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前世10

字數:4562   加入書籤

A+A-


    這一個月,杜還笙在紀府睡了幾個晚上,有時候周末時間多一點,他就會從早學到晚。

    他的刻苦勤奮是紀懷安都自愧不如的,僅十天,他就能跟紀懷安用英語交流了。

    晚上,紀懷安正在給他背書,一回頭,杜還笙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

    紀懷安給他蓋上薄毯,彎腰時聽見還笙嘴裏小聲說著什麽,上下兩片嘴唇開開合合的,很是可愛。

    他把耳朵湊過去,聽見杜還笙在唱生日快樂的英文歌。

    紀懷安失笑,搖搖頭心想這孩子學英語學魔怔了。

    一個月後,紀懷安已經沒有什麽再能教還笙的了。

    “還笙如今的水平,比我們班上大部分同學都要好上許多。”

    學就要學精,在周叔的介紹下,杜淵給杜還笙請了一個英國家教,上門來教授杜還笙的口語。

    其實就是和他用英語正常交流。

    杜還笙在語言上很有天賦,英國家教不到一個月就宣布杜還笙已經可以把英語作為他的第二個母語了。

    十月,青石巷由炎熱煩悶,變得涼爽蕭瑟。

    紀懷安過了生辰,已經十四歲了。

    過了生辰之後,他的個子開始抽條,僅兩個月的時間,就長了一大截。

    原本杜還笙和他麵對麵站著,能到他的眉毛,現在已經快要矮他半個頭了。

    杜還笙生怕自己長不高,晨跑跑得更勤快了。

    “還笙!”紀懷安穿著製服,站在車旁。

    杜還笙剛跑完步,出了一身汗,墊墊腳,感覺自己長高了一點。

    聽見聲音,他回頭,看見紀懷安就朝他跑過去。

    “懷安哥哥,你要去哪裏?”

    今天是周末,紀懷安要去巡視一下自己家裏的產業,做到心裏有數。

    杜還笙聽他說了好些鋪子,其中有好幾家都是很有名的店鋪。

    他哇了一聲,覺得懷安哥哥真的好厲害,才比他大不到兩歲,就能學著做生意了。

    下午,杜還笙把桌子搬到院子中央,開始準備吃飯。

    剛把飯端出來,門口響起了敲門聲。

    紀懷安帶了個人過來,那人穿著筆挺的西服,手上還提著一個白色的醫藥箱。

    杜還笙把人迎進來,屋內響起了宋艾的咳嗽聲。

    最近天氣轉涼,宋艾感冒了,頭疼得就更厲害了。

    杜還笙這兩天沒去上課,請了兩天假在家照顧她。

    紀懷安向他介紹了一下自己身邊的醫生:“這位是顧醫生,是我外祖母的醫生,他醫術很好,可以讓他給伯母看看。”

    杜還笙這兩天沒休息好,做飯的時候也不專心,手上撩了個大水泡。

    他看了一眼麵前的醫生,有些為難:“我娘看慣了中醫,怕是......”

    宋艾是個很傳統的女人,不太能接受西醫。

    顧醫生聞言隻是笑了笑,他剛開始學成歸國的時候,受的白眼數都數不清。

    國人崇尚中醫,老祖宗千百年積累的醫學文明,是西醫永遠都比不上的。

    隻是現在時代不同了,西醫也有很好的發展,就連國內都辦了不少醫學院,學生在國內就能學習臨床醫學。

    杜還笙也心疼宋艾每天喝那些又苦又黑的中藥,卻遲遲不見好轉,好幾次他都看見宋艾疼得要拿頭去撞撞桌子。

    麵前的顧醫生看起來很可靠,最後,因為相信紀懷安,勸說了宋艾同意之後,他把顧醫生帶進去給宋艾看了看。

    他的決定是正確的,顧醫生麵診過後,給她開了幾盒藥,因為知道對方排斥西醫,沒有要求對方去醫院打針輸液。

    藥吃了一天後,宋艾的感冒開始好轉,連頭疼都緩解了不少。

    杜還笙的一顆心放鬆了下來。

    從那天起,隻要顧醫生去紀府給老太太看病,就會順路過來給宋艾也看看。

    初冬的傍晚。

    杜還笙和紀懷安坐在池塘邊,天氣冷了,兩人穿的很厚。

    杜還笙頭上戴了個毛氈帽,一張小臉被凍得通紅。

    紀懷安伸手碰了碰他的臉,摸到一手的寒涼。

    下一秒,杜還笙的手就被他拉走,放在了一個溫暖的地方。

    紀懷安把他冰涼的手貼在自己的胸口,把外麵的扣子給扣上了。

    兩個人保持著麵對麵的姿勢,杜還笙手暖心更暖,沒忍住咯咯咯的笑起來,拿手去撓紀懷安的胸口。

    少年清爽的笑聲回蕩在青石巷的上空。

    冬季的青石巷,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寒冷而清晰。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炭火味和糖葫蘆的味道。

    賣糖葫蘆的人扛著糖葫蘆,走街串巷,不停吆喝著。

    杜還笙聽著那洪亮而富有穿透力的聲音,一下子站起來,手在口袋裏摸到了幾個銀元。

    他拉著紀懷安往巷子裏跑,兩人嘴裏吐出一串串白色的霧氣。

    巷子裏的長椅上,坐著三個少年。

    他們穿著厚厚的棉襖,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根紅彤彤的冰糖葫蘆,臉上洋溢著笑容。

    冬日的寒冷,對他們來說,隻是年少時期和小夥伴遊戲的背景。

    除夕將至,杜家的酒樓門口掛上了紅燈籠,門上貼了門神和對聯。

    青石巷裏,杜還笙拿著毛筆,端坐在桌前,正在給巷子裏的人們寫春聯。

    紀懷安和鐵蛋兒在他旁邊,一個幫忙把寫好的春聯卷起來係好,交給買家。

    一個負責在一邊給還笙攬客和幫忙添小火盆裏的炭火。

    因為人多,要排隊,大家就揣著手站在原地聊起天來。

    “聽說日本人進城了,我前些天帶家丫頭上街,那烏泱泱的都是日本人,扛著槍,還殺人咧!”

    “可不是,本來城裏就亂得很,現在還有日本人了,這日子以後要怎麽過喲!”

    “我們這兒離城裏遠,不要怕,不會出事的。”

    此時正是多事之秋,政治局勢複雜多變。

    老百姓談論起國家大事,隻是擔心會影響到自己寧靜的生活,理解並不是很深刻。

    杜還笙和紀懷安在學校上學,少年人的胸腔,盛滿了愛國的赤誠熱氣,對自己的國家有著濃烈的自豪感。

    隨著年齡的增加,杜還笙和紀懷安對如今華國的情況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國家政治分裂,各派鬥爭不息,農業衰敗,工業滯後,民生艱難。

    這些都是如今國家所麵臨的困境。

    喜歡穿到書裏當病弱小少爺病弱小少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