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叛

字數:4884   加入書籤

A+A-


    這邊群臣在慶祝此番裁軍很有成效,為國家節省了不下四五百萬緡的銅錢。
    才沒過幾日,大名府便來了消息,說是貝州發生了叛亂,而且,叛軍還想把澶州的浮橋給切斷,以切斷河南跟河北的聯係,到時候以極短的時間攻占整個河北。
    並且,似乎發起叛亂的,還不僅僅隻是一州一城的事,頗有種當年張角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感覺。
    是的!
    隻不過,張角信的是太平道,而此次貝州所發生的叛亂,信的卻是佛教。
    叛軍首領王則,以彌勒教的傳說來迷惑百姓,齊州,有近一千禁軍響應。德州,也有不少人焚燒民居,以作策應。冀州,似乎也有叛軍的同黨。
    原本此次叛亂是打算放到來年的正月初一,等大宋君臣都慶賀新年,疏於防範的時候,才幾個州一起起義,之後迅速占領整個河北。
    結果,沒想到叛軍當中卻是出了叛徒,一個叫做潘方靜的,把王則的計劃全都告訴了大名府知府。
    為此……
    朝堂上也是立刻便緊張了起來。
    這可跟以往的那些叛亂有點不一樣。
    以往的那些叛亂,大多是沒什麽行動綱領的,可此次貝州起義呢,明確地喊出了,要創造出一個沒有痛苦的新世界。
    無水火、刀兵、怨賊、劫竊、饑饉、毒害之難;不閉戶,不殺生,不貪眾寶,人無遠近,皆兩得相見。
    本來大宋的百姓日子就過得苦了,一聽,還有這樣的世界?
    自然而然,也就跟著王則一起混了。
    倒並非是說,他們完全相信王則的話。
    而是……
    他們如今的日子過得便已經是如此地艱苦,賣兒賣女尚且都活不下去,那還不如拚一下。
    說不定也就成了呢?
    本身就已經是處在社會的最底層了,已經沒得再往下了。
    ……
    趙禎把所有人都召集到垂拱殿。
    叛軍頭子王則已經命人在叛軍的臉上都刺字義軍破趙得勝了。
    這妥妥就是朝著他們趙家來的!
    要是真讓對方把這聲勢給壯大了,甚至把整個河北都給占領了,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坐下後,趙禎便直接神色嚴肅地問道:
    “你們誰願去平叛?”
    雖說平叛這種事,其實大名府早就有了動作。
    已經出兵去把貝州給圍了。
    但是,雖說大名府已經有了動作,也還是需要有一個主要的掌權人。
    讓他全權負責此事,調動周邊的軍隊什麽的。
    否則……到時候,要是都不歸對方管,可能也就變成各幹各的了。
    龐籍此時便道:“回稟官家,此時最重要的,是讓各州各城封鎖城池,嚴防死守,不要讓叛軍流竄到其他的地方去。”
    貝州一城,就算是對方把城中的軍民都裹挾了,撐死了,也就幾千幾萬人罷了。
    隻要把叛亂的影響都限製在貝州城的範圍之內,其他也就問題不大。
    趙禎:“準了!”
    立馬讓人起草詔書,嚴令河北各州各城自己防守好。
    而趙昕一聽這叛亂,倒是冷靜得不行。
    趙禎把目光投向趙昕這。
    一開始,趙禎還以為,趙昕會大聲地嚷嚷著,他要帶著黎元軍去平叛。
    可此時,趙昕卻是一句話都沒說。
    不錯!
    很是穩重!
    趙禎瞥了趙昕一眼,就繼續解決問題。
    叛軍不可怕,沒有人願意去帶頭打叛軍,才可怕。
    龐籍在說完了,應當先把其他州,其他城給穩住後,也是立馬向趙禎提議道:“官家,臣雖老,不過願前往貝州平叛。”
    富弼也道:“齊州也不能小看。臣願前往青州,領青州兵平叛!”
    趙昕一看,我大宋不是出了名的廢物的嗎?
    怎麽你們一個個都搶著去?
    趙昕再一看自己老師,還站在那裏氣定神閑的樣子。
    懂了!原來廢物的隻有我老師一人而已。
    不過你還別說!
    若不是龐籍回來了,好像真正能做事的,也就隻有富弼了。
    文彥博見人人都申請去平叛,也想去。
    但很快就被趙禎給製止,“富卿去了,樞密院就沒人做事了,文卿你還是留下來吧。”
    說罷,也是問趙昕道:“最興來你怎麽看?”
    趙昕便道:“就這樣吧!其實我也很想去的,不過,我忍住了。”
    所有人便都看向他。
    趙昕又道:“此次平叛,可能並不會有前幾次那麽容易,你們最好是小心謹慎些,心裏要有所準備。”
    畢竟這種信教的叛亂,不是說你給點錢,給他們個官當,他們就有可能投降的。
    人家可是有信仰的。
    而為了自己爹爹的安全,搞不好這東京城裏也有信彌勒教的,趙昕決定,自己還是留下。
    而且……
    他打算讓黎元軍再駐紮一些日子。
    事情給安排好了以後。
    龐籍跟富弼便馬不停蹄地前往前線。
    富弼這邊倒還好。
    由於是提前得知的消息,齊州這邊的一千禁軍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富弼給全部解決了,一個逃脫的都沒有。
    而龐籍這邊,就有點難了。
    因為王則已經早就有了準備,還給城中的百姓,二十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都刺字配軍,況且貝州又是建來防禦遼國契丹人的。
    這城中守軍都已經有了準備。
    那自然是不太好攻打的。
    自古以來,都是守城比攻城要容易得多。
    隻能是正兒八經地強攻了。
    一天,兩天,三天……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
    也不見龐籍有什麽斬獲。
    甚至想要堆土山,在土山上搭一座高樓,還被別人給燒了。
    這對宋軍的士氣來說,可謂是受挫不小。
    如果是往常,此時隻要給叛軍承諾,給他們封官,他們自然而然地,也就投降了。
    但此次正如趙昕所說,並不是那麽好解決的。
    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六,城中這才終於有人放下了大繩引納官軍入城。
    是城中的百姓終於都受不了了,要拉官軍一把。
    可這些官軍才剛剛進城了幾百人,就被城中守軍給發現,最後人少不敵,不得不又退了回來。
    那為何崛鬆儼壞心兀?
    隻能說……
    大宋處處都是大聰明!
    先進去的那幾百人覺得自己肯定能打得過,這功勞可不能讓其他人給搶了,所以他們進去了幾百人後,為了搶功勞,就把上去的繩子給砍斷,不讓後麵的人上來。
    龐籍由於不是帶這邊的兵的,兵也不可能完完全全聽他的,聽到這消息,也是差點被氣得吐血。
    當初若是再上千把個,這城說不定也就攻克下來了。
    這都是些什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