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範瑋推薦的劇本

字數:4729   加入書籤

A+A-


    【5200】
    劉藝菲不是早退,更不是沒收到邀請,而是人在國外趕不回來。
    《非誠勿擾》首映式結束後,劉曉麗就想使用高壓政策逼女兒就範,但讓她始料未及的是,兩天後劉藝菲就帶著行李不告而別。
    等到劉曉麗發現的時候,她已經跟舒暢去了新馬泰旅遊。
    這一招金蟬脫殼把個劉曉麗氣得不輕,同時也惶恐不安,生怕就此錯過了和徐琨的合作機會。
    這且不提。
    卻說轉過天早上,徐琨還沒起床呢,就接到了東哥電話。
    劉牆東在電話裏倒是沒提投資的事兒,而是分析了一大堆各大門戶網站的優劣,以及誰更適合推行微博+明星的計劃。
    昨兒他對這些還沒什麽研究,今兒說起來就頭頭是道了,估摸著一宿沒睡,連夜搜集了這方麵的資料。
    劉牆東第一個提到的就是‘飯否網’,飯否算是國內微博界的先驅,目前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基礎。
    不過東哥並不看好飯否網,一來是因為飯否背後沒有強大的勢力支持,二來也是因為飯否幹了一年多,也還沒找到正確的引流途徑。
    相反,他們最近好像有點沉迷於語不驚人死不休,總憋著想要搞個大新聞出來。
    “我聽說飯否的老板,很欣賞那些鼓吹西方的異見人士,單隻是這一點,我就不看好他們的未來,畢竟互聯網也不是法外之地。”
    早期的互聯網包容性是極強的,能讓東哥說出‘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足見飯否上的某些言論已經出格到了一定程度。
    接下來東哥又提到了新浪,作為博客界的領頭羊,甚至讓QQ空間東施效顰折戟沉沙,新浪從博客轉型到微博是有著先天優勢的。
    而轉型的契機……
    隻要等飯否網搞出大新聞,再找人去舉報它,就可以從容引流了——甚至還能以此為由,把那些容易惹禍的異見人士拒之門外。
    而除了新浪之外,東哥比較看好的還有兩家,這兩家既不是網易也不是搜狐,而是百度和騰訊。
    他覺得百度貼吧和微博完全可以互通有無,再加上百度熱搜榜目前的含金量,完全可以組成一個堅固的三角形。
    至於騰訊就更不用說了,坐擁互聯網第一的用戶數量,再加上先前也曾經嚐試把QQ空間和博客融合在一起,雖然失敗了,但也足以證明騰訊是有心要在這上麵插一腳的。
    也正因為之前的失敗,騰訊對徐琨提出的微博+明星戰略,大概率會是最重視的一家。
    徐琨能聽得出,劉牆東最看好的其實是騰訊,但他對騰訊卻又是最排斥的。
    這種糾結的態度讓徐琨多少有點納悶,明明按照東哥的分析,新浪和百度在這上麵的優勢要比騰訊更大才對,怎麽偏偏他好像對騰訊情有獨鍾的樣子?
    “這個……”
    劉牆東不好意思的訕笑道:“咱們最終是想要借勢發展京東商城,而在培養個人付費用戶方麵,騰訊是遠遠強過其它兩家的。”
    徐琨恍然,確實,相較於早早搞出Q幣的騰訊,百度和新浪的變現能力就差了不止一籌——百度的變現能力其實也還可以,但它現階段主要的金主是企業團體,而不是個人用戶。
    考慮到京東最需要的就是有付費意願的個人用戶,他會眼饞騰訊的資源也就不奇怪了。
    那排斥又是怎麽一回事?
    “呃~”
    劉牆東有些情不願的道:“騰訊自己也在搞電商,就是那個拍拍網,雖然做的不如咱們京東專業,但仗著有騰訊撐腰,目前銷售額是要比咱們京東高一點的。”
    徐琨還真沒留意到這個。
    聽東哥話裏話外的意思,顯然是有些擔心徐琨轉頭跑去找騰訊和拍拍網合作,但這種事情又瞞不住,隻能硬著頭皮說出來。
    不過東哥這肯定是多慮了,徐琨上輩子聽說過阿裏淘寶、聽說過京東商城、聽說過拚多多、甚至聽說過微商,但就是沒聽說過什麽拍拍網。
    顯然這玩意兒壓根就沒做起來。
    所以他當即笑道:“既然是競爭對手,那就咱們先排除掉騰訊吧。”
    東哥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又跟徐琨交流了一些心得體會,這才終於掛斷了電話。
    徐琨看看時間,發現都已經快十點了。
    因為懶得去外麵吃飯,更不想點外賣,所以就隨便煮了幾袋方便麵。
    平時徐琨的早飯,大多是由晚上陪睡的女人負責解決,但昨天晚上睡的是劉滔,12點之前她就被等在樓下的王公子給接走了。
    這主要是為了避免有閑言碎語傳出,真要是有人目擊了這一幕,也能用王公子一直陪同在側來遮掩。
    為了維護這兩口子的好名聲,徐某人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用垃圾食品填飽肚子,徐琨跟韓三坪聯係了一下,約好兩點鍾在中影集團湊齊,看看還有時間,就轉到書房翻看起了劇本。
    自從《鯤鵬行動》大賣之後,就時常有人給他寄劇本來,後來成立‘青導協’的傳播出去後,寄劇本的人就更多了。
    能到他手上的,都是被華宜篩過一遍的,那些邏輯不通或者太過爛俗的,早就已經被刷下去了。
    不過即便是篩過的,整體質量依舊堪憂。
    而且很多都是借鑒了國外的一些小眾影片,有時候你看著還不錯,在網上一搜就能搜到同款老電影。
    看來華宜的審核部門,還得再加強一下。
    或者說‘青導協’也應該搞個獨立的審核部門,免得搞出抄襲不自知,最後被觀眾指出來的尷尬場麵。
    正看著劇本呢,徐琨突然就接到了範瑋的電話。
    “範老師。”
    徐琨接通電話就道:“你可真是不經念叨,昨兒和我和趙奔山老師喝酒的時候,他還跟我提起你呢。”
    範瑋也笑道:“奔山後來給我打電話了,說是本子被斃了,還在電話裏哭了呢,後來聽說我來了京城,就約了晚上一起吃飯,說要跟我倒一倒苦水——不過他那人百折不撓,估摸著用不了兩天就能支棱起來。”
    這一點徐琨是相信的,趙奔山是真正從底層打拚出來的,幼年的遭遇比他徐某人還要慘上不少。
    這種人是最不服輸,也最不可能被困難打倒的。
    聊了兩句趙奔山,範瑋這才轉入正題,說是有位以前合作過的導演,現在有個特別好的本子想要拍出來,但現在就是發愁拉不到投資。
    範瑋聽說這事兒之後,就想到了徐琨和即將成立的青導協。
    “那本子寫的特棒,尤其是我們東北人特別能感同身受!徐導,您要是有時間的話,能不能見一見張導演,看一看他的劇本?”
    徐琨抬頭看了眼,發現還沒到12點,於是爽快道:“範老師您既然開了口,那我肯定是要見一見的——這樣,如果方便的話,咱們一個小時後在中影附近的XX飯館見,成不成?”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
    範瑋大喜,在電話那頭千恩萬謝。
    掛斷電話之後,徐琨簡單收拾了一下就開車直奔中影集團總部。
    到了約定好的飯館,範瑋和那位張導演早已經訂好包廂等著了。
    這位張導演全名叫做張蒙,年紀也就是三十出頭,大腦門、長方臉、小眼睛,頂著副黑框眼鏡,看上去多少有些靦腆。
    聽範瑋介紹,原來這位張導演以前還做過小品編劇,《功夫》也就是賣拐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就是他寫的本子。
    還有昨天今天明天的續集《說事兒》,也是他寫的。
    正是通過這些經曆結識了範瑋,後來兩人才搭檔拍了一部《耳朵大有福》。
    不過張蒙表示,他第一部創作的電影劇本,其實並不是《耳朵大有福》,而是從99年就開始打磨的一部,反應東北下崗工人情況的黑色幽默故事。
    說著,他將自己帶來的劇本雙手奉上。
    徐琨也是兩隻手接過來,就見封皮上寫著三個大字:《鋼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