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左慈立碑點佛門 佛寺遭劫凶案起

字數:2836   加入書籤

A+A-


    隻見八九歲大的小沙彌,光禿禿的頭頂上有三處紅紅的印痕,正在腦門正中央。
    老和尚明空心疼的看著小沙彌頭上的印痕,上手揉了揉道:“圓慈啊,你是不是又跟人起了爭執啊?為師早就給你說過,不要與人爭執,隻是犯了嗔戒,會被佛祖懲罰的。”
    “可是...可是那道人在寺院大門處立了塊碑,碑上寫著‘為名利普度眾生,失德行收納凶頑,欲見佛誠心苦修,棄名利方得正果’,徒兒氣不過才上前製止,結果就被那道人奪過木魚敲了三下!”小沙彌圓慈委屈巴巴的癟著嘴說道。
    “嗯?”聽到小沙彌的話老和尚正自驚訝時,隻見又是三名青年和尚鼻青臉腫的跑了進來,尚未進門便高呼道:“住持!寺院門口來了一道人,好生厲害,立碑辱我寺院,我等欲上前將石碑搬走,卻被其一頓好打,還請住持做主啊!”
    老和尚聽到此言,頓時緊皺眉頭,起身道:“爾等且隨我前去一觀,我佛門弟子向來與道門無有糾葛,來人如此做派,恐怕大有深意!”說罷便抬腳向著寺院大門口走去,而一旁的法覺也好奇到底是何方道人敢來皇家禦封寺院鬧事,於是也跟了上去。
    ......卻說白馬寺大門前,左慈靠在一塊大石碑上,悠哉的拿著葫蘆喝酒,時不時還讚歎一句“好酒!”而石碑三丈之外則是圍滿了百姓,不少人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甚至有膽大之人指著左慈:“你這道人,怎敢立這樣一塊石碑於此,更是毆打寺中僧眾,難道不怕一會兒官差將你捉了去?”
    左慈聞言隻是笑了笑,並未在意,直到隱隱看到一群大光頭從白馬寺大門中走出,向著此處而來,才高聲對周圍之人說道:“哈哈哈,眾位可別誤會,此碑可不是貧道所寫,貧道不過是替大將軍送此碑於白馬寺而已,這碑上之言前兩句乃是大將軍告誡白馬寺,不可為了所謂的普度眾生之名而收納天下財物及惡徒,胡作非為!後兩句嘛就是點名白馬寺僧眾若想見真佛,隻有忘掉名利,持戒苦修這一條路方才能得成正果!”
    左慈這話一說完,頓時讓圍觀的百姓“嗡”的一聲議論開來,要知道自何彧入朝掌控朝堂以來,高產糧食、學堂、大漢商會普及到村鎮的行走商販等等,對普通百姓來說簡直就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物,高產糧食讓更多的百姓吃上了飽飯。學堂讓孩童對世界有了新的認知,雖然絕大部分都不可能走上當官為吏的道路,但卻為整個大漢社會未來基層的發展打下了基礎,畢竟基礎數學及基礎物理上教授的都是生活中的實用知識。大漢商會普及到村鎮的行走商販,更是大大降低了更多普通百姓自產物資如布帛、獸皮等的銷售成本。
    再加上如今大漢公告府的成立,各種信息會更大化的傳遍鄉鎮一級,因此普通百姓對於如今掌控朝堂的太傅、大將軍何彧反而是越發的尊敬和信服,在聽到左慈的話之後心中不自覺的就將白馬寺放到了 “有問題”的立場上,隻有少數崇信佛法之人內心升起不滿。
    “呔!你這道人怎敢胡言亂語?就算這石碑乃大將軍所贈,你怎知大將軍之意?大將軍可並非我佛門信徒,更不曾聽聞大將軍對佛法有所研究!”從寺院大門出來的一眾僧侶剛剛來到石碑處,聽到左慈之言,其中對自己身份最為敏感的法覺頓時心中一驚,當即開口怒斥道。
    倒是住持明空老和尚麵上古井不波的口宣了一聲佛號,然後看著左慈說道:“貧僧白馬寺住持明空,不知這位道友如何稱呼?”
    左慈見老和尚的做派,心中隱隱肯定,這倒有幾分得道高僧的樣子,遂答道:“貧道左慈,道號烏角,今日乃是恰逢其會為大將軍送碑於此,同時還有大將軍的兩幅佛偈送上,而且大將軍有言,若白馬寺看明白了其中的寓意,自然知道佛門的路該如何走,若看不明白,說明佛門在大漢的路可就到頭了!哈哈哈!”說罷,不顧臉色劇變的一眾僧侶,從兩袖中甩出兩幅布帛長簾掛在石碑上,隨後也不知左慈使了個什麽手段,“砰”的一聲頓時左慈所在一陣白霧翻騰,嚇了周圍眾人一跳,等白霧散去,卻哪還有左慈的身影?
    而此時的石碑上,兩幅佛偈卻正飄蕩在上,左邊一幅上書: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右邊一幅佛偈上則是寫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這兩幅佛偈一出,頓時便讓明空老和尚腦海中“轟”的一聲轟鳴,麵色慘白的怔愣半晌才恭敬的跪地叩拜,口稱“罪過”。然後更是恭恭敬敬的將兩幅佛偈請進白馬寺偏殿供奉起來,至於石碑,因是出自何彧之手無人敢動,自此給後世留下了這處“立碑點佛門”的典故及景點。
    左慈借著那陣白霧混入人群,消失於眾人視線後,來到一處僻靜之地感歎道:“唉~,看來有大將軍的這座石碑和兩幅佛偈就夠了,貧道的手段看來是用不上咯~”然後抬頭看了看天空自言自語道:“唉!如今天機混亂,不可捉摸,貧道亦深陷其中,也不知天下大難之日是否消解矣。”說罷搖了搖頭,便轉身向著洛陽城而去。
    倒是明空老和尚將佛偈請回偏殿之後,立即召集寺中僧眾,開始交待寺中事務,言明自今日始,寺中所缺均需學早年東來傳教僧眾,靠寺中僧侶去百姓處化緣,除衣食及修繕寺院會用到的木石之外,其餘一律不得收受。同時交待將寺中現有財物整理裝箱,明日主動送往朝廷。
    老和尚的這番交待讓寺中眾僧特別是法覺內心大為不滿,可畢竟當著這麽多人又不好出聲反對,隻得暫時點頭答應,最後弄得眾僧不歡而散。及時深夜,法覺越想白天之事,越覺得自己的身份可能已經暴露,再加上對老和尚的不滿,於是子時剛過,便偷偷潛入老和尚的禪房,趁老和尚熟睡之時用佛珠串將其勒死,然後搜出庫房鑰匙,從中收拾不少金銀細軟,連夜潛逃而去。反倒是庫房中大量的銅錢笨重,並未被法覺看在眼中留在了庫房之中。
    喜歡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請大家收藏:()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