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義在我
字數:3781 加入書籤
“姓名:方浩
來源:倚天屠龍記
身份:明教教主,橫山義軍首領
境界:第一能級巔峰
能力:羅漢伏魔神功(大師),乾坤大挪移(大師),天地交征陰陽雙修術(精通),太極拳(精通)、野球拳(大師),透骨針(大師),陰風刀(大師)……”
看著命運空間信息麵板上的內容,方浩知道,自己一身武功,已經走到了倚天世界的巔峰,個人偉力的盡頭。
比之原著後期神功大成的張無忌,不遑多讓,境界上也隻比張三豐稍遜一籌。
但若論起實戰,張三豐應該也不是自己的對手了。
畢竟,拳怕少壯,張三豐畢竟年事已高,身體機能衰敗,而方浩正如初升之陽,正值巔峰。
“天鷹教所在江南之地,緊靠淮西,若是殷天正能全力助我,短時間內,聖火遍地,一統江南,不是難事。”方浩心道。
他打算先去天鷹教總壇,以勢壓人,吞並天鷹教的力量。
本來他的教主身份,是以高強武力,強勢獲得,並不穩當,容易被人攻訐。
不過在他拿到陽頂天留下的遺書以後,便再也不怕了。
因為陽頂天在遺書裏明確說了:“不論何人重獲聖火令者,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不服者殺無赦。令謝遜暫攝副教主之位,處分本教重務。”
得聖火令者,為明教教主,否則殺無赦,這就在法理傳承上,進一步穩固了方浩的地位。
若是殷天正當真不符,方浩也可名正言順的以叛教大罪治他。
所以,當方浩離開禁地,向楊逍,五散人,五行旗展示了陽教主的遺書以後,眾人對他的認可,明顯更加發自本心了。
這就是“大義”和“法統”的力量!
原著裏,張無忌之所以能坐上明教教主之位,一身獨步天下的武功,固然重要。
他的義父是金毛獅王謝遜,他的外公是白眉鷹王殷天正,同樣重要。
這代表著“大義”和“法統”,是足以凝聚人心的力量!
“陰謀詭計隻是一時,難以持久,惟有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才能成為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方浩心生明悟。
這就是為什麽方浩要大張旗鼓的登上光明頂,為什麽要一力壓服明教高層的原因。
那就是,堂堂正正,成為人心所向。
唯一讓他有些看不透的,是楊逍!
處置好光明頂事宜,方浩把總壇事務再次托付給了楊逍。
他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重新啟動明教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
銳金旗需要重組多達萬人的野戰部隊,烈火旗要全力開采石油資源,厚土旗也要構建一支精銳的工程部隊……
方浩需要足以顛覆天下的力量,明教就成了他最大的倚仗。
光明頂下,楊逍為方浩等人送行,和來時的兩百多人不同,去時方浩身邊又多了說不得大師,天門掌門使,銳金旗掌旗使莊錚並其手下的五百銳金旗眾。
接近八百人的隊伍,比來時壯觀不少。
方浩與楊逍在遠處道別,忍不住道:“楊左使,我有一言,不知當不當問?”
“教主是想問,為何屬下會如此配合教主。”楊逍說道。
“不錯!”方浩點頭道。
他是救了楊逍的妻女不錯,但楊逍在大是大非麵前,也不會被兒女情長所累。
“教主不會以為?在您登上光明頂前,我什麽都沒做吧?”楊逍笑道。
事實上,在方浩於淮西之地,建立橫山義以後,楊逍就注意到了方浩。
包括他方臘後人的身份,也被楊逍查出個底朝天。
“教主乃明教嫡傳,武功又冠絕明教,又手執聖火令而來,實乃人心所向,天命所歸,楊某又為何要阻攔呢?”楊逍語氣坦蕩道。
“好一個光明左使,說的很好!”方浩笑著說道:“那我也不瞞楊左使了,我欲在近兩年內起事,人力,物力,財力上,都需要總壇這邊,大力支持,這些就拜托楊左使了。”
“教主放心,屬下定全力以赴。”楊逍說道。
……
大都城外,燕雲山脈
峽穀之地,山風呼嘯,一支馬隊在峽穀中穿梭,馬隊裏的護衛,個個身形高大,骨骼健壯,太陽穴鼓鼓的,顯然都是難得一見的高手。
峽穀上方,張翠山、殷素素夫婦,赫然在列,除此以外,還有一隊天鷹教教眾,為首之人,乃是天鷹教神蛇壇的封壇主,此人以一手飛刀絕技,名震江湖,亦是天鷹教少有的高手之一。
天鷹教作為明教分支,在江南之地,日益發展壯大,總舵當中有天微、紫薇、天市內三堂,對外還有朱雀、白虎、青龍、玄武、神蛇這外五壇。
殷素素深知自己虧欠俞三俠甚多,因此埋下一支人馬在大都城內,日夜監視金剛門的動向。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夫妻二人從神蛇壇封壇主的口中得知,金剛門的數位高手,似是得了汝陽王府的密令,秘密前往西北草原,運回一批貨物。
為了不錯過這大好的機會,夫妻兩人當機立斷,前往大都,好在張無忌早前已經被二人送到張三豐身邊,親自調教,兩人這次行動,也再無顧慮。
“堂主,這些金剛門弟子,以那個叫阿三的精銳漢子為首,據說此人修煉了一手高明的大力金剛指力,俞三俠當年的傷,極有可能是他下的手。”封壇主道。
“這個叫阿三的留給我。”張翠山沉吟片刻後道:“素素,封壇主,其餘金剛門弟子,就交給你們了,咱們務必速戰速決,生擒阿三,逼問出當年真相以及那黑玉斷續膏的配方。”
金剛門掌握著“黑玉斷續膏”的秘藥,這是兩人上次去大都就查出來的。
可惜大都之地,汝陽王府之內,高手如雲,當年夫妻兩人匯合武當派數位高手,一起出手,都沒討得了好。
這次,金剛門人有事外出,離開了大都,對張翠山夫婦來說,是最好的機會了。
“五哥,你要小心。”殷素素道。
“放心吧!”張翠山笑道:“這幾年,有師父他老人家指導,我早不是當年的我了。”
張翠山在武當七俠裏,資質的確是最好的,這幾年來,武功精進神速,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