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宋的武將,都太抽象了

字數:5558   加入書籤

A+A-


    等趙昕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都告訴了沈括。
    沈括也是一臉懵逼地看著趙昕。
    雖說沈括也不知趙昕所說的這些東西是真是假。
    不過……
    這乍一聽,貌似還真挺有道理。
    尤其是在天文這一塊,趙昕所說的,都跟現實的一些現象,都能完完全全地對應。
    趙昕也直接告知了沈括。
    將來……
    他是想要成為世界霸主的。
    但是……
    這如何在海上定位,這就需要非常多的知識了。
    你比如說,如何確定自己的經度、緯度。
    如果能夠做到。
    那這天地的任何一點,便都有了坐標,今後不管人走到哪,都永遠不會迷路。
    最後……
    趙昕也是讓沈括去稍稍地嚐試一下。
    對了!
    如果能夠把鍾表給研究出來,那就更好了。
    兩人就這樣瞎聊,一直聊到了這天傍晚。
    幸好後麵已經沒有人了。
    而走出士農工商館時,沈括又怎會想到……
    原來豫王殿下,竟然也學得這麽雜。
    不過這對他自己來說,倒是徹徹底底地專業對口了!
    甚至……
    沈括還覺得,這條路說不定很寬很長。
    因為趙昕把蒸汽船都給他說了。
    想想大宋的蒸汽鐵甲船,橫行於四海那壯觀的樣子。
    這能不叫人激動?
    最後……
    趙昕也是讓他先把鍾表的事給解決。
    再去考慮其他的。
    可以任由他在家裏辦公,而趙昕,先每個月給他十貫作為俸祿,等他什麽時候做出了成績,再慢慢地往上漲。
    十貫,隻能說比縣裏的主簿的工資還低。
    不過……
    沈括卻一點都沒有覺得不滿。
    畢竟,相比起這前途來說,這點東西不值一提。
    回到家。
    沈括緊接著,便給他爹爹沈周上了一炷香。
    “孩兒終於算是找到了要做的事了。雖說俸祿目前是少了點,但總比沒有好,而且,對孩兒這樣一個陌生人,豫王殿下一見麵便能如此信任,孩兒不能辜負了豫王殿下對孩兒的期望。”
    ……
    處理完了士農工商館。
    趙昕又處理了一下許昌、南陽的事。
    這滕宗諒也年紀大了。
    最近也是報告,恐怕不能再替趙昕治理南陽。
    趙昕也隻能是直接賞賜對方五百匹絹,然後,再讓曾鞏去接管南陽。
    跟歐陽修交代了,他不在的這一段時間,別在朝堂上說這個小人,那個小人,攻擊別人。
    緊接著……
    又回家親親陳圓圓,還有小妾。
    趙昕便於八月末,帶領全體黎元軍,前往西北。
    當然!
    在此之前,範仲淹、韓琦已經被外調出去。
    朝廷上雖說對這一次調任,覺得有點奇怪。
    不過……
    倒也沒有引起什麽太多的議論。
    畢竟兩人去往河北的目的,表麵上,是為了日常整頓軍隊。
    而從開封,到涇州,接下來,也是花了趙昕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
    涇州,位於後世涇川縣一帶。
    離西安的直線距離,大概三百裏多一點。
    涇州北麵,大約一百裏不到,還有原州,以此組成大宋的涇原路,這裏一共有宋禁軍,大約四萬九千人,廂兵不多,不過也有數千之眾,還有蕃兵,一萬兩千餘人,另外,漢蕃弓箭手數千人。
    涇原路的兵力,在大宋西北四路,秦鳳路,環慶路,以及鄜延路當中,都算是兵力比較多的了。
    這主要是因為,這裏恰恰是西北遊牧民族最適合南下的通路。
    因為就在涇原路再往西北,大約二百多裏,就是後世的固原市。
    固原市的北邊,有著一大片的平原,是西北眾多山地中間的一片相對較大的平原了。
    接下來……
    趙昕打算把戰場,放到那裏。
    同時,固原市,也是大宋的鎮戎軍所在地。
    固原市市區的西北不到十公裏,大概也就在固原六盤機場附近一帶,就是大宋的定川寨。
    當初葛懷敏就在這兵敗。
    而趙珣,原先也是這一路的將領。
    要不是當初趙禎突然把趙珣給召了回來教趙昕,估計趙珣已經在定川寨跟葛懷敏一同戰死。
    也就是說……
    我大宋的軍隊,才剛剛出自己的地盤不到十公裏的地方,就被李元昊給圍了。
    這是何等的弱雞。
    趙昕原以為,我大宋的軍隊是至少出了幾十、上百裏,才被圍的。
    可現如今……
    在來到了實地以後,趙昕那是真的服了!
    當然!
    也不能怪他們。
    畢竟人家李元昊一出戰,就是幾十萬,往往是傾國而來。
    而葛懷敏呢,頂多也就是帶個一兩萬人吧。
    倒不如說,這葛懷敏是真的有種!
    隻可惜……
    當年的一漢頂五胡,現在已經不管用了。
    而在到達鎮戎軍後。
    趙珣也是向趙昕介紹了他的弟弟,趙瑜以及趙璞。
    趙珣全家都當兵,也算是將門之家了。
    “臣等見過豫王殿下!”
    這家書相互往來之時,肯定也有提到過趙昕。
    隻不過……
    趙瑜跟趙璞也是今日方知趙昕的真容。
    隻能說……
    還長得很嫩。
    畢竟才堪堪十五歲!
    趙昕也不多說什麽,直接道:“我最信任的人,就是你們兄長,你們兄長說你們弓馬騎射,同樣擅長,接下來……我與你們兄長可能要跟西夏打一仗,你們可願意去?”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一臉高興地道:“臣等願意!”
    趙昕也是道:“先別答應得那麽爽快,我需要的是聽指揮,不怕死的人,你們得好好地掂量掂量,再答應。”
    “尤其是這個聽指揮!”
    “當初葛懷敏戰敗的時候,似乎趙瑜你也在現場?”
    趙瑜便道:“臣當時正好就在軍中,僥幸脫圍才撿回來一條性命。”
    趙昕便道:“你既是當時的親曆者,那就更應該明白,打仗不是玩鬧。葛懷敏就是因為不聽指揮,擅自冒進,才導致了定川寨之戰的失敗。”
    趙瑜:“是!”
    趙昕又對趙珣道;“給他們一人帶一千禁軍騎兵,到時候追擊的時候用,如何?”
    趙珣自然是道:“兩人寸功未立,就讓他們這樣,不好吧?”
    趙昕便道:“為了避免有人不聽指令,我還打算把剩下的所有將領都換了,把那些將領,都換成我的十七人。”
    “你說,是換好,還是說,先警告、教育,看看再說?”
    趙珣自然是道:“臣以為,後者應是更好。”
    趙昕也知道他會這麽回答。
    可趙昕怕啊!
    畢竟大宋實在是有太多的豬隊友了。
    你比如說當初驢車攻打遼國,還有澶淵之戰的時候,都有禁軍搶功強行前出,以至於被人繞後,還有禁軍停在原地一動不動,好像是在等著官家你早點死,你死了,我就可以登基繼位了。
    總之……
    大宋的武將,都太抽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