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荀彧進言露其心 楊修勸言險釀禍

字數:2566   加入書籤

A+A-


    聽到荀彧的話,何彧眉頭一皺,當即開口道:“文若,小宓兒今日已經回府,隻是陛下選後之事,雖關乎國家,但也屬陛下私事,我等不宜插手太過,不然我何彧與曆代權臣又有何異?”
    聽到何彧說甄宓已經回府,荀彧先是一喜,然後聽到何彧不準備插手皇帝選後之事,心中頓時一緊。作為士族的代表人物,荀彧之所以選擇拜何彧為主,更是不惜損害部分家族利益也支持何彧的改革政策,就是因為何彧表現出來的種種才能,同時何彧本身也是士族出身,天然就跟他們是一路人。而且當今天下亂象漸顯,也確實需要一位文武兼備之人挑起大梁,如此,大漢天下才有延續的希望。
    畢竟在荀彧的觀念中,一朝天子一朝臣,隻要大漢還在,天子並不重要,無非就是換一位皇帝的事,若是皇帝聖明,定然忠心輔佐,若是皇帝昏聵,便學伊霍,廢帝另立罷了,總歸治理天下最終還是靠的天下士族,皇帝隻是一個代表而已。
    所以從荀彧的內心來說,他是大漢忠臣,但不是劉協的忠臣,他的觀念是有局限性的。在他看來治理天下的權柄,就應該讓士族每一代中最傑出之人領銜,輪流治理天下,如此方可長治久安!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荀彧也算是與曆史上劉備、諸葛亮為首的蜀漢那群人一樣,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隻是治理天下的理念不同罷了。
    因此聽到何彧之言,荀彧當即出聲道:“主公!當今天下北方之地雖已安定,百姓更是安居樂業,但天下仍有半數未定!長安新城亦有小半尚未完工,正是主公需猛藥攻之,一舉統一之時,豈可讓朝中目光短淺之輩趁勢而起,將大好形勢斷送?至於坊間傳言主公欲‘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言,數年前汝南袁氏聯合南方士族,不就是以此為借口起兵犯上麽?結果還不是被主公擊潰,因此主公無需理會!待天下平定,百姓安居,大漢重鑄昔日輝煌時,主公之功定可比肩開國蕭相國之功,屆時何人還敢置喙?還請主公三思!”
    聽到荀彧這番話,何彧一臉平靜的看著自己這位姐夫,當朝的大司農,心中結合著曆史上對荀彧的記載,總算是明白為何荀彧在曹操手下,前期為曹操鞠躬盡瘁,但曹操一稱公,卻與曹操離心的原因了。原來荀彧的心中自始至終都是忠於大漢,而非皇帝的。
    不過在荀彧進來之前,何彧已經答應甄宓不會逼迫於她,又豈會失言?而且何彧也不屑於利用甄宓來控製小皇帝。雖然在何彧心中自始至終也與荀彧一般,對皇帝並無忠心,但荀彧忠於的是大漢天下士族,而何彧忠於的是大漢天下百姓!
    因此半晌之後,何彧才長歎一口氣,對荀彧道:“姐夫,陛下乃我弟子,算是我一手帶大,小宓兒亦是如此,我怎麽可能忍心讓二人因朝堂權爭毀了他們一生幸福?況且,如今天下大勢已明,袁紹、袁術、劉表、劉瑁等輩雖占據天下半壁江山,卻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待文則、公瑾帶著大批金銀返回之日,便是天下一統之時,屆時朝堂上下還有何人不服?”
    何彧一聲“姐夫”,讓荀彧心中一暖,聽到何彧已有決斷,於是也不再多勸,悠悠一歎道:“彣麒既然已有決斷,那就如此吧,隻是待長安新城建成後,恐怕彣麒欲行的各項新政阻力不小啊!”
    ...而另一邊,當今宗正兼任執金吾的劉備府邸,則是迎來了楊彪、王允、楊修幾人的拜訪。
    劉備得知消息後,親自前往正門親迎,待將幾人引進中庭坐下,奉上茶水後,劉備才疑惑的開口道:“不知幾位大人今日到備府上是有何來意?”
    見劉備動問,楊彪與王允對視一眼後,王允當先開口問道:“嗬嗬,不知最近陛下準備選後之事,皇叔可曾知曉?”
    劉備聽到王允的問話,表麵上不動聲色,實則心中心念百轉,琢磨起三人的來意,但嘴上卻答道:“此事備自然知曉!眼看再有半年光景,陛下便年滿十五,確實也該定下皇後人選了。”說罷,劉備接著假裝恍然道:“哦~,莫非二位大人乃是為陛下皇後人選之事前來?若是如此,備可說不上什麽話呀,陛下眼下雖年幼,但想來頗有主見,而皇後之事雖關乎國家,但也算是陛下私事,備豈敢多言?”
    聽到劉備如此說,楊彪、王允均是一窒,沒想到劉備居然先開口堵住了他二人的嘴,這接下還如何商談?
    倒是一旁的楊修,此時卻站起身來對著劉備一禮道:“皇叔此言差矣,正所謂皇家無私事,陛下私事便是國事,而今皇叔作為陛下長輩,更應該為陛下把關、分憂才是,若是讓別有用心之人所推舉之人成了陛下皇後,恐非大漢之福啊!”
    聽到楊修如此說,劉備有些好奇的看過去,問道:“哦?德祖此言何意?莫不是此番為陛下選後,還有奸人混於其中不成?若是如此,賢侄盡管講來,備這便去請大將軍調派兵馬,定要徹查此事!”
    眼看劉備不接招,楊修一咬牙,幹脆準備再下猛藥,問劉備有沒有聽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傳言時,卻被其父楊彪一扯袍袖,頓時閉上了嘴,心中則是一凜,若是真的將這話宣之於口,恐怕他們楊家接來將會遭受到來自大將軍何彧的各種打壓,幸好父親及時阻止了他。
    而楊修之父楊彪,則是既慶幸又尷尬,慶幸是及時阻止了楊修之言,不然從此以後楊家定然不好過,隻是如此看來楊修還需多多磨練,不夠穩重,否則以後搞不好會因言獲罪。
    至於尷尬,則是劉備已經看到他扯楊修袍袖,正一臉好奇的看過來,正等著他開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