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核能轉化電能的技術!湯華:必須推遲退休!

字數:8445   加入書籤

A+A-


    混亂力場研究組新實驗確實是個非常重大的發現。
    他們最開始還以為是設備故障,實驗過程中隻是發現熱量升高,認為是電磁控製不穩定的問題。
    這也是實驗中會發生的問題,因為控製強磁場用的是超導技術,超導技術所提供的磁場,就有可能出現導體狀態不穩定,從而導致了脫導問題。
    在實驗結束以後,他們再進行檢測分析,才發現裝置內部隔熱層已經被擊穿。
    隔熱層被擊穿,需要局部溫度非常高,就不是能磁場控製不穩定來解釋了。
    在進行後續的分析研判以後,他們確定是出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物理現象,而且必定和所研究的混亂力場直接相關。
    當實驗結果發表在了官方網站的時候,後續實驗分析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檢測也都做完,隻等著拆卸檢測設備維修等後續工作了。
    張碩讓薛柏坤申請實驗數據,是通過科技工業局再轉到高能所,然後是混亂力場研究組。
    很快數據就被提走了。
    幾個小時以後,張碩已經在看數據了,實驗數據是非常複雜的,不隻有各項的檢測記錄,還包括後續的分析評判。
    混亂力場研究組一直和費米實驗室有合作,雙方派出團隊交換技術和經驗,一起成立了特殊的合作組進行實驗。
    換句話說,實驗室是混亂力場實驗組和費米實驗室一起進行的。
    這種合作對雙方都有益,因為費米實驗室有很多高端的技術,還能提供特殊的軟件和團隊支持。
    實驗針對的是混亂力場,就是通過不斷調整參數,希望能測定到更多和混亂力場相關的信息。
    新一次的實驗問題主要發生在內部反應管道邊側。
    後續研判發現風險還是很高的,因為異常升高的熱量穿透了隔熱層,可能會導致高熱損壞設備以及輻射泄漏的問題。
    即便沒有帶來重大的問題,但隻是內部隔熱層被穿透,要修理也是個大工程,因為其必定要打開裝置,對內部進行維修。
    當然問題的核心,在於為什麽會出現能量異常升高。
    混亂力場研究組和費米實驗室的團隊都認為其是一種混亂力場全新的表現形式,或者可以理解為,一種‘特異’體現。
    他們認為可能檢測到混亂力場的一種‘特殊性質’。
    張碩仔細看了數據以後,發現實驗數據的意義並不大,大部分和新發現有關的都是溫度記錄,而溫度記錄是整體的,並沒有邊側位置的記錄內容。
    從整體來看,也能發現溫度異常,但也僅僅是如此罷了。
    “和前世的實驗很類似啊……”
    張碩不由的想到了前世的實驗,溫度異常升高,爆炸事故,區別在於前世研究的電磁幹涉強力,而混亂力場研究組的實驗主要針對的是強力幹涉弱力。
    另外,科西超子的密度不高,發生不可控的問題,也不會出現大爆炸的情況。
    當然,這也是好消息。
    “肯定和強力或弱力的釋放有關,或者,就是強力拆分?”
    張碩思考著有些不確定。
    如果隻是某個部分溫度異常升高,想要集成隔熱層實在太困難了,若是出現和強力相關的‘力場傳導效應’,隔熱層材料直接被傳導參與到反應中……
    那樣就能解釋通了。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實驗也是非常危險的,強度再大一些可能就會發生超級大的事故。
    但是,混亂力場究竟是什麽,一直到現在,連張碩都不清楚。
    這方麵的研究幾乎是個空白。
    在仔細看了實驗數據和分析研判報告以後,張碩馬上交代薛柏坤道,“去告訴於飛,讓他們打開了裝置以後,仔細測定損壞隔熱層的殘留物,然後打一份報告出來。”
    “我們必須要看看是否和強力拆分有關。”
    “如果是這樣……”
    張碩擰著眉頭說道,“他們的研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不,最少是先暫停。”
    “否則,太危險了。”
    在做了交代以後,張碩也思考起混亂力場問題。
    這肯定會成為未來研究的大方向。
    混亂力場是什麽?
    他最開始認為混亂力場就是兩種力的混淆力場,比如,電磁力幹涉強力,就是強力、電磁力的混淆力場,可能會有一部分力完成轉化,還有一部分沒有完成轉化。
    但是,後來的實驗都證明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混亂力場的表現,真像是它的名字一樣混亂。
    沒有規律。
    “或許就是一種模糊的力場,不隻是兩種力,甚至是四種力。”
    “也可能,就是‘源點’?”
    他試著建立了一個任務,希望去以理論理解混亂力場。
    【條件不足,建立失敗!】
    “條件不足?”
    “看來混亂力場的研究,確實才剛開始……”
    “還有很多沒有研究的內容,想要直接去理解,暫時是不可能了。”
    在任務建立失敗以後,張碩也沒有再繼續思考了。
    他還是專注於眼前的實驗。
    混亂力場研究組和費米實驗室顯然對於新發現非常的重視,僅僅兩天以後,他們的實驗發現就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
    在成果發布以後,頓時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新物理方向上,源點論是最大的焦點,其所支持的引力技術研究成為各個國家、機構乃至於個人研究的主方向。
    如果人類掌握了引力製造技術,就能加快邁入宇宙的步伐。
    混亂力場,則都快要被忽視了,一則是因為長期沒有成果,也似乎是‘被淘汰’的發現。
    二則,研究的門檻非常高。
    混亂力場,明確能製造出來的實驗是強磁幹涉超子衰變,而超子是粒子對撞實驗製造出來的。
    換句話說,想研究混亂力場,第一步就是要進行粒子對撞實驗並大規模製造超子。
    下一步,才是收集超子,再以高端磁約束技術,研究強磁幹涉超子衰變的運動過程。
    整個過程比研究引力技術需要高的多,想獲得成果卻非常困難。
    國際上能研究混亂力場的就隻有幾個機構,主要包括高能所、費米實驗室以及核子組織,研究團隊也都是前cp組。
    混亂力場研究組、費米實驗室一起發布的實驗發現,則是非常稀少的重大發現。
    這一發現,登上《科學》雜誌的署名都超過二十人,兩個研究組好多人都赫然在列。
    費米實驗室的紮克因費爾南德斯加西亞,還在新發現下方進行了點評,“這是非常驚人的發現。”
    “我們分析研判確定,它是一種混亂力場的特異表現,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物理發現,會幫助我們對混亂力場更加了解……”
    “這可能會成為混亂力場研究的突破口!”
    混亂力場研究組負責人於飛也發表了看法,“我們確定新發現和混亂力場有關,也可能和力場傳導有關,同時代表了實驗存在不可控的風險。”
    “我們認為,可能是一種力場轉化……”
    很多物理界人士關注新發現,但相關討論並不多,因為發布的內容很少,也許要等下一次實驗才會有更多發現。
    下一次實驗,就應該是費米實驗室來做的。
    原因很簡單,混亂力場研究組的設備損壞,維修最低也需要幾個月時間。
    ……
    核物理所,小型托卡馬克實驗基地。
    設備改造已經完成,也到了要進行實驗的時候。
    張碩、薛柏坤、湯華等一群人都待在信息室,觀看著及時上報的數據。
    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張碩也和其他人談著實驗原理問題,“實驗要做的就是不斷提升離子活躍度,讓活躍度慢慢升高。”
    “這個過程中,強力表現也慢慢升高,我們要測定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異常信號。”
    “最需要關注的還是剛完成的改造,也就是內部的鐵薄導體的信號偏差。”
    湯華對實驗也很理解了,他思考著問道,“看是否存在電訊號,甚至是電流?”
    “頻度也很重要。”
    張碩道,“不一定是直接的電流,因為離子體活躍升高的過程是很快的,我們無法做到精準的控製,所以可能隻是一瞬間出現變頻波動。”
    其他人也跟著理解的點頭。
    變頻,也就是頻度變化,指的不是直接性的電流。
    他們當然希望能直接測定到電流信號,但因為內部強磁環境對金屬導體的幹擾,想要直接測定到電流信號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變頻波動就很重要了。
    張碩很隨意的說著,他也知道不可能直接從信息上看到什麽,畢竟研究難度也是C級,要是做實驗就能看到明顯的信息,就隻會是D級以下研究了。
    正因為如此,他隻是安穩的待在信息室。
    湯華表現的比張碩還要緊張,他一直盯著數據信息,尤其是和鐵薄片相關的信息。
    他太希望能一次有發現了。
    雖然說廉頗老矣,但還有最後的機會,若是能夠一次性有發現,他就在退休前,完成了一個重大研究成果。
    學術人生走到了最後,再有個重大成果……
    也不枉此生了!
    宋瑞飛正待在實驗間裏,他的心情就有些矛盾了,本來參與到實驗中肯定會希望實驗有發現,但他希望發現是在一個月、兩個月以後,而不是現在。
    到那時,他就是項目組長。
    這種想法讓宋瑞飛感覺到一種罪惡感,好像自己成了不希望實現成功的小人。
    所以他心裏就非常矛盾,“能有發現吧?”
    “最好不要。”
    “如果再改改設備,再發現就完美了。”
    “可是,又會損耗經費,而且,對其他人來說沒什麽意義。”
    後來他就幹脆不想了,因為實驗是否有發現,根本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整個實驗過程就是控製射頻電波給內部反應物質加熱。
    射頻電波可以進行局部加熱,也可以進行整體加熱,若是要進行大規模的反應,比如說,直接控製讓內部加熱到一億攝氏度以上,局部加熱的速度最快、耗能最小。
    整體加熱,能量損耗就非常高了。
    同時,還要讓內部溫度慢慢上升,能耗就會變得更高,10點能量9點都要損耗掉。
    雖然加熱的速度很慢,但過了兩個多小時,內部等離子體溫度還是達到臨界線。
    之後,溫度不斷上升,甚至達到了一億攝氏度。
    然後,就是熄火暫停反應,否則就要控製不住了。
    這個過程中也輸出了一大堆的數據。
    上一次的實驗的時候,主要看的是臨界溫度以上的控製時間,而現在看的是檢測數據,尤其是電訊號、磁場變化。
    在拿到了一大堆數據以後,整個研究基地忙碌起來。
    大部分人都參與到了數據分析工作,鐵薄片相關輸出的數據,更是重點中的重點。
    張碩帶著幾個人,專門研究鐵薄片相關輸出的數據。
    一天半時間,研究團隊完成了所有的分析,成功的發現了‘變頻波動’。
    薛柏坤看到數據很激動,“V34082附近,就是這個位置,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波動!”
    “感覺就就像是一股脈衝電力。”
    “此外,V34720以及V27191附近,也出現了類似的波動,但數據並不明確。”
    “V34082位置的波動,極大可能代表反應爐內部和外部出現了電勢差!”
    有些人還不太明白意思。
    薛柏坤激動的說完看向所有人,開口解釋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讓反應爐內部的離子體,保持這個溫度壓力,就能源源不斷的製造出電力!”
    這個說法讓好多人都愣住了,湯華、宋瑞飛以及其他人都一起看向了張碩。
    顯然,他們更信任張碩。
    張碩肯定了薛柏坤的說法,他點頭道,“薛教授說的沒問題,這也是我們下一次的實驗方向。”
    “我們需要針對V34082進行驗證!”
    宋瑞飛愣愣的問道,“如果驗證成功了呢?”
    “這還要問嗎?”
    湯華恨鐵不成鋼的道,“當然是繼續研究啊,你還以為就能研究出一種核能轉化電能的應用技術啊?反應怎麽持續、溫度怎麽維持,這些都是問題。”
    他說完以教育的口問道,“小宋啊,你不能光做實驗,還要多思考,我們做研究一定要多思考,走一步,要想兩步、三步……”
    “烏拉烏拉~~~”
    他連續教育了一大通。
    宋瑞飛聽的頭有點大,正要說什麽的時候,就聽湯華繼續道,“小宋啊,看你這個樣子,我還是不放心啊!”
    “我仔細考慮了一下,決定還是要推遲退休時間,年底肯定不行了。”
    “趁著還有精力,我還是要多看著你啊……”
    ——
    PS:推薦朋友‘係統凶萌’的新書——《我的修仙過於溫馨了》,披著仙俠皮的輕鬆的日常文,講述著和諧修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