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不過是犯了每一代開國皇帝都會犯的錯罷了

字數:4606   加入書籤

A+A-


    “兵諫?”
    “李二,我跟你之間還是有些差距的。”
    朱棣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李二跟他之間的狀況是截然相反了。
    這天下都是李二打下來的,自然不能是李淵想給誰就給誰。
    所以玄武門之變後,除卻儲君之位換了個人坐,除卻李建成與李元吉死了之外,就好像什麽都沒變。
    文武百官都很平靜的接受了這麽個結果。
    可問題是,換到朱棣身上,這麽做行不通。
    最大的區別就是,這天下是老朱打下來的,皇位自然也是他想給誰就給誰。
    即便他朱棣不服,也沒人願意跟他去瘋。
    “而且我也知道他究竟在糾結什麽。”
    “在我爹眼中,他真正的家人隻有我娘,還有我大哥。”
    “哪怕我大哥不僅自己因操勞過度而早薨,他的嫡長子朱雄英也同樣早夭,我爹也同樣更願意從他剩下的子嗣中挑選一人。”
    朱棣不甘的笑了笑。
    “他若將皇位傳給大哥,我沒有半分意見。”
    “若是朱雄英還活著,傳位嫡長孫,我也同樣雙手讚成,甚至哪怕他選了朱允熥,也同樣合情合理,至少朱允熥是嫡子。”
    “可他選的那朱允炆是個什麽東西?庶子!哪怕將他娘扶正,在我眼中,他也就是個低賤的庶子!”
    他的語氣越發憤怒。
    看著朱棣說的這些話,洪武年間,朱標無法反駁。
    他也同樣想不明白,為何父皇會選他的庶子,而非四弟。
    “若是如此的話……”
    劉邦想了想。
    “秦皇、唐宗、宋祖,再加上個老朱這個明祖,四個人竟然湊不出個順位繼承的太子來,這也算是時也命也嗎?”
    甚至連他自己也是一樣。
    在劉盈跟劉如意之間,也同樣糾結了很久。
    好似每個開國皇帝,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上都得經曆這麽一遭。
    度不過去,便如秦皇一般,二世而亡。
    “所以誰能明白,這到底是因為什麽?”
    李二也是不解。
    劉邦總結的是對的,但他想不明白為何會這般。
    “要麽對自己繼承之人的要求太高,如秦皇跟你唐宗,要麽是遊離不定難以下定決心,如宋祖,要麽便是太過重視親情,以至於寧願選庶孫也不願選嫡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毛病。
    哪怕活的如劉邦這麽透徹,在儲君的抉擇上,也會糾結。
    若硬要解釋的話,大概就是他們能夠一手打下江山,本就是人中龍鳳,自然希望自己的繼承者同樣優秀。
    當然嬴政除外,畢竟他心中清楚的知曉,一旦繼承人不夠優秀,那別說延續大秦千秋萬代,估摸著兩代都夠嗆。
    “這麽看的話,我爹選了個朱允炆倒也算不得什麽毛病了。”
    不過是犯了每一代開國皇帝都會犯的錯罷了。
    更何況……
    朱棣想了想,老朱似乎從一開始便給他留了後手。
    奉天靖難!
    真要細想起來,這豈不就是明晃晃給他留下的尚方寶劍呢麽!
    無論朱允炆削藩與否,但凡他做錯了,奉天靖難這把劍便能派上用場!
    這樣一想,似乎也沒那麽氣了。
    “也是有些問題的,寧願扶正側妃也要立庶子為儲君,多少也是有點毛病。”
    “等他挑戰成功之後,朕倒是真想問問他,到底是抱著怎樣的精神狀態決定了儲君的人選。”
    雖然趙匡胤也同樣承認老朱的功績,但好不容易能抓到個嘲諷的機會,那是斷然不會放棄的!
    “說實話,趙黑子,寡人覺得你是最沒資格嘲諷的。”
    劉邦多少有些無語。
    人家好歹是五十步笑百步,沒聽說過百步去笑五十步的。
    老朱再糊塗,他也定下了個儲君人選。
    你呢?
    趙匡胤:“……”
    好氣!
    偏偏他說的又好有道理!
    “算了,確實麽沒什麽好嘲諷的,大夥也看到了,這江山都是老朱親手打下來的,自然是他想給誰就給誰。”
    李二這話剛出,天幕中老朱登基的畫麵陡然消散,轉而變成了字跡。
    【洪武元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後大封諸將為公侯,部分功勞極大且陣亡者追封為王。
    同年七月,明軍攻占通州,直逼元大都。
    得知消息後,元順帝慌忙之下,帶著自己的三宮妃子以及皇太子等人打開健德門逃出大都,北出邊關,直奔元上都而去。
    隨著他的潰逃,也宣告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結束。
    明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順勢將長城以內的所有城池盡數收複,其中也包括自北宋而來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
    “好!”
    雖然從之前劉基的話中不難聽出,老朱最後的目標定然是收複所有丟失的土地。
    但真正從盤點的字幕中看到這一切,還是更加激動人心的!
    趙匡胤猛的一巴掌拍在身前的案上。
    “告訴朕,燕雲十六州真就那麽難收複嗎?”
    “看到沒有?人老朱在驅逐韃虜的同時,順手便將失地給盡數收複了。”
    “你們呢?朕給了你們多長時間去籌備?如今朕再問,你們還是說準備不夠周全,沒有完全的把握。”
    “屢次以同樣的理由推脫,是想表達朕是廢物,還是你們都是廢物?”
    激動人心之後,趙匡胤心中接下來的便是憤怒。
    準確來說是羞怒。
    若老朱經曆了場場惡戰,這才勉強收複失地,奪回燕雲十六州的話,他還能狡辯,為自己找些借口。
    可事實呢?
    別說惡戰,甚至仙人都懶得詳細表述這其中的過程。
    順勢將長城以內的所有城池盡數收複,僅用這一句話便盡數帶過。
    這般的輕鬆,他拿什麽再去給自己找理由?
    見下麵無一人敢吱聲,趙匡胤深吸兩口氣,心中情緒才勉強平靜了幾分。
    但冷靜下來,不意味著下麵的人能好過。
    “朕記得上次給過你們最後通牒,但後來你們聯起手來搪塞朕,讓朕大局為重。”
    “加上朕也想等秋收之後,國庫充盈,把握最大的時候出兵,所以讓你們搪塞過去了。”
    “如今秋去冬走,即將開春,朕知道你們多半要用開春耕田播種來推脫。”
    “但這一次,入夏之前若是沒有出兵,愛卿們也不用再絞盡腦汁推脫責任,朕將話放在這,六部尚書皆殺,滿門流放!”
    喜歡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請大家收藏:()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