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青導協例會

字數:5064   加入書籤

A+A-


    鄧朝被助理送回家的時候,孫麗正靠坐在床頭敷著麵膜看書。
    鄧朝有些煩躁的扯下領帶,把外套隨意丟在了床頭櫃上,見孫麗對自己熟視無睹,又故意單手抄兜在孫麗麵前走來走去。
    孫麗悄悄翻了個白眼,幹脆側轉過身丟給他一個後腦勺。
    鄧朝見狀後退兩步,一個助跑把自己拋到了床上,然後翻過身就開始鯉魚打挺,不過每次都能挺起來,隻把彈簧床墊砸的跌宕起伏。
    “唉~”
    雖然這種震蕩幅度,還不足以讓孫麗感到不適,但她也知道自己再不出聲,這人還不知要鬧出什麽來,隻好無奈的放下書,歎氣道:“你能不能成熟一點?”
    “當然能!”
    鄧朝立刻盤腿坐起,一隻手托著腮幫子,擺出個思考者的姿勢,對著孫麗挑眉道:“怎麽樣,有沒有大導演的範兒?”
    “你先拿了威尼斯影帝再說。”
    孫麗習慣性的打擊了他一句,繼而又蹙眉問:“怎麽了,你不會是跟徐琨鬧別扭了吧?”
    “那倒沒有。”
    鄧超歎了口氣道:“我都不好意思跟他打招呼,哪有機會鬧別扭。”
    說實話,他最近時常會有一種濃濃的挫敗感,想當年拍攝《少年天子》的時候,他可是絕對的C位。
    那時的徐琨出身不如他、背景身份不如他、就連演技也……好吧,當時演技上大家差不多是半斤八兩。
    反正總體上是他鄧朝占優。
    誰能想到短短幾年之後,徐琨就成了他難以企及的存在?
    如果鄧超一直在擺爛也還罷了,問題是他也很努力,甚至還靠著《奮鬥》的巨大影響力,後來居上壓了黃小明一頭。
    既然不是努力的問題,那就是賽道的問題!
    於是想要當導演的想法油然而生。
    可剛剛孫麗一句‘先拿下威尼斯影帝再說’,卻頓時戳破了皇帝的新衣——即便是在演員這個賽道,他也已經大幅度的落後了。
    感受到鄧朝失落的情緒,孫麗挪過去抱住他的胳膊,把腦袋枕在他肩頭道:“別老想著和徐導比,每個時代總有那麽幾個人,是其它人永遠也追不上的,而且你現在已經比大多數人都要厲害了。”
    頓了頓,又道:“當然你要是真想拍電影,我也肯定會支持你。”
    鄧朝抬手輕輕摩挲著她的頭發,半晌才吐出一口濁氣道:“過兩年吧,現在拍我心裏沒底,要是一直不拍,我又實在不甘心。”
    孫麗微微點頭,又小心翼翼的問:“那你跟徐導……”
    “先就這樣吧。”
    鄧朝攬著孫麗一起躺倒,仰頭看著天花板道:“我現在過不去心裏那道坎——要是他欠我的還好,現在的問題是我欠他的,而且大概率還不上了。”
    …………
    比起一心逃避的鄧朝,徐琨當天夜裏可謂是勇往直前、寧折不彎,就是第二天起來有點晚,差點耽誤了去中影協開青導協的會。
    就這十來天的功夫,各路關係戶已經到了七七八八,雖然大事兒指望不上,但青導協總算是有跑腿兒的了。
    六個人關起門來開會,也有人提前準備好茶水點心什麽的。
    正副會長一共五個人,這多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徐琨的禦用金牌製片人陳學斌,老陳如今在青導協掛了個秘書長的名頭,自然也是有資格列席會議的。
    會議開始後,徐琨先宣布了兩件事:一是往後青導協要形成定期開會的傳統,暫定為每個月兩次。
    可以請假,但事後必須抽空閱讀會議記錄,以便了解協會內部的最新動態——速記的文員已經在招募當中了。
    第二件事是,青導協已經和京城某家著名會計事務所,達成了戰略合作,以後不止是協會內部,包括協會投資的影視作品,都將由該事務所派駐的會計進行財務審計。
    徐琨說到這裏,寧昊接茬道:“這兩天我已經匯同事務所的會計,複核了楊磬前期的墊資,基本沒什麽大問題——另外《夜店》的成本初步核算為240萬……”
    “240萬?”
    劉海薄聽到這裏,就忍不住提出了質疑:“這點錢怕是還不夠支付幾個主演的片酬吧?”
    結果除了他之外,其它人都表現的比較淡定。
    寧昊解釋道:“隻要本子好,總會有人願意降低片酬出演的,再加上徐導要客串,很多人寧願零片酬出演,也希望能結下這個善緣。”
    賈章科、李鈺紛紛點頭認同,這讓從來沒享受過如此待遇的劉海薄如鯁在喉。
    “提到400萬吧。”
    這時徐琨正色道:“把主演的片酬都往上提一提,有時候免費的反而最貴,這畢竟是咱們青導協成立後的第一個項目,寧願多花一點,也要確保不出紕漏。”
    反正錢都是他籌措來的,他既然主動要求加碼,別人自然也不會有什麽意見。
    很快400萬的拍攝成本就被全票通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2009年1月1日青導協正式掛牌後,這筆錢就會直接打到劇組的賬戶上。
    聊完了《夜店》,賈章科就說起了韓劫的最新動態,據他表示,韓劫已經在老家找到了靈感,如今正在積極收集相關素材,預計出了正月就能把劇本弄出來。
    不過算上後續完善修改的時間,估摸著最早也要下半年才能攢組拍攝。
    他這一說,徐琨反而鬆了口氣,不動聲色的點頭道:“新人新作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劇本,多花些心血打磨是很有必要的。”
    李鈺立刻接過話茬道:“所以我希望協會能優先考慮金怡萌的劇本。”
    說著,就把幾份複印件依次遞給了眾人。
    很明顯在徐琨趕到之前,她就已經和眾人溝通了這件事,所以大家絲毫沒有覺得奇怪。
    “劇本回頭再仔細看,先把其他的事情解決完。”徐琨收下劇本卻沒有翻開,而是把目光轉向了陳學斌。
    陳學斌遲疑道:“開心麻花那邊兒倒是有些進展,隻是……”
    劉海薄最近一直在忙著籌備《鐵梨花》,對協會的事情參與的不多,所以開心麻花那邊都是陳學斌負責對接。
    “隻是什麽?”
    劉海薄幹工作不上心,捧哏還是很賣力的。
    “我看他們一直在摘抄網絡裏的橋段,這樣搞出來的劇本會不會有版權問題?”
    “他們自己怎麽說?”
    “他們說會設法融梗,而且裏的套路太一路順風了,換成電影肯定要有高潮有低穀、有埋伏有反轉,把這些加進去之後,跟摘抄的就不是一回事了。”
    融梗?
    徐琨聞言微微皺眉,他讓閆飛、彭大陌去看網絡重生,是希望兩人能開拓思路,但直接把人家的劇情融進去……
    是自己有些拔苗助長了,還是《夏洛特煩惱》本來就有這方麵的問題?
    徐琨最終決定等有空了,就拉著兩人坐下來好好聊聊,看看問題到底出現在什麽地方。
    不過最近是沒可能了,估計年前他都不太可能抽的出時間,而且倆人現在還在摘抄當中,並沒有寫出劇本,有些事情也就無法定論。
    放到年後再說吧。
    聊完了劇本之後,眾人又討論了協會成立後的會員招收問題。
    徐琨的意思是,把會員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會員,這種隻需要在網站上填寫資料就可以成功注冊,繼而瀏覽一些青導協發布的公告、文章。
    另一種是正式會員,需要拿出足夠出彩的作品,或者獲得協會高層的認可,才能獲得正式會員的身份。
    另外北影、中戲、上戲三家,每一屆導演係畢業作品的前三名,會默認授予正式會員資格。
    正式會員有資格參加協會舉辦的各種活動,擁有直接向協會高層提交劇本,申請相關經費的權利,並有資格在未來參選會長、副會長。
    對於這種劃分方式,其它人都比較認可,唯獨賈章科又唱起了反調。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這樣劃分之後,正式會員很明顯更容易獲得資源,這樣一來豈不違反了青導協簡拔‘新人’的核心目的?
    徐琨也不慣著他,直接一句話就把他堵了回去:“照你這個標準,韓劫算新人嗎?金怡萌算新人嗎?楊磬算新人嗎?”
    見老賈沒說話,他又正色道:“簡拔新人這個提法其實不太合適,以後咱們官方說法就改成‘助力青年導演’。
    咱們叫青導協不是新導協,目的是要扶持年輕人,唯才是舉才是正途,如果強行要求對方不能有‘案底’,那就是舍本逐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