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德隆堡人的新生活

字數:9273   加入書籤

A+A-


    馬夫很喜歡目前的生活。
    德隆堡戰爭的那一天,仿佛是一場夢,雖然當時驚心動魄,但現在回想起來,又覺得恍惚。
    如果不是城裏的很多地方正在重建的話,真是完全看不到戰爭的痕跡。
    當然,重建的主要是原來的軍事用途建築,平民區沒受太多損傷。
    他走在街上,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一處施工現場。
    巷戰中意外遭到破壞的房子,基本都重建完成。
    棕色的磚牆,赭紅色的尖屋頂,明亮的大窗戶,一眼就能認出來。
    建得又新又好,比老房子漂亮一百倍。
    而且還是免費的,市政廳出錢。
    以至於現在甚至有人後悔,後悔打仗那天怎麽沒把自家房子燒了。
    說到市政廳,那地方也被北境人完全換了一遍。
    原來的市政廳,高級行政官雖說是選舉的,不過整個市議會都由有錢人組成,和他們平民完全沒關係。
    反正他記憶裏市政廳的高級官員,十有八九都和麥德林家族有點關係。
    至於低級官員和事務官,則是由領主或是高級官員委任的。
    所以不用想也知道是個什麽成份。
    而如今隔幾天,就能聽到原來某某位大人,又被關進牢裏的消息。
    成為事務官的機會,也對全體市民開放,隻需要通過考試和麵試。
    如果不是自己不識字,連報名信息表都填不了的話,他肯定也去報名試試,報名費一共才幾銅幣。
    就算最後考不過,好吧,不是“就算”,是肯定考不過。
    那到時候也能說,自己是參與過事務官選拔的人,多有麵子。
    總比馬夫聽起來厲害不少。
    其實他有機會不再是馬夫的,就在北境軍團進城幾天後,好些汽車也跟著出現在城裏。
    接著就開始招募有意願成為司機的人,原本的馬車夫優先。
    他雖然是馬夫,主要職責是養馬,但駕馬車也不差。
    然而成為司機也得識字。
    不光是會寫自己名字,認識幾個常用詞的那種識字。
    得是能完全看懂一冊子交通規則,那種級別的識字。
    前者他努努力還能做到,後者,他自認為已經過了學東西快的年紀,尤其是學文化知識。
    市政廳開辦的免費掃盲班他也去聽過兩次。
    那是真頂不住。
    從老師說話開始,眼皮上就仿佛掛了秤砣一樣,死命地想合上。
    他還裝模作樣地帶了筆和本子,一點筆記沒記下來,每次都是被下課鈴叫醒,然後發現本子上留了一頁,筆觸時輕時重,狗爬一樣的線條。
    應該是在意識完全不清醒的時候,靠本能照著黑板上的“圖案”,畫下來的。
    自己這輩子應該是沒指望了,但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學習,起碼得識字。
    不然每次有什麽新告示出來的時候,認字的都看完了,他隻能等有人來宣讀,或是腆著臉問認字的人那寫的是啥,很丟人。
    他這樣就這樣了,孩子不行,不光得識字,最好還能是讀告示的那個。
    那時候他就是“市政廳事務官的爹”,聽起來更有麵子。
    馬夫的一生,屬實是被麵子“困住”的一生了。
    成不了司機,他隻能繼續做馬夫。
    原本屬於麥德林伯爵的馬,都繼續由他照看著,可以說和之前的工作沒什麽變化。
    不過聽給他安排工作的那位事務官說,馬以後不會再作為交通工具使用了,那個詞怎麽說來著,“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以後騎馬會成為一種愛好,以及競技項目。
    但不管怎麽說,也不影響他該怎麽養馬,還怎麽養馬。
    他可是城裏排的上號的馬夫,不然也不會在領主府工作。
    終於,馬夫來到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
    禮品店。
    他推門而入。
    “歡迎光臨。”
    “我要去看望病人,有什麽推薦的禮品嗎,花就不用了,那玩意兒不實在。”馬夫說道。
    在他樸素的價值觀裏,送花就是浪費錢,既不能吃,又不能用,還怪貴的,願意看到野地裏薅一把不就得了。
    店員麵帶微笑地問:“能問一下您要看望什麽樣的病人嗎?”
    “我表弟,哈蘭鎮的采石工,前幾天出意外把腿給砸了。”馬夫回答。
    采石工,算是這片地區裏最常見的工作,基本不住在城裏,而是住在采石場附近的小鎮中。
    那個鎮子裏,八成人幹的活和石頭有關,要麽是采石工,要麽是石匠。
    雖然掙得不多,但勝在穩定。
    至少在那幾座小山挖空之前,這活能一直幹下去。
    然而前幾天表弟倒了黴,被一塊裂開的大石頭砸到腿,估計很長時間裏是走不了路了。
    “這樣的話,那我給您推薦這款約翰遜兄弟壯骨粉……”
    店員詳細地介紹了這款壯骨粉的各種功效,什麽著名煉金術師參與研發,又是起源於部落秘方,還得到研究院認證之類的一大堆。
    馬夫也沒太聽明白。
    大致自己理解了一下,應該是又貴又好的意思,所以二話不說地掏錢了。
    看望病人,還是自家表弟,不能差麵子。
    “對了,我那表侄一直說想要個,想要個啥來著?哦,想起來了,想要望遠鏡,你再給我拿個望遠鏡。”
    “您想要什麽價位的?”
    “價位?”
    很快,櫃台上就擺了一列望遠鏡。
    馬夫萬萬沒想到,這玩意兒差別能這麽大,從最低三銅幣的,到最高六十銀幣的。
    整整兩千倍差價。
    “那個六十銀幣的,它是金子做的,還是銀子做的,憑啥這麽貴?”
    “哦,因為這款望遠鏡為精靈製造,防摔防抖又防水……”
    店員一頓介紹,把它說的好像賣這個價格都要虧本一樣,最後還不忘補一句。
    “給咱們家孩子用的,還是禮品,您說是不是得挑個質量好點的,我看您也是大方的人,這到時候孩子拿出去,跟人說這是他表伯送的,聽起來好聽,您也高興是不是。”
    也不知道是怎麽論的一個“咱們家孩子”。
    馬夫摸了摸鼻子,壞了,有點被拿捏。
    雖然他知道這都是話術,但剛好,他就吃這套話術。
    掙紮了好一會,心一橫,牙一咬。
    “給我拿那個七十五銅幣的。”
    六十銀幣還是太貴了,實在消費不起。
    至於七十五那個,是這裏倍數最高的,能放大五十倍,那麽多亂七八糟的指標聽不懂,隻有倍數最直觀。
    五十倍,一聽就厲害,拿得出手。
    要不是最近賺了一筆外快,他連七十五銅幣的也舍不得買。
    那筆外快算是他人生中賺得最奇怪的錢。
    一幫年輕人,來他的馬場采訪他,據說是個遊戲工作室的,想以馬為主題做遊戲,還要把馬擬人化,做成美少女……
    完全理解不了,現在的年輕人太奇怪了。
    但他還是好好地回答他們的所有疑問,事後領到一筆顧問費。
    買完禮品,他一刻不停地來到城外,往返哈蘭鎮的車一天就固定幾趟,耽誤不得。
    坐上那種被稱為客車的大車,晃晃悠悠地駛向哈蘭鎮。
    路上還遇到一隊拉練的北境軍團戰士,車上的幾個孩子興奮地和他們打招呼。
    這是以前難以想象的景象。
    以前領主的軍團,別說打招呼了,就是沒注意忘了行禮,那就等著挨鞭子吧。
    馬夫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晚上嚇成那樣,連拚命的打算都做好,結果什麽都沒發生。
    屬實是自己惡意揣測北境軍團。
    可誰能想到會有那樣一支軍隊呢?
    城裏也經常能見到巡邏的北境戰士,簡直是舊式軍隊的反義詞。
    隊列整齊得像機器,讓看到的人忍不住懷疑是不是什麽複製怪,冷血無情,潛伏在人類中。
    但真實情況正相反,他們一點也不無情,甚至有點“過於”熱情。
    事實上,那簡直是一群,“不會放過”任何需要幫助的人的小夥子。
    拎不動籃子的老奶奶,走丟的小朋友,見誰幫誰。
    而最讓他們興奮的,是遇到小偷。
    馬夫親眼見過北境巡邏隊撞見小偷的樣子,當一位女士大喊“抓賊啊!”的時候。
    那群棒小夥就像狼狗一樣衝出去了。
    就那個激動的樣子,說實話,他自己領工錢也沒這麽激動。
    車一直開了三四個小時,到達哈蘭鎮。
    比坐馬車快得多,馬車早晨出發,起碼得傍晚才能到。
    可司機說還不夠快,等路修好了,能比這快得多。
    馬夫倒是對這速度挺滿意的,也明白為什麽會說馬作為交通工具,要退出曆史舞台。
    確實沒車好用。
    哈蘭鎮是個很有特色的小鎮,建築本身就是這裏常見的房子,但幾乎每棟房子前,都能看到石雕,完工的,沒完工的,各種大小,各種題材就直接擺在外麵。
    也不怕偷,就一座石雕的重量,有本事不聲不響地把它完整偷走,這本事幹點啥不好。
    鎮子上的變化看起來沒城裏大,根據記憶,馬夫很快就找到表弟家。
    一間平平無奇的一層小房子。
    采石工也住不起大房子。
    馬夫稍微整理了一下發型,捋了捋衣服,然後敲響門,“表弟,我來看你了。”
    幾秒鍾後,門打開,開門的是表弟的妻子。
    “唉,弟妹啊,”馬夫剛打完招呼,就發現氣氛有點不對,這弟妹表情怎麽難受呢?“你這是?”
    “表哥來了,快進來吧。”
    小屋有些擁擠,就兩個房間,表弟躺在裏屋的床上,腿上綁著夾板,腫了一大圈,肯定是骨折了。
    顯然,這家人也請不到高級牧師,隻能用最基本的方法治療。
    一分靠治,九分靠養。
    孩子正坐在地上玩積木。
    馬夫先和孩子打了招呼,“來,看看大伯給你帶什麽來了,當當!”
    “哇!大伯,最喜歡你了!”表侄子一把抱住大腿,隨後拿著望遠鏡,興奮地衝出家門。
    “你別跑這麽急,去哪啊?”
    “我就去山上,晚上回來!”
    望遠鏡這東西,自然是山上看視野更好。
    “哥你來就來吧,還浪費著錢幹嘛。”表弟說道。
    “唉,這點錢,還有送給你的呢。”說著把壯骨粉掏出來,“喝了這個,保證你早好上一個月。”
    表弟勉強擠出個微笑。
    馬夫這才確認了異常,不對勁,家裏的氣氛就是不對勁。
    “怎麽了,和老婆吵架了?”
    “沒有。”
    “那是怎麽了,就因為受傷?不至於的,這又不是啥絕症,最多養仨月就好。”
    “不是,我這三個月沒收入,家裏的積蓄也不多……”表弟愁眉苦臉地說道。
    “你為什麽三個月沒收入?”
    “啊?”表弟懵了,“我,這,腿……”
    “是不能幹活了,可是,石料廠,不應該給你補貼嗎,叫什麽來著,工傷補貼。”
    “啊?”表弟二連懵。
    “你不知道?”
    表弟搖搖頭。
    “新規定,誰幹活受傷了,養傷的時候也有錢拿。”
    “怎麽可能,誰給我錢?”
    “石料廠誰開的誰出錢啊。”
    “男爵,不可能,指望他還不如指望狗。”
    馬夫終於認識到問題所在,“你不看報?”
    “廢話,你認字嗎?”表弟反問。
    “不是,你不知道,咱們這塊的貴族,都已經被北境人弄了嗎?”
    “弄了?”
    “就是取消他們的一大堆特權,本來屬於他們的很多東西,也都成公辦的了,前幾天報紙上全是這件事。”
    “我前幾天開始就一直在家躺著啊。”
    “嘶——有道理。”
    見表弟還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馬夫說:“這樣吧,你等著,我去你廠上問問,看你們工傷怎麽處理。”
    說著直接離開表弟家。
    “你哥要去幹什麽?”妻子疑惑地問。
    “說是什麽我在廠裏受傷,廠裏應該給我補貼。”表弟暈乎乎地說。
    “是這樣嗎?”妻子顯然也不敢相信。
    然而沒過多久,馬夫就領著一位穿著製服的人來到家裏。
    “您是?”表弟問。
    “哦,我是來確認你的傷勢和當時受傷的具體情況的,如果確認無誤的話,在你養傷期間,醫藥費和誤工費,將由我們承擔。”事務官語氣和藹地說。
    表弟和妻子麵麵相覷,仿佛剛才聽的不是通用語一樣。
    反應過來後,掙紮著要從床上爬起來,作勢便要給“老爺”行禮。
    “不不不,不用這樣,千萬不要這樣。”對方立刻過來阻止,顯然已經很熟悉這樣的反應,動作十分流暢。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我們應該”,也是不會出現在“老爺”們嘴裏的詞。
    “感謝您,太感謝您了。”
    正在這時,之前跑出去的孩子回來了,氣喘籲籲地說:“我,我在山上,用望遠鏡,看,看到了,一大片營地,好多,好多帳篷,還有,還有軍旗。”
    他比比劃劃著軍旗的樣子。
    在場的其他幾人沒看明白,事務官有些認出來了,“這是……薩頓王室的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