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道法仙蹤

字數:5367   加入書籤

A+A-


    蘇任啟與於成誌等人於二十天後回到嶽州城。此城為皇城周邊其中的一個衛星城。它距離皇城不過八十裏地。它雖說隻是個縣級的小城,但是它的作用及影響力不亞於一個地方州府。這是因衛星城是皇城供給鏈中的極其重要單位而存在的。不僅如此,它還是遠赴皇城的大官們入京時休整再進京麵聖的下榻之處。
    蘇任啟等人回到嶽州也作了停留。他們之所以逗留主要是在此等候走官道回來於成誌的衛隊、上官鳳帶領的徐家子弟兵及一部分江湖朋友。自從在豐州,蘇任啟拿出幫助突勒時對方贈送得到的銀兩分給大夥之後,由於這些人天南地北各在一方,路途中已經有一部分人自行回鄉去了。當他們回到嶽州城該隊伍成員隻剩下三百餘人了。
    這一天午後,蘇任啟邀請上官鳳、薩石堅、鍾品聖、石南天、莫選真、彭天壽幾位前輩及上官箐、唐楓林和秦少英作陪一塊去到一處名為“清茗閣”的茶館品茶。茶館占地不小,荷塘、假山、小竹林等應有盡有。它實則是一處為各地進京趕考的的學子們相互交流的清雅場所。
    蘇任啟在茶館內選擇了一處由一條長廊延伸至荷塘中心的涼亭。現在已經是入冬季,天氣氣候還未到寒冷入骨時候。他選擇這此處是考慮到了幾位江湖前輩乃是名動當世的江湖人物。他不希望他們的談話被閑雜人等聽了去成為各種謠言的源頭。
    館內涼亭中,眾人坐下。首先開口的卻是彭天壽。
    “此次品茶,名譽上是蘇公子相邀,實則是我彭天壽作為晚輩懇請蘇公子為我引見上官前輩。”彭天壽說道。
    “嗯,彭天壽你的事事老身早些時候從我孫至女阿箐那裏已經得知了。”上官鳳說道。
    “人生多有變故,你走了錯路能回頭並在蘇公子手下建功立業也是難得。”上官鳳繼續說道。
    “前輩說得極是。”彭天壽說道。
    “老身年輕時也癡迷名利,幸好能及時回頭,因此此等事故咱們至此以後不再談;咱們應該往前看,當下江湖年輕一輩呈現出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他們不僅武功高強,而且有國家和民族擔當;這才是令我們老一輩欣慰之事。”上官鳳說道。
    “前輩說得對,彭某也看好這一輩的年輕人。”彭天壽說道。
    “在回來的路途中,老身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過去的江湖一直都有如一盤散沙,人人各自為利;現如今他們為什麽能團結起來,僅僅是因為利益嗎?其實不然;當我了解到蘇公子早已經委派鄭寬、嚴伍極等人帶著誠意去各地去慰問這次北上江湖英雄死傷者家屬的時候,老身心中終於有了答案。”上官鳳說道。
    “對於那些為抗擊外敵而英勇捐軀的英雄來說,我所做的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蘇任啟說道。
    “公子過謙了,這並非是件小事那麽簡單,要知道跑江湖之人均靠自身本事生存;江湖客的性命在謀生路上朝不保夕,許多人甚至不明不白小命就沒了;他們死後人們對於他們生命的定義又是什麽,隻怕是無人問津;然而,公子通過官府公告英雄事跡,派人上門給為國捐軀的家人慰問、送撫恤金等方式告知其他人,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引導與教育。”上官鳳說道。
    “前輩說的是了,公子的做法表麵上隻是江湖人江湖之事,但是它影響早已在江湖之外,並深入到普通百姓中。”彭天壽說道。
    “確是如此,貧道有幸參與其中平生深感幸甚。”薩石堅說道。
    “保家衛國這種事情畢竟不是一個人能為之,它須要大家共同努力;我打算回到京城之後,待到陛下封賞北伐將士之時,建議他給本次北上的部分立過大軍功的團體、表現凸出的先進個人也給予相應的封賞。”蘇任啟說道。
    “嗯,這是一個甚好的想法。”上官鳳說道。
    “貧道雖為方外之人,但是若能借此弘揚我昆侖派道法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薩石堅說道。
    “姑奶奶已經上了年紀,為這次上辛苦了;我挺為您擔心的呢。”上官箐說道。
    “是啊,前輩年過七旬還為了這種事情爭鬥,作為晚輩我深感慚愧。”唐楓林說道。
    “唐公子,請不要這麽說,要說慚愧的其實是老身;我兒徐政被困豐州,因此這次北上老身始終夾帶有些私心在裏頭了的。”上官鳳說道。
    “算了吧!眼下仗已經打完了,咱們再講那都是些故事了。”蘇任啟說道。
    “說得是,不過我倒是有個疑問想問上官前輩。”唐楓林說道。
    “唐公子,你且問。”上官鳳說道。
    “蘇公子有多重身份,既是駙馬爺、皇帝親封大官,他又是您孫姑爺,但是您卻總是稱他為公子,這是為何?”唐楓林問道。
    嗬嗬…
    上官鳳久違地笑了。
    “因為公子做事時他隻是公子,他並不用其他身份證他是他。”上官鳳說道。
    “您這麽一說,我倒也有同感了。”唐楓林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嗬嗬……
    大夥都笑了起來。
    忽然,一陣涼風自長廊那邊吹過來。大家深感一陣寒意,它令大夥一下子安靜下來,接著走廊那邊有一道聲音傳來:
    練得身形似鶴形,
    千株鬆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
    雲在青霄水在瓶。
    ……
    蘇任啟聽得出這是一個熟悉的聲音。他轉頭向走廊望去卻不見一個人影。尊師重道卻令他站起身麵朝走廊方向站著。其他人卻見他聽到聲音後立刻站起身畢恭畢敬地麵朝走廊那邊站著。他們也跟著站起來。
    上官鳳初聽到聲音時隻是定了神,待到對方把詩句念完。她有如突然想到了什麽。她連忙起身走一步上前。她在眾人驚愕中竟然朝走廊那邊跪了下去。
    眾人知道上官鳳的身份仍誥命夫人。當世能令她行下跪禮的人不多了。等那聲音說完,令眾人吃驚的還在後頭。
    “師叔在上,師至給您拜禮了!”上官鳳說道。
    師叔?眾人疑惑之時,長廊內距離眾人兩丈外忽然出現一個身影。他瞬間顯現有如憑空一般。眾人看清來者是一名中等身材身穿青色道袍頭頂道冠白發白胡須老道。他雙手抱著根撫塵。此時,他正凝視著上官鳳。
    “師至,你不用行此大禮,起來吧。”老道士說道。
    上官鳳聽罷站起身,畢恭畢敬站在那裏。她知道師叔來到這裏一定有話要說的。
    “老道過來已經有一會了,隻是見你們聊得起勁且先聽一聽。”老道士說道。
    “我等也隻是閑來無事時聚聚,希望所聊塵俗事不汙了仙長之耳。”蘇任啟說道。
    “那倒不至於。”老道士說道。
    “蘇公子可知老道因何出現在此?”老道士說道。
    “晚輩不知。”蘇任啟說道。
    “其實老道俗名王禪,受師兄虛穀子委托求實一件事情來了。”王禪說道。
    “師兄本已經不問世事多年,隻是他在推星卜卦中發現世間有一人,他的陽壽及命格甚為出奇——或有或無、或斷或續、或虛或實;且,此人緣起佛門,又與我道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甚是不解其中緣由;他唯恐世間出現妖孽,因此派我下山探個究竟。”王禪又說道。
    “不過,經老道多方察看確認現在已經可以放心回去複命了。”王禪繼續說道。
    “道長,您說的可是阿信?他的陽壽怎麽是虛無呢?”上官箐問道。
    王禪所講到底是何人。在場許多人都有疑問,隻是上官箐率先問出口了而已。不過,眾人隻見王禪捋捋胡須並笑了起來。
    “嗬嗬…此仍造化天機,老道我也無從得知。”王禪說道。
    “不過,老道此次現身想請蘇公子他日務必回一趟老家,以了結今世因果。”王禪繼續說道。
    “恩受父母,得以臨天地,我理當回去一趟。”蘇任啟說道。
    “嗯,老道即將回山修行了;臨行前勸你一句年輕人行事有時收斂點,否則你真氣外放時心之所向意之所指殺氣衝天,會引神魔共注或許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於人於己皆是煩惱。”王禪說道。
    “仙長所言甚是,小子記住了。”蘇任啟說道。
    王禪盯著蘇任啟點點頭,之後欲要轉身離開。
    “師叔,我師傅可一卻安好?”上官鳳忙問道。
    “師兄已經悟入本源大道,自然是無有好壞。”王禪說道。
    “至於師至你,你生逢亂世;師兄因緣際會傳受業術於你;而你天資普通難以領悟無為大道;而今你與我道門早已緣盡,因此享受你的人間富去吧。”王禪繼續說。
    “弟子慚愧。”上官鳳說道。
    “天道自然,道法亦是自然,你無需慚愧。”王禪說道。
    王禪說完便轉身向前走了兩步。然而,他又回過頭來望向薩石堅。
    “道門一脈昆侖派,你們能幾次下山匡扶正道做得不錯。”王禪說道。
    薩石堅沒想到王禪老祖竟然回頭誇他們昆侖派一句。他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才好,隻有拱了拱手。
    王禪說完後轉身走了。他縮地成寸,僅幾步便消失在走廊的那一頭。蘇任啟等人一起恭送王禪向走廊方向拱手作揖。隻是,王禪已經不知所蹤。他們看上就象是對著空空蕩蕩的走廊行禮。
    喜歡天罡地契金剛伏魔手請大家收藏:()天罡地契金剛伏魔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