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小太子的父親是誰?【二合一】

字數:9516   加入書籤

A+A-


    北齊小皇帝戰豆豆,年齡已經過了二十。
    這要是放在範斌的那個時代,孤身一人沒生孩子,自然算不得希奇。
    但在如今這個時代,一個人年齡超過二十,還沒有繼承人。
    無疑是會讓人詬病的。
    尤其這個人,還是他們北齊皇帝的時候,背後的閑言碎語必然更多。
    在小太子若穀出生之前。
    哪怕皇帝還年輕,戰豆豆就已經感受到了這方麵的壓力。
    她當時去找範斌合作,一方麵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大大的靠山。
    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要解決自己這方麵的後顧之憂。
    算得上是一箭雙雕。
    小太子出生之後,後宮裏隻有貴妃司理理一人。
    北齊的文武百官,不是沒有質疑過,甚至有不少大臣直接上書,讓小皇帝廣開後宮。
    但戰豆豆繼承人都生了。
    這樣的言論,自然不會再像之前那麽嚴苛。
    在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去懷疑過太子的身世。
    小皇帝戰豆豆畢竟剛過20,還遠沒有到要破釜沉舟的時候。他這個年齡段生孩子,理所應當。
    除非是皇帝一直沒有子嗣,到了四五十歲突然有孩子,才會讓人懷疑。
    小皇帝自己不會搗鬼,那必然是寵幸了司理理。
    然後才有小太子的降生。
    一切,水到渠成……
    之前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現在,隨著戰豆豆的女兒身暴露。
    並且她還說孩子,也就是如今他們北齊的那位小太子,是從她的肚子裏爬出來的。
    那這就有一個問題了。
    他們這位女帝,總不能自己一個人就把孩子給生出來了吧?
    司理理,更是不可能有那樣的本事?
    “太子的父親,是誰?”
    這個問題,一下子就擺在了北齊文武百官的麵前。
    他們麵麵相覷,卻想不出答案。
    真要說起來的話,這還真不能怪他們。畢竟這個消息來的太突然了,他們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的準備。
    等他們知道消息,想要再去探聽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錦衣衛早已經把所有的蛛絲馬跡,通通給抹除的一幹二淨。
    他們想要找到任何一絲一毫的證據,都沒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隻能開動腦筋,去猜?
    能夠在北齊朝堂上坐到高位的這些人,也不是傻子。
    小皇帝堂而皇之的暴露出來,絲毫不怕身份暴露以後,會給小太子帶來什麽麻煩。
    那就證明,要麽小皇帝戰豆豆有著絕對的把握。
    要麽小太子父親的身份,非同一般。
    結合小太子的生辰,他們也就不難推算出,孩子是什麽時候懷的?
    進一步,他們也很容易得出結論。
    “大慶使團進京的時候!”
    當有大臣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不要說其他人了,就連他自己都下意識的瞪大眼睛,嘴巴張的仿佛能吞下雞蛋。
    “荒謬。這太荒謬了!”
    “就算陛下再怎麽樣,也不至於做的這般出格?”
    麵對這個結論,似乎沒有任何人願意接受。
    但他們心裏,又忍不住在想。
    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盡管他們自己打死都不願意承認,但這一切又不是空穴來風。
    想要跟小皇帝溝通,並不是什麽難事。
    畢竟有一段時間,小皇帝壓根兒沒在宮裏,而是躲出去避暑。
    那個時候,朝堂上的眼睛,自然不會盯在小皇帝身上。
    現在想來,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估計那個時候,小皇帝之所以選擇離開,就是為了生下太子。
    相比於在皇宮裏麵,躲在外邊,被人察覺的概率要小的多。
    事實證明,小皇帝是成功了的。
    從那之後,就沒有人懷疑過了……
    但在那之前,小皇帝並沒有躲出皇宮,外男想要進入皇宮,跟小皇帝暗通,可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這偌大的皇宮,看起來莊嚴,密不透風。
    實際對於這些北齊有名有號的大臣而言,不過就是一個擺設。
    裏麵到處都是洞,到處都是消息。
    他們隻要有心,甚至能打聽到小皇帝晚上吃了什麽?
    一般的男人,想要通過這樣的地方不驚動其他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能夠跟他們小皇帝暗通的,必然是一位絕頂高手。
    一般的九品都不行。
    皇宮裏麵守衛森嚴,雖然各種小道消息頻傳,但刺客想要進宮行刺,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光是大慶的皇帝會被暗殺,北齊的小皇帝也不例外。
    所以皇宮裏的高手不少,還有精銳的錦衣衛守護。
    想要躲開這些高手的視線,那就必須有遠超一般九品高手的身手。
    九品上,甚至是大宗師。
    經過這麽一篩,當時能留在北齊京都的人選,可就不多了。
    根據他們知道的,總共也就那麽五六位。
    國師苦荷,聖女海棠朵朵,九品上狼桃。
    然後,天下第五位大宗師範斌,以及當時已經突破九品的範閑。
    就算他們心裏,再怎麽不願意承認。
    認真觀察這五個人選,他們很容易就能排除兩個。
    首先就是聖女海棠。
    雖然聖女海棠待在皇宮裏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是最不容易讓人懷疑的。
    但她是個女的。
    兩個女的,總不能生出個孩子?
    所以聖女海棠朵朵的嫌疑,很容易就能被排除掉。
    然後是國師苦荷。
    北齊的文武百官裏,有很多人並不喜歡國師苦荷做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敬佩自家國師的人品。
    要說他們國師能幹出這樣的事情?
    打死他們,他們都不會相信的。
    排除這兩位之後,剩下的三位嫌疑都非常大。
    狼桃雖然比小皇帝大了一輩,但終歸是個男的,而且還是個年輕男的。
    他嫌疑不小。
    就算從身份上來說,他也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去幫助小皇帝。
    從這幾點上來講,狼桃的概率不小。
    但北齊的那些文武官員,在真正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心裏總覺得,好像並不是那麽回事。
    把狼桃跟小皇帝放在一起,怎麽看都不匹配。
    反而是範家兄弟。
    這兩兄弟不光武藝高強,而且長相也都沒得挑。
    屬於要人品有人品,要能力有能力,要相貌有相貌……
    哪怕分屬不同的陣營,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看待這兩兄弟。
    他們也由衷覺得,這兩兄弟對女孩的吸引力不小。
    尤其是再想到,範斌突破宗師之後,北齊陷入的混亂。
    當時北齊跟大慶對峙。
    隨著範斌突破成為宗師,原本的平衡被徹底打破。
    整個慶國,出現了三位宗師。
    站在北齊當時的角度上來講,他們的精銳大軍剛剛打了敗仗,宛如軍神一般的上衫虎,差點丟掉性命。
    而幕後操縱這一切的範斌,突破成為了大宗師。
    這是天要亡他們大齊。
    也是在那個時候,有不少北齊的官員暗中給大慶寫信,表達了自己想要投靠的心思。
    他們是牆頭草不假,但他們當時能夠做出這樣的決策,顯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個時候的他們,仿佛都已經看到了北齊的末日。
    沒想到,最後風回路轉。
    原本快要把大齊壓垮的範斌,最後在齊國待了10個月。
    一直等到小太子生人,他們才離開。
    再聯想到,這個時候大慶已經被滅,範斌成了華夏帝國的君主。
    一切就跟商量好的一樣,那邊剛剛改朝換代,這邊北齊女帝的身份就暴露了。
    這一切要說全都是巧合,不管其他人是不是相信?
    反正北齊的很多文武官員,都是不信的。
    “小太子若穀,是無敵大宗師範斌的兒子!”
    盡管北齊的很多文武官員,都已經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但他們根本不敢說出口。
    畢竟這件事情,太過離奇,太過匪夷所思。
    真要說起來,甚至還有點兒喪權辱國。
    小太子身上流著其他國家人的血脈。光是想想,就讓人有一種脊背發涼的感覺。
    但他們能怎麽辦呢?
    小太子的母親是現在的女帝,也是他們北齊身份最貴重的人。
    而且這個時候的女帝,可不像前幾年那麽徒有其表。那時候戰豆豆手裏根本沒什麽權力。
    現在的女帝,早已經掌握了朝廷的大軍,徹底掌控了錦衣衛,就連朝臣都已經被拉攏了一大半。
    如果不是擁有這樣的底氣,女帝也不可能一口氣把那麽多官員全都抓起來。
    要知道,女帝這時候如果不能穩住局麵,那以後可是會有大麻煩的。
    戰豆豆不僅這麽做了,還做成功了。
    這說明什麽?
    這說明現在的北齊,已經徹底被女帝掌控在手裏。
    那些敢於提出反對意見的,這時候也都被抓了起來。剩下的要麽是女帝的手下,要麽就是當時選了當牆頭草的軟蛋。
    指望他們在這個時候仗義直言,那根本不現實。
    他們不可能有那樣的膽量。
    反而是以包不同為首,被抓起來的那些,更有氣節。
    很可惜,他們現在不在。
    這還隻是北齊這邊,如果再考慮到大慶,也就是現在的華夏帝國。
    他們就更加不敢聲張了。
    那可是無敵大宗師,斬殺了慶帝,在大東山一戰成名的狠人。
    就連傳說中的神廟使者,在那個男人的手裏,也跟稚子頑童一般。
    他們有多少斤兩,自己難道不清楚嗎?
    去跟北齊女帝,去跟華夏帝國的君主,去跟無敵大宗師爭鬥。
    那不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猜出來的那些大臣雖然沒說,但整個北齊還是出現了這樣的傳言。
    有了前車之鑒,所有人這時候都已弄明白,這傳言究竟是怎麽回事?
    以前他們以為是造謠,以為是空穴來風。
    現在看起來,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這一男一女好像是商量好的,要給他們的寶貝兒子鋪路。
    北齊的官員,根本不敢開口反對。
    現在女帝一手遮天,不管是肖恩還是沈重,都已經成了她的狗腿子。
    女帝說什麽,這兩位就做什麽。
    不打一點折扣。
    在聯想到,如今被關進大牢的那些同僚。
    北齊的文武官員更不敢說什麽了。
    這其中有一部分甚至在暗中慶幸,幸虧他們之前慧眼識珠,提前投靠到了女帝的門下。
    要不然這潑天的富貴,他們不就接不到了嗎?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這件事情要這麽順理成章的進行下去的時候。
    出人意料的變化,卻發生了。
    事情最開始的起因,是一個在京都書院讀書的學子。
    當小若穀是範斌兒子的消息傳出來,幾乎所有的學子,都已經打定了主意。
    他們想要等著女帝開口。
    隻要女帝開口說這不是真的,哪怕他們從感情上沒有辦法接受一位女皇帝,他們都打算支持戰豆豆。
    畢竟,這隻是一個特例。
    北齊君主的寶座,最終還是會落到太子的身上。
    但女帝也沒有開口……
    那個時候他們又期盼著,朝堂上的諸公,可以仗義執言。
    但他們又一次失望了。
    那些家夥一個個裝聾作啞,竟沒有一人在這時站出來。
    以至於到現在,事情都陷入了死胡同。
    這些正在讀書的學子,心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氣。
    他們認為官場上應該坦坦蕩蕩,他們認為所有人都應該正大光明。
    但現實狠狠的抽了他們一巴掌。
    原來當女帝不願意的時候,那些在他們麵前搖頭晃腦的諸公,不過就是一群應聲蟲。
    或許也有,寧折不彎的。
    可他們得到的消息是,那些寧折不彎的正人君子,如今通通都被關到了大牢。
    “這究竟是什麽世道?”
    “我大齊,一直都是諸國之首,如今竟然淪落到奸黨橫行,屁雞司晨,暗無天日的地步。”
    “我大齊兒郎,為了保家衛國,不惜跟慶狗殊死戰鬥。多少兒郎血灑戰場,才守住大齊的好日子。如今這朝堂之上,竟然出現了皇室血脈被玷汙的醜事。”
    “難不成,我北齊還要認一個有大慶血脈的孩子,去當我北齊的帝王嗎?”
    “還是說,陛下打算拿我北齊的大好河山當嫁妝?”
    學子慷慨激昂的發言,很快就引來了共鳴。
    緊接著不少學子,包括很多販夫走卒,也都奔走相告。
    想起自己那逝去的親人。
    這些人眾誌成城,他們絕對不允許,一個有著大慶血脈的孩子來當北齊的皇帝。
    這是奇恥大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