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聽潮亭內

字數:3494   加入書籤

A+A-


    雪中江湖,就是這麽現實。
    若非徐鳳年有著這些強大的背景,也不可能後來居上,戰勝王仙芝、拓跋菩薩等諸多強敵,成為人間第一高手。
    即便是如此強大的北涼,那為什麽也要在北莽和離陽之間,夾起尾巴做人呢?
    道理很簡單,那就是離陽和北莽的隱藏實力,也是極為強大。
    原著劇情後期,北莽和離陽一旦扛不住了,就會向天上搖人,那些仙界天仙一個個跟下餃子似的,下凡來援。
    若非徐鳳年乃真武大帝轉世,底蘊深厚,恐怕還真遭不住那些下凡仙人的群毆。
    這一世,因為方浩的亂入,代替真武大帝,轉世成了北涼世子徐鳳年,想要逆風翻盤,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
    故而方浩非常清楚,以他如今的實力,也隻配做個棋子,想要成為棋手,得早點把武道修為提起來才行。
    方浩和南宮仆射一前一後,走到了氣勢巍峨的聽潮亭下。
    這座飛簷疊嶂的建築,說是亭子,實際上是一座正兒八經的閣樓。
    方浩指著閣樓說道:“聽潮亭對外宣稱隻有六樓,隻是糊弄離陽皇宮的那一位的,其實這裏麵共有九樓,畢竟數字自一而始,以九為極嘛。”
    九層高樓,僅憑這一點,就能看出北涼對離陽朝廷的蔑視。
    “聽潮亭中收藏的天下武學秘籍,越往上走,就越珍貴。當然,學習難度也越高,我以前是不想吃這份苦的。”方浩隨口說道。
    兩人邊走邊聊,很快就走到了聽潮亭的台基所在,因方浩逝去的母妃吳素信奉佛門,台基之上還修建了一座四方形佛塔。
    佛塔下方刻八瓣梅花須彌座,塔身為覆缽形,正中開一口船形佛龕,內刻一佛結跏趺坐於蓮台,神態莊嚴,佛韻盎然。
    走過佛塔,兩人來到聽潮亭下,推開大門,一樓大廳裏一副巨型漢白玉浮雕《敦煌飛仙》,映入眼簾。
    飛仙淩空而舞,姿態萬千,可見必然出於名家手筆。
    “這一樓大廳藏有天下入門武功三萬卷,大多是不值錢的貨色,估計你也不會感興趣。”
    方浩又指著二樓道:“二樓是暗層,藏有陰陽縱橫學派四千孤本,以及四十九件奇門神兵,這裏也是我二姐最愛呆的地方。”
    北涼王徐驍一生隻娶一人,那就是王妃吳素。吳素共給徐驍生了三個子女,分別是大女兒徐脂虎,三子徐鳳年和四子徐龍象,此外夫妻兩人還認養了一個女兒,就是二女兒徐渭熊。
    徐渭熊乃胭脂榜副評之首,更是聞名天下的才女,文韜武略,無一不精。
    十六歲時便入上陰學宮求學,跟隨師父韓穀子,學習經緯之術,方浩已經很久沒見過這位二姐了。
    “三樓藏有高深武學寶典秘籍兩萬卷,四樓暗層珍藏了無數奇珍古玩,都是銅臭之物,不值一哂。”
    方浩頓了頓,接著道:“至於五樓六樓,就是那些不惜以身犯險,潛入王府當中的江湖豪客們圖謀的神功秘籍了,再往上嘛,就是些連江湖高手也看不懂的東西了。”
    聽完方浩的敘述,南宮仆射忍不住道:“早就聽說北涼王府聽潮亭內,藏有天下武學,如今看來,的確所言非虛,隻看這十萬藏書,就足以讓天下英雄,打破頭去爭搶了。”
    “是啊!可惜秘笈再多,也是死物,這世上最重要的,永遠是人。”方浩歎道。
    雪中世界背景宏大,高手如過江之鯽,能人輩出,想要經營好偌大北涼,光靠方浩一人,是遠遠不夠的。
    方浩言下之意,願以十萬藏書,結交南宮仆射這個朋友,可謂誠意滿滿。
    南宮仆射聞弦音知雅意,隻見她取下腰間的春雷刀,丟給徐鳳年道:“你不是一直眼饞我手上的這兩把刀麽,這把春雷便給你了,算是我的押物吧。”
    方浩接過這把長二尺四寸,重一斤三兩,通體青紫,吹毛斷發的寶刀,對南宮仆射道:“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兩人相視一眼,達成無言默契,一切盡在不言中。
    “那我現在就帶你去五樓?”徐鳳年道。
    南宮仆射搖搖頭道:“不急,上去後,我恐怕就再也沒興趣看這下麵的六萬卷書了。”
    方浩聞言,哈哈大笑道:“也罷,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說完,方浩徑直離開,南宮仆射也開始了她的看書大計。
    ……
    與此同時,聽潮亭的八樓之上,北涼王徐驍,正和一個席地而坐,披頭散發,一張臉慘白如雪,眉心一抹淡紅的男子,相對而坐。
    “鳳年這小子這幾年在外麵沒白呆,行事更有章法了。”徐驍說道。
    “是他的運氣好。”男子筆走龍蛇,下筆如飛,此人正是徐驍手下第一謀士,同時也是徐鳳年的師父李義山。
    “義山,這些年你隨我南征北戰,應該知道,有時候運氣比實力更重要。”徐驍說道:“說句實話,你看這個南宮仆射如何,說來也怪,拂水房的探子在北莽打探了這麽些時日,也沒挖出此人的跟腳來,我這心裏啊,終歸有些不安。”
    李義山抿了一口酒道:“觀其言行,應該不是北莽的人。”
    徐驍聞言,眸中精光一閃道:“此人以後能有幾分水準?”
    李義山淡淡說道:“目前是從一品,若能在亭中修行十年,可此下眾生,此上無人。”
    這無疑是一個極高的評價,因為當今天下能做到這一點的,惟有一人,那就是武評榜公認第一的王仙芝。
    “鳳年這回是撿到寶了。”徐驍笑著說道。
    隨後,徐驍上前一步,倚欄遠眺道:“義山,你說這小子讓我把清涼山封給他,單單隻是為了收服此子麽?”
    病癆鬼一般的李義山飲盡最後一口酒道:“王爺當相信這小子,畢竟他也已經不小了。”
    “是啊,轉眼間這小子都十六了,也不知道我還能護他幾年。”徐驍說道:“武當那邊,把信傳過去吧,準備了這麽多年,也該開始了。”
    “好!”李義山眼中,閃過一道複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