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屠獅大會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A+A-


    古代開國之君的身邊,總有一些頂級文臣輔佐。
    譬如劉邦身邊的蕭何,再比如朱元璋身邊的李善長。
    從外表上看,李善長是一個年方三旬的文士,絲毫沒有文人的傲氣,待人接物客客氣氣的。
    畢竟,現在的他,還不是未來那個位高權重的韓國公。來見方浩,也是想獲得方浩的重用,從而得以一展心中所學,故而此人的態度擺的非常低。
    “李善長見過方大帥!”李善長看到方浩,立刻迎上前來道。
    “嗯?李兄可知,我乃明教教主,為何不以‘方教主’稱呼我呢?”方浩問道。
    李善長乃是人精,立刻意識到,方浩對自己的考校,已經開始了。
    於是他抖擻精神道:“敢問大帥,未來誌向如何?”
    見李善長反向試探自己,方浩笑著說道:“我的誌向自然是驅逐韃虜,恢複漢家河山。”
    李善長道:“大帥既然有吞並天下,建立新朝的誌向,就更加不能過於依仗宗教!”
    曆史上,類似於明教、白蓮教之類的組織,數不勝數,也曾一度攻城略地,稱霸一方,但宗教就是宗教,政教合一的路,在中原大地是行不通的。
    想要治理國家,政教分離,甚至在未來逐漸淡化明教,都是必然。
    李善長不像自己,是穿越者,能有這種見識,已經超越了九成九的天下人了。
    兩人一番交談,均對對方欽佩不已,須知君擇臣,臣亦擇主,唯有君臣相得,才能長久。
    此後,方浩直接任命李善長為自己的政務堂堂主,負責處理官府與治理方麵的工作,這也是李善長的強項。
    當然,現在方浩手裏是無人可用,李善長一家獨大的局麵,在所難免,等以後地盤大了,有了更多的人才來投。
    甚至建立新朝,可以通過科考取士以後,方浩才能更好的建構自己的文官體係。
    當然,這些都是很久以後的事了,對方浩而言,現在更重要的事是,攻城略地,擴大地盤。
    有了李善長的加入,方浩少了後顧之憂,可以繼續進攻了。
    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裏,方浩先後攻克了和縣、太平、蕪湖等地,占領大量的土地,接下來,方浩揮師渡河,進攻集慶。
    一旦攻下集慶這座堅城,橫山義軍相當於有了一個穩固的大後方緊接著便可坐斷東南,虎視北方,觀天下局勢之變化,徐徐圖之了。
    就在這個關口,一個震驚江湖的消息傳來,打亂了方浩的計劃。
    那就是金毛獅王謝遜被少林派所擒,少林派廣發英雄帖,欲邀請天下英雄,齊聚少林,開一場“屠獅大會”。
    少林派之所以要舉辦這場盛會,一來是眾人比武,決出“天下第一”,二來是當眾殺了謝遜,為那些被謝遜殺死的武林人士,報仇雪恨。三來是為了屠龍刀的歸屬,唯有武功天下第一,方能帶走號稱武林至尊的屠龍寶刀!
    這條消息一出,震驚天下!
    一時間,爭那天下第一,奪取屠龍寶刀,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野望,讓無數武林人士,為之瘋狂。
    “教主,獅王被抓,我們又當如何?”徐達說道。
    他們如今攻擊的勢頭正好,眼看就要攻下集慶,若是方浩不在,恐怕會生出不少變數。
    但是,方浩畢竟是明教教主,謝遜有難,若不去救,於情於理,都是錯的。
    但少林既然敢召開屠獅大會,恐怕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明教與和少林為首的天下正道之間的碰撞,在所難免。
    “徐達,這些年,我待你如何?”方浩突然問道。
    聽了這話,徐達立刻跪倒在地道:“沒有教主這些年的悉心栽培,就沒有今日的徐達,某家願為教主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好!”方浩將身上僅剩的一枚聖火令拿出來道:“聖火令乃教主信物,今日我將此物授你執掌,我走後,由你全權執掌一應軍務!”
    顯然,方浩還是決定親自前往少林,不過,對集慶的攻勢,也不能停,如今看來,整個橫山義軍當中,唯有徐達能擔此重任。
    “屬下領命!”徐達躬身接過令牌道。
    緊接著,方浩又召集眾將,宣布了對徐達的任命。
    處理好橫山義軍這邊的事,方浩又開始條分理析,發布命令。
    從總壇召回青翼蝠王韋一笑,又嚴令分布在各地的五散人,五行旗眾,各司其職,莫要心浮氣躁,以免耽誤推翻暴元的大事。
    是的,方浩之所以能在南方攪風攪雨,攻城略地,明教在各地引發的農民起義,起了很好的掩護作用。
    尤其是從西域切入的冷謙部,和說不得大師統帥的韓山童部。已經把西域和河南攪得一團亂麻,很好的分擔了元廷的火力。
    方浩的想法是,金毛獅王,要救,推翻元廷暴政的起義,也不能停!
    等到他回蝴蝶穀總部的時候,青翼蝠王韋一笑也傳信過來,會按照方浩事先製定的計劃,帶領五行旗的精銳,前往少室山下,與方浩在少室山下會合。
    就當方浩準備孤身一人,先行抵達少室山時,卻在蝴蝶穀內,看到了白眉鷹王殷天正。
    方浩也沒想到,本該坐鎮江南的殷天正,居然已經提前趕到了蝴蝶穀。
    “鷹王,你應該留在江南,主持大局才是。”方浩說道。
    “教主深明大義,為了反元大業,不僅沒有調動各地精銳,反而孤身犯險,這種精神,令人敬佩。”
    殷天正笑著說道:“不過如此一來,咱們明教上少林的高手,可就太少了。江南那邊,有我兒野王主持大局,不會亂的,至於老夫,願為教主驅使!”
    殷天正說的言辭懇切,令方浩動容。
    於是方浩說道:“不瞞鷹王,我此行之所以要孤身前往少林,其實還有另一重目的。”
    於是他就把成昆就是圓真,並和汝陽王府相互勾結的事,告訴了白眉鷹王。
    “擒下獅王的人,定是汝陽王府和成昆無疑,此人拿下獅王以後,沒有送到大都,反而是禍水東引,把人交給了少林,其險惡用心,可見一斑。”方浩說道。
    “既然如此,教主你想怎麽做?”殷天正道。
    “我就是要借助這次機會,把成昆這個大惡人,釣出來。”方浩說道:“順便連同汝陽王府蓄養的江湖勢力,一並消滅。”
    汝陽王府和成昆想利用謝遜,引爆正道各派和明教之間的衝突,讓天下各派相互廝殺,好漁翁取利。
    方浩何嚐不想利用這個機會,徹底除掉成昆,就看誰的手段,更加高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