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尋龍。

字數:4613   加入書籤

A+A-


    到了山腰下車,董叔揮揮手就讓倆摩托佬走了,我一愣連忙問道:

    “不回去了?”

    “回去辦法多的是,留著隻會多兩雙眼睛,我跟你可是來走穴的,得低調點,要不然我剛才也不會費勁跟那倆油條殺價。”

    董叔這番話讓我半天才消化過來。

    我尋思董叔肯定富得流油,怎會為了小幾十塊墨跡半天,原來是為了裝窮,好低調行事。

    又往山上步行了兩百米,還沒到山頂,董叔突然在一處小平台停了下來。

    “這一片有個灶,你試著找找看。”

    突如起來的試題讓我有些猝不及防,我環顧四周再三,尋思這鳥地方怎麽會有鍋?

    但既然董叔說有,我隻好硬著頭皮上。

    “我聽說過,古人規矩是,天子墓前種鬆樹,諸侯墓前種柏樹,常人墓前種柳樹,可這片是什麽樹都沒有啊?”

    董叔聞言挑眉笑了:“就這些?繼續。”

    感覺到被嘲笑了,我又翻出隨身帶的錐管。

    此管外表看起來就是一截水管,中空筆直,唯獨是一頭被平滑地斜切掉了,形成尖銳的頭,能輕易地插入土中,隻有小手臂那麽長。

    若是正常開灶,帶的自然是鐵鏟,但今天是走穴,所以沒必要那般張揚。

    要帶個鐵鏟上山,瞎子也看出來這是要幹什麽。

    我在小平台上走了一圈,腳下感覺對了就往下插上一管,然後看抽出來的泥土特征。

    不想我幾乎把小平台插了一遍,帶出來的泥土完全跟古墓毫無幹係。

    “行話說是觀草色泥痕,古墓中回填的都是無法生長草木的熟土,且特別幹燥,吸水性強,但我十幾管子下去,怎麽還帶出幾條蚯蚓了?董叔你是不是在耍我啊?”

    我把管子一扔,頹氣地坐了下來。

    “嗬嗬,你這知識點倒是背得紮實,董叔是不是應該送你去上學?”董叔笑道。

    “叔你就別開我玩笑了,這地怎麽會有鍋啊?難不成我剛剛說的都是錯的?”

    “你說的不完全對,理論終究是理論,不能死記硬背,古人建墓可不是為了讓後人隨意就挖開的。”

    董叔擺了擺手。

    “怎麽說?”

    “就例如你說天子墓前種鬆樹,實際上是天子墓前一般會種有鬆樹,但不代表有鬆樹的地方就有天子墓。”

    我微微一愣,似乎是這麽個道理。

    董叔繼續道:

    “盜墓沒有公式可言,公式都是既得者的總結,並非真正的規律。找墓隻看一樣東西。”

    “什麽?”我好奇道。

    “風水!”

    說罷董叔把我拉了起來,給我擰轉過身,直麵半山腰觀景台的無限風光。

    到了這小平台我就顧著看地上,還沒留意到這地原來風景這般好。

    此平台掛在山腰仿佛是被人為切割出來的一塊地,延伸入雲。

    地麵與山體呈幾乎九十度的夾角,如同一級巨大的樓梯。

    而且麵前毫無遮擋,二百七十度的觀光角度將美景一覽無遺。

    我不禁想象,自己要是死了,也希望能葬在這裏。

    看到我臉上微妙的表情,董叔打趣道:“感受到了吧?”

    我點了點頭,不可言喻。

    “古人信一命二運三風水,從生到死都在斟酌著自己的福禍。命是生下來就有的,天數不可逆,運是活著時上天偶爾給出的選擇題,由人自己定奪。”

    “那風水呢?”我追問道,董叔說的題材讓我頗感興趣。

    “風水是人與命運鬥爭一生無果,死了之後的取舍。簡單說就是,人死了也得找塊風水寶地葬下,好繼續福澤後代。”

    “所以風水才決定了墓會在哪?”我突然意識到。

    “沒錯,所以你現在還覺得這裏有鍋不?”董叔問道。

    我異常亢.奮:“我的感覺現在非常強烈!”

    “我現在教你何謂風水寶地,這在外麵你找誰也學不到。”董叔突然神秘起來。

    他又把我身子擰轉,讓我看向身後和兩旁。

    “你看著山脈連綿不斷,眾山環繞,但這小平台卻能看到所有山的山頂,意味著我們腳下的就是主峰,我們行內稱為來龍山。”

    “有山脈才會有主峰,單獨一座山立著可不算來龍山,而山脈我們就稱龍脈。”

    “單憑來龍山還不夠,天子尚有左臣右卿輔助,來龍山也得左右各有次峰和岡阜,稱左輔和右弼,由這兩者對稱夾在中央,才能稱是完美的來龍山,即是風水寶地。”

    聽罷,我不由朝兩周看去,確實有兩座次峰幾乎對稱夾著來龍山,不禁恍然大悟。

    “你沒發現這放在一起看像什麽嗎?”董叔神秘道。

    我搖了搖頭,他又讓我轉過身朝著山體看,下一秒我身後不由一陣發寒。

    這主峰在中,兩次峰在旁隨著山坡斜下,活像我小時候清明節時才見到的墓山。

    隻不過那是人為由水泥砌成的,而中間的主峰就活像墓山中央的墓碑。

    古人的智慧驚為天人,竟然用整個山脈來作為墳墓。

    “這口鍋的主人地位絕對非同小可。”我不禁猜想。

    “可不是嘛,古人尋風水寶地都是找渾然天成之地,這倒好,硬是從這山體中鑿出一個小平台,除非是主人家著急埋人,要不然就是這主人生前就是個狠角色。”

    我點了點頭,便追問道:

    “董叔,那龍口在哪?”

    龍口,就是墓的入口,現在我們隻是確定了此處有鍋而已。

    “這麽快就消化好知識點了?”董叔欣慰笑道。

    “這課那麽生動,能聽不進去嘛!”

    於是乎,這一整天董叔就帶著我在這小平台上轉來轉去。

    尋龍口,判陰路,辨君相,二分惡土……

    無數學問鋪天蓋地地湧入我的腦中,讓我不得不再次感歎古人的智慧。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董叔也是說累了。

    “今天就到這了,你小子就是十萬個為什麽,問得我口幹了都。”他沒好氣道。

    “反正我記得住,再多我都接得住,那都是董叔在往我口袋裏塞錢。”我得意道。

    董叔也是被我這小甜嘴逗樂了,笑道:

    “嘖嘖,行了,快下山吧,這片地我還沒跟土地爺打過招呼,入夜不宜久留。”

    跟土地打招呼,意思就是動土前得拜祭供奉土地爺,不然會有不詳之事發生。

    說來也是諷刺,我們敢跟死人打交道,但卻迷信鬼神之說。

    “這不就是金錢的魔力麽?”董叔突然壞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