盈利都將砸進去,他能夠不向集團伸手就好了。

    其實真算下來,嘉禾國際要想建立歐洲那邊的發行網絡需要的資金可能不比建造嘉禾院線的少。

    嘉禾院線目前已經撥付了二十個億,後續可能也還需要再投資二十個億左右,四十個億的資金建立一套遍及歐洲的發行網絡也差不多剛剛好。

    這不是胡咧咧,獅門影業打通整個歐洲的發行渠道用了差不多五年的時間,前後一共砸進去四個多億美元。

    這還是因為人家是一家北美電影公司,像嘉禾這種華夏公司,可能還更費時費力。

    不過發行渠道的擴張得按部就班慢慢來,但是對於嘉禾院線可以開始大踏步向前走了。

    現在的嘉禾院線,香江和彎彎那邊已經很成熟了,沒什麽需要變動的,南洋那邊也就隻剩下國泰嘉和的股份,也不需要多操心。

    唯有內地這塊,將會是嘉禾院線未來幾年的重點。

    “高總,現在嘉禾院線的建造情況怎麽樣了?”劉周問道。

    “劉總,在去年七月份我們才徹底完成地皮的購買,然後從去年八月份開始,就開始了電影院的建造。

    因為有之前的經驗,所以現在的建造規模相對更大一些。

    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規劃,所以在八月份的時候,同時啟動了津門、山城、蓉城、杭城、金陵、武漢以及長安這七個城市共十四家電影院的建造。”

    “哦?”劉周不禁有些挑眉,“每個城市兩家麽?”

    “不是,山城因為城市比較大有三家,而金陵因為隻買到了一塊建造電影院的地皮,所以隻建造一家影城。”

    “金陵也算是個大城市,一家電影院還是太少了,最起碼還需要再建造一家。”

    “明白的劉總,主要是之前購買地皮的時候時間相對比較緊,在金陵合適的地皮隻找到一塊,所以就先買了然後準備再找找合適的再買下來。”

    “其實也不是一定就買地皮自己建,也可以去問問有哪個商業中心的物業會出售的,在商業中心建造電影院。”

    “我們有不少就是購買一些城市商業綜合體內的物業。”

    “看來高總早就想到了,那我就不班門弄斧了,現在嘉禾院線的賬上還有多少錢?”

    “之前撥付的二十個億其中購買建造電影院的地皮物業總共花了近十二個億,然後在京城、魔都、羊城以及鵬城有各自建造了一家豪華影城,這一塊共花了1.5億。

    還有目前正在建造的十五家電影院,這都是豪華影城,雖然規模不及四大一線城市的影城,但也不會相差太多,根據預算這也需要三個億左右。

    不過去年嘉禾院線盈利了兩個多億,再加上出售海外影院回收的資金,兩廂加起來也有三個億左右。

    再除去一些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目前嘉禾院線的賬上還有6.2億。”

    “這些錢還能用多久?”

    “今年應該就將用完,那七個城市十五家影院是建造的第一批,第二批將會在今年五月份啟動。

    第二批的規模將會更大,計劃十五個城市共二十四家電影院同時開工,這可能需要將6.2個億的資金全部投進去。

    這可能還不夠,需要將今年嘉禾院線的盈利也投入一部分進去。”

    “一下子搞這麽大能兼顧得過來嗎?”劉周有些驚訝道。

    “當然能,其實建造電影院倒不用花費太多的功夫,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證資金充足就行。

    我們有還算豐富的建造電影院的經驗,而且合作的建築公司也是中字頭的,實力和質量也都有保證。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監督他們保質保量地將電影院建造並裝修好。”

    “你心裏有數就行,做好財務監督,像工程類的業務最容易出現**的。”

    “好的劉總。”

    現在看來按照這樣的速度,這八十多塊建造電影院的地皮物業應該兩三年就能全部開始動工,完全投入使用的話,也不會超過五年。

    也就是說到了2016年,嘉禾院線就將擁有近百家影院的全國大型院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