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洛陽之亂”餘波漾 新帝登基權更迭

字數:5808   加入書籤

A+A-


    益州蜀郡成都。
    劉焉高居主位,兩旁分列著益州的文臣武將。此時文臣中一人出列對著劉焉行禮道:“主公,何彧已經回到洛陽,董卓也被其拿下,如今漢中隻有董卓曾經的部下牛輔、徐榮、張濟三人。而且牛輔乃是董卓女婿,必然不會心向朝廷,正是我益州收回漢中的最佳時機。否則等何彧回過神來,正式出兵漢中時,我們可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嗯~,公祺之言有理,不知諸君對此有何看法?”劉焉聞言捋了捋胡須,看著張魯點頭說道。
    “主公,漢中之地雖為蜀中咽喉要地,想要將其收入囊中,卻並非非要動兵,隻需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往,說動牛輔來投即可,到時由其鎮守漢中,抵擋北麵之威,我等隻需支援些錢糧即可。倒是巴郡都尉賈龍,自迎主公入蜀後,常以首功自居,不忿隻得一巴郡都尉之職,言語間多有抱怨主公不公之意,主公不得不防啊。”一臉病相,佝僂著身子的董扶出列對劉焉說道。
    劉焉見董扶出列答話,遂趕忙起身上前扶住董扶,責備道:“茂安既有疾在身,怎麽不在家修養?況且前來參加今日議事也不提前說一聲,這是怪吾近來少去看望茂安否?”說罷,對著廳中侍立的仆役道:“還不快去給董大人拿張坐榻來?”
    “主公言重了,扶豈敢,隻是自知天命已至,恐不能再輔佐於主公了,因此想來議事殿見見主公。”
    “茂安這是什麽話,你可是我的左膀右臂,怎可輕言生死,我可是還要多多仰仗於你呢。”劉焉故作責怪的拍了拍董扶蒼老的手背,然後扶著董扶坐在仆役剛剛拿來的坐榻之上。
    “嗬嗬,多謝主公厚愛。”董扶在劉焉攙扶下順勢坐在了榻上。隨後劉焉起身看著廳中的眾人開口問道:“剛剛茂安之言吾甚覺有理,公祺,既然是你提出收漢中為我所用,不知你可願前往漢中說那牛輔來投?”
    “喏,魯必定說服那牛輔,讓其早日來投!”
    “稟主公,今日還有一事,乃是蜀郡屬國都尉樊敏大人派人前來請援,言巴郡屬國蠻人有反叛跡象,還請主公定奪。”此時益州司馬趙韙稟奏道。
    “嗯?蜀郡屬國蠻人反叛?是何原由?”
    “呃...據樊都尉奏報,乃是這些蠻人山民不肯納稅導致的。”
    “嗬~,受我大漢庇護,卻又不想納稅?傳令孫肇,率五千人馬即刻前往蜀郡屬國,支援樊都尉。不過告訴樊都尉,懲戒即刻,不可太過。”
    “喏。”趙韙領命回道。
    “嗯,至於賈龍之事,無非是責怪吾籌功不公,既如此,稍微我便上表朝廷,遷賈龍為益州從事,如此,茂安以為如何?”
    “主公不可!”董扶還未說話,一旁的趙韙便出言阻止,讓劉焉皺了皺眉,看著趙韙。
    趙韙見劉焉麵現不悅,隻得硬著頭皮道:“主公,賈龍其人在背後詆毀主公,怎可不做計較,反而遷其為州從事?這恐怕會讓他人不服啊。”
    “嗬嗬,趙司馬多慮了,賈龍再怎麽說也是於我有功之人,至於詆毀倒是不至於,無非是抱怨幾句罷了,我以誠待之,想來賈龍必然也會以誠待我。”劉焉很是自信的說道。
    董扶則是道:“主公既已有決斷,那扶便不多做置喙了。”此時的董扶,早已看出劉焉自入蜀之後,已經漸漸的與益州各大士族產生了權利衝突,未來必定有刀兵之禍,董扶不想董家受到牽連,此時便佯作不知的避而不談。
    隻是劉焉不知道,他今日的決定,未來給益州接連帶來了幾場刀兵之禍......
    ......
    豫州汝南郡,袁氏祖地。
    袁術憤怒的將手中的陶瓷茶杯向著跪在麵前的紀靈砸去:“蠢貨!四關齊攻,一個都沒打下來?要你們有什麽用?”
    “稟主公,大公子那邊說我們隻需佯攻,他會安排人主攻汜水關。”紀靈頂著額頭的鮮血,如實答道。
    “砰!”袁術將茶壺也扔向了紀靈,不過這次砸偏了,砸在了地上:“到底我是你主公,還是袁紹那個庶子?他說什麽你就聽?那汜水關他拿下了嗎?蠢貨!蠢貨!蠢貨!!!氣煞我也!眼看這麽好拿下洛陽的機會,你們都給我辦砸了!”
    紀靈不敢答話,隻能看著袁術呼哧呼哧的生了一陣氣。好半晌後,袁術才又開口問道:“那讓你們偽裝成山賊劫掠兗州的事情怎麽樣了?”
    “呃...主公,張勳開始在陳留、濟陰有一些斬獲,後來卻被趕來的任城大軍圍殺,五千人馬,最後張勳拚著重傷帶著不到五百人逃了出來。而橋蕤在任城這一路卻折損嚴重,五千人馬僅有二百餘人逃出來,橋蕤也折在了陣中。”紀靈額頭冒汗的答道。
    “嗯?總共一萬人馬就這般被這兩個蠢貨全折了?之前不是告訴他們分散躲在山中,長期騷擾兗州各郡嗎?他們難道沒聽,自做主張帶著幾千人馬去攻城了?”袁術頭上青筋直冒的低吼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有啊,主公,張勳、橋蕤二人都是按照之前的既定策略行事的,隻是沒想到任城來的大軍,以千人為一隊,在山中大肆搜捕,最關鍵的是這些大軍就躲在山中,可我們的人根本發現不了,多個山寨都是被夜襲攻破的!”紀靈帶著點哭腔回複道。
    “啊~,這怎麽可能,肯定是那兩個蠢貨自作主張,氣煞我也!滾!滾啊!這麽好的機會,就被你們這群蠢貨葬送了,還有那個庶子,竟然敢插手我的安排,這個賬,我遲早會跟你算的,袁本初!”袁術氣的怒吼連連,對著紀靈一腳踢了上去,隨後又開始怒罵袁紹,狀如癲狂。紀靈則是隨著袁術那聲“滾!”,在挨了一腳後,急忙匆匆離去,但心中也恨上了袁紹。
    而此時在潁川潁陰與管亥、逢紀會麵的袁紹,則是一副痛惜的模樣,反而在不斷的安慰著管亥、逢紀二人。
    “多謝主公,管亥未能幫主公拿下汜水關,實在是慚愧!”管亥半跪在地上,一臉羞愧的對袁紹說道。
    “哎呀,管將軍不必如此,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拘泥與一場戰鬥的勝負嘛,況且這次你們麵對的可是大將軍何彧親手組建的元戎軍,這支部隊自組建起,便從未展露,今次雖然未能攻下汜水關,但卻探明了這支元戎軍的作戰方式和戰力,也是大功一件嘛,哈哈。”袁紹毫不在意的上前扶起管亥說道。
    “主公,某剛才聽聞管將軍和逢軍師描述了這元戎軍的特點,我已經有了對付元戎軍的方法,隻是需要主公點頭,讓我挑選三千兵士,配備我所需的兵甲,半年之後,我就能還主公一支攻城拔寨、對這元戎軍有奇效的大軍。”一旁一名一臉桀驁之色大約三十餘歲的將領對著袁紹抱拳說道。
    “哦?鞠義,你真能如你所說,練出一支能夠克製元戎軍的強軍?那如果是虎步軍那樣的重甲步兵呢?你能不能想到應對之策?”袁紹雙眼放光的看著麵前的將領,好奇的問道。
    “主公,末將願立軍令狀!必然可以練出一支克製元戎軍的強軍!不過對於虎步軍,末將暫時還沒有想到什麽有效的辦法,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以騎兵的機動力拖垮他們,或者以十倍乃至二十倍的兵力累死他們。”鞠義聽到虎步軍之名,一改之前的倨傲,一臉嚴肅的說道。
    “哦?鞠義你的意思是沒有軍隊能和虎步軍正麵抗衡?”袁紹有些驚訝的問道。
    “呃...如果是大將軍組建的大漢龍騎也許能與虎步軍正麵一戰。”
    “嗯~,子遠,你說我們能不能仿照虎步軍、大漢龍騎來組建軍隊?”袁紹聽到鞠義的話,考慮片刻後看著一旁的許攸問道。
    “主公,要想仿照虎步軍、大漢龍騎,我們可能很難做到,第一就是鐵質武器和鎧甲的問題,需要的鐵料太多了,我們一年產出的鐵料用來打造,恐怕最多也就是幾百副兵甲;第二就是工匠的打造技術了,我之前就專門問過軍中的鐵匠,他們說像虎步軍所用的陌刀,需要技術高超的大師傅才能打造,一個月可能最多也就打造出兩柄,而能夠打造的大師傅,恐怕全天下也不過雙手之數。倒是騎兵所用的馬鐙、馬鞍和馬蹄鐵,這三樣可以短時間製作出來,並且裝備大軍。”許攸搖了搖頭,對袁紹回道。
    “嗯?那豈不是說何彧掌握了我們大批量采集鐵礦和打造兵甲的技術?那子遠有沒有派人前去打探?”
    “唉~,主公,我早就派人前往打探,但一直沒什麽大的進展。探子回報的消息說,鐵礦采集何彧用的是異族俘虜,咱們的人混不進去,而且還說鐵礦所在的礦山,會時不時的聽到旱雷炸響,我懷疑這可能才是能夠大量獲得鐵礦的關鍵。至於兵甲打造的技術,探子說現在何彧麾下的兵甲應該出自兩個地方,一是任城,二是黑山。隻是這兩處地方都有重兵把手,附近居住的也都是當地人,我們的探子一靠近就會被發現,目前已經損失了不少人手,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取得進展。”
    “唉~,這也不怪你,子遠,你那邊繼續打探,需要的錢財、人手盡管報上來,一旦我們得到了鐵礦采集和兵甲打造的技術,憑著我袁府四世三公之名,倒時天下士族必定大半響應,撥亂反正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袁紹捏著拳頭說道,隨後又轉頭看著鞠義:“鞠義,你的提議我接受了,但不是三千,而是五千!我需要你在一年之內,給我訓練出你所說的五千人馬,你能做到嗎?”
    “多謝主公信任!末將必定為主公練出一支所向披靡的精銳大軍!”鞠義抱拳大聲回道。
    “好,我有爾等良臣猛將,何愁不能肅清朝堂,撥亂反正?哈哈哈....”
    ......
    189年12月18日,洛陽。劉協作為東漢的第十三位皇帝,正式登基。改元延平,意為延續近幾年安定、平順之意。封其兄劉辨為弘農王,加封大將軍何彧為太傅,位列三公之上。拜皇甫嵩為太尉,劉虞為司徒,荀爽為司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遷荀彧為大司農,劉備為宗正,王允為少府,曹操仍為廷尉,楊彪為太仆,蔡邕則是沾了何彧的光,成為了大鴻臚,朱雋遷衛尉,丁原遷光祿勳,袁滂為太常,傅燮遷執金吾,自此皇城衛戍軍與金吾衛、城衛合並,皆由執金吾統領。
    呂範接任朱雋為兗州刺史,國淵接任荀彧為幽州刺史,馬騰接任皇甫嵩為涼州刺史,呂虔接任劉虞為並州刺史,沮授為冀州刺史。至於董卓等涉及洛陽動亂的諸多人員,盡皆交由廷尉府審查問罪。另行設立軍法府,由田豐執掌,歸皇帝直轄的統帥府管轄,位同九卿。自此軍中之人涉及到違法犯罪之事,皆交由軍法府處置。同時設立參謀府,亦歸統帥府管轄,位同九卿,由荀攸執掌,大將軍府則隻保留長史及司馬二職,其餘如從事中郎戲忠、杜襲等盡皆歸於參謀府。而作為何彧大弟子的徐庶也於此時進入到了參謀府之中。其後何彧又陸續征召到陳宮、程昱二人進入參謀府。
    而在洛陽之亂中護衛二位皇子有功的許褚,則是在洛陽安定後的第三日才拖著李儒從濯龍園中出來,被新皇劉協封為鎮殿將軍,禁衛統領,統領禁衛三千。而龐德則表示想在征戰沙場,於是被何彧安排去與徐晃作伴了。
    自此,何彧借著新皇登基的機會,將幾大士族幾乎是一腳踢出朝堂,同時將北方七州完全的掌握在了手中,也是從這一刻開始,何彧與士族豪強正式撕破臉,南方幾州士族皆稱何彧是竊漢之賊,大權獨攬,“挾天子以令諸侯”,竟形成聯合之勢。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益州本土世家、荊襄、江東世家聯盟,汝南袁氏,徐州陳氏等等,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被後世稱為“世家之亂”的時期,正式開始。
    喜歡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請大家收藏:()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