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李儒喬裝入褒中 府中敘舊解困局

字數:2730   加入書籤

A+A-


    坐落在褒水西岸的褒中城,在初升的曦陽下,緩緩的打開了城門。隨著稀稀拉拉的百姓、商賈穿過城門,帶來了幾分生氣,讓褒中這座宛如死去的城市又再次活了過來。
    看著在晨曦下穿過城門忙碌的百姓身影,李儒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然後對護衛在身旁的十來名親衛道:“走吧,我們也進城吧!”說著,便向著山林外走去。
    因為李儒一行人數不多,又一副商賈打扮,十多頭毛驢上馱著糧食、食鹽等貨物,倒是沒有引起城門守衛太多的注意,隻是例行盤問道:“爾等麵生,是哪裏的商賈?來褒中作甚?”
    李儒看著盤問的城門衛兵趕忙上前,將一串銅錢悄悄塞在衛兵手中,笑著道:“軍爺辛苦,吾等乃西涼下辨城商賈,聽聞漢中之地最近缺糧缺鹽,所以運了些糧食和食鹽過來碰碰運氣,還望軍爺指點!”
    感受著手中沉甸甸的銅錢,本來繃著臉的衛兵立馬綻開了笑容,點了點頭:“爾等膽子倒是挺大,自涼州而來途經羌民之地,也不怕被劫!”說著便將銅錢收進懷中,隻是上前看了看毛驢馱著的貨物表麵,見確是糧食和食鹽後,也沒有仔細探查,然後一揮手,示意其他人放行。不過見李儒態度恭敬,又獻上一串銅錢,忍不住提醒李儒道:“那涼州商賈,既然辛苦來到漢中之地做買賣,記住別去南鄭城,那邊盤查甚嚴,可沒有我們褒中這麽好說話!”說罷不再理會李儒一行。
    李儒則口稱著“多謝軍爺!”帶著十來名喬裝的親衛,押著毛驢進了褒中城,然後便直奔城中張濟所居府衙。
    待來到府衙大門外,守門衛兵見是一群商賈之人,正要驅趕,李儒忙上前道:“煩請通稟張濟將軍,昔日涼州同僚來訪!”
    衛兵見李儒雖是商賈打扮,但氣度不凡,也擔心其與自家將軍張濟有舊,遂不敢擅專,分出一人匆匆進府衙通稟消息,不過盞茶時間,一名勁裝俊朗少年從府衙中出來,向著李儒一行大步而來,口中問道:“何人自稱吾叔父昔日同僚?”
    李儒看著大步而來的少年郎,先是皺了皺眉,有些疑惑,直到少年口稱張濟為叔父,李儒略一思索,便想起少年郎是誰,當即麵帶微笑看著少年郎道:“張家小子,現在在軍中為將,便不認得吾了?還是汝叔父不認得吾了?”
    聽到李儒之言,張繡微微一驚,難道真是舊識?趕忙湊上前仔細端詳李儒,卻在此時,府衙大門內一道中年人的聲音由遠至近的響起:“這繡兒在軍中已為將多日,怎還是這般莽撞?”說著,一道中年人身影踏出府衙大門,然後微微一頓,看見張繡站在一群人跟前,便也向著人群走去。
    結果不等中年人走近,張繡便是一聲飽含驚喜的大喊:“叔父!叔父!是李先生!是李文優李先生!”邊喊邊轉過身去,結果一看張濟已經來到身後,當即抓住張濟右手,左手指向一臉淡然微笑的李儒,滿臉通紅,一臉興奮之色。
    而張濟隨著張繡所指看去,隻見一三十多歲的男子正撚須微笑的看著自己,正是許久未見的李儒。張濟頓時大喜,三兩步上前,眉眼間俱是喜色,對著李儒一禮:“張濟見過李先生,不想經年未見,竟於此處與先生重逢!”
    李儒還了一禮道:“許久未見,張濟將軍亦是風采依舊!”
    二人一番簡單的問候之後,張濟、張繡熱情的將李儒迎進府衙,待分賓主坐定後,張濟才開道:“自主公兵進洛陽後,先生便失去了消息,濟還以為先生遭遇了不測,不知這些時日先生居於何處?為何此時又現身於此?”
    聽到張濟的問話,張繡明顯一愣,尚未及冠的他根本沒有去想這麽多,此時聽到叔父的問話,心中那股驚喜、興奮之情也漸漸消退,臉色一正,看向了正麵帶微笑,喝著茶湯的李儒。
    而李儒依舊麵帶微笑,端起茶湯淺淺的喝了一口,眉頭微微一蹙,心中感慨這茶湯比起大將軍所推出的清茶確實差多了,喝慣了清茶,再喝這茶湯,簡直難以下咽,不過現在還有不少士族、豪強之家依舊秉持傳統,待客依然是奉上茶湯,看來以後這茶湯且還要喝一段時間,等到大將軍完全掌控天下,這茶湯恐怕才會被淘汰掉。
    心中想著這些,李儒將幾乎沒怎麽少的茶湯放下,這才看向張濟、張繡二人道:“儒隨主公兵進洛陽,然後於亂軍之中墜馬受傷昏迷,待儒再次醒來,便在一處山穀之中,山穀中匈奴、烏桓、羌民、漢民雜居,但卻和平共處,共同勞作,稚童不分男女,不分族類,盡皆在學堂求學。而且此地不養閑人,口糧隻能以勞作換取,就算是稚童也需打掃學堂來換取吃食。儒便在此教化稚童來換取口糧,直至前些時日聽聞主公噩耗,這才出得山穀,一路尋來將軍此地!”
    李儒這番話皆是真話,隻是掐頭去尾,讓張濟、張繡聽得雲裏霧裏,正要開口發問時,李儒反倒問道:“張濟將軍!如今汝叔侄二人據褒中城而守,可有考慮以後該何去何從?這漢中之地五鬥米教勢頭強盛,幾乎占據了褒中、南鄭等城池以外的所有地方,眼下不過是五鬥米教缺乏兵甲,所以才未拿下幾處大城,但時日一長,將軍可未必是五鬥米教之敵啊!”
    聽到李儒直指眼下困境,張濟也不再關注李儒為何突然出現在褒中,而是一臉誠摯的看向李儒道:“濟素知先生智計,眼下確如先生所言,而濟思慮良久,不論是與徐榮聯合,還是北越秦嶺入關中、南下巴山入蜀中,皆風險太高,非解困之法,還請先生教我!”
    “嗬嗬嗬,將軍眼下若想脫困,隻有兩條路可走!”李儒聽完嗬嗬一笑,回道。
    而張濟聞言則雙目一亮,脫口問道:“不知是哪兩條路?”
    喜歡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請大家收藏:()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