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整個晉省打成一鍋粥
字數:4901 加入書籤
這一切成果的背後,離不開八路軍出色的情報工作。小鬼子的每一個舉動,都在八路軍地下工作人員的密切監控當中。
這些地下工作人員,如同散布在敵人周圍的敏銳觸角,他們深入虎穴,冒著生命危險收集著重要情報。
他們有的偽裝成普通百姓,在日軍的軍營附近打探消息;有的則打入日軍內部,獲取核心情報。正是他們的默默付出和英勇無畏,為八路軍的作戰行動提供了堅實的信息支持。
尤其是陳振華做出了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決策,他將 386 旅和 863 旅的偵察與情報係統進行整合,合編為 863 旅的偵察團。
這一舉措,猶如將散落的珍珠串成了一條璀璨的項鏈,使得各方情報得以匯聚,讓八路軍對敵人的動向掌握得更加精準,可謂爐火純青。
不得不說,863 旅在長期的戰鬥與發展過程中,已經先後培養出了上千名偵察人員。這些偵察人員,個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他們經過嚴格的訓練,具備了過人的智慧、勇氣和應變能力。他們活躍在各個關鍵位置,有的潛伏在日軍的軍營中,隨時傳遞日軍的兵力部署和作戰計劃。
有的則在交通要道附近,監視著日軍的物資運輸和部隊調動情況。他們如同隱形的翅膀,為八路軍的作戰行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成為了戰場上無形卻又無比強大的力量,為抗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晉省這片烽火連天的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各方勢力都在為了各自的目標展開激烈角逐。
此時,蘇京城和獨立 8 團團長在攻打安澤縣城時,作戰策略已然與常規攻堅有所不同。
畢竟,此次安澤縣城是作為圍點打援戰術中的關鍵 “圍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堅持得更為長久,以此吸引敵人的援軍,為後續的殲滅戰創造條件。
因此,陳振華精心安排蘇京城帶領新兵團以及獨立 8 團承擔起圍攻安澤縣城的重任。
新兵團的戰士們,雖大多初上戰場,卻滿懷熱血與激情,他們在蘇京城的帶領下,如同一把把銳利的鋼刀,向著安澤縣城的日軍防線發起一次次衝鋒。
獨立 8 團則憑借豐富的戰鬥經驗,巧妙地配合新兵團,尋找著敵人防禦的薄弱之處。兩個團緊密協作,將安澤縣城圍得水泄不通,卻又不急於全力攻堅,始終保持著一種壓迫感,讓城內的日軍如坐針氈。
在密切關注安澤縣城戰況的同時,陳振華時刻留意著其他戰場的動態。當得知古縣縣城的進攻以及翼城縣城的圍攻都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後,他深知,戰場的天平正逐漸向我方傾斜。
於是,陳振華果斷決定,從安澤縣城外圍抽身,與許副旅長和程參謀長一同趕赴特戰團和獨立一團、獨立二團的特戰團所設的伏擊地點。
他心裏清楚,這裏才是決定此次戰鬥勝負的關鍵,是殲滅小鬼子主力的核心戰場。
此時的戰場形勢錯綜複雜,原本浮山縣城內駐守著小鬼子一個大隊的兵力,然而,為了支援安澤縣城,苫米第四樓派出了一個中隊的兵力,加上往古縣和翼城派遣的兵力,此時苫米地旅團剩餘的兵力已經不多。
如此一來,苫米第四樓所帶領的 104 旅團,已經出動了52聯隊整個聯隊的力量,也就是說,此刻苫米第四樓此時手中可以使用的兵力僅剩一個聯隊。
陳振華深知,雖然此時苫米第四樓在臨汾、襄汾和浮山的兵力看似減少,但絕不能輕視小鬼子一個聯隊的戰鬥力,更何況這是由像苫米第四樓這樣優秀的將領所帶領的部隊。
苫米第四樓在日軍中以指揮風格果敢、戰術靈活多變而聞名,其麾下的士兵也大多訓練有素。
然而,陳振華也敏銳地察覺到,苫米第四樓剛剛補充完的105聯隊,人員磨合尚未成熟,戰鬥力並未達到最佳狀態。
基於這一判斷,陳振華毅然做出了優先將苫米地所帶領的整個104 旅團徹底拿下的戰鬥計劃。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三路方向的圍攻都進入到白熱化的地步。古縣縣城那邊,獨立 3 團和獨立 4 團相互配合,攻勢如潮。
此時古縣縣城的伏擊戰鬥已經結束,獨立2團的官兵正在打掃戰場,同時積極申請參加最終的包圍戰,古縣縣城的攻打則也進行到了尾聲,此時獨立三團在程瞎子的帶領下,已經開始對古縣縣城的小鬼子做補刀了。
在翼城縣城,獨立4團如同猛虎下山,對日軍發起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擊。他們巧妙地利用地形,時而集中火力突破敵人防線,時而分散穿插擾亂敵人部署。
獨立5團則在一旁伺機而動,已經打響了對於從臨汾來支援的日軍中隊的伏擊,準備給予敵人致命一擊,使支援翼城縣城的日軍徹底殲滅。
而在安澤縣城,蘇京城和獨立 8 團團長吳新泉指揮若定,不斷調整戰術,給城內日軍持續施加壓力,讓他們無暇他顧,隻能一心應對眼前的圍攻,完全沒有意識到更大的危機正悄然降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此時,晉綏軍在黃河沿岸、臨汾以及呂梁等地也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攻。晉綏軍的將士們懷著對故土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紛紛投身戰鬥,試圖奪回被日軍侵占的家園。
他們的反攻行動,如同在日軍後方燃起了一把大火,迫使日軍108師團的25旅團不得不分心應對。
然而,小鬼子 109師團的31旅團迅速做出反應,積極從太原出兵,攻向晉西那些被晉綏軍拿下的城池,再次將第二戰區閻長官所帶領的晉綏軍官兵予以打退。
盡管晉綏軍將士們英勇奮戰,但日軍憑借著強大的火力和堅固的防禦工事,暫時阻擋了晉綏軍的反攻步伐。
不過,由於小鬼子的兵力相對集中,難以做到對每一個縣城同時進行有效的防禦和進攻,這就為 120 師以及晉綏軍創造了極大的機會。
120 師抓住這個時機,以雷霆之勢展開行動,憑借著卓越的戰術和頑強的戰鬥精神,迅速收複了河曲、保德、偏關三座縣城,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晉綏軍也不甘示弱,奮勇向前,成功收複了柳林、臨縣、興縣等五座縣城。然而,局勢並非一帆風順。
晉綏軍在收複縣城的過程中,麵臨著日軍的瘋狂反撲。往往是晉綏軍前麵剛剛收複一座縣城,後續就被小鬼子緊接著重新攻陷。這樣反反複複的爭鬥,使得戰場局勢陷入膠著狀態。
這種膠著局麵也間接影響到了日軍109師團從太原出發前往攻擊晉東南的日軍前進的步伐,因為他們也擔心太原城內日軍空缺,被華夏軍隊重新奪回。
由於各條戰線在其他地區的反攻,日軍不得不分兵應對,導致苫米地四樓帶領的105聯隊在行進過程中遭遇了重重阻礙。
他們時而受到晉綏軍小股部隊的騷擾襲擊,時而需要繞道避開晉綏軍的防線,行進速度十分緩慢。
這個大隊的指揮官心急如焚,他深知安澤縣城的局勢危急,急需他們的支援。但一路上的阻礙讓他倍感無奈,他不斷催促士兵加快行軍速度,然而卻始終無法擺脫困境。
每一次的襲擊都讓他們損失一些兵力,每一次的繞道都讓他們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與此同時,在特戰團和獨立一團、獨立二團設伏的地點,陳振華與許副旅長、周副參謀長正在緊張地部署著最後的作戰計劃。
他們通過望遠鏡觀察著日軍可能出現的方向,分析著敵人的行軍路線和可能的應對策略。
陳振華表情嚴肅,目光堅定地對兩位戰友說道:
“同誌們,敵人的援軍已經在路上,雖然他們行進緩慢,但終究會進入我們的埋伏圈。這是我們殲滅敵人主力的絕佳機會,大家務必保持高度警惕,嚴格按照計劃行動,絕不能讓敵人逃脫!”
許副旅長和周副參謀長紛紛點頭,表示堅決執行命令。他們深知此次戰鬥的重要性,這不僅關係到能否成功殲滅苫米第四樓的 104 旅團,更可能對整個晉東南地區的抗戰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苫米第四樓派出的從浮山縣城支援安澤縣城的大隊終於逐漸靠近了安澤縣城外的伏擊地點。但是他們已經疲憊不堪,警惕性也因為一路上的折騰而有所下降。
而此時,埋伏在四周的獨立8團的戰士們,外加已經返回支援的特戰團和獨立一團和獨立二團,正如同潛伏在黑暗中的獵手,靜靜地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他們隱藏在茂密的樹林裏、深邃的溝壑中,身上的偽裝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幾乎難以察覺。
每一個戰士都屏住呼吸,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殺意,手中緊緊握著武器,隻等指揮官一聲令下,便如猛虎般撲向敵人。
當敵人的那個步兵大隊完全進入埋伏圈後,陳振華果斷下達了攻擊命令。一時間,槍聲大作,喊殺聲震天。
喜歡抗戰之振興中華風雲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振興中華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