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金製造成功!劉旭:張碩教授果然不是一般人!

字數:8602   加入書籤

A+A-


    離子炮研究基地。
    劉旭熱情的招待了張碩一行人,帶著他們去看了最完備的離子炮樣機,詳細介紹了離子炮的性能,並參觀了信息和資料室。
    中途也介紹了離子炮詳細的參數。
    張碩對於離子炮打擊後遺留的殘骸檢測數據很感興趣,他看了好幾份詳細報告。
    當正看一份報告的時候,劉旭忍不住猶豫開口,“張碩教授,這次你來是……”
    “想看一下新的研究是否可行。”
    “什麽研究?”
    “利用原子核核力拆分來製造貴金屬材料。”
    張碩說完看向了劉旭。
    劉旭一下子就明白過來,旋即猶豫著說了句,“這個……不可行吧?”
    “你們試過?”
    “試過!”
    劉旭很認真的點頭,並解釋道,“原子核核力拆分,可以讓元素特性發生變化。”
    “我們最初就想到是否能夠在殘留物中檢測到貴金屬,後來根本沒有發現。”
    “我們還做過針對性的實驗,在目標位置放置了大量的汞化合物,希望能製造出金元素。”
    “幾次實驗下來,發現殘留物中金元素的含量極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他說的非常肯定,顯然不隻是做了一次實驗。
    其他幾個研究員也開口道,“我們試過好幾次了,根本不行。”
    “從理論上來說,大原子受到反應影響很小,強度低的時候,汞元素不會發生變化。”
    “如果是強度高,把控就很難,汞會受到影響,但反應比率不可控……”
    一群人連續說了好半天。
    在離子炮的實驗階段,他們就試著看能否製造出貴金屬,而每一次實驗也會對殘留物進行詳細的檢測,就發現大原子受到反應影響很小,也試過強度高的情況,結果一次高強度轟擊中,汞元素受到的影響不小,但所製造的金元素稀少到可憐,連一克都沒有產生。
    當離子炮發射的強度高,成本也會大大提高,再加上裝置損耗、能源損耗,即便一次性製造百克金元素,依舊是個虧本買賣。
    張碩耐心的聽著點頭,隨後道,“我也隻是想試試而已,如果能研究出這個技術就太好了。”
    “我們最開始就想到了。”劉旭道,“貴金屬製造啊,若是能直接製造,都可以直接改變世界,還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張碩邊和劉旭說著,也邊建立了一個任務原子核核力拆分技術製造貴金屬元素。
    【條件不足,建立失敗!】
    他頓時凝露了眉頭,仔細思考了一下,再試著建立了一個任務。
    【任務三】
    【研究項目名稱:原子核核力拆分製造金元素(難度評估:B)。】
    (任務可提升至A級。)
    【進度:15.372%。】
    (任務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務需要科研幣數量:0。)
    (剩餘進度需要科研幣數量:170。)
    “任務可提升?”
    “A級?”
    “是因為……效率?”張碩想一下就明白原因了,製造金元素有一個效率問題。
    如果是追求更高的效率,任務難度就會不斷提升。
    A級,效率肯定是非常高的。
    現在是B級難度,效率相對還是比較低,但具體低到什麽程度還是要實驗來測定。
    不管怎麽說,隻要任務建立成功,也就代表研究是可以進行的。
    張碩頓時有了信心。
    之前建立貴金屬的研究直接失敗,大概是因為貴金屬元素數量太多,有些超大原子的稀有金屬,也根本不可能利用‘原子核核力拆分’製造出來。
    如果想製造,也許要‘原子核核力拆分’的逆反應,也就是原子再結合質子、中子,並形成更大的原子核。
    這就成了一個聚變的過程。
    在強力所帶來的聚變反應方向上,到現在還沒有任何的研究,甚至不知道該從哪裏入手。
    研究之所以選擇金元素,並不是因為金元素價值高,而是金元素性態穩定,自然環境下能出現更多的單質,檢測相對也比較容易。
    和其他的貴金屬元素來說,金元素的原子核也不大。
    實際上,有很多比金貴重千百倍的元素物質。
    比如,釙。
    釙是公認價值最高的金屬,它是一種放射性的元素,在自然界存在量極為稀少。
    釙的價格則極其昂貴,達到每克 3200億元左右。
    這種元素物質主要用於製造高密度的α源、高強度的中子源等,並且具有強烈的毒性。
    其昂貴的原因主要是稀缺性以及提取和處理的難度極大,同時,其放射性也使得對它的研究和操作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技術,人工提取成本非常高。
    還有其他好幾種金屬元素,都要比金昂貴的多。
    這些元素都有共同的特性自然環境含量極低,並且都是超大原子物質。
    超大原子,就無法用原子核核力拆分技術製造出來了。
    ……
    在建立好任務以後,張碩就決定做實驗試一下。
    他簡單向上級打了報告。
    上級部門立刻讓劉旭團隊配合他的研究,同時也讓劉旭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他們進行過很多次實驗,張碩過來也要進行同樣的實驗。
    換成張碩……
    就能行嗎?
    劉旭下意識覺得是張碩不相信他們的實驗數據,非要自己親眼見證般的試一下看看。
    很快,他就不這麽想了。
    張碩可不是直接進行實驗,他是在任務有一定進展的前提下,進行了詳細的數學計算分析,然後才能決定怎麽去進行實驗。
    首先,是氪幣找方向。
    200科研幣需求的B級任務,對張碩來說就是個小研究,氪幣得到了明確方向以後,他很快就確定了實驗目標材料。
    鉛、汞化合物。
    鉛化合物是非常便宜的,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汞化合物相對貴一些,但成本也是能接受的。
    在元素材料的選擇上,成本也隻是一方麵的原因,另一方麵考慮的是元素的穩定性,以及原子核在反應中受到的影響。
    汞最接近金,隻需要損失一個質子,汞元素就能夠變成金元素。
    鉛,比汞的難度大一些,但鉛材料非常的便宜,也可以當做是附帶進行的實驗。
    實驗的理論分析和計算,是張碩帶著薛柏坤、王強一起完成的,也是他們三人一起來到的實驗基地。
    劉旭也參與了理論分析和計算工作,但他隻是做一些‘被交代的工作’,根本不明白原理是什麽。
    然後,就拿到了實驗基礎的數據。
    劉旭也根據數據去為實驗做準備。
    當進行實驗準備的時候,基地裏很多人也知道要進行的實驗是什麽,他們頓時帶著驚訝討論起來,“是要製造貴金屬?”
    “準備汞化合材料,是製造黃金?”
    “我們已經試過了,而且試了好幾個強度,殘留物中金元素含量極低呀。”
    “每次都是這樣,這次和前幾次有什麽區別嗎?”
    “也許張碩教授隻是想真正試試看?”
    這些討論並沒有影響實驗準備,他們也看出了實驗的不同。
    在準備鉛和汞化合材料的同時,還需要準備一些特殊的碳、矽元素混雜物,混雜物要放置在兩種化合材料中,並進行均勻的攪拌。
    鉛化合材料以及混雜材料,完全被打成了粉末狀。
    汞化合材料,則成了凝固狀的物質,看起來質地比較堅硬。
    混雜物,也是重要的一環。
    在基地裏的研究員們看來,想高效率製造出金元素,就要找離子團強度的臨界閾值。
    也就是,一定強度下,製造的金元素就會更多。
    實際上,並非如此。
    離子團強度的臨界閾值很重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調節材料,在調節材料的影響下,原材料保持‘臨界閾值’反應強度的時間才會更多一些。
    這樣才能製造出更多的金元素。
    雖然原理上聽起來也不是那麽複雜,但實際研究中,想到‘添加混雜材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科學研究靈感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是真正進行投入性研究,也許幾十億、上百億,都不一定能有成果。
    在研究的中途要解決很多的問題——
    混雜物放什麽?
    比例多少?
    離子團強度控製區間是多少?
    等等。
    每一個點都需要大量的實驗研究才能得出有效結論。
    張碩則利用一個200科研幣的研究任務,就能輕易的分析計算出適合的區間。
    在一切都準備好以後,第一次實驗就正式開始了。
    王強、張碩以及其他幾個研究員一起看著實驗方向,他們被安排在了實驗基地的外圍。
    實驗爆炸事故以來,所有人都知道新物理方向的實驗風險很大。
    上級對張碩的安全非常重視,非常嚴格的要求,他不能接近任何新物理方向的實驗。
    離子炮,也同樣有一定的風險。
    即便隻是常規發射時間,張碩也隻能遠離實驗裝置。
    “這次測試能有結果嗎?”王強和張碩站在一起。
    三個人中,隻有薛柏坤直接參與了實驗。
    “隻是試一下,應該有吧。”張碩也不確定。
    “我們做了這麽多的計算,應該距離臨界區間很近了。”
    “距離越近,製造的金元素就越多。”
    張碩平淡的說了幾句。
    有個叫王林的研究員則開口道,“張碩教授,這種實驗我們也做過,沒有在內部放置混雜物,放置那種物質具體有什麽用?”
    “平衡場力。”
    張碩簡單的解釋了一下,“因為場力損耗過快,小原子物質的反應強烈,高密度小原子物質就能讓反應維持在一個強度闕值上。”
    現在進行的實驗是用核力離子團打擊目標材料,離子炮近距離的精度還是很高的,距離兩公裏能保證直接命中。
    目標距離近,製造的離子團強度就不用太高。
    “這樣的實驗我們也做過,就是沒有混雜物。”王林說著。
    他和其他人也小聲交談起來,“希望能真有發現。”
    “不太可能吧?這種研究即便能做也需要很久的時間,現在隻是一次測試。”
    “第一次測試要是能夠發現就最好了。”
    “張碩教授可不一般,也許真能有發現。”
    “我還是感覺……”
    幾人正說著的時候,就願意看到目標位置出現大量煙霧,顯然離子炮已經命中目標。
    煙霧持續了很長時間,一直等大量散去以後,他們才朝著實驗間走過去。
    張碩到了時間以後,馬上觀察了發射相關的參數。
    劉旭也有些驕傲的說道,“我們研製的離子炮精度已經很高了,在幾十、上百公裏範圍內,可以說是百發百中。”
    “誤差,能保持在十厘米以內。”
    這個精度確實令人讚歎。
    百公裏誤差十厘米,幾乎等於沒有誤差。
    實驗過程就是發射離子炮擊中目標,後續檢測才是最重要的,而目標位置反應強烈,甚至可能出現輕微輻射。
    具體檢測,還需要等明天才能進行。
    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指望實驗能有結果,因為隻是第一次進行實驗,即便是做了理論計算,也很難直接製造出金元素。
    這個結果是想都不敢想的。
    張碩還是對檢測結果非常期待,因為實驗室按照計算分析結果進行的,他也希望知道,以計算出的大致數據為基礎,所進行的實驗能製造多少的金元素。
    在等待檢測結果期間,張碩就幹脆等在基地裏,也更關注了一下離子炮的情況,對於離子團參數、強度可調範圍以及發射成本等,有了更加詳細的了解。
    第二天開始收集殘留物,第三天才正式進行檢測。
    檢測是在實驗基地所屬的檢測辦公室進行。
    檢測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初步隻是針對金元素含量進行檢測,需要做的隻是對殘留物進行特定的分離,大致結果當天晚上就出來了。
    劉旭第一個拿到數據單,他本來沒有太在意,一看數據內容頓時瞪大了眼。
    他大喊一聲,“確定嗎?”
    旁邊遞交的數據單的人員頓時說道,“劉組長,這是預估的數據,但誤差不會太大。”
    “呼~~~”
    劉旭深吸了一口氣,旋即嘴巴咧的大大的,“好、好啊……”
    “預估一百五十克到二百克!”
    “按照現在的金價,已經快覆蓋了發射成本了!”
    “我們實驗了那麽多次都不行,張碩教授……”
    “果然不是一般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