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華夏元年【二合一】
字數:9281 加入書籤
範斌作為新帝登基,整個過程是非常繁瑣的。
雖然從他坐上龍椅的那一刻,就已經大局已定。最起碼文武百官,不敢再有任何的意見。
全天下的那些貴族,世家。在沒有被逼迫的情況下,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主動跳出來當出頭鳥。
但這一切,都是暫時的。
如果開國大典,登基儀式辦的不好,就會給新的國家帶來隱患。
一些原本忠於大慶皇族的人,以及一些原本就心懷鬼胎的家夥,肯定會在背後搞事。
雖然範斌他們掌握著,足以徹底碾壓他們的武力,他們最終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但無辜的百姓,還是免不了要受連累。
這也是曆朝曆代,新帝登基盡可能拉攏盡可能多勢力的原因。
徹底鏟除異己之後,他們都會拉攏前朝勢力,承認前朝的正統合法性。
盡量讓自己變得合乎天道。
甚至為此大赦天下……
前人又不是傻子,他們這麽做,自然是有理由的。
這也就是陳萍萍為什麽會建議,不管以後是不是要對葉家,甚至是對林若甫下手。
在這個時候,都要盡可能的拉攏對方。
隻有成功拉攏到對方,他們才能在權力交替的這個時候,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葉家是世家和軍方的代表。
林相代表著百官和讀書人。
這兩個人,範斌和範閑都不意外。
但陳萍萍說最後一個人的時候,兄弟倆都有些傻眼。
“怎麽是他?”
“沒錯,就是現在被關進大牢的賴名成。”
陳萍萍知道兩人疑惑什麽,主動開口解釋。
“陛下有所不知,之前賴禦史頂撞……”
說到這裏的陳萍萍,突然閉了嘴。
這位鑒察院長,一時間竟想不到合適的名號,來稱呼他的前老板。
“慶帝!”
反而是範斌,毫不介意。
有了範斌開頭,陳萍萍也就沒了顧忌:“之前慶帝責罰賴禦史,早已經傳遍了天下。在天下百姓心中,如今的賴禦史,就是朝中青天。甚至還有很多讀詩人,把賴禦史當成偶像。雖然他沒有實際的權力,但如果能夠得到他的效忠,則天下民心可安。”
不知不覺中,賴名成已經成了海瑞般的人物。
真要說能耐,他也就那麽回事。
但是他的威望,卻已經高到了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地步。
“這小老頭可是倔的很!”
範斌當然不是什麽善男信女,之前在大殿裏公開頂撞他的那些人,如今大多都已經離開了人間。
唯有賴名成,範斌打心裏,覺得小老頭是個人物,這才留了對方一命。
現在聽陳萍萍的意思,這小老頭倒是變得非常重要了。
“屬下願意一試。”
“算了,朕親自去一趟吧。陳院長去趟葉家,看看葉家的態度。”
聽到範斌的命令,陳萍萍下意識的瞪大了眼睛。
這三家,最好都是範斌親自去。
就算範斌隻去一家,那也應該是葉家才對。
如今他們這位陛下,卻要親自去見賴禦史。反而把最重要的葉家,交給了自己?
“院長不必多想,大哥既然這麽說,必然有把握。”
範閑笑著擺了擺手。
他知道陳萍萍在顧慮什麽?
但在範閑看來,陳院長的顧慮完全沒有必要。
葉家雖然是三方裏勢力最大的,但卻是最好對付的。
葉家早就已經暗中投靠了範斌,之前李承乾占據京都,葉流雲還曾經親自出手。
哪怕現在局勢有了變化,葉家家大業大,也不會不識時務。這時候除了投靠,他們根本就沒有別的路可走。
範斌派人去,就已經是給了葉家台階。
葉家的人,要是連這點兒局勢都看不明白,他們也就不用混了。
陳萍萍不清楚其中的內情,所以才會有那樣的疑惑。要不然的話,這位陳院長估計都不會把葉家列出來。
相比之下,反而是林若甫那裏,不太好對付。
這倒不是說林若甫不會投靠,林若甫的投靠是板上釘釘的。
但因為他們之間關係特殊,林若甫在投靠的過程中,必然會提出不少的條件。
也恰恰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特殊,哪些條件能夠答應,哪些條件不能答應?
是不好判斷的。
如果是範斌去,或許林若甫什麽條件都沒了。
但林若甫心中的不爽,一定會積壓。最終這不爽的怒氣,都會發泄到範閑的身上。
誰讓他是範閑的老丈人呢。
範閑琢磨著,還是他自己去一趟的好。這有什麽條件,當麵鑼對麵鼓的說清楚。
省得以後,給自己留下什麽隱患。
真正有可能拒絕的,其實隻有賴名成這個倔老頭。
別看他手底下沒有什麽勢力,本人也沒什麽太大的能力。
但這個老頭,有著獨屬於自己的一身傲骨。
而且他也不怕強權壓迫,更不會被利益誘惑……
想要說服他,就隻能用道理。
就連陳萍萍這個擅長玩弄人心的高手,在不用逼迫手段的情況下,也隻有六七成的把握。範斌要自己去,顯然是認為他自己去的把握更高些。
“咱們就分頭行動吧,吉時定在後天。後天之前,所有事情都要安排妥當。父親他?”
聽到範斌的問題,範閑苦笑。
“爹不願意!”
範斌竟然當了皇帝,範閑也成了一字並肩王。
那他們範家,理所當然的就成了皇族。
那些旁係的族人不提,但他們這一家人,肯定都要進行封賞的。
範若若要封公主,範思轍也要封王。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三個人。
那就是他們的老爹範建,家中祖母,還有柳姨娘。
範斌的生母,自然要追封元太後。
柳姨娘封西太後。
這兩個都好說,但範建是要封太上皇的。
祖母要封太皇太後。
祖母和柳姨娘都好說,甚至柳姨娘還提出來,給她封個太妃就行。
但範斌既然已經認可了她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做那樣的事情。
作為繼母,柳姨娘理應被封為太後。
祖母也沒什麽意見,雖然老人家並不喜歡這樣的熱鬧。
但如今既然範家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她就不能留在儋州,給兒孫們增添負擔。
要不然孫兒在京都登基坐殿,太皇太後在儋州那樣的窮鄉僻壤養老。
知道的,是老夫人喜靜。
不知道的,還不把範斌的脊梁骨給戳爛。
原本範斌認為,最容易做通工作的範建,反而是態度最堅定的一個。
這位前戶部尚書,死活都不願意當太上皇。
“先把父親大人請來吧,剩下的到時候再說。”
範斌心中明白,範建過不了自己心裏那一關。
畢竟他跟慶帝,也算一奶同胞。
之前因為慶帝起了心思,他們範家自然不能束手待斃。但現在,情況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他們占據絕對主動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兒子,篡奪慶帝留下來的一切。
範建心裏始終有一道坎,無法邁過去。
他心中始終念著,之前的情義。
範斌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合適的理由來勸。
他幹脆把這件事情放到一邊,帶人來到了天牢。
天牢環境簡陋,又陰又潮,還有一股發黴的味道。
範斌下意識的皺了皺眉。
說起來,他還是第一次來這裏。
“陛下,臣冤枉啊……”
“求陛下開恩!!”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
這段時間,範斌雖然沒有大開殺戒,但原本李承乾的一些鐵杆,還是被抓了起來。
雖然抓他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立場問題。但他們本身貪贓枉法的證據,也都是實打實的。
他們絕算不上冤枉。
隻等範斌登基以後,再對他們處理。
但這些家夥不知道啊,他們隻以為自己是受了李承乾的連累,這才淪為階下囚。
這時候,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養尊處優的他們,來到天牢這樣的環境,那是一刻都不願意待。
哪怕明知道範斌這個時候不可能放他們,他們卻還是把範斌,當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一個個哭喊的,那叫一個淒慘。
相比之下,賴名成還真不一樣。
其他人都在涕淚橫流,唯有賴名成盤膝坐在地上,連眼都沒有睜開。
他不可能不知道,來的人是範斌。
但他還是不願意睜眼,更不願意在這個時候乞求饒恕。
範斌覺得有趣,找人打開鎖頭,直接走了進去。
手下暗衛剛要嗬斥,也被範斌給攔了下來。
他就那麽笑眯眯的,坐在了賴名成的對麵。
賴名成就感覺一道熾熱的視線,注視著自己,讓他感覺自己的皮膚都發燙了。
“哎!”
賴名成無奈睜眼,看著距離他不到一米的範斌,搖頭道:“你不該來的!”
“別說的那麽無情嘛,咱們也算有點交情。之前我好歹還幫過你,現在不過是聊一聊,都不行嗎?”
“賴某跟亂臣賊子,沒什麽好聊的。”
賴名成毫不客氣。
“外麵都在傳揚,說大慶朝出了一位青天,哪怕是麵對帝王的威嚴,也毫不退讓。如今看起來,倒是那些百姓,被人騙了。”
沒有人,是完全沒有弱點的。
賴名成也一樣。
他的弱點,就是自己的名節。
“王爺這是什麽意思?”
“我隻是感歎,那些老百姓耳目閉塞而已。賴大人不用在意。”
範斌擺手。
“王爺該不會以為,用這樣的激將法,就能說服賴某吧?”
賴名成把頭扭到一邊。
“賴大人誤會了,我隻是覺得,賴大人的格局未免小了些,配不上天下百姓的敬仰而已。”
“賴某跟其他人一樣苟且偷生,對著王爺卑躬屈膝,就能配得上天下百姓的敬仰了不成?”
賴名成不屑道。
“既然賴大人這麽說,那我不僅好奇,賴大人當官是為了什麽?”
“當然是為了報效朝廷!”
“那如今,誰又是朝廷?賴大人你,又為什麽在這裏?”
“我……”
賴名成一時語塞,他感覺範斌在偷換概念。
但範斌,還真沒有這麽想過。他說的,都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報效朝廷沒錯。但這朝廷究竟是李家的朝廷,還是天下人的朝廷?這天下究竟是李家的天下,還是天下人的天下?在我看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帝王不過是天下人的領頭人而已。如果這帝王,是個合格的,天下人自然要尊敬。如果這個帝王是胡作非為的,天下人也要想辦法把這帝王拉下馬,不能任由他胡作非為。我這想法,對嗎?”
如果範斌之前說這番話,那毫無疑問就是大逆不道。
但如今的範斌,已經貴為帝王。
這番話從他嘴裏說出來,不亞於李老二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賴名成聽的目瞪口呆。
雖然他自己心裏有一道坎過不去,但他又不得不承認,範斌說的道理是對的。
之前是他太狹隘了。
賴名成不是知錯不改的性子。
他被說服之後,直接站起身,對著範斌下拜。
“罪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快快請起!”
範斌之所以頂替陳萍萍,來辦這件事情。
就是因為,這番話從他嘴裏說出來,比從陳萍萍嘴裏說出來,更加讓人信服。
陳萍萍來勸說,也會是一模一樣的說詞。
賴名成是君子。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隻要是大道理能說通,就不用擔心對方不乖乖就犯。
就在範斌把賴名成扶起來的時候,賴名成還是把自己心中最後兩個疑惑問了出來。
“慶帝之前,雖然算不上震古爍今,但也絕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我知道賴大人想說什麽,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範某不願意投他國,自然要撥亂反正。在沒有能力的情況下,去暗算臣下,怎麽能不算昏君呢?”
賴名成聽明白了。
大東山那一戰,的確是慶帝偷襲在先。
這一點,數萬武者親眼見證,絕不可能有假。
“敢問陛下,新的國號是?”
“華夏!”
賴明成一愣,“曆史上曾經有過記載,有天脈者提及過這二字。但就不知,這華夏可有什麽出處?”
“那是我來的地方!”
範斌沒有多解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