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天下一統,二聖臨朝【二合一】

字數:9740   加入書籤

A+A-


    這個時候的林若甫,早已經不年輕。
    但他走在隊伍的前方,依舊昂首闊步,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氣勢。
    跟在林若甫身後的,除了那些閣臣之外,還有陳萍萍。
    這位鑒察院長,雖然沒有入閣,但他也算華夏帝國的核心重臣。
    如今這個局麵,沒有他是萬萬不行的。
    幾位大臣到了之後,就見到了範斌和範閑。
    至此,整個華夏帝國頂尖的高層,就算是湊齊了。
    林若甫也沒有下跪。
    這是範斌給的特權,閣臣不用跪拜,就算是其他那些大臣,也隻需拱手行禮即可。
    除非正式場合,大家不得不拜。
    其他時候,基本上已經廢除了這個規矩。
    “陛下,之前臣等上書,您也已經思慮良久,不知道……”
    林若甫沒有客氣,直接將他的目的說了出來。
    之前範斌承認,小若穀兩國太子的身份。
    既然戰豆豆那邊已經開始了行動,他們這邊自然也要予以配合。
    總不能讓老婆孩子衝鋒在前,範斌自己後方坐鎮。
    事情很順利。
    華夏帝國的臣民,接受這個現實比範斌想象中要快的多。
    隨著這個消息公布,那些小國非常識時務的,投靠了北齊和華夏。
    到了如今這個時候,包括東夷城在內,所有的小勢力都已經被這兩國給瓜分了。
    其中最大的東夷城,已經成了華夏帝國最大的城池。
    這一切,都比範斌想象中要順利的多。
    然而就在範斌以為,所有這一切都將水到渠成的時候。意外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既然天下一統,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
    那關心這件事情的,就不僅僅是範斌和戰豆豆的兩人。
    而是整個天下的所有人。
    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兩國的軍政高層。
    放在華夏帝國這邊,主要就是內閣把下麵的意思,給匯集成了折子。
    他們一塊上書,請求範斌做最後一步。
    成為天下共主!
    北齊女帝是他的老婆,小太子範若穀是他的兒子。
    範斌這個皇帝,順理成章當個千古一帝,有什麽不可以?
    而且就國力來說。
    別看他們建國沒多久,但在華夏建國的過程中,大慶這邊幾乎沒怎麽反抗。
    隨著李承乾倒台,一切就像順理成章的一般。他們就成了這半個世界的正統……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完美的繼承了大慶的國力。不管是從國家綜合實力上來看,還是他們高手的數量上。
    華夏這邊,都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
    他們皇帝就是無敵大宗師,除此之外還有三個宗師。
    範閑,四顧劍,葉流雲。
    反觀北齊呢,總共也就一個國師苦荷。
    雙方壓根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如果不是因為雙方的特殊的關係,如果不是兩國擁有共同的太子。
    他們華夏帝國根本用不著那麽麻煩,直接就可以滅掉北齊。
    區區一個苦荷,根本不可能擋住他們前進的步伐。
    在這種情況下,兩國合並之後,自然應該以他們華夏帝國為主。
    而且他們帝國本身,是已經更改了名字的。也就是說他們國家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統一之後自然不能回到舊時代。
    林若甫跟幾位閣臣,之前顯然已經商量妥當。
    見上的折子沒有回信,他也毫不氣餒,反而直接來到大殿,請範斌表態。
    範閑看著自家老丈人,那氣勢洶洶的樣子。
    他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盡管這一幕,他們之前有所猜測。
    誰還能沒有一點私心呢?
    不要說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就算是他們兄弟兩個,在很多事情的決策上,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想法。
    按說太上皇,已經不應該辦任何事情了,安心頤養天年就好。
    這可以說是太上皇存在的規矩。
    要麽是那種牛氣哄哄的,自己提前退位,讓給自己的兒子。
    就像是曆史上的那位十全老人。
    他雖然退位了,當了太上皇,但一直牢牢把控著朝政。
    甚至連居住的宮殿都沒有搬,依舊占據著之前皇帝居住的寢宮。
    另外一種,就是乖乖頤養天年,什麽都不管。
    比如說被唐太宗逼迫,當了太上皇的那位。
    從這兩位來看,範建無疑更接近於後者。
    盡管他沒有當過皇帝,但整個的曆程是差不多的。
    可範斌跟範閑考慮到,他們老爹實際上還很年輕,正是打拚事業的時候。
    雖然他現在已經退位了,但依然讓他監管著儋州,訓練著虎衛。
    甚至就連內庫的一些事情,也都讓他來處理。
    他現在比當戶部尚書的時候還要忙碌。
    沒辦法,誰讓他的兩個兒子,都不屬於工作狂呢。
    能夠分出去的責任,同時那個人又讓他們信任。
    人選太少了。
    尤其現在還是初期,變革不斷,麻煩事多的很。
    範斌也就隻能找老爹幫忙。
    即使是到了現在,華夏帝國成立已經有幾個月了。
    他們手上的事情,還跟一團亂麻相似。
    林若甫在這個時候,想要一統天下。
    範閑都不敢想象,到時候會引來多少麻煩事?
    這一點,他老丈人不懂嗎?
    以範閑對自家老丈人的了解,他這位老丈人必然洞若觀火。
    早已經把這裏麵所有的彎彎繞,都給了解的一清二楚。
    但他還是這麽做了。
    那就說明,老丈人有不得不這麽做的理由。
    北齊的事情該如何處理?
    範斌之前也曾經跟他探討過,當時範閑的心裏,也沒有什麽太好的主意。
    之前他們已經用過一次神廟顯靈了。
    而且這一件事情基本上都已經解決了百分之九十,隻剩下最後的百分之十,他們總不能把所有的期望,全都強加在神廟的身上。
    事情終歸還是要自己解決的。
    範斌作為帝王,麵對眼前一幫閣臣,他心中也有些為難。
    他知道眼前這幾位,並沒有太多私心,是在一心為公。
    最起碼他們在華夏帝國這件事情上,是一腔忠勇。
    反而是範斌自己。
    讓他主動放棄華夏帝國的主導,完全按照北齊那一套來。
    他是不願意的。
    但讓他強逼自己的老婆和孩子,範斌心中也為難。
    他居高臨下的打量著幾位重臣。
    這個時候的範斌,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明悟。
    很多事情,範斌之前想不通。
    對於一個實力超然物外的大宗師而言,為什麽還會對皇權那麽迷戀?
    就比如說之前的慶帝。
    站在範斌自己的立場上,他始終堅持認為,大宗師這個身份要比皇帝有意思。
    同時也更加露臉。
    真實的情況好像也的確如此,大宗師的地位隱隱是淩駕在帝國之上的。
    原本慶帝都已經給範若若賜婚,這件事在任何人看來都難以更改。
    畢竟君無戲言。
    但就因為大宗師苦荷的一封信,他要收範若若為親傳弟子。
    慶帝都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他之前的測婚不做數。
    把一位帝王的麵子,按在地上磨擦。
    慶帝隱藏了那麽久,一直都沒有暴露。
    你可以說他心思深沉,你可以說他算計天下。
    但一個人如果真心喜歡武道,就像範斌一樣。
    他又怎麽能忍得住,那麽多年不在人前練習,不與人切磋?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一直到現在,範斌自己也坐在地王的位置上。
    他突然有一瞬間明白,為什麽慶帝喜歡當皇帝了?
    哪怕是他身為大宗師都不能免俗。
    帝王的高高在上,跟任何人都不同。就算是大宗師,也沒有帝王的那種威嚴。
    就像現在。
    明明範斌自己都沒想好,他要怎麽跟戰豆豆交涉?
    但他卻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幾位愛卿,可是有什麽對策,盡管暢所欲言。”
    身為一國帝王,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甚至有些想法,他都不必自己想出來。
    自然就會有人給他排憂解難。
    那怕林若甫這樣的宰相都不例外。
    他們在這個時候主動上門,顯然就已經想好了,需要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
    而且他們肯定是權衡好了各方利益,才會提出建議。
    畢竟戰豆豆是範斌的老婆,範若穀是範斌的兒子。
    不僅僅是在北齊,就算是在他們華夏帝國,這樣的身份也是足以橫著走的。
    真要是他們提出來的建議,在無意之中得罪了這兩位。
    他們的下場,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陛下,我等商量了一下,這國號隻能延用華夏。兩國合並,哪怕有神廟神跡當前,仇恨積累也太深。不管是沿用之前兩個國號的哪一個,都無法讓另外一個國度的子民認可。”
    聽到自家老丈人的分析,範閑聯聯點頭。
    不愧是他範閑的嶽父大人,果然老謀深算的很。
    他已經把這所有一切,通通都給考慮進去了。
    說完這些,林若甫刻意停頓了一下。
    作為一路青雲直上的宰相,而且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晉級的宰相。
    林若甫在察言觀色的能力上,堪稱一絕。
    他看兩兄弟無人開口。
    範斌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範閑則一臉欽佩。
    想要解決兩國紛爭,讓他們歸於一統。
    有些事情,是必然要解決的。
    這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
    首先第一個,就是這個帝國的名字。
    是用華夏還是大慶,又或者是重新取一個。
    不管是哪種選擇,都會引來各種波折。
    站在他們兩兄弟的立場上,他們無疑是更傾向於華夏的。
    這個時代的人,或許早已經忘記了華夏的存在。。
    但隻要他們兩個還活著,他們絕不允許這個國號斷檔。
    沿用這個國號,兩兄弟是有默契的。
    但如何說服戰豆豆,卻是他們都不擅長擺平的。
    林若甫給出來的這個解釋極為恰當。
    想來就算北齊的女帝聽了,也挑不出什麽錯處。
    除了國號之外,剩下的兩個就是地盤和人員。
    原本這兩個國家,分別是兩個帝國。
    他們各自治理自然沒問題。
    但如今兩國合並,天下一統,四海歸心。
    這京都的選擇,就變得不那麽確定了。
    究竟是選擇原來的大慶都城,也是現在華夏帝國的國都。
    還是北齊的都城?
    等到雙方合並之後,官員自然也要跟著進京。
    北齊的官員都已經在北齊都城置了宅子,他們會願意搬到華夏帝國的都城嗎?
    同樣的道理,華夏帝國這邊也是一樣。
    他們這些官員,會願意跑到北齊那邊的都城當官嗎?
    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範閑跟範斌琢磨了很久,也沒有想出一個答案。
    林若甫提出這個,就連他們兩個都忍不住好奇。
    “陛下,國號華夏,都城可以選在這裏,也可以選在東夷城。”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實並不是兩國的都城,而是被四顧劍庇護的東夷城。
    那裏商業極度發達,物產豐饒,人口也多。
    “那現在的兩個都城呢?”
    “可以設為南都和北都,以後實行三京製。”
    當林若甫氣定神閑說出這個建議的時候,範閑跟範斌都錯愕了一下。
    華夏5000年的曆史上人才輩出。
    類似於這樣的事情,之前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大明朝就有過南北兩京。
    現如今,林若甫竟然提出來了三京製。
    天下一統後,地盤太大。
    分別設立三個朝廷,一主兩副,一大兩小。
    也不是不行。
    這樣一來,不僅管理更方便。
    他們還可以在這三個城市之間,修建類似於秦直道的那種官道。
    甚至直接用油漆路石子路也不是不行。
    範閑跟範斌驚訝的互看一眼,之前他們沒往這方麵想,如今看來好像也不是不行。
    “繼續!”
    範斌沒有表態,而是讓林若甫繼續說了下去。
    這位華夏帝國的宰相,也是侃侃而談。
    “如果把這兩個難題解決,剩下的就是傳承了。我等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想要把太子推上千古一帝的位置。但太子畢竟年幼,我等覺得,還是陛下來當這個千古一帝的妥當。北齊皇帝,可以是個皇後,也可以是齊帝。咱們對外可以說是二聖臨朝,日月同輝。這樣一來,北齊的臣民想來也能心服口服。”
    二聖同朝,三京製。
    範斌和範閑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男人,心中突然有種疑惑。
    這家夥,該不會也是個穿越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