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文帝節儉了一生,卻將鄧通扶持成了大漢首富!

字數:4565   加入書籤

A+A-


    “要說一點缺點都沒有,那倒是也不至於。”
    “文帝這一生的作為雖然大部分都是令後人無比推崇的,但唯有一件事讓很多人都看不明白。”
    李二想了想道。
    或許是史記遺失了不少的原因,反正若是沒有其他原因,這件事他也同樣是看不明白的。
    “你說的是寵溺鄧通這件事吧?”
    “明明自己連一碗紅燒肉都舍不得吃,卻願意將一整座銅山賞賜給鄧通,甚至還給了他鑄幣權。”
    “說實話,文帝所做的那些事裏,唯獨這件事咱看不明白。”
    老朱也有些無奈的點點頭。
    他很推崇文帝劉恒,可這件事,他也是真沒法子為其辯解。
    自己衣服都打補丁,姬妾衣裙也都樸素無比。
    宮中膳食一天都未必能見得到幾塊肉。
    文帝是真的將節儉這兩個字做到了極限。
    古往今來也沒多少人能做到他這般。
    可令人不解的是,他這樣一個堪稱典範的明君,偏偏對鄧通另眼相看。
    節儉了一生,卻將鄧通扶持成了大漢首富!
    無論怎麽看,這件事都詭異到令人匪夷所思!
    “說實話,以文帝的手腕與能力,朕著實不相信,他會做出這等荒唐之事。”
    “除非他與鄧通之間,發生過什麽外人所不知道的故事,比如鄧通救過他的命?”
    說到這個問題,趙匡胤也同樣理解不了。
    甚至在他看來,即便鄧通真的救過劉恒的命,那以劉恒的性格,頂多也就是保他一世富貴。
    直接給臣子賞賜銅山,加上鑄幣權。
    這可純純是昏君才能幹出來的荒唐事!
    可劉恒他是昏君嗎?
    “很正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漢文帝說到底,他也就是個人,是人就會犯錯。”
    “也就是你們這些人將他神話了,犯點錯不是很正常的事?”
    某些平庸的君主倒是不以為意。
    蜀國。
    劉禪也同樣滿臉困惑的看著諸葛亮。
    “相父,我覺得他說的有些道理啊。”
    反正以他的智商,他是比較願意讚同後者的話。
    見狀,諸葛亮隻得無奈歎息一聲。
    指望阿鬥看明白這些,屬實是有些太過難為他了。
    “陛下還是需得多加學習,尤其是史書上記載的事,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太宗陛下之所以如此賞賜鄧通,是有緣由的,且他這一手,堪稱神來之筆!”
    諸葛亮正要解釋,天幕上就閃過劉恒的兩個字。
    “嗬嗬!”
    緊接著,天幕上的字跡迅速更新。
    【在後世人看來,劉恒僅剩不多的黑點中,寵幸鄧通無疑是最令人費解,也最是荒唐的。
    可絕大部分人卻都沒去思索,劉恒賞賜鄧通,是建立在怎樣的前提之下。
    這可不單單是寵幸,而是驅虎吞狼!
    鎮壓諸呂之際,各路劉氏諸侯王皆出力不少,反而登基的劉恒半點力沒出便摘了桃子。
    因此對於諸侯王,為防止他們心有不甘再度謀反,劉恒的處理方法也隻能是放權讓利。
    而在諸侯王之中,行事最為跋扈的,當屬吳王劉濞!
    他在封地之內廣納亡命之士,大量采銅鑄錢,並且整個吳國百姓皆不給朝廷上交賦稅。
    不認朝廷,隻認吳王!
    這就是劉濞封地的情況。
    且劉濞為了大量鑄錢,其中所摻雜的銅含量極少,多為劣幣。
    因他大量鑄造劣質錢幣,往往流通到百姓手上,沒多久便看不出錢幣的形狀。
    最後逼的文帝下旨,隻要錢幣未曾斷裂,便可以正常使用。
    但這也隻是治標不治本,若就這麽讓劉濞折騰下去,要不了多久,吳國便能壓過大漢!
    無奈之下,劉恒選出了鄧通。
    賞賜銅山,賞賜鑄幣權,二者就是為了養出鄧通這隻老虎,再驅虎吞狼!
    直至鄧通錢成功鑄造流入市場,因其錢幣優質,迅速被百姓接納。
    從前他們沒得選,可現在,鄧通錢也同樣被朝廷所承認。
    但凡腦子正常的人,都知曉該如何選擇。
    正是鄧通錢的流通,才讓劉濞的行事作風收斂了不少。
    後人隻覺得劉恒昏了頭腦才賞賜了鄧通,殊不知,這正是他想表現出來的。
    讓劉濞認為劉恒昏庸,而非針對吳國。
    最大程度上降低吳國的威脅,並且不引起劉濞的警惕。
    在劉恒作為文帝的生涯之中,此舉絕不昏庸,反而更像是畫龍點睛之筆!】
    畫龍點睛之筆!
    李二看的無比激動。
    事實若真如此,那這漢文帝可真的太過深不可測了!
    從一家獨大,變成了驅虎吞狼。
    且鄧通的作用除卻削弱劉濞之外,還是他留給後人的錢袋子。
    鄧通的錢都來自朝廷賞賜的銅山與鑄幣權,後世子孫什麽時候缺錢了,直接將其收回,便能同時收回賦予他的那無盡財富!
    “就是這般,太宗陛下看似走了一步昏棋,但正因為他這一步昏棋,才扼製住了吳國的發展,以至於到了景帝手中,七國之亂還能被輕易的鎮壓下去。”
    如若一直放任吳王劉濞發展下去,恐怕等到景帝上位之時,諸侯國真的已經無法匹敵了。
    曹操語氣之中滿是敬重。
    高祖皇帝、太宗皇帝、景帝、武帝、昭宣二帝……
    昔年高祖開創大漢之後,接連數位堪稱千古明君的皇帝,他們一個個的努力將大漢推高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
    乃至於到了如今王朝末世,哪怕他們個個心中都有著異樣的心思,明麵上卻依舊要稱自己為漢臣!
    獨漢以強亡!
    大漢之強,強在數代明君的積累!
    “該怎麽說呢,若這件事背後的緣由是這般,那咱對文帝的評價,恐怕還是低了。”
    若一定要讓老朱評價的話,千古一帝這個稱號,文帝劉恒絕對有一爭之力!
    “朕就說,文帝這樣的手腕,絕不會莫名其妙的昏庸,他做的所有事,都一定有他的理由。”
    趙匡胤深深的出了口氣。
    若是他大宋的後世皇帝能有這等手腕。
    不,甚至隻要能有一半文帝的能力,收複燕雲十六州都是指日可待!
    “他上明君榜,朕是一點不意外,甚至有種感覺,他才排名第八,低了!”
    喜歡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請大家收藏:()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