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練氣通脈

字數:3401   加入書籤

A+A-


    方浩並不知道,黃三甲居然會親自出手,為他遮掩天機。
    即便無人出手,他也不怕,畢竟北涼王府有龍脈匯聚,尋常方士根本無力窺探,更不會知道,是他在調動地脈龍氣修行。
    伴隨著絲絲縷縷,如嫋嫋青煙一般的地脈龍氣,匯聚而來,方浩默念《黃帝厚德經》的修行法門。
    以人道氣運,駕馭地脈龍氣,在體內小天地中,演化玄黃之變。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五帝之一的黃帝,不敬仙佛,隻拜天地,這天地隻得既是宇宙大天地,也是人體小天地。
    伴隨著體外大天地中的地脈龍氣,源源不斷,湧入體內,方浩體內小天地中,一絲玄黃之氣,終於匯聚成形。
    “第一步,成了!”方浩見狀,不敢大意,因為他知道,凝聚玄黃之氣,隻是修行《黃帝厚德經》的第一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一刻,方浩觀想九州山河,匯聚山河社稷之氣,在他觀想的“山河社稷圖”中,偌大天下,北莽八州,離陽十九州,皆若隱若現,唯有北涼三州,異常清晰。
    山川河流,城鎮村莊,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點點滴滴的玄黃氣,化為一枚古樸玄奧的“山河印”,鎮壓在方浩的下丹田氣海當中。
    就在“山河印”成形的那一刹那,海量的地脈龍氣,狂湧而來,被方浩瘋狂鯨吞,經山河印的轉化,變成最純粹的“玄黃氣”,與山河印相輔相成,使方浩體內的玄黃之氣,陡然倍增!
    《黃帝厚德經》,作為仙人修煉的功法,其行功要旨,與天下間任何一門神功絕學,都截然不同。
    隻要你擁有紫氣位格,隻要你有源源不斷的龍氣供給,修為就會如同火箭般提升。
    當然,修煉到這一步,還需謹守本心,時刻把握自己的修行上限,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
    因此,在察覺到丹田之內,有一種莫名的飽脹感以後,方浩立刻清醒過來,緩緩收功,不再貪多冒進。
    伴隨著他第一次修行的結束,時間已經過去半日有餘,方浩站起身來,隻覺身體輕盈,五官敏銳,對自己感知範圍內的事物,可以做到纖毫畢現。
    “玄黃之氣玄之又玄,不僅能使我體內氣機充盈,還能不斷淬煉我的肉身,豐富著我的神魂,從而實現武道天道一肩挑。”
    方浩心道:“隻是不知,我現在的修為,算的上是幾品?”
    想到這裏,方浩掌心一吐,玄黃氣噴湧而出,將不遠處的春雷刀,攝入掌中。
    虛空攝物,本該是二品小宗師才能施展的能力,方浩體內的“玄黃氣”,妙用無方,使得他小試牛刀,便能輕易成功。
    接著,隻見他閉上眼睛,腦中不斷回憶起南宮仆射殺那些江湖上的亡命徒時,使用的刀法。
    隻聽“噌”的一聲,宛若驚雷炸響,方浩手中的春雷刀,豁然出鞘,朝虛空一斬。
    不遠處的大紫檀雕螭吻案上,突然傳來一陣金鐵交鳴之音。
    隻見那尊放置在幾案上的古鼎,驟然從中間裂開,切口光滑工整,竟是在須臾之間,就被方浩斬成兩段。
    但大紫檀雕螭吻案上,卻絲毫無傷,可見方浩對這一刀力道的掌控,堪稱恰到好處。
    “這尊古鼎的硬度,相當於六重王朝製式板甲,原來我已經是中三品的武夫了麽?”方浩心道。
    一次練氣行功,就能從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變成修為堪比中三品境界的武夫,《黃帝厚德經》的威能,可見一斑!
    以後的三個月裏,方浩始終待在北涼王府之內,專心修行,便是和那些紈絝子弟的聚會,都不去了。
    旁人都以為方浩是偷偷轉了性,三年磨礪,浪子回頭了,唯有李義山和徐驍知道,方浩這小子,是想以自己的方式,練出一身“絕世武功”。
    聽潮亭上,北涼王正和李義山對弈,徐驍落下一子,砸吧著嘴道:“義山呐,我總琢磨著,這小子的舉動不太靠譜,若是真有其他辦法,你這十萬卷武功秘籍,不是白抄錄了麽?”
    “讓他試試也無妨。”李義山道:“左右不過半年多的時間,我們還耗得起。”
    “時不待我啊!”徐驍說道:“鳳年若是練出了什麽亂七八糟的真氣,無妨吧?”
    “放心,大黃庭的傳功,能把雜修而來的氣機,洗刷的幹幹淨淨。”李義山道:“其實我也在想,若是能保下王重樓,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武當和北涼王府的關係,說到底其實是一種被迫結盟,北涼被離陽王朝逼迫,武當同樣被龍虎山排擠,加上龍虎山和清涼山離得又不遠,時間一久,也就勾搭上了。
    這其中,出力最大的,就是武當掌教王重樓。
    徐驍又落下一子,接著道:“對了,鳳年已經許久未曾出府了,在這麽著,離陽的探子,也該有所懷疑了,我聽說紫金樓裏重金請來了一位花魁,派人去把她贖身,送入梧桐苑吧。”
    徐驍最近正謀劃著給北涼弄來“世襲罔替”的敕封,這就需要讓離陽皇帝覺得,徐鳳年就是一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絝。
    因此,有些事情總要去做,還得做的人盡皆知。
    “可!”李義山落下一子,點了點頭。
    梧桐苑,方浩專門為自己開辟的練功房內,香火嫋嫋,龍氣沸騰。
    若是有人走進這間靜室,必將大驚失色,因為此刻的方浩,整個人是被無形之力托舉,懸浮在半空當中的。
    若是有懂得望氣之術的高人在此,同樣會發現,北涼埋在清涼山下的龍脈,已經徹底被方浩所掌控,化為修行的資糧。
    方浩頭頂之上,青中帶紫的本命氣,也變得越發清晰起來。
    此刻,方浩頭頂之上,一枚造型古樸的印璽,滴溜溜旋轉,上有無數山川河流,其中以清涼山和涼水河,最為清晰。
    今日的修行,對方浩來說,尤為關鍵,在初步“練氣”以後,接下來的一步,便是“通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