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消息接連不斷,國際震動!

字數:8465   加入書籤

A+A-


    本尼爾森穆罕穆德是一名亞歐混血,是科維特石油公司的經理,主管亞歐石油的銷售工作。
    國內是石油第一進口國,是科維特石油公司的最大客戶。
    本尼爾森負責和國內石油公司的交易,工作職權可以說是非常大了。
    他依舊希望能再往上爬一爬,也就必須要有更好的表現。
    這次和國內石油公司的原油結算,繞過了國際支付體係,采用線下黃金進行結算,是在阿邁瑞肯方的提議下進行的,但直接負責人卻是本尼爾森。
    阿邁瑞肯方可以提議,他也可以選擇不接受。
    本尼爾森選擇了接受。
    過去幾個月時間,國際資本把國內實物黃金當成是‘過期不候’的肥肉,似乎買到就是賺到了。
    科維特石油公司同意了本尼爾森的結算方案。
    但後續出現了什麽問題,本尼爾森肯定會被推出來,並承擔主要責任。
    所以,本尼爾森看到新聞消息報道,立刻變得慌亂起來,他當然知道那意味著什麽——
    金價大跌!
    金價不止是短時間大跌,也根本不可能再漲回去了。
    另外,實物黃金再不可能以原價賣掉。
    那麽結算交易就會出現巨大的虧損。
    這還隻是一方麵。
    本尼爾森個人也一直在投資黃金,他是跟著國際資本做多黃金是很好的賺錢機會。
    他不止投資了金價相關的股市、基金,上個星期還買了超過千萬美元的黃金期貨。
    如果金價突然大跌,他的賬戶必定會直接爆倉。
    到時候,他就破產了。
    隻要想一想消息帶來的影響力,以金價暴跌帶來的後果,本尼爾森就渾身冒冷汗。
    “肯定不是真的!”
    “假新聞一定是假新聞,什麽造黃金!根本不可能!”
    本尼爾森雙眼通紅的喊著,哪怕新聞有一絲可能是真的,他也絕不接受。
    ……
    本尼爾森知道新聞的速度非常快。
    他對於金融,尤其是黃金、石油相關的新聞非常關注,新聞出來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
    國際也很快知道了。
    新聞是《彭萊社》發布出來的,他們是以內部渠道得到的消息,然後就直接報道出來了。
    國際上看多黃金的金融人士,看到新聞的反應,和本尼爾森也差不多。
    他們完全不能接受。
    因為新聞是真的,黃金必定會迎來大跌,也會讓他們的投資產生無法接受的虧損。
    那些持續做多黃金的資本,其虧損程度完全不可想象。
    “一定是假消息!”
    “什麽造黃金,根本不可能有這種技術,這就是一場騙局。”
    “他們是利用假消息來製造恐慌讓黃金大跌,那些做空黃金的資本就可以安穩撤退,甚至可能會大賺一筆。”
    “千萬不要上當!”
    但還是有一部分人相信了,因為消息來源是《彭萊社》,有關金融領域的消息,《彭萊社》說的還是非常準的。
    另外,新聞也解釋了為什麽國內不斷的拋售實物黃金。
    一切都說得通了!
    有一句話說的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相信新聞內容的人還是少數。
    新聞消息就隻是說一種全新製造黃金的技術,沒有具體說是什麽技術。
    即便有這種未知技術,就真能大規模製造黃金嗎?
    這些都是不確定的。
    學術圈的反應和金融領域不同,多數物理學家、學者們,也同樣對於新聞內容持有否定態度。
    “如果新聞是真的,絕對是一種全新的技術,是超高端的科技,我們無法想象的科技。”
    “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上麵隻是說有技術,根本沒說內容。”
    “一看就是假消息,地球上能憑空造黃金嗎?”
    “或許隻是大大增加提煉速度,或者是開采黃金的速度?又或者發現了新的金礦?”
    “新聞上說的大規模製造,根本不可能實現。”
    “那些照片說明不了什麽,也許隻是偽造場景!”
    有些物理學家則站出來,科普了一下黃金的生成過程。
    “目前已知範圍內,黃金隻能通過宇宙大爆炸後的核反應、恒星演化、超新星爆炸來形成。”
    “在宇宙大爆炸之後,氫和氦等輕元素通過核反應逐漸形成更重的元素,也包括金元素。”
    “恒星內部的核聚變過程也會產生金,當恒星耗盡核燃料後發生超新星爆炸,釋放出包括金元素在內的重元素。”
    “此外,中子星碰撞也會釋放出大量重元素,包括金。”
    “但不管是任何一種方式,都不是地球上能完成的。”
    這是物理學對於金元素以及其他重元素形成的解釋。
    但實際上,相關的解釋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疑問。
    比如,為什麽行星核心都會存在很多重元素?
    比如,太陽係相對還很年輕,內部存在如此多的重元素,難道都是外來的?
    這些是不能解釋的。
    即便存在很多的疑問,學術界依舊不相信新聞內容,因為憑空製造金元素,已經超出了現有物理體係的理解範疇。
    那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也是想都不敢想的科技。
    相對於國外的輿論來說,國內情況則截然相反,相信的聲音反倒成了大多數,因為普通人都希望國家能有超高的科技。
    憑空造黃金的技術,顯然就滿足了這種期望。
    國內輿論上出現很多可以稱之為‘狂歡’的聲音,“這才是高端技術啊,直接製造黃金!”
    “以後黃金就是白菜價了!”
    “一切都能解釋通了,為什麽不斷售賣實物黃金,原來能大批量的製造!”
    當然也少不了一大堆質疑的聲音,畢竟國內的新聞也是來自國外報道。
    “這不符合科學,一定是假消息。”
    “假到這種程度的新聞,竟然也會被報道,而且還有一大堆人相信。”
    “所以教育還是要多普及常識,看看輿論聲調,也就知道平均學曆了……”
    國內外輿論大多還是不相信的聲音,但言論上的質疑並不影響到真實反應。
    黃金市場受到新聞影響,當天金價暴跌五個點以上,可以說是曆史性的大跌了。
    第二天的時候,沒有新消息出現的情況下,輿論相對有所緩解,金價又拉升了一點。
    但從成交量來看,新聞影響還在繼續。
    很多資金選擇了觀望。
    ……
    在‘先進造黃金’新聞影響的背景下,國內的新聞發布會受關注的程度就很大了。
    大量學術、金融人士,都非常關注發布會上有關黃金的內容。
    新聞記者們也非常關注。
    在新聞發布會召開後,當即有國外記者提出了相關問題,“國際有一則新聞上說,國內掌握了一種大批量製造黃金的技術,能針對這件事情說一下嗎?”
    新聞官早有準備,提問後立刻嚴肅的開口道,“在上個月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們就已經警告過國內外投資者,黃金會有大幅下跌的風險。”
    “在這裏,我們再次對投資者進行警告,黃金價格處在一個大幅度下跌通道的上方,近期一定要警惕風險!”
    新聞官隻說了這兩句話。
    針對什麽新技術之類,就沒有透露任何信息了。
    這種表態是在計劃之中的。
    同時,隻說‘警告’不說技術的表態,讓國內外出現了更多不信任的聲音。
    “實錘!假新聞!”
    “他們就是通過透露出假新聞,希望黃金能以此暴跌,然後平穩離場……”
    “千萬不要相信,根本不可能有什麽大規模製造黃金的技術!”
    “如果有這種技術,早就爆出來了,怎麽就突然出現呢?”
    “一定是假的。”
    當各種不信任的聲音出台,黃金又上漲了一些,但很明顯上漲幅度並不大。
    市場,還是非常恐慌的。
    不管是大資本,還是遊資、個人,都意識到黃金存在的風險,多數還是持有一個觀望的態度,仿佛每時每刻都會上演大逃離。
    國際資本也意識到了問題,馬上就有一大堆的經濟學家,物理學家站出來,紛紛從金融經濟以及學術的角度,對於新聞予以否定。
    這些內容是有一定作用的,也讓很多人相信了。
    但因為更多人意識到了風險,多數資本依舊選擇繼續觀望,黃金價格也隻處在平穩的狀態。
    對於大資本來說,金價平穩已經足夠了。
    他們就是希望金價平穩。
    這樣一來,國內就不得不繼續大規模的售賣實物黃金,否則金價就會迅速抬升。
    三天後,情況發生了劇烈變化。
    首先是一個新的新聞內容,是一張很特別的照片。
    照片裏有一個漏鬥狀的容器,裏麵裝的是大量‘金黃色的顆粒’,金屬顆粒正通過漏鬥,被裝進另外一個放置在運輸車上的容器中。
    如果不仔細看的話,還以為是糧食收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金黃色的顆粒很可能是黃金。
    這條消息和《彭萊社》報道的類似,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接下來依舊是一條新聞,是‘國保冶工’披露的公告。
    國保冶工是一家東港上市的冶金領域大型企業,總市值超過一千億,還是非常有實力的。
    他們披露的信息是,收到了一個‘黃金提煉’的大額訂單,要對五百噸黃金原材料進行提純處理,原材料黃金含量超過百分之20。
    換句話說,提純後將會生產黃金100噸以上。
    國保冶工是一家上市企業,他們發布公告是受到多方監管的,偽造公告內容的可能性極低。
    公告內容,牽扯了一百噸以上的黃金,馬上引起了大量關注。
    一百噸,什麽概念?
    國內黃金總產值隻有幾百噸,新生產的黃金會投放到各行各業,而國保冶工拿到的一筆訂單,就能牽扯百噸以上黃金,數量實在是太驚人了。
    這麽多的黃金,一口氣生產出來,都能用‘創造紀錄’來形容。
    國內外輿論馬上炸了,“有沒有準備消息?”
    “公告是真的嗎?有這樣的訂單?”
    “一百噸黃金?一個訂單?不是開玩笑吧!”
    很快就有人證實了消息,“我證明,是真的,我見到了原材料,金燦燦的,黃金含量必定非常高。”
    “好像也沒有說要保密,是真的,材料運過來的時候,廠裏都轟動了。”
    國保冶工的公告新聞還沒有完全被輿論消化,緊接著就是一個個新聞——
    《銀行武裝押送30噸黃金入庫》
    《銀行本月公開儲備黃金,比上月沒有明顯的減少》
    《國家鼓勵黃金下遊企業轉型》
    《國家致力於依靠新技術,打造國際第一個黃金製造基地》。
    最後一條消息再次引起了輿論爆炸,因為其內容說是,基地預計黃金年產超過一千噸。
    一千噸啊!
    這個數字實在太驚人了。
    當一個個新聞出現以後,國際黃金市場立刻受到了巨大的衝擊,首先是金價大跌。
    第一天5%。
    第二天4%。
    打造黃金製造基地發布的當天,金價暴跌10%。
    與此同時發生的就是黃金下遊相關產業股市直線下跌,國內好幾家相關企業直接跌停,而且是連續幾天跌停。
    所有人都清楚,有了大規模‘造黃金’技術後,直接受影響的就是黃金製造的下遊企業。
    金礦石開采、金礦石冶煉提純等,類似的企業一定會迅速破產。
    當考慮到過去幾個月,國內不斷出台相關的政策,支持這些領域的企業進行轉型……
    一切都說的通了!
    國外相關企業自然也逃不開,因為對此沒有絲毫準備,它們的跌幅更加誇張,有企業一天跌幅高達80%。
    國際市場上,黃金持續經曆恐慌性拋售。
    大量金融業人士以及物理學家站出來,繼續堅信‘一切和造黃金技術相關的新聞都是假的’,但市場顯然並不認可。
    多數普通人都認為,沒有造黃金技術的支持下,國內不可能出現這麽多新聞和政策。
    同樣的,無法大批量製造黃金,也不可能大規模售賣實物黃金。
    到此,就連國際大資本也恐慌起來。
    雖然嘴上還是不相信,但不少資本還是跟著恐慌性逃離,因為普通人的想法也是他們的想法。
    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隻有國內掌握大規模製造黃金的技術才能解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