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我靠,刷票房也沒這麽瘋狂啊。

字數:12545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7000萬一天。
    看著這一個數字。
    無數影迷都給震傻眼了。
    想想一些電影上映一個月,一大堆都還沒有破7000萬元票房。
    現在看看。
    人家上映一天的數據,他就破了7000萬。
    “這得將全國所有電影院的位置,全都坐滿啊。”
    “應該不至於,但也差不多。”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我們小縣城,隻要是《唐山大地震》這部片子,沒有坐不滿的。”
    當然。
    這對於業內人士來說,則更是震撼。
    “兄弟們,7000萬一天是什麽樣的成績?”
    “別問我,現在有些懵。”
    “我也是,我做夢都沒做過這樣的記錄。”
    電影可不是那麽容易搞的。
    不知道有多少知名大導,都在電影票房上栽了大跟鬥。
    可有的時候電影市場就一直刺激著你。
    你以為你票房破不了億,別人就破不了億嗎?
    你以為你拍的片子沒有人看,其他人的片子就沒有人看嗎?
    “一下子感覺不知道怎麽拍片子了。”
    “我也是,我得好好回學校,重學四年導演係本科的課程。”
    “學毛線啊,人家陳誠本科讀的是表演,研究生才轉到導演係的。”
    一眾業內人士,不時的討論著。
    在這一些討論當中。
    有震驚的。
    有羨慕的。
    也有眼紅的。
    同樣還有落寞的。
    略給他們一些安慰的是。
    唐山大地震第二天的票房下降了不少,隻有5000萬。
    第三天下降到了4000萬。
    但第三天之後。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當日票房都穩穩的站在了4000萬以上。
    一個星期結束。
    唐山大地震首周票房,達到了3.5億。
    這樣的一個數字。
    如果放在一年之前,他還是當年的票房冠軍。
    一年之後。
    他隻是一周產生的票房數字。
    ……
    “老弟,我們《唐山大地震》一周3.5億票房?”
    “是的。”
    “我們這是要發了啊。”
    “是的,老哥,我們要發了,要發了。”
    “嗯,趕緊請陳誠,我要當麵好好的感謝他。”
    ……
    “韓導,陳誠的《唐山大地震》,一周3.5億票房。”
    “是的。”
    “我靠,有沒有在刷票房啊。”
    “淡定。剛開始我和你的想法一樣,但……我在想,刷票房也沒這麽恐怖啊。”
    “確實,這樣的票房,都沒人敢有這個膽子刷出來。”
    “可不是,我都嚇得心髒病要出了。還好,我仔細檢查之後,不存在刷票房的問題。”
    “哈哈哈,韓老頭,看來你又得升官了。”
    “升什麽官,不要被他們逼得退居二線就可以了。”
    “我估計著,有陳誠的成績,以後他們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
    不過。
    這幾天的陳誠,並沒有完全將心思放在關注票房上麵。
    雖然《唐山大地震》的火爆,確實超出了陳誠的意外。
    但票房這種東西。
    在那麽一段刺激了一下,平靜下來也就沒太大感覺了。
    陳誠想去見一見王劍林。
    “陳大導演,什麽風把你吹到我們萬達來了。”
    “王總,你可是我們這一些電影人的衣食父母,這次特地前來拜訪你的。”
    “什麽衣食父母,你們電影人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才對。”
    陳誠拜訪王劍林,不是叫王劍林給他多排片。
    現在《唐山大地震》火得沒邊,根本就不需要陳誠特別打招呼。
    陳誠是為了黃牛而來。
    是的。
    幹電影這一塊,說起來鬱悶,黃牛也算是電影行業裏的一份子了。
    可是。
    對於電影觀眾來說,這些個黃牛,可真的是阻礙著眾人對於電影的感觀。
    或許站在電影人角度來看。
    黃牛隻是將票價加高賣給消費者,和電影人沒關係。
    可如果黃牛這樣的一直持續下去,到頭來,影響的也是電影市場。
    當陳誠與王劍林探討黃牛這一個話題時,王劍林卻是歎了一口氣:“陳誠,這個難辦。”
    “王總,是打不了嗎?”
    “現在來說,很難。”
    王劍林說道:“其實對於黃牛,我們比你更痛恨。可是,你也知道。黃牛不是在一個地方,他是在全國所有的地方。我們在全國有著幾千上萬家電影院,電影院也是各地區的人負責。我們建立過很多打擊黃牛的政策,但執行這一塊的卻是具體的人。當有利益出現的時候,往往這一些黃牛就會不斷的出現。”
    “我們曾經嚴厲打擊過幾次。嚴格的時候,黃牛少一些。一但放鬆了下來,黃牛又多了起來。到現在,不管是嚴格還是放鬆,黃牛都打不幹淨。”
    陳誠說道:“要不嚴格按照實名製。”
    “實名製也沒用,實名製他們會用一係列的身份證進行作假。”
    一番細聊下來。
    陳誠有些頭痛,要想打盡黃牛,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到底是王劍林,他又說道:“其實也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王總,您說:“如果大家都到網上訂票,那黃牛就沒有什麽生存空間了。”
    這一說。
    陳誠想到了前世的貓眼電影。
    隻是王劍林卻又說道:“但可惜,我們的訂票係統早就開發出來了,但用的人很少。”
    “王總,你這一說,我有辦法了。”
    “什麽辦法?”
    “到時候再跟你說。”
    ……
    離開萬達影院。
    陳誠前往了美團網。
    是的。
    美團網是美團外賣的前身。
    暫時的美團網還沒有外賣業務,他隻有拚團業務,或者叫做團購網站。
    他有一些像大眾點評網一樣,大家共同拚團,用一個比較低的價格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實體店。
    王興是美團網負責人。
    不過這時的美團網並沒有做到業內第一。
    在這一個暑期,國內有著5000多家做團購網的。
    和美團一起搞的,還有拉手網,大眾點評網,窩窩團……等等一大堆。
    美團在這其中,並不是那麽的突出。
    “王總,陳誠導演找您?”
    “陳誠導演?”
    總裁辦公室。
    王興非常的奇怪,他不知道陳誠怎麽會找上他。
    雖然他知道,陳誠是國內頂級導演。
    可是。
    陳誠與他風牛馬不相及。
    一個是搞電影的。
    一個是搞互聯網的。
    如果之前大家認識,這還好說。
    可大家又不認識。
    突然之間,陳誠竟然上門。
    但到底陳誠是知名大導演,王興雖然很奇怪陳誠找他做什麽。
    但他還是很熱情的接見了陳誠。
    “真是貴客啊,陳導,之前一直想去看您最近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可一直沒有時間。”
    王興熱情的與陳誠打著招呼。
    陳誠則是笑道:“像王總這樣的大總裁,看電影估計是浪費時間。”
    “哪裏,您電影裏麵有很多的人生大道理,對於我們這一些搞互聯網的也有一些啟發。”
    “比如。”
    “咳咳……”
    王興有一些尷尬。
    就是客套話而已,怎麽就當真了呢。
    但王興到底是妙人,還是說道:“比如,您拍的《中國合夥人》,對我就有非常大的幫助。”
    陳誠笑道:“好啦,王總,我們就不客套了。其實今天找你,是有個業務想找你幫忙。”
    “什麽業務?”
    “我想搞一個電影訂票網站。”
    “這不是有了嗎?”
    “有是有,但現在很多的電影訂票網站都是各自獨立的。如萬達隻負責萬達旗下的電影院,光線隻負責光線的,這一些電影院之間並不相通,有一些麻煩。我想做一個不管是萬達,還是光線……隻要進入我們網站,我們就能購買電影票。”
    “這個想法可以。但……陳導,我們是團購網站。您說的這個業務,我覺得可以找那些軟件開發商。”
    “王總您說的對。不過,我找一些業內人士谘詢了一下。他說這個網站比較複雜,他不隻是訂票業務。同時,他還得兼顧所有其他電影院網站的訂票係統,也就是要他們的數據庫。”
    “是的。”
    王興也是點頭:“雖然看起來訂票網站是一個小業務,但真要覆蓋全國,並不是那麽容易。”
    “您覺得大概要花多少錢?”
    “開發容易,開發這個係統,幾百萬就夠了,最多1000萬。但維護運營也需要一筆不少的錢,最為關鍵的還是推廣。”
    說到推廣,王興也是頭痛:“陳導,您看我們美團網。看起來小,但推廣簡直要人老命。我們已經融資了兩次,砸了1個億進去,都還沒有特別大的水泡。”
    “我用過你們美團。”
    陳誠笑道:“很好用,有的時候還能薅羊毛。”
    “哈哈哈,陳導,您也有這樣的愛好啊。”
    “這是你們送給用戶的福利。”
    “確實。”
    王興點頭:“推廣初期,為了獲客,我們花的成本比較大。我們算了一下,我們的獲客成本要40塊錢以上。”
    “那如果加上我們這個訂票係統呢?”
    “訂票?”
    王興一下子不知道陳誠是什麽意思:“陳導,您的意思是?”
    “我是說,如果我們的訂票業務,出現在你們美團網上,會有一個什麽樣的變化?”
    “我……”
    王興摸了摸下巴。
    他之前沒想過這個問題。
    可。
    當陳誠提及這個問題時,王興一愣。
    隨後。
    他完全沉浸在這一個問題當中。
    陳誠沒有打擾王興。
    十幾分鍾之後。
    王興突然叫了起來:“陳導,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王興激動的說道:“我們之前做過統計。網上購買電影票的用戶,他們的複購頻率非常大。幾乎隻要買過一次,他們以後都會繼續再買。如果,在我們的團購網站上,上線電影訂票業務。那麽,我們不但滿足了這一些用戶的訂票需求,我們還能掌握他們的消費數據,並最終轉化到我們團購網站上。”
    “陳導,您簡直是太天才了。”
    “陳導,您還拍什麽電影啊,要不,您來幹互聯網怎麽樣。”
    可以說。
    當這樣的一個想法出現。
    王興激動的不行。
    這樣的一個想法。
    王興知道。
    隻要他們將團購與訂票相結合。
    那麽。
    此時的千團大戰,就要結束。
    他們的美團,絕對能靠電影訂票係統,成為這個行業的領頭羊。
    “王總,我隻會拍電影。互聯網什麽的,我是真不懂。”
    陳誠確實不懂。
    之所以提出這個想法,隻不過是前世美團的路線。
    他隻能提供一下思路。
    至於為什麽想與美團合作。
    這也是訂票係統不能單獨推出。
    單獨推廣的成本太大太大了。
    一個是陳誠沒這個資本。
    另一個陳誠也沒這個時間。
    還有一個是陳誠還真不太懂。
    要他瞎扯下,他可以。
    真要他來推廣,公司絕對完蛋。
    “陳導謙虛。”
    王興緩了緩。
    又繼續想著這樣的一個想法的可行性。
    一番推演。
    再一次確定沒問題。
    王興激動的又說道:“陳導,你們的這個訂票係統什麽時候上線?”
    陳誠一樂,說道:“這不就是我來找你幫忙的嗎?”
    “啊?”
    王興一拍腦袋:“該死。陳總,沒問題,完全沒問題。這個係統,我幫你們做。我不但幫你做,而且,我們一會簽訂戰略合作合同。你放心,你們的訂票係統我一股都不占,我隻要我的美團網。同時,我們也幫你完全免費做這一個訂票係統。”
    “沒問題。”
    ……
    與王興談好,陳誠卻是再一次前往了萬達一趟。
    是的。
    這樣的一個訂票係統,可不是隻要你做就可以。
    他還必需與各大院線公司達成合作才行。
    要是各大院線公司不跟你分享數據,不跟你連上係統,你想做覆蓋全國的係統也沒用。
    一切談的也很順利。
    陳誠聯合萬達,光線牽頭,並與全國一眾電影院線公司達成了合作。
    並成立【貓眼電影】購票有限責任公司。
    在這裏麵。
    陳誠占有20點的股份,是最大股東。
    具體公司的運營,陳誠後麵會交給職業經理人。
    至於有人說。
    為什麽陳誠不百分百控股。
    陳誠也想。
    可這怎麽可能。
    陳誠隻是一個導演。
    各個院線公司怎麽可能平白的將自己的數據與資源讓給你。
    他們要是不占股份,他們才不會接入你的係統。
    如前世的貓眼。
    他的股東就有企鵝,光線,阿裏巴巴……等各個資本以及有資源的院線公司。
    也正是因為各個都掌握著一定的資源。
    哪怕美團王興想自己一個人搞,他也不可能。
    他也必需聯合一眾院線公司。
    包括,他還必需聯合陳誠。
    要是你想拋開陳誠。
    正如現在。
    陳誠直接就可以宣布,他們的《唐山大地震》不支持你的訂票係統。
    這就是商業,與電影不同。
    ……
    “陳誠,最近你在幹嘛,聽說你搞互聯網去了?”
    徐刻給陳誠去了一個電話。
    陳誠有些鬱悶的說道:“別提了,什麽互聯網,互聯網太難搞了。還好,這些天我將手頭上的工作,丟給了其他人。”
    是的。
    雖然陳誠並不想搞互聯網業務。
    但因為公司才剛剛成立,新業務又還剛剛開始階段。
    陳誠想當甩手掌櫃,但也沒辦法,隻能在公司呆了好些天。
    好在通過獵頭,請了一位職業經理人過來,陳誠才抽出手。
    要不然。
    陳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搞電影的,還是搞互聯網的?
    “嗬嗬,怎麽樣,互聯網好搞嗎?”
    “比電影複雜得多。”
    這是實話。
    陳誠覺得。
    電影這東西,就是劇本,表演,鏡頭,剪輯……這一些。
    而且在這裏麵,所有的東西陳誠都能做主,都能控製,不需要考慮別人。
    他隻要將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創意,自己想給別人看的東西拍攝出來,那就可以了。
    但互聯網,涉及太多太東的東西了。
    光是那個購票係統,要處理的問題都是一大堆。
    什麽這裏協調。
    那裏推廣。
    這裏運營什麽的。
    搞得陳誠一個頭兩個大。
    隔行如隔山。
    不是幹這個行業的,也吃不了這行飯。
    還好陳誠聰明的知道自己的本事。
    稍稍利用前世的眼光,為自己謀了一些福利。
    以後有【貓眼電影】存在。
    哪怕陳誠不拍片了,應該都不愁飯吃。
    當然。
    這隻是說說。
    要是不拍片,陳誠也不知道去幹嘛。
    總不能過上提著鳥籠,身後跟著一群狗腿子的生活吧。
    最為重要的是。
    有了貓眼電影的存在。
    陳誠就可能是,未來中國電影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