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七重天險
字數:4937 加入書籤
“一份子當著大家的麵跟我拍板?”
董叔用食指重重地敲了敲桌麵,劉胖子見狀不由身子一顫。
“哥我錯了,我隻是太緊張苗苗,一時衝動才頂撞了你,你看我跟了你那麽多年,從來都是言聽計從的,你可不能丟下我啊!”
他抱著董叔的大腿哭哭啼啼起來。
那假哭雖不能感動人,但哭聲格外惡心反胃。
“行行行了,別在這丟人現眼,趕緊收拾!”董叔沒好氣道,這才饒了那廝。
收拾完東西裝車,我們一行人就連夜趕往那口“大鍋”。
本以為會在廣城郊區的山中,不想車子駛進了郊區,竟然徑直上了高速。
“這是要出城?”劉胖子意外道。
“用腦子想想也知道廣城沒什麽好鍋,自然得去周邊縣區。”
開車的董叔無語道。
夜間車輛稀少,我們上了高速一路狂奔,在一處岔口下行。
我抬頭一看頂上的指示牌,“鶴平縣”,倒是聞所未聞。
相比起廣城,這縣城的經濟水平簡直不堪入目,映入眼簾的都是破舊的街區和老式騎樓。
估計直接在這開拍民國時期的電視劇,都不用重新布置現場。
但我們卻頗為興奮,越是這種複古偏遠的老城,就越有可能出現驚喜。
到了偏遠的縣城,還要繼續往縣城的偏遠地域駛去。
可謂是偏遠中的偏遠。
即便是在關中,我也沒去過這麽路途崎嶇的鍋。
足足又駛了一個小時,我們才勉強開始上山。
“是個好地方,竟有天險,還是數重險。”
董叔這時突然感歎道。
“這是七纏山?”我回想一路走來的路程驚呼道。
一纏山即是一條山脈,七纏山意思就是這口鍋被七重山脈所包圍。
怪不得這一路走來地勢起伏不停,仔細一數,確實是上上下下了七座小山。
“不,是八纏,鍋得越過這座最高的山才到。”董叔這時震驚道。
“八纏?那豈不是王侯大墓?”劉胖子同樣大吃一驚。
“不止,最後一纏是最高,也是最難翻越的,謂之為天險,怕真是帝王之陵!”
董叔分析道。
“我滴個乖乖,董哥我跟了你十幾年,都沒碰到過皇帝陵啊!”
劉胖子激動地手舞足蹈。
“下車,最後一險車子過不去了。”董叔時刻保持鎮定,指揮道。
我們壓抑著心情,拿上各自的裝備開始從半山腰往上爬。
鍋並不在山頂,到了山頂還得翻過去下山才到。
這才是真正的八纏圍君。
如此地形根本無法設計,世間怕是數一數二,用以在其中建造帝皇之陵一點都不出奇。
眼見還有兩個小時就要天亮,我們幾乎是腳力用盡,一路小跑。
下山的路格外崎嶇,而且我們身上還背負著重擔,稍有不慎就會連人帶包滾下山。
歲數已大的董叔也是久違地氣喘籲籲起來,但絲毫沒有減弱他眼中的火熱。
或許他盜墓一生,盼的就是一座皇帝陵。
“八纏擁君,皇陵在丘。沒錯了,就是帝皇墓!”
快到山腳時,董叔不由俯瞰腳下,忍不住感歎道。
“這輩子沒白活了!兄弟們衝啊!”
劉胖子不知道哪來的精氣神,突然就狂奔而去。
我放眼看去,
要想離開,或許隻能翻山越嶺,原路返回。
如此安全保密性,在這裏的墓顯然不容小覷。
在那盆地之中,有一個小山包赫然突起,不用猜想,那正是我們要找尋的龍口。
真正的“龍”口!
但到達龍口的路並不好走,遍地的荊棘和灌木叢簇擁在四周。
這些植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植被下的爬蟲走物。
南方的環境可不比幹旱的關中,這裏可是濕熱潮燥,生物物種數量難以估計。
各色毒蟲異昆潛伏在腳下,幸虧我們早有防備。
我們眾人紛紛穿上厚重的硬膠水衣,手持著鐮刀,一路割草前行。
硬生生地在這開出一條路來。
“割下的植物不要亂扔,待會返回時要鋪好,不要引起楊敬海懷疑。”董叔提醒道。
所幸距離並不長,不過是五十米的距離,我們就到達了龍口。
這龍口不說,根本沒人猜想到裏頭有一口鍋。
那偌大的龍門此時被茂密的藤蔓所包圍,用手撥開一看,才看到內裏乾坤。
“這個好辦,用火一燒就完事了。”
劉胖子說著就要準備,董叔連忙攔住。
“想什麽呢!我們這次來不是開鍋的,隻是視察!”
我突發奇想,建議道:
“董叔,要不我們直接開了吧?這次可不如16號洞,我們還能瞞天過海遠走高飛。”
“看這四周地形,根本沒有其他出路,屆時楊敬海的人在外麵一盯,我們儼然是甕中之鱉。”
“到時候別說合作,說不定鍋一開,寶物一出,他們就關門打狗,把我們都弄死在這裏,還省了15億!”
劉胖子聞言也是不由一驚,驚呼道:
“這越想越不對勁啊!那楊敬海開口就十億,轉臉又說15億,這錢在他眼裏跟草紙一樣大方。”
“說不定他壓根就沒打算給我們結賬呢!”
連韓菲菲也附和道:
“楊敬海早就熟悉這裏的地形,自然知道能隨意將我們一網打盡,這可是個問題。”
董叔聽罷後沉思片刻,不由點了點頭:
“你們說得有道理,我這次也是失算了,竟然沒想到這些。”
“可是我們時間並不多,一到中午,就是楊敬海跟我們約定的時間。”
“還有八個小時,我覺得應該不會有問題的。”我計算後說道。
“幹吧!我現在一點也不慫!”
劉胖子激動不已。
“那就開龍口!”董叔拍腿道。
又是說幹就幹,劉胖子麻利地掏出一瓶煤油,盡情地潑灑在龍口的藤蔓上。
點火一燒,宛如點著了禾草一般,迅速激烈燃燒起來。
不過是幾分鍾,龍口的全貌就出現在我們麵前,隻是有些被熏黑了。
龍口一出,眼前光景極其震撼。
這龍門呈現長方形狀,高估計有五米,寬約有十米。
幾乎是一棟兩層建築立在我們麵前。
其由數塊百斤重的斷龍石堆砌而成,每塊巨石之間卻沒有水泥縫合。(www.101novel.com)