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過年了

字數:5047   加入書籤

A+A-


    每天早上,院子裏都會響起練武的嘿哈聲,這讓左鄰右舍頗有怨言。

    奈何陳家來頭大,沒看到白伯爺的兒子惹了他,都給送到刑部去了。

    陳景銘每天跟著練習武藝,太叔琰也怕了陳景銘沒有自保能力,教了陳景銘一套劍法。

    陳景銘每天都會練上兩個時辰,還讓太叔琰給他喂招,爭取碰到高手能夠抵擋一陣子。

    不像這次,人家一出手打的他毫無還手之力。

    臘月二十以後,回京述職的官員越來越多。

    蜀王妃的父親霍矩也回來了。

    他是西北大軍統帥,這次因為宋破軍在西北,嘉和帝召他回京。

    霍矩知道前太子被封了蜀王,封地在川蜀,倒是對嘉和帝沒了怨言。

    蜀王,還是藩王,雖然沒有皇位,還能做一個自在王爺,也是嘉和帝有心袒護了。

    “老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嘉和帝看著這位老將軍,情緒莫名。

    他倆年紀差不多,他已經行將朽木,霍矩還在鎮守邊關。

    嘉和帝叫回霍矩是有事吩咐,他讓雙喜守著門,跟霍矩談了半個時辰話。

    霍矩神情凝重的出了皇宮,第二天去蜀王府看望蜀王魏宣。

    蜀王能夠看到模糊人像,看到霍矩不由的有些悵然。

    當初他為太子,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父皇賜婚霍將軍獨女。

    身為儲君,外有妻族掌控邊關兵馬。

    朝堂內有母族鼎力支持。

    沒想到,有如此優勢,他還是與皇位失之交臂。

    “嶽父回來了。”

    霍矩給蜀王見禮,“老臣見過蜀王。”

    “免禮,嶽父鎮守邊關多年,想必是父皇召您回京,不知道嶽父幾時回去?”

    霍矩道,“老臣過了年就走,邊關軍務繁忙,宋元帥現在暫管西北軍務。”

    蜀王點頭道,“既如此,那就好好過個年,京城現在風雪不斷,嶽父還是多在家休息,免去沾了風雪受冷。”

    霍矩……

    “蜀王說的對,老臣看過王妃和外孫,就回家去好好休息休息。”

    蜀王笑了笑,無神的眸子也多了一分活性。

    年底,各地述職官員開始考核。

    陳景銘也開始安排給關係好的人家送年貨。

    送什麽年禮,陳景銘不知道,還是庶務管家去請教了小九,這事才安排下去。

    “小九啊,離開你我可怎麽活。”

    小九翻個白眼,“二公子,等到二少夫人進門,你就會發現,少夫人什麽都會。”

    陳景銘………

    “二公子,這是管家的基本知識,哪些夫人外交才是最厲害的。”

    陳景銘好吧是我少見多怪。

    年前送禮,也沒幾家人,興安伯不在京城居住,他就送自己嶽家,鳳翊家,還有鄭修儒老大人。

    前年還有康王府,如今康王成了太子,魏淵成了皇太孫,這節禮反而不好送了。

    韓夢舟出主意,你就送擺件,字畫之類的就行。

    陳景銘想了想,回書房選了兩幅畫,對就是他自己畫的畫。

    魏啟父子啥都不缺,你送哪些稀奇玩意,除非是高奢品,但是沒意義。

    剛來京城那幾畫了幾幅畫,其中一幅畫了一條河,河邊有個大水車,然後是稻田農人。

    又選了一幅抱鯉圖。

    反正挺有鄉土氣息的。

    就送給太子父子了。

    魏淵接到畫打開一看《慶餘圖》,看了一遍得出結論,陳景銘畫的。

    魏啟看到了,一眼相中那個大水車了。

    “你說是陳景銘畫的?”

    魏淵點頭,“是呀,父親你看落款。”

    魏啟高興了,“兒子你看這個大水車,是大水車吧,你看出它有什麽不一樣嗎?”

    魏淵看了一眼,“看比例好像特別大?”

    魏啟高興的拍拍他肩膀,“這是畫的木製水車,應該是北方用得,不行,我叫工部侍郎過來看看。”

    魏淵……

    他仔細看了水車,有些無語至極,還真是木質的,而且那條河麵很寬?

    大河麵上的大水車?

    陳景銘隨意送的一幅畫,引得魏啟父子叫來了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是從工部小官升上來的,對於各種各樣的農具一看就知道。

    “的確是畫的木質的,不是南方的竹筒水車,而且水車結構畫的很清晰,木匠能根據這個畫,猜出來怎麽運行的。”

    “果真如此,這個年禮送的好。”

    魏啟高興了,畫,就讓工部侍郎研究了。

    工部侍郎告辭往外走。

    魏淵伸手,一句''''這是送給我的''''卡在喉嚨裏,愣是沒有說出來。

    看一眼剩下的禮品,有些鬱悶的打開畫匣子。

    魏淵拿出另一幅畫說道,“這是陳景銘送給父親你的畫,那幅是給我的。”

    魏啟拿起這幅畫,這是個簡單的年畫娃娃,抱著一個大鯉魚,笑得喜慶。

    魏啟一看,“這個應該是給你的,祝你明年再生一個大胖小子。”

    魏淵………

    好吧,今年冊封他做了皇太孫,明年估計要給他納側妃,就當是給我的吧。

    魏淵委屈巴巴的拿走了年畫娃娃。

    魏啟神清氣爽,想跟你老子搶東西,你還嫩的很。

    陳景銘不知道,又給雲家和鄭修儒送了年禮,最後是送給鳳翊的。

    當然,幾家人又給他回了節禮。

    魏啟父子回的禮物有官窯瓷器,紗,娟,還有畫?

    陳景銘打開一看,前朝有名的大儒畫作,富春圖。

    陳景銘有些懵,這是啥意思?

    嫌我送的畫是我自己畫的?

    還有這些瓷器,紗和絹,又是怎麽回事?

    瓷器是上好官窯細瓷玉白,上麵的彩繪活靈活現。

    這個………

    讓人把東西收起來,想不透就不想了,免得為難自己。

    雖然這麽安慰自己,他也大致猜到,可能是那幅慶餘圖的關係。

    本來就是給他們父子的畫,就是給的早了一些日子。

    各省府官員都會來京述職,難免會碰到相熟的人。

    都希望自己的審核能得到一個上等,這樣升遷有望。

    端王一派人在朝堂不再顯眼,明家反叛後,朝堂上安分不少。

    許多官員留在京城過年,也有官員借著機會拐回老家過年。

    陳景銘,趙堅,顧凜柳蒙楊曦幾人在除夕這天吃了一頓豐盛的除夕飯。

    特別是柳蒙,楊曦和趙堅,都是成了家的人,特別想妻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