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顏如玉和黃金屋

字數:5252   加入書籤

A+A-


    領導在會上不隻是說說而已,下來之後立刻研究出了一份名單,並且向各單位下發了抽調人員的通知。
    一個周之後。
    來自西研所、應用化工研究中心和幾個大學之中的佼佼者都匯聚到了首都。
    這其中也包括處於產業下遊的航空科研單位。
    鄭宇村是其中代表之一。
    原本鄭宇村看到攻關組的成員名單,顯得賊興奮。
    但隨著會議的進行,興奮慢慢被衝淡。
    到了第五天的時候,他甚至有些沮喪了。
    因為大家沒討論出好消息,反倒總結出一堆客觀困難。
    於是但凡會議有休息,他便會準時出現在走廊裏的吸煙處。
    這天會議快結束前。
    鄭宇村照例來到走廊,打開窗戶,點燃自己的惆悵。
    “你好,借個火。”
    一個歲數比較大的中年人悄無聲息的走到鄭雲村背後,禮貌發問。
    鄭宇村對這個中年人印象比較深。
    他叫楊建明,來自應用化工研究中,擔任纖維工程實驗室的主任。
    “我來點,別客氣。”鄭宇村掏出自己的打火機,捂手替前輩點煙。
    胡建明還是有點不好意思:“讓中校給我點煙,慚愧。”
    “應該的。”
    “你叫鄭宇村吧?來自空軍研究院?”
    “對的。”
    “年紀輕輕肩扛兩杠兩星,想必是有傑出貢獻吧?”
    這回換鄭宇村不好意思了:“害,技術人員,軍銜虛高。”
    “你今年貴庚啊?”胡建明拍拍他的肩膀。
    “剛過完32歲生日。”
    聽到這個回答,胡建明突然抬頭,再次上下打量鄭宇村,最後用關心的語氣說道。
    “那你這煙得少抽了。”
    “您的意思是我不像32的人?”
    胡建明也沒有繞彎子:“說實話,我估計38、9的樣子,萬每想到啊,我們科研口如此朝氣蓬勃,你剛三十歲。”
    “這是好事,像我們單位,平均年齡在34歲,我都算老大哥了。”
    聞言胡建明欣慰的點點頭。
    他能想到科研口正在迅速年輕化,隻是沒想到會這麽年輕。
    閑談幾句後。
    兩人安靜了一會兒,又多了積分陌生人的距離感。
    鄭宇村也覺得不太自在,所以絞盡腦汁主動提起了一個話題。
    “胡主任,我是搞航空出身的,對材料有點了解但不多,您能給我交一個實底嗎?”
    “你說碳纖維的事兒?”
    “對,會上大家說的有些書麵,我也不憚坦白,自私一點說,我隻想知道這玩意兒什麽時候能讓我們做飛機的用上。”
    胡建明聽完之後咂咂嘴。
    年輕就是不一樣,說話直白了很多。
    這倒不是一件壞事。
    大家都是各司其職,出於不同的工作需求考慮問題本就是正道。
    用不著遮遮掩掩。
    “會上確實說的籠統。”
    “我這小半輩子幾乎都在和這破玩意兒打交道。”
    “我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過去四十年,我們的成果少的可憐。”
    “高級別的原材料實驗室製備其實我們能做到。”
    “前些年東北那邊就做出來了。”
    鄭宇村的香煙都快燒到手指了,他也沒有察覺,專心提問:“那困難在哪裏?”
    “困難在量產,在工程。”
    “目前咱能做到年產10噸,這已經頂破天了。”
    “可伱是搞飛機的,很清楚,10噸頂個屁用。”
    “交給你們航空口,可能連一架樣機也做不出來。”
    “更別說還有航天口、船舶口這些相關單位也需要了。”
    鄭宇村接著問道:“那您覺得症結在哪裏?”
    “我尋思問題根源在需求,材料和其他科研領域不一樣,成果不是顯而易見的。”
    “像你們空軍,生產一代,試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
    “這一來一回,四代飛機出來了,一眼看穿了二三十年。”
    “材料呢,隻有用到的時候才感覺缺。”
    “就拿這個專項組來說,我其實年年給上麵寫報告,建議重視,可到今天,專項組才成立。”
    “已經晚嘍,我們還擱這討論呢,你們空軍的需求就已經擺在眼前了。”
    鄭宇村歲數小,進入科研口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
    對過去積累的弊病體會不太深。
    胡建明這麽一解釋,鄭宇村的情緒更低了。
    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連忙找補:“算了休會時間,咱還是放輕鬆,別emo了。”
    “什麽謀?”鄭宇村沒聽懂。
    &no啊,你們年輕人不都這麽說?”
    胡建明歲數大,但是他樂意學習。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要死乞白賴的掛在時代的車輪上。
    但鄭宇村一臉茫然:“我不知道這個說法。”
    “你不上網啊?空軍研究院沒wifi?”
    鄭宇村扔掉了燙手的煙,搖搖頭。
    他上,單上的不多。
    手機上除了常用的通訊軟件之外,沒多少東西。
    別人買手機內存都往大了買。
    隻有他嗷嗷喊著要最小的。
    “我確實不咋上網。”
    “那你平常怎麽獲取信息?”
    “看書。”
    胡建明聽完很是奇怪:“你歲數是32,長得像38,生活習慣像68。”
    說完他下意識去掏手機,手伸到兜裏才想起開會前交到保密處了。
    於是空口描述:
    “我這土埋到眉毛的老頭,啥app都有,鬥音快搜biu站……”
    “我自個兒還在還是biu站的up主,沒事就在上麵講講課。”
    “挺好玩的。”
    鄭宇村深感佩服。
    說實話,他都不清楚胡主任說的阿婆主是什麽意思。
    胡建明也看著他茫然的樣子,笑著拍拍:“你也別嫌我爹味重,你應該學著用一用這些東西。”
    “咱有一說一。”
    “這種東西用的好了,獲取信息的速度可比書本快多了。”
    “當然,髒東西也有,但我們都是成年人了,也能甄別不是?”
    “您說您土埋到眉毛,跟您一比,我土埋到天靈蓋了。”鄭宇村覺得有些慚愧。
    不咋玩手機這個習慣是大學就養成的。
    他倒不是不會,隻是不想。
    但參加工作之後,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單位上的有些業務,甚至都要通過手機實現。
    鄭宇村也感覺到很不方便。
    “行,我下來搗鼓一下試試,您剛說的軟件叫什麽?”
    胡建明再次透出手機:“你去應用商城挨個下,都有點用。”
    “那話怎麽說來著?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按現在的說法,應該是鬥音自有顏如玉,鬥音自有黃金屋。”
    聽到顏如玉,鄭宇村眼前一亮:“真的嗎?我還沒結婚……”
    “比喻,比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