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等風來

字數:4300   加入書籤

A+A-




    “小公爺請用茶。”
    彩畫端著茶盞放在齊衡身邊的矮幾上,來到申姑娘身側站定。
    齊衡有些尷尬的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小公爺。”
    申三姑娘抿了抿嘴,開口打破了沉默,說道:“今日的事我也聽說了。”
    “讓申姑娘見笑了。”齊衡苦笑道。
    申三姑娘是他的未婚妻,這還是兩人第一次見麵。
    齊衡覺得自己連一個縣令都當不好,有些丟人了。
    “小公爺說的哪裏話,你剛剛上任,遇到一些困難也是正常的。我一個女子,並不懂這些。不過我覺得太子殿下既然下令清量土地,肯定知道其中的困難,說不定就準備了什麽後手。小公爺現在陷入了困境,不如問問太子殿下。”申姑娘說道。
    她雖然是一個女子,卻十分聰慧,其父親又是當朝相公,耳睹目染下,對一些事很有敏感性。
    得知齊衡到任的大致經過後,申姑娘就看出了其中的一些問題。
    她聽過父親對太子殿下的一些評價,認為太子殿下提出清查田畝,並不是心血來潮做的決定,應該有一些後手。
    這時去找太子殿下求助,才是最好的辦法。
    “可是…”
    齊衡聞言張了張嘴,這個道理他也明白。
    但是齊衡離開汴京時意氣風發,想要做出一番成績。
    如今找趙興求助,他總覺得抹不開臉麵。
    最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辜負了趙興的信任。
    申三姑娘心思細膩,看到齊衡猶豫,就大概猜出了幾分他心中所想。說道:“小公爺覺得麵子和太子殿下的大事,孰輕孰重?”
    齊衡聞言一怔,沉默了一會,起身躬身一禮:“元若受教了!”
    他光顧著糾結麵子的問題,卻差點耽誤了趙興的大事。
    申姑娘連忙回了一禮:“小公爺客氣了,我這不過淺薄之見罷了。”
    剛開始得知她將來要嫁給齊衡,申姑娘心裏充滿歡喜。
    古人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除了青梅竹馬外,當事人對於自己另一半,隻能通過別人之口來了解。
    齊衡家世好,待人謙遜,又有上進心,是勳爵子弟中的異類。
    加之齊衡又考中了功名,可以說是汴京許多待字閨中的姑娘最想嫁的人。
    少女懷春,對於這個未來夫君,光憑這些她自然萬分滿意。
    然而這次路過尉氏縣,聽到齊衡上任後的表現,她是有些失望的。
    她覺得齊衡隻是一個花架子,連這點麻煩都應對不了。
    然而兩人婚事已經定下,沒有更改的餘地了,哪怕是為了她自己她也要幫助齊衡。
    不過見麵後齊衡的表現,還是讓她改觀不少。
    最起碼齊衡沒有因為她的提醒,覺得麵子掛不住,而聽不進她的話。
    相反,齊衡很快能夠分清輕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事情有了解決的辦法,齊衡心情大好,詢問道:“申姑娘怎麽在這?”
    “我祖母不願留在汴京,一直住在鄭州老家。這次是專程回去探望祖母,回汴京的時候路過了這。”申姑娘說道。
    “哦。”齊衡微微頷首。
    …………
    中牟縣發生的事情,在除了尉氏縣的其餘縣都在發生。
    這就是趙興讓殷漢章準備的後手。
    隱田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無論哪一種,有兩點都不會變的。
    第一點是要有官府的人配合,畢竟一個縣登記在冊的土地數量變少了,官府那一關就過不去。
    其次就是能夠隱田的都是當地的地主鄉紳。
    這就導致地主鄉紳和當地官員形成了利益紐帶。
    趙興下達清查田畝的命令後,這些縣的官員無法改變,卻可以陽奉陰違。
    簡單點說,隻要縣令上報說清查過後,縣裏土地沒有問題,趙興總不能親自去查吧?
    趙興也能派人下去抽查,但若是一個縣的官員都沆瀣一氣,哪怕他派人下去查,也不一定能查出什麽東西來。
    所以趙興經過仔細思考,做了完全準備。
    直接下令,是表明他的態度,而讓殷漢章把暗中查到的證據拿去各縣告發,就是給各縣官員一個抉擇的機會。
    這些官員都是人精,開封府下轄的十幾個縣,幾乎在差不多的時間內,都有很多百姓狀告當地地主鄉紳,所告的幾乎都和土地有關,他們不可能看不出有人在背後指使。
    而能這麽做的,也隻有趙興這個太子了。
    他們此時就要麵臨該如何抉擇的問題了。
    畢竟人都是趙興找來的,他們沒有那個膽子動,若是不處理,這些人直接去開封府告狀,到時候更麻煩。
    所以他們必須要選擇一方。
    不過肯定有人會在關鍵的時候犯糊塗,想著在其中和稀泥。
    不過人心都是複雜的,一個縣那麽多官員,誰敢保證沒人背刺?
    不管那些人做出什麽選擇,他都有應對辦法。
    接下來隻需等待結果即可。
    汴京這邊雖然有些小麻煩,不過有父皇壓著,暫時倒也沒什麽影響。
    …………
    “殿下,人帶來了。”
    一個太監領著一個中年男子走進了大殿。
    “臣陽武縣縣丞石景波拜見太子殿下。”石景波行禮道。
    “免禮。”趙興擺了擺手道:“你來見孤何事?”
    “臣求見殿下,是要告發石景波陽武縣縣令張秀廷。張秀廷和當地地主鄉紳勾結,隱瞞土地數萬畝。此次殿下下旨徹查田畝,張秀廷依舊陽奉陰違。前幾日有不少苦主擊鼓鳴冤,張秀廷表麵接了狀紙,暗地裏卻和那些地主鄉紳勾連,準備補上被隱藏的田畝地契。”石景波說道。
    “你可有證據?”趙興問道。
    “臣有。”石景波從衣袖中掏出一張折疊起來的絹布,說道:“請殿下過目!”
    三水上前接過,送到趙興麵前。
    “展開。”趙興吩咐道。
    三水聞言將絹布展開,隻見上麵花著的是一副地圖。
    “殿下,這是陽武縣境內的地圖,詳細的標注了陽武縣地主鄉紳所擁有的土地位置和麵積。這個麵積是縣衙記錄在冊的麵積。除此外臣手裏還有陽武縣記在田畝數量的冊子,隻是因為太多,不便攜帶,臣並沒有帶來。”石景波說道。
    趙興粗略的看了一下,整個陽武縣的土地有八成多都在地主鄉紳手裏,百姓所擁有的土地少的可憐。
    趙興收回目光,淡淡道:“證據如此詳細,伱為何之前沒有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