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世界第三強國
字數:13899 加入書籤
李暮有些好奇,又有些驚喜道:“我那份研究方案,真的能夠造出地空d彈?”
在設計地空d彈的時候,他其實是相當沒有底氣的。
畢竟沒有現成的例子可以照抄,隻能看一些國外的地空d彈資料進行參考。
但這種參考獲得的信息終究有限。
最終雖說是把方案完成了,但能不能造出來,他心底其實還是有著懷疑的。
“當然可以,我把你的研究方案拿過去之後,那邊的專家和教授可是把你誇上了天,要不是時機不合適,早就想拉著你過去一起研究了。”錢五師樂道。
要是讓人知道,造出了無數足以令世界震動科技成果的李暮,麵對一枚小小的地空d彈,竟然這麽沒有信心。
那絕對能驚掉所有人的下巴,讓人直呼不可思議。
李暮撓撓頭,道:
“我那都是紙上談兵,能不能造出來我當然沒把握。”
“所以我現在才不太敢直接考慮戰鬥機機載武器的問題。”
“在沒有實踐經驗的情況下,貿然去研製,不是明智之舉。您應該也知道,隻要我拿出方案……”
他最後的話沒有說完。
不過錢五師已經了然。
上麵對於李暮的重視,在學術圈頂部這一批裏麵,可謂人盡皆知。
隻要李暮敢提,上麵就敢點頭,將項目直接上馬。
這對於科學研究來說,無疑不是好事。
“你說得對,這樣,回頭我給你幾本筆記,都是九全那邊比較厲害的幾位教授和我總結的一些心得,你可以拿著看看。”錢五師道。
他相信李暮的天賦,即便是現在沒有時間去實踐,但做好了理論工作,將來也能事半功倍。
“那就謝謝老師了。”李暮點了點頭,沒有拒絕。
千萬別以為有著後世資料,錢五師和那些教授們的心得就不值一提。
資料領先是領先,卻做不到心得那般詳細。
他已經開始期待筆記裏麵的內容了。
……
兩人一邊聊一邊喝茶,不知不覺就聊了兩個多小時。
就在兩個熱水瓶中的水都被他們喝完的時候。
外麵傳來了十分輕微的“咚咚”兩聲敲門聲響。
如果他們說得入神的話,肯定會忽略,但現在自然是聽得清清楚楚。
“現在可以進來。”錢五師用稍大一些的聲音道。
聽到他的回應,敲門的薑瑛立刻推門而入,身後還跟著穿著一身研究所藍色工裝製服的王婭。
她們的手裏,還各自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
“打擾你們一小會,談了這麽久,應該餓了吧,給你們煮了麵,先吃點再繼續吧。”薑瑛道。
李暮和錢五師本來還不覺得,經她這麽一說,還真有點餓了,於是也沒有拒絕,拿起筷子便吃了起來。
見他兩人吃著麵條,薑瑛用眼神示意了一下王婭,在給房間內重新換完裝滿熱水的熱水瓶後,便拿著他們吃完的空碗離開。
……
吃過東西後。
談話繼續。
錢五師很快提出了戰鬥機的另一個關鍵問題——發動機。
他並不清楚李暮想要打造一款什麽樣的戰鬥機。
然而至少他明白,現在的主流發動機,不會是李暮的目標。
夏國的殲-6采用的是軸流式單轉子帶加力燃燒室的渦噴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為25.5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為31.8千牛(3250公斤)。
這款發動機仿製的老大哥的米格-19戰鬥機,但因為老大哥的停止援助,曾經一度陷入研究停滯的境地。
好在是最後依靠著李暮帶來的材料和製造工藝水平方麵的提升,完成了最後的設計。
但這塊發動機對比國外的先進戰鬥機發動機,無疑是相當落後,且落後了不止一個等級的。
錢五師道:
“現在老大哥那邊最先進的米格-21戰鬥機,發動機采用的同樣的渦噴,但卻設計方麵,卻領先了我們許多。”
“僅僅是推力,便達到了40千牛,加力推力達到約65千牛,能夠讓其達到2.2馬赫的速度,在同代戰鬥機中都處於領先地位。”
“當然,今年剛剛研製出來的蘇-17采用的r-11f-300型雙轉子渦噴發動機也十分不錯……”
談及航天航空,他可謂如數家珍。
說完了老大哥這邊後,又提了提帝。
帝現在最先進的戰鬥機有兩款,分別叫做f-104“星”和f-84f“雷電”。
兩者的發動機同樣是渦噴設計,和老大哥的性能差距並不是很大。
當然,這隻是就現役而言。
就錢五師所知,帝那邊已經考慮在用渦扇代替渦輪。
不過也僅僅隻是在研究而已,並沒有什麽像樣的成果產生。
“渦噴發動機重量輕、體積小、運轉平穩,高空性能及技術都相對簡單,而且還容易製造,我還是比較建議你繼續研究的。”錢五師最後道。
他並沒有攛掇李暮去搞渦扇的想法,畢竟渦扇發動機現在並不是主流。
雖說其在熱效率、油耗等方麵的表現更優,但性價比並不是很高。
而且當戰鬥機的速度越來越快的時候,渦扇還有一個弊端,那就風扇會成為飛行中的負擔,存在隱患問題。
李暮聽完錢五師的講解之後。
微微沉默了片刻,才道:
“老師,我還是想要去研究渦扇發動機。”
“渦噴雖然經濟實惠,但在實用性方麵,渦扇以後絕對會成為主流。”
“現在領先一步,以後我們便能領先許多步。既然要造戰鬥機,那麽我們便要造最厲害的,才能威懾那些豺狼虎豹。”
對於現代戰鬥機來說,渦扇遠遠優於渦噴,這一點毋庸置疑。
“好,既然你想研究,我肯定是全力支持的,後麵我給您引薦一位這方麵的教授,你們可以多交流一下。”錢五師沒有再說什麽。
既然李暮決意了要研究渦扇,那麽他也沒必要再勸阻。
反正年紀輕,有試錯的時間。
一次不成,就十次,一年不成就十年。
隻要肯花功夫,未必不能真的造出好的渦扇發動機來。
……
夜漸深,萬籟俱寂。
書房內的談話卻還在繼續。
李暮和錢五師,從電傳飛控說到靜不穩定設計,又從機載武器講到渦扇發動機。
後麵還開始聊起航電設備的問題。
夏國在這方麵,落後得更多,還處於第一代航電係統。
而帝和老大哥,已經在第二代發展了許多年,甚至眼看著要邁入第三代。
如果不把這個問題解決,他們製造的戰鬥機想要比肩國外,還是不太可能。
……
次日,早。
李暮迷迷糊糊地從床上醒來,伸手一摸,身邊已經不見了王婭的身影。
昨晚他和錢五師一直聊到淩晨才休息。
王婭最後雖然沒有說什麽,但今天他想要繼續去研究的想法,肯定是落空了。
抬起手,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已經是下午2點鍾。
他一邊坐起身,一邊走出臥室。
客廳的餐桌上放著一摞小山似的飯盒,還留有一張紙條:“我給你請了假。”
短短六個字,讓李暮瞬間打消了再繼續去工作的想法。
左右時間也還長,沒必要爭這一時半會兒的。
昨天和錢五師聊完之後,他才真正地意識到,想要搞出殲-10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
5年隻是保守估計,實際的時間恐怕會更長。
……
吃過飯後。
李暮沒有著急出門,而是來到書房,著手準備99式坦克的裝甲材料和製造工藝的研究方案。
後世的裝甲材料主要以複合裝甲和陶瓷裝甲為主。
其中的複合裝甲,主要由陶瓷、玻璃纖維和鋼組成。
99式坦克的裝甲係統,就包括約束陶瓷裝甲、爆炸反應裝甲以及模塊化炮塔裝甲等技術。
不把這些問題解決,即便造出坦克,也很難真正地做到稱霸陸地戰場。
……
一直寫到下午4點左右。
李暮才伸了個懶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活動了一下身體後,他看了看桌上寫完的研究方案,收拾好後叫來關建民開車帶著自己出門前往材料研究所。
到了地方,門衛遠遠便認出了他的車子,直接打開了大門。
不過他也沒有享受這個“特權”,還是老老實實地停下車,接受檢查後才進到裏麵。
不待他走下車。
得到消息的材料研究所所長周任,便匆匆從樓上走了下來:
“李顧問,您終於來了,我們都盼了您許多日子,想要跟您匯報匯報我們取得的成果呢!”
一邊下樓,他疲憊的臉上一邊露出欣喜至極的表情。
說完不待李暮回答。
他便一股腦地將這段時間材料研究所的情況講了一遍。
自從李暮在材料研究所這邊留下了一堆材料研究項目之後,他們全所上下可謂是沒日沒夜地熬。
搞出了閹割版的掃描隧道顯微鏡後,便開始著手準備防輻射麵料的製作。
然而高科技納米工藝,不是一星半點的難,花費了他們許久的時間,現在也僅僅隻能勉強做出來而已。
這種情況下,防輻射麵料的效果,無疑會大打折扣。
當然,有總比沒有強,他們還是先做出了一批防輻射服,交了上去。
聽完後的李暮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後道:
“周所長,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想要提高製造工藝,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事情。”
“實話實說,能把掃描隧道顯微鏡研製出來,我都覺得是相當不容易的了。”
“大家大可不必不舍晝夜的研究,萬一傷到了身體,豈不是得不償失。”
他之前在得知掃描隧道顯微鏡成功的時候,便大概猜到了最後的結果,所以才沒有多過問。
閹割版的產品,做出的東西不盡人意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然而還是那句話,有總是比沒有要強的。
在西北的研究人員們,有了防護服後,不管效果怎麽樣,至少能過避免直接暴露在輻射下。
“嗨,還是覺得有些羞愧,我們辜負了您那麽好的方案啊!”周任麵露赧然道。
李暮擺擺手,道:
“哪有什麽辜負不辜負的。”
“好了,先不說這個。”
“我這次來還有別的事情想要請周所長您幫忙。”
他說完後以後。
周任當即道:“有什麽事情您盡管開口,我一定給您解決。”
“其實還是研究的事情,我打算研究一些適合坦克裝甲使用的材料,需要您這邊配合。”李暮直接道。
聽到這個答案,周任不禁愣了愣。
他還以為是什麽私事
畢竟如果是研究的事情的話,根本用不著李暮自己來說。
上麵一句話,他們便會無條件地協助進行研究。
——當然,上麵不說話,李暮開口,他們也會這麽做。
腦中念頭急轉,周任嘴上卻不慢,直接道:
“當然沒問題,我們所上下一定全力配合。”
“不過我有些好奇,您為什麽不將事情上報呢。”
“雖說現在所裏的人手還足夠,但如果是相當重要的研究的話,還是多一些人更有把握吧。”
材料研究所現在的人手,大部分都還撲在李暮給得金屬纖維、納米陶瓷纖維和碳纖維等幾個研究項目上。
目前材料是搞出來了,但後續提升材料的質量,以及材料應用地嚐試,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這件事不著急,至於原因嘛……暫時不便告知,您就分出少許研究人員,成立一個研究團隊來搞就成。”李暮道。
他沒有解釋得太清楚。
畢竟總不能說他覺得楊英那邊的z-111搞不成,自己打算搞個新的坦克吧。
“那好,我這就去召集這方麵的人手。”周任重重地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言,帶著李暮上了樓。
隨後,他便召集了所裏研究裝甲材料方麵的專家教授,然後開始開會討論。
……
日子一天天過去。
李暮每天在半導體研究所、車研所和材料研究所之間三點一線,忙得腳不沾地。
就在他覺得做得準備差不多,可以嚐試旁敲側擊地找楊英說一說放棄z-111的研製的時候。
一則新聞,讓全國陷入了強烈的憤怒當中。
人們日報發表了《憤怒譴責阿三蠶食我領土殺害我官兵》為標題的文章,詳細地報道了阿三襲擊並殺害邊防戰士的始末。
看到報道的每一個夏國人,都義憤填膺,恨不得衝到戰場,親自替戰士們報仇。
夏國的人民,經曆了太久太久的壓迫和剝削。
如今好不容易獨立自主,好不容易趕跑了侵略者,怎麽可能允許有人再侵犯他們的主權。
於是一時之間,民眾請戰的熱情,達到了一個**。
……
京工院。
大一的教學樓內。
一群學生正聚在一起,討論著報名參軍的事情。
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憤慨,控訴著阿三這幾年來不斷侵害夏國領土主權和踐踏他們國家尊嚴的事實:
“世界第三強國又如何,第一我們又不是沒打過!”
“對,西方的聯軍都沒有打敗我們,僅憑一個阿三,絕對不會是我們的對手!”
“膽敢挑釁我們國家的尊嚴,哪怕是豁出我的這條命,也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
作為學生,他們對阿三這次行為造成的影響,認識得更加深刻。
在夏國國際處境並不理想的現在,一旦麵臨阿三的挑釁,他們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就會讓人覺得軟弱可欺。
隻有狠狠地打回去,才能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國家有所忌憚。
就在教室內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
一道獨自坐在座位上的身影,忽然吸引了一個男生的主意,他快步走上前,道:“高家林,你怎麽還在學,侵略者都要打進來了!”
他的聲音很大,讓教室內都忍不住靜了靜。
所有人的目光,也不由投向了始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斷地看著書做著筆記的高家林身上。
隻不過高家林沒有任何反應,依舊自顧自地學習者。
見狀,眾人不禁都有些生氣,道:
“學學學,就知道學,你學習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國家!”
“現在國家有難,你怎麽能夠坐視不理呢!”
“本來我們還挺佩服你成績那麽好的,現在看來是我們瞎了眼看錯了人!”
……
高家林是他們這一屆天賦最好的學生。
從入校時起,他的成績便一直名列前茅,始終保持著斷崖式地領先。
雖說性格稍稍有些孤僻,除了學習之外,好像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
但這並不影響眾人對他的佩服。
沒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大家都爭著搶著想要去參軍的試手,他竟然無動於衷。
似是被周圍的聲音觸動,高家林終於抬起了頭。
麵對眾人的指責,他並沒有生氣,而是緩緩開口道:“難道國家培養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戰場上犧牲嗎?”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在場所有人忽然靜了靜。
但立刻便有人反駁道:“學習是為了報效國家,上戰場也是為了報效國家,現在國家有需要,我們就該頂上去!”
“說得沒錯,阿三可是世界第三強國,要是打起來必定少不了流血犧牲,先輩為我們打出了十幾年的和平,現在該輪到我們為下一代奮戰了!”一個寸頭男生接著道。
其餘的學生們,亦是群起響應。
他們有很多都是烈士的子女,父輩們都曾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
和平的珍貴與代價,每一個人都再清楚不過。
然而也正是知道戰爭的殘酷,他們才不能允許有國家再將夏國拉入戰爭的漩渦。
“你們說得很對,可是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麽會被侵略嗎?因為我們不夠強大!”高家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擲地有聲道。
認識他這麽久的眾人還是第一次見他在如此大聲說話,都不禁楞在了原地。
見狀,他繼續道:
“落後就要挨打,是上級領導的所說的原話。”
“阿三為什麽敢侵犯我們,就是因為我們國家還處在發展當中,缺少先進的科技和強大的工業。”
“我們今天上戰場死了,不會對此有任何的益處。隻有我們現在好好學習,未來投身科研領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他的每一個字,都像是落在了教室內所有人的心上。
那些因為憤怒而發熱的腦袋,此刻也像是被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徹底冷靜下來。
是啊,他們可以死,但國家落後的現狀,誰來去改變?
高家林繼續道:
“我不是說參軍不對,如果真到了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第一個人扛著炸藥包,去炸敵人的碉堡,但現在,我們隻能學習,也隻有學習!”
“你們不是經常在嘴裏念叨向李暮顧問學習嘛,連這些都想不明白嗎?”
“發展科技,振興工業,才能幫助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不懼任何威脅,無人再敢來犯!”
說完後,他便坐了下來,不再看眾人的反應。
望著他認真學習的身影,教室內沉默了許久許久。
半晌,高家林抬起頭,道:“都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學?”
聽到他的這句話,所有人才如夢初醒,將剛剛的尷尬和羞愧放到一旁,回到座位開始學習起來。
……
門外。
默默看完這一幕的李暮和錢樹言感慨不已。
本來看到學生們吵著要去參軍的時候,他還打算出麵勸一勸,沒想到高家林竟然幾句話的功夫便把事情解決了。
“托你的福,讓我撿到這個寶了!”錢樹言笑得滿臉開心,對高家林喜愛不已。
畢竟以其高考的成績,本來板上釘釘能去五道口技術學院。
然而因為李暮,卻來了他們京工院。
這件事情簡直值得和人吹上十年。
隻是可惜不知道最近咋的,五道口技術學院的院長蔣南鄉見麵就繞著他走,回回都碰不上,少了些樂趣。
李暮笑了笑,道:“天賦是不錯,但是這孤僻的性子還是需要打磨打磨的,要學會和同學相處。”
對高家林,他還是相當欣賞的,否則也不會特地提出過來看一看。
“哈哈,我倒是覺得不必,天才嘛,總是特立獨行的。而且你當初不也是這般,隻顧蒙頭學習,不愛處理人際關係。”錢樹言大笑道。
他可是還記得李暮剛剛上大學的時候,和班上的人基本都不怎麽說話。
學習起來,更是如瘋似魔。
有一次一個人學習到了深夜,有人不小心把他鎖在了教室,到了第二天才被發現。
錢樹言當時還問他為什麽不喊人,結果李暮來了一句:“門被關了嗎,什麽時候的事?”,讓所有人都不禁哈哈大笑。
——他竟是連門被鎖了也沒有發現。(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