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修行境界

字數:3527   加入書籤

A+A-


    “根據藏靈子的說法,烏骨上人並非血影魔宗的嫡傳弟子,是以在逃走時,未能帶走血影魔宗的根本大法和鎮派法寶。”
    “不過他手上的這本血色經書,也不是凡品,上麵記載的乃是血影魔宗的八大鎮派法訣之一的《幽冥血焰》,傳說這門法訣練到最高境界,甚至能鎮殺練成佛門金身的高僧大德,端的是歹毒異常。”
    人類的修行法門,妖族大多無法修行,是以方浩也隻是看了兩眼,就放在了一邊。
    至於兩人留下的那一堆法器靈材當中,數那麵名為“寅虎幡”的幡旗,來曆最大,品質最高,是人間少有的傳古法寶。
    不錯,寅虎幡是一件法寶,幾人的隨身物品當中,除了寅虎幡,其他的都隻是法器罷了。
    而傳古法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無法被人煉化,隻要注入靈力,就能催動。
    無法被煉化,就是無法認主的意思。
    這樣的法寶哪怕威力再強,也很容易被更強的對手強行奪走。
    烏骨上人拿走這把寅虎旗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戰鬥,而是為了利用寅虎旗身上的珍貴材料,將其改造成“陰陽百鬼幡”的幡麵。
    沒錯,完整版的“陰陽萬鬼幡”,的確是血影魔宗六大鎮派之寶之一,但這樣的法寶,隻有金丹境界的烏骨上人,顯然是練不出來的。
    他要練的,隻是這件鎮派法寶閹割版的“陰陽百鬼幡”,雖然陰陽百鬼幡的威力,不足正品的百分之一,但也足夠烏骨上人,橫行一方了。
    哪知道,他的兩個徒弟藏明子和藏靈子,都不是省油的燈,此老一時不察,機緣巧合的死在了兩名弟子的暗算之下。
    除了這些信息,方浩還問到了青城山脈附近,各大修行勢力的分布情況。
    青城山脈最大的修行勢力,當屬青城派,占據了包括青城主峰在內的九座靈氣絕佳的山峰。
    佛門當中,也有一位法號“智空”的高僧大德,在天台峰上,開辟道場,避世修行。
    除此以外,另有三四十個中小型門派,數以萬計的散修,零零散散分布其間。
    當然,這是人類修士的分布情況,至於他們這些妖族,雖然在數量上,要超過人類修士不少,但普遍道行低微,加上靈智低下,隻能淪為正道各派,用來磨煉弟子的磨刀石和背景板。
    是以青城山上的妖族雖然不少,但道行在千年以上的大妖,幾乎絕跡。
    “活著已經不易,想要成為化形大妖,簡直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方浩心中暗道。
    從藏靈子口中,方浩也知道了妖物修行的境界劃分,除了他從傳承記憶裏就知道的“啟靈”、“妖丹”、“化形”三境。
    化形大妖之上,還有妖王,妖王之上,還有妖仙。
    妖族修成妖仙,便可長生久視,逍遙人間。
    顯然,身為天地霸主的人類,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妖仙誕生。
    因此,妖族想要修煉成仙,必須背後倚靠佛道兩門,作為靠山。
    說能長生,實際上必須放棄屬於妖的驕傲和自由,到了天界,難免要淪為坐騎、打手之類的角色。
    相比妖族身上附加的條條框框,人類作為天地主角,想要飛升靈空仙界,成為長生不死的仙人,相對要容易不少。
    修行境界依次是“築基”、“金丹”、“元嬰”、“化神”、“返虛”,共分五大境界。
    其中的築基、金丹、元嬰三境,對應妖族的啟靈、妖丹、化形三境。化神、煉虛兩境,對應妖族的妖王境。
    不得不說,人類修士在修行境界的劃分方麵,遠遠要比妖族細致的多。
    當人類修士修煉到煉虛期以後,便可嚐試渡劫,渡劫成功便可飛升上界,成為仙人,從此超脫生死,得享長生。
    關於修行境界,藏靈子講的很細致,這多虧了他出身於血影魔宗,這才知曉如此眾多的隱秘。
    換作任何一個中小型門派,知道派中有元嬰大佬、化神大能坐鎮,就很不錯了。
    “那你們這些魔修呢?修到煉虛境界,渡過劫數以後,又能如何?”方浩有些好奇的問道。
    神州界的佛道兩派,之所以曆代都能有人能飛升上界,說白了,是因為他們在上頭有人。
    這當然不是一句玩笑話,譬如蜀山派的祖師,如今就是靈空仙界的一方大佬。
    魔修能和佛道兩派,對立多年,不可能沒有後台。
    “魔修渡劫之後,也有兩條路走,要麽受佛門度化,立地成佛,要麽墮入地獄血海,成為血海魔羅。”藏靈子倒也幹脆,把自家老底,也說出來了。
    “原來是這樣……”聽了藏靈子一席話,方浩頓覺大開眼界。
    修仙成道,自己的根骨悟性,機遇緣法,固然重要。但是,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靠山,更加重要。
    “這麽說來,妖族的前路,又在何方呢?難道真的隻能做靈空仙界豢養的看門狗麽?”方浩心有不甘道。
    但是他也清楚,這一切,從上古妖族天庭墜落以後,就已經成為定局。
    他一個隻有啟靈境的大青魚,根本無力影響天地大局。
    “按照藏靈子的說法,在青城山脈,八百年道行的妖族,就已經踩在了警戒線上,那些人類修士,總會找到合適的理由,前來斬妖除魔。”
    方浩仔細分析道:“如此看來,現在的我,還是安全的。世道艱難,還是得苟住才好。”
    這個時候,方浩無比慶幸,自己一直以來奉行的低調修行的作風。
    這要是太過出名,恐怕早晚要被記錄在那些名門大派的小本本上,準備定期收割了。
    定下了苟住,不浪的主基調以後,方浩越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
    玄真峰上,因為一位大妖怪收緣傳法的原故,變得越來越熱鬧,不少啟靈妖物已經互相攻伐,嘯聚一方。
    方浩依舊老老實實的待在他的九曲潭裏,穩如老狗,甚至向藏靈子的魂魄,請教起了上古篆文。
    時間就這樣如白駒過隙,一晃之間,又過去了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