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你的那部《人在囧途》,可能要爆!!!

字數:1201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當然。
    打電話給陳誠的不隻是王中雷。
    大過年的。
    一眾導演雖然是知名導演,雖然心態也可以。
    可麵對著這麽大的製作,哪個導演都不可能以平常心對待。
    很多時候,他們與會與普通導演,甚至是普通人一樣。
    該糾結的時候會糾結。
    該想不開的時候還是想不開。
    王中雷之後。
    出品方之一的小瑪奔騰負責人亦是給陳誠打了個電話。
    “陳導,給您拜個早年,新年好。”
    “李總,新年好。”
    “陳導,您回老家了吧。”
    “回老家有一段時間了。”
    “辛苦,過完年,我們的三國就要啟動。陳導,您那邊準備得怎麽樣?”
    “還好,正在確定總導演。”
    “陳導,您覺得哪個導演合適?”
    “還沒有完全確定,正在考慮。”
    “您覺得高惜惜怎麽樣?”
    “還行。”
    “陳導,大家都是自己人,沒必要說兩家話,小小透露一下唄。”
    “我覺得還可以,但還得等過年之後再確定。”
    “陳導……”
    最終。
    小瑪奔騰出品方負責人掛掉了電話。
    對於這位李總。
    陳誠無所謂。
    雖然他是出品方,但他可不會太過於管出品方什麽事。
    他又不是監製,代表的不是出品方的利益。
    陳誠是製片人。
    原則上是。
    陳誠是新三國的負責人。
    哪怕就是出品人,說話也不見得就一定管用。
    至於出品方撤資什麽的。
    這資可不是那麽容易撤的。
    做為一個強勢的製片人,在開拍之前,陳誠可是要求出品方先出資7成。
    要不然,陳誠就不當這個製片人。
    至於為什麽這樣要求。
    就是不想被出品方製約。
    要是出品方每每拿錢來威脅製片人,那陳誠還當什麽製片人。
    既然要陳誠當製片人,那就聽他的。
    要是不聽。
    那就別讓陳誠當製片人。
    不過。
    給陳誠打電話的,也不僅僅是出品方。
    比如。
    韓三坪就給陳誠來了一個電話。
    “陳導,過年好。”
    “韓導,過年好。”
    “那個新三國總導演確定了嗎?”
    “暫時沒有。”
    “什麽時候能確定?”
    “過完年吧。”
    “怎麽,還在考慮什麽?”
    “其實考慮得差不多了,還想再看看。”
    “早點確定得好,免得讓大家都過不好這個年。”
    韓三坪和陳誠關係不一般。
    對於韓三坪說的,陳誠考慮了一下:“倒也是。”
    大過年的。
    要是這個不確定,那些個導演恐怕都睡不著覺。
    想了想。
    陳誠問道:“韓導,您這是給誰打電話的?”
    “張嚟。”
    “巧了,就張嚟吧。”
    “我去,你確定?”
    “確定。”
    “你小子,太好了。一會我給張嚟打電話,他非得高興死不可。”
    “嗯,先跟他說吧。”
    之所以選擇張嚟。
    本身上張嚟水平就夠。
    另一方麵。
    張嚟的理念與陳誠的有一些像。
    陳誠對於新三國,他即不想跟著老版這樣來拍。
    他同樣也不想跟著前世的新三國來拍。
    要說怎麽拍。
    陳誠認為,這將是一個老版和前世新版三國的一個結合體。
    他會吸收老板三國的優勢,也會吸收前世新版本國的優點。
    至於其他導演。
    雖然其他導演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
    可這一些理念一個是太激進,另一個就是沒有太過於考慮市場。
    陳誠拍的新三國,就是給普通大眾看的。
    所以台詞方麵,一定不能太過於文。
    可新三國畢竟是三國。
    他不是普通的電視劇。
    他是人們心中的四大名著。
    更在無數老百姓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整個的劇情與台詞,他不能太白,他還得有一定的雅。
    比如這種雅。
    像新三國中一些經典的橋段,桃園三結義……一類,陳誠就準備多花篇墨。
    他可不會學新三國,隻是了了幾個鏡頭就結束了。
    還有像七擒孟獲,新版三國都沒怎麽提。
    這一點也是陳誠不願意看到的。
    此外還有新三國一些沒有提到的人物,像賈詡,太史慈……都是很經典的人物。
    新版三國的劇本裏麵也沒怎麽提,這都是不太合適。
    雅俗相結合,這就是陳誠對於新三國的看法。
    雅是讓新三國要有一定的高度。
    俗是讓新三國更接地氣,更迎合觀眾。
    綜合來說。
    還是張嚟比較符合陳誠的理念。
    最終。
    陳誠也就確定了張嚟。
    “小美,你跟其他幾位導演回一下信息。”
    既然確定了張嚟,其他幾位導演也要回信。
    不過回信陳誠就讓小美去了。
    他回倒是可以。
    但免得大家也是尷尬。
    ……
    大年29。
    王中雷送的一車的年貨到了。
    老媽無比的驚訝,直問陳誠哪裏的朋友,怎麽送了這麽多的年貨過來。
    陳誠笑道,是一位老朋友,關係比較鐵。
    至於鐵不鐵。
    這種事也就陳誠和王中雷知道。
    至於吃了王中雷的會不會嘴軟什麽的。
    陳誠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他還是和之前一樣。
    該合作合作。
    該拒絕拒絕。
    大年30。
    陳誠陪老爹回到老家祠堂祭祖。
    雖然喬遷了新房。
    但按陳誠老家規矩,不管去了哪裏,老家還是老家,不能丟掉。
    所以過年,陳誠還是要回到老家的祠堂拜祭。
    並且。
    陳誠老家大年初一,還有搶新年的習俗。
    這個搶新年,那就是看誰在大年初一0點第一個點炮竹。
    要是誰搶到第一個,往往預示著新年事業財運身體……都是旺旺旺。
    是不是有這麽神奇,陳誠不知道。
    不過陳誠還是每年都會去搶的。
    但可惜。
    很多時候搶不到。
    今年陳誠總結了一下經驗。
    他覺得之前搶不到的原因是準備不足。
    於是陳誠早在晚上23:30分的時候,他就準備了香竹和炮竹……以及各方麵的祭拜用品。
    並且還在祠堂門口等到0點。
    不知道是有心準備還是什麽。
    0點一到。
    陳誠終於搶到了這個第一。
    這讓陳誠感覺心裏美美的,有一種非常好的兆頭。
    ……
    大年初一。
    一大早。
    陳誠就對父母說,中午吃了飯去看電影。
    老媽第一個不去,說:“電影有啥好看的,不看。”
    陳誠有些被嗆到,說:“老媽,有一部電影是我拍的片子。”
    老媽有了興趣,問道:“你拍的片子嗎,你演哪個角色?”
    “呃,沒有角色。”
    “沒角色還說是你拍的。”
    “老媽,我是導演。”
    “導演是演哪個角色?”
    “導演是演……我……”
    差點被老媽給帶偏了:“老媽,票都買好了,不看就浪費錢了。”
    老爹卻是說道:“你啊你,沒文化吧,你兒子可是大導演,大導演懂不懂。”
    “那你說,大導演是幹啥的?”
    “就是……”
    一翻亂說,老爹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老媽笑著說道:“還說我,你不是啥也不知道。”
    當然說是這麽說。
    中午的時候,老爹老媽還是跟著陳誠前往了電影院。
    是的。
    大年初一。
    陳誠之前的三部片子,正式上映。
    一部是陳誠監製的《葉問》。
    另一部也是陳誠監製的《赤壁》。
    還有一部是陳誠導演的《人在囧途》。
    原本人在囧途陳誠是需要去宣傳的。
    後來陳誠看了看,大過年的,也別難為一眾演員了,就讓大家回家好好過年。
    隻是陳誠這一邊沒宣傳。
    與陳誠有關的三部片子,都很是火爆。
    “兄弟們,新年好,有沒去想今天去看電影的?”
    “必需去啊,大年初一,那就是看電影,不然幹嘛。”
    “對,我們大年初一有規矩,不能走親戚,看電影是最好的放鬆方式。”
    大年初一。
    可以說是全年最好的檔期。
    這一個檔期,集結了一係列的片子。
    除了陳誠監製的三部之外,也還有其他的幾部片子。
    但可惜的是。
    其他幾部片子在陳誠兩個字之下,卻有些被無視了。
    一眾看客,他們隻盯著與陳誠有關的三部片子。
    也就是葉問,赤壁,以及人在囧途。
    “葉問,赤壁,人在囧途,兄弟們,看哪部?”
    “我覺得赤壁,大製作,大場麵,還有頂尖的陣容,梁潮偉,金誠武,林誌鈴,胡鍕,張豐義。”
    “我覺得葉問也不錯,甄仔丹,任達樺,樊邵皇,還有天王嫂熊代林。”
    “我靠,就沒人說人在囧途嗎?”
    “當然沒人說。”
    “為什麽?”
    “這可是陳誠直接導演的,你說……要不要看?”
    好吧。
    不是陳誠不想打廣告。
    有的時候陳誠不需要打廣告,今年的春節檔處處都是陳誠的廣告。
    赤壁為了吸引觀眾,打的是陳誠監製。
    葉問為了吸引觀眾,打的也是陳誠監製。
    人在囧途呢?打的是……我就是陳誠。
    做為陳誠親自導演的人在囧途,這個時候,他想不吸引人都難。
    ……
    “這麽多人。”
    這會兒,老家唯一的一家電影院已經爆滿。
    還好陳誠提前買好了票。
    也不知道母親喜歡什麽。
    陳誠是人在囧途,赤壁,葉問……包括其他一些電影,陳誠都買了。
    “老媽,您想看哪部?”
    雖然陳誠更想帶著母親去看人在囧途。
    但陳誠第一想法,還是讓老媽先選。
    人在囧途就算是自己拍的,要是老媽不喜歡,也沒必要硬拉著去看。
    不過老媽卻一直想著陳誠的片子,說道:“兒子,你不是說有一部片子是你拍的嘛,哪部?”
    “呃……”
    陳誠指了指:“這,這,這……嚴格上來說,這幾部都是我拍的。”
    “兒子,你這麽厲害?”
    “你現在才知道啊。”
    “噗嗤……”
    母親一樂:“那就看這部吧。”
    指了指人在囧途,老媽說道。
    陳誠一愣,問道:“老媽,怎麽選這部?”
    “這部感覺好像拍的是火車站,你看,這一些提包的行人。我一看就想到了,當年我和你爸去南方打工。你是不知道,當時在火車站,我和你爸等了一個晚上,這才等到了一輛加班的綠皮火車。”
    這一說。
    老爹也是感慨:“是啊,當時到我們小縣城的火車都是慢得很。不但慢,而且沒座位。不但沒座位,進入車廂都是人擠人,我和你媽在那裏站了十幾個小時呢,站得全身都是汗。後來回家過年和去南方打工一樣,也是人擠人,硬是站了十幾個小時,這才回到家。”
    老媽接過話,又說道:“你爸當時還說不回來呢。說,回來一趟要花一兩千塊錢,很劃不來。就你老爸這樣,也沒見賺多少錢。”
    兩人說著,陳誠亦是感歎。
    回想起小時。
    陳誠卻是想起,父母雖然去外地打工,但外麵不管條件多難,每年過年還是趕回家。
    至於原因。
    不就是為了看自己嘛。
    有一次陳誠記得。
    當時父母實在是買不到火車票,隻好騎著一輛摩托車翻躍幾百公裏,這才回到家。
    陳誠老家過年時的天氣是很冷的。
    不但冷。
    那一年還下起雨。
    為了回家。
    父母把能穿在身上的衣服全都穿上了。
    至於腳上,都是綁著尼龍袋子,就是怕冷風吹進去。
    當時父母回到家,陳誠非常記得,父母的手腳差不多都麻痹了。
    直到用溫水泡了好久,這才恢複了過來。
    “嗯,爸媽,這部片子說的就是回家過年的故事。”
    陳誠擦了擦眼睛。
    回家過年不是什麽大事,但卻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這麽一想。
    陳誠對於人在囧途變得更為期待起來了。
    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巧不巧,好像碰到了一個好時機。
    ……
    “陳誠,新年好。”
    離2點檔的《人在囧途》還有十幾分鍾。
    陳誠接到了一個電話。
    一看來看電,正是老王……不對,王劍林。
    “王總,新年好。”
    陳誠有些意外。
    沒想到王劍林竟然在新年第一天給自己打電話。
    “嗬嗬,陳誠,在哪?”
    “在老家。”
    “你看你,你都有三部片子要上映,竟然不去宣傳一下,還回老家做什麽?”
    “不是有王總您嘛,你們萬達院線可得給我們多排一些片子。”
    “嗬,陳大導演,到我這裏打秋風來了。”
    “王總,大家這是相互賺錢不是。我們的片子賣得越好,你們萬達賺得越多。”
    “你小子有一手啊。”
    王劍林說道:“要不要跟你說個數據?”
    “什麽數據?”
    “你拍的片子嘍?”
    “我可是有三部片子上映,王總,您說的是哪部。”
    “剛誇你,你就得瑟起來了。既然這樣,我不說了,再見。”
    “別介……王總,我錯了。”
    “現在知道錯了啊,晚了。”
    王劍林笑嗬嗬,但還是說道:“算了,跟你小小的透露一下。你的那部《人在囧途》,可能要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