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得軍報袁營議事 議軍情父子二心
字數:2810 加入書籤
許攸、審配、逢紀幾人陸續來到袁紹營帳,一一看過兩份情報後,許攸當先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軒轅關既已攻下,那兵臨帝都將指日可待,到時那何彧即使率大軍回歸也絕不敢妄動刀兵,否則他這些年重振大漢之言便成了笑話,若其交出兵權便成待宰羔羊,對主公將再無威脅!”
“眼下主公應立即下令,分兵而進,援助麴義將軍,虎牢關此地隻需閉營不出,與那關雲長對峙即可。至於何彧現身冀州之事,高將軍已經派出三千人馬探查,不日便有消息傳回,若真是何彧秘密回京,隨行人馬定然不多,屆時主公提前埋伏,說不定能一勞永逸的解決何彧之事!”
許攸這番話說的是有理有據,處處都撓在袁紹癢處,袁紹正待細問,一旁的審配卻出聲問道:“子遠兄,汝隻談何彧不敢妄動刀兵,若何彧拒交兵權退守幽、冀、並、涼等其已經掌控之地,屆時又該如何?再者,何彧掌天下之兵,軍中威望極高,軍中名將多出其麾下,若是如子遠兄所言,半道而伏,置其殞命,那呂布、趙雲、張飛之流豈肯幹休?他們可不會受何彧昔日之言所困,子遠兄以為然否?”
袁紹聽到審配之言,眉頭微微一皺,看著審配問道:“正南之言亦在其理,那不知正南有何教我?”
“主公!兵指洛陽非主公一家一姓所為,乃是代表天下士族所為,說到底不過權柄之爭,主公即使掌控洛陽,也不會對真的對陛下做什麽。而朝堂也默認此節,所以至今都沒有發旨意將主公定為叛逆。”
“主公若掌權,驅逐何彧於朝堂即可,斷不能害其性命,要知道何彧也是士族出身,自有一幹士族支持,特別是這些年何彧所作所為皆為大漢,若主公加害,必會令天下人與主公離心離德,但何彧若存,天下人反倒會推崇主公仁德;”
“其次乃是軍隊,如今天下名將多出於何彧麾下,大漢龍騎、虎步軍、元戎軍等天下強軍亦是何彧所練,一旦何彧不在,主公將很難收服其為己用,若何彧仍在,主公則可以通過朝堂權柄更易主將,漸漸收攏;”
“最後便是百姓悠悠之口,青史昭昭之名。那何彧獻上高產之糧,活人無數,其已在青史留下煌煌之名,若主公加害其人,恐怕主公留下的將是萬世罵名!是以還請主公三思!”
作為袁紹的謀主,許攸智謀不淺,不然也得不到袁紹賞識,隻可惜其乃勢利小人,目光短淺,有謀“計”之算,卻無謀“略”之智,所以審配這番深謀遠慮之言讓許攸心中怨憤不已,卻有反駁不得,隻得陰沉著一張臉站在一旁。
而袁紹則雙目幽光閃爍,隨後哈哈一笑,輕拍審配肩膀道:“哈哈哈!正南不愧是冀州大才,此乃老成謀國之言矣!不知子遠、元圖以為如何?”
逢紀聞言立即道:“正南之言在理,隻是虎牢關之地能與那關雲長一戰的隻剩下文醜將軍、高覽二位將軍,軒轅關又關係到主公大業,無有大將坐鎮,恐功虧一簣啊!”
逢紀這話一出,讓袁紹眉頭不自覺又在此皺起,而許攸則是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主動出列道:“主公!何不遣主公堂兄伯業公袁遺,字伯業,袁紹堂兄)為主將,率戰兵一萬,軍中幹將呂曠、呂翔為副,攸親往隨軍輔助,如此虎牢關無憂,軒轅關亦掌控在手,再與大穀關橋瑁、蔡瑁等豫州、荊州之兵匯合,則大勢成矣!”
“哈哈哈,好,好,好!若子遠前往,則大事定矣!來人!去請吾之堂兄前來議事,同時召呂曠、呂翔二人前來待命!”
...而就在袁紹以一副勝券在握的姿態,在大帳中商議如何對付何彧之時,在聯軍大營南麵的一處營地中,作為誅殺宦官泄密而死的前太尉陳球的侄子,如今的丹陽太守陳珪,正在帳中與其子陳登議事。
“父親,這數月以來那袁本初損兵折將,停留在這虎牢關束手無策,我等帶來的七千丹陽精兵如今也折損近兩千人,我擔心大將軍恐怕已經率兵回師,大漢龍騎隨時都會出現。”
陳珪看著憂心忡忡的陳登,輕笑一聲:“登兒有此擔憂倒是應該,大將軍年不及冠便征討北方異族,後又鎮壓黃巾逆賊、西涼叛軍,且未嚐一敗,可謂是戰功赫赫,再加上大將軍有朝廷權柄在手,哪裏是靠著四世三公之名的袁氏兄弟所能抗衡的?”
“呃...父親此言是不看好袁氏?那我等為何還要響應聯軍召集,更是折損這許多精兵?”陳登十分不解的看著自己的父親問道。
“嗬嗬,登兒啊,我下邳陳氏雖然也算徐州望族,然與汝南袁氏、潁川陳氏、清河崔氏等這些天下豪族比起來可算不得什麽,而徐州可沒有被大將軍所掌控,為了家族我等也不得不出兵啊。如今天下之勢,皇權注定旁落,隻是看大將軍與以袁氏為首的士族聯盟誰能笑到最後罷了。”
“這...既然父親更看好大將軍,那我等一旦兵敗,豈不是亦將遭到大將軍清算?”陳登皺著眉頭,越發不懂父親的所為。
而陳珪則端起麵前幾案上的酒杯,輕呷一口後才繼續道:“若你如此想,可就太看輕當朝的這位大將軍了。觀其行事,隻要不是十惡不赦之大罪,不是禍害地方之惡徒,一旦立下功勞,大將軍都會前嫌盡釋,酌情而赦,若是立下大功,更是依功論賞!所以隻要我父子兩人在關鍵時候倒向大將軍,我下邳陳氏自然無憂!況且袁紹麾下兵多將廣,智謀之士繁多,也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你想想袁紹麾下那位傲慢的麴義將軍,有多少時日沒有見著了?”
聽到陳珪這番話,已經二十八歲的陳登心中一震,受到非常大的觸動。畢竟下邳陳氏人丁不旺,無法像其他士族一般兩頭或多頭下注,那最好的辦法便是如父親一般,在最後關頭才下重注於勢強的一方,如此才能保全家族。而這也是陳珪、陳登父子在曆史上雖助曹操剿滅呂布,卻隻得曹操籌功,不得重用的原因。
喜歡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請大家收藏:()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